(共19张PPT)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结合具体图,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海陆气压中心)的特点。
2.运用相关示意图,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结合示意图,了解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风向差异,理解其成因。
学习任务目标
问题式预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础——三圈环流
(1)据图指出a、b、c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
(2)分析三圈环流的成因。
提示: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提示:
3.归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①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____________差异大。
②分布
时间 原因 陆地 海洋
1月 ______________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__________________高压 低压中心
7月 ______________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______________低压 高压中心
海陆热力
副极地低压
亚洲(西伯利亚)
副热带高压
亚洲(印度)
(2)为什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提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差异不明显。
2.季风
(1)什么是季风?
提示: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亚洲东部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
提示: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
(3)列表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a.______季风 c.______季风
7月 b.______季风 d.______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势力差异、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微思考]如何区分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
提示:①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指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②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
[微拓展]气压带的两种类型
(1)热力型:赤道低压带是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极地高压带是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二者都是热力因素导致。
(2)动力型:副热带高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是近地面暖空气被迫抬升而成,二者都是动力因素导致。
[微判断]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
(2)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 )
(3)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 解析: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4)南极中山站升起的国旗主要飘向西南方向。( )
× 解析: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地东风带,风向主要为东南风,故升起的国旗主要飘向西北方向。
√
√
[微思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同一半球的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微点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微点拨]季风环流的判断方法
(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例如,30°N的陆地近地面有低压中心(7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60°N的陆地近地面有高压中心(9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季节:偏北风为北半球冬季,偏南风为北半球夏季。
(3)根据季节可判断30°N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风向。
[微拓展]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例如,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