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3 08: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结合图文资料,掌握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3.结合气候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统计资料,掌握判断区域气候类型的方法。
学习任务目标
问题式预习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说明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多的原因。
提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2.说明高压带控制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提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流 影响
高低 纬间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___变___,水汽______凝结,降水______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___变___,水汽______凝结,降水______
海陆间 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______,降水______
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______,降水______


容易
较多


不易
较少
充沛
较多
稀少
较少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以地中海气候为例,指出其主要分布区,说明其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及原因。
提示: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特征如下:
季节 成因 特征
夏季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炎热干燥
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3.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影响原理
2.具体表现
(1)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我国南方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①分别指出它们的气候类型和典型特征。
提示: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②说明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
提示:撒哈拉沙漠地区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植物耐旱且稀少,形成荒漠景观;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热带草原气候→________分明→草原南北枯荣季节相反→食草动物出现______景观。
干湿季
迁徙
[微拓展]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
(1)海洋性:全年温差小,全年降水均衡,主要由海洋气团控制。
(2)大陆性: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由大陆气团控制。
[微思考]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分析南极地区酷寒、干旱、烈风天气特点的原因。
提示:南极地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高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极地东风影响,冰雪覆盖,地面摩擦力小,多大风。
[微思考]冬季风也会带来降水吗?
提示: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会形成降水。 例如,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同样的,还有北美五大湖地区冬季的暴风雪,也与西北风经过五大湖而增温增湿有关。
[微点拨]图示法理解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微判断]
(1)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都表现出气候湿润特征。(  )
(2)中亚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受高压带控制。(  )
(3)由于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区。(  )
√ 解析:同纬度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要低,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
×
(4)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 解析: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5)根据某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就可准确判断出其气候类型。 (  )
× 解析:气候是由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形成的,因而在判断气候类型时,除了考虑其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外,还要考虑其所处的海陆位置、地形等条件。
[微拓展]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的动物迁徙
(1)5月中下旬:雨带北移,塞伦盖蒂地区进入干季,食草动物追随降水北移至马萨伊马拉。
(2)10月前后:雨带南移,塞伦盖蒂地区重返湿季,食草动物回迁至塞伦盖蒂。
任务型课堂
[探究活动]
南美洲是一个比较温暖的大陆,地形结构独特,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西部则为狭长而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部的山地地形对南美洲的气候影响深刻。右图示意南美洲某月气压和风向分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指出该图所示的南半球季节,并从风带移动角度说明判断的依据。
提示:夏季。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
(2)说出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提示:甲地降水多,乙地降水少。甲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说明图示月份丙地自然景观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示:图示季节为南半球夏季,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当地为湿季,草木葱绿。
[评价活动]
下图为沿60°W和120°E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白色部分表示陆地之间的海洋),假如O为极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⑦表示各种气候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⑥  B.④⑤ 
C.④⑦  D.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O沿线气候类型的更替说明B—O为120°E
B.①和⑦都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
C.⑥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常年稳定的信风息息相关
D.⑤处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成因为受动力因素影响


解析:第1题,据图所知,O点为极点且位于陆地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根据60°W和120°E经线圈经过的海陆可判断:AO为120°E经线,OB为60°W经线。故可以确定①位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②③④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南半球)地中海气候;⑤位于南极,为极地气候;⑥③⑦位于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③④正确,故选D。第2题,据图可知,B—O沿线气候类型⑥
③⑦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判断位于南美洲,BO为60°W经线,A错误;据图可知,①和⑦为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⑥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夏盛行不同的风向,C错误;⑤位于南极,为极地气候,成因是纬度高,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成因为受热力因素影响,D错误。
3.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区域所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对甲地降水量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状况判断,陆地内部形成高压中心,同纬度海洋形成低压中心,表明大陆内部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可以判断所处季节为冬季。第(2)题,结合图可知,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甲地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由海洋吹来,带来丰富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大量降水。
答案:(1)冬季。理由:陆地形成高压中心,海洋形成低压中心。
(2)夏季,甲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冬季,甲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从降水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
项目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气压带 看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赤道低压带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副热带高压带
项目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风带 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信风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
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中纬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探究活动]
材料一 1415年,郑和下西洋回国后,带着麻林国(古国名。在今非洲东岸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国王赠送的“麒麟”回到了南京,“麒麟”适宜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
材料二 图1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我国南京位置图,图2为部分气候类型的资料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麒麟”生活区的气候特征。
提示:“麒麟”适宜生活在非洲稀树草原地带,说明该地区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根据材料二图1中城市的位置,指出图2中代表两城市气候类型的数码,并分别写出影响两地气候类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提示:内罗毕为热带草原气候,代码为②;南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代码为④。内罗毕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京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冬夏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3)材料二图2中哪两个数码代表同一种气候类型?并写出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典型植被。
提示:①和③。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评价活动]
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 ℃,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解析:第1题,a气候7月高温多雨,A错误;b气候1月高温多雨,降水量约160 mm,7月低温少雨,雨热同期,B正确;c气候1月降水量约160 mm,7月降水约 200 mm,降水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d气候7月为高温月,1月为低温月,属北半球,D错误。第2题,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1月高温、月降水量大于150 mm,7月低温、月降水量约50 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a和b同属季风
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受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形成),A正确,C错误;c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单一气压带控制),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地势不太高的地区),B错误;a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C错误;b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D错误。
下图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甲区域相邻的西部区域所属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与丁处植被景观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
A.海陆位置 B.东北信风
C.地形地势 D.气压带分布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从经纬度位置判断,阴影区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从经纬度可知,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该岛的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所属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A。第4题,丁处为热带雨林,主要成因包括: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东部临海,受海洋影响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综上所述,与该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气压带分布。故选D。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①以形定位——据曲线形态判断所属半球。
因素 结论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②以温定带——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因素 结论
最冷月平均气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 ℃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极地气候
③以水定型——据年降水量或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因素 结论
年雨型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