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复习课件习题(4份打包)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专题: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复习课件习题(4份打包)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2 08:34:57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期末复习
古代亚非文明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考点
连接真题
思维导图建体系
单元概览
回顾教材串考点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源地(常考点):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角   流域。
2.概况
3.文明成就
(1)天文学:   是其突出成就之一。
(2)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医学:制作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
(4)建筑: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尼罗河
太阳历
象形文字
考点一:古代埃及
二、金字塔(常考点)
1.用途:古埃及法老的   。
2.评价
(1)   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法老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苦难。
陵墓
古埃及文明
三、法老的统治
1.称呼:古埃及的国王称“   ”。
2.法老的地位
(1)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3.王权衰落: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的逐渐衰落。
法老
王权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常考点):“两河”,指西亚的   与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概况
3.科技和文化成就
(1)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   文字。
(2)历法: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
(3)数学:两河流域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制。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楔形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汉谟拉比实行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常考点)
1.制定者:汉谟拉比。
2.目的:保护   的利益。
汉谟拉比
君主专制
奴隶主
3.内容
(1)严格的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2)发达的奴隶制: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有绝对权威。
(3)活跃的商品经济: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
规定。
4.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
家庭奴隶制
成文法典
5.意义: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源远流长。
法制传统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常考点):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2.发展历程
(1)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现   和
   等早期文明。
(2)公元前1500年左右,   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印度河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
考点三:古代印度
3.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   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社会等级
2.主要内容(常考点)
等级 名称 从事的职业或地位
第一等级   掌管 
第二等级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婆罗门
祭祀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   。各等级之间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常考点):佛教创立于   世纪,创始人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主张: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宣扬“忍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世代相袭
贵贱分明
公元前6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连接真题
1.[新素材·名人语录解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第板块一:古代埃及
2.★(扬州中考)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A
3.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世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
A.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
B.修建了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C.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D.使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4.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筑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会制作木乃伊
D.天文学、数学、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A
5.(江西中考)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地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文明走向衰落 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
C.外族入侵严重 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D
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不仅给下游带来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更给人们带来有利的生存条件,使人们能从事捕鱼、打猎和农业生产等活动。地理条件的优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埃及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对埃及早期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特征: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居住;(1分)影响:古埃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南北交通便利,有利于加强南北交流。(1分)
材料二 “尊敬的法老,你乃天降睿智,洞察万物……”大臣们朝见法老时,都要说一番诸如此类的颂词,并且必须匍匐在御座之前,前胸贴地,吻着法老前的尘土,不能随便抬头。
(2)为什么大臣们对“法老”如此毕恭毕敬?(2分)
法老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2分)
材料三 他(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成功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建金字塔所具备的条件。(2分)
条件:国家统一,组织动员能力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古埃及人民的辛勤付出;几何学、石雕技术发达。(任答两点,2分)
(4)综上所述,归纳古埃及文明的特点。(2分)
特点:古埃及文明是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法老实行专制统治;科学文化成就高;等等。(任答两点,2分)
7.(新疆中考)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D
8.★[新情境·话剧编撰]九(1)班同学以“生活在古代埃及”为主题进行话剧情境编撰,下面情境符合史实的是( )
A.小明:每天在尼罗河沿岸参加农业劳动
B.小鹏:在白纸上练习象形文字的书写
C.小赵:集体到恒河取水供全村人使用
D.小腾:全部落男子外出打猎获取食物
A
1.[跨地理]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要素之一。下图所示,古巴比伦王国所在地的河流流域是( )
B
板块二:古代两河流域
2.★[教材素材题]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这说明汉谟拉比( )
A.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完善国家政治机构
C.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促进社会法制建设
A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打破房子利用裂缝强行进入住宅偷窃,他(窃贼)必须在那个洞前处以死刑和埋葬。”据此可知,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具有家庭奴隶制特征
C.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D.体现了商品经济活跃
C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表明该法典( )
A.遏制贵族对法律曲解
B.推动各国经济交流
C.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D
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古巴比伦王国很快成为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大国。
(1)材料一中“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指的是谁?请你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4分)
人物:汉谟拉比。(1分)说明:①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3分)
材料二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2)根据材料二中所展示的《汉谟拉比法典》内容,概括前两条与第三条的不同点。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及所反映的实质。(6分)
不同点: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2分)原因:第三条中的奴隶和自由民之子的身份等级不同。(2分)实质:《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2分)
1.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它被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这里所说的文明( )
A.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B.是雅利安人创造的
C.被称为哈拉帕文明 D.是孔雀王朝的遗存
C
板块三:古代印度
2.在一部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与国王商讨国家大事
B
3.[教材素材题]古代印度,不同种姓严禁通婚,法律地位不平等;种姓的职业固定,世代相袭。据此可知,种姓制度导致印度( )
A.社会阶层固化
B.婚姻不受保护
C.职业选择多样
D.排斥外来文化
A
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 )
A.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各阶层支持
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
C.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
C
5.(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出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其实质。(6分)
主要依据:职业、所居地区、所居聚落等。(2分)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2分)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一种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2分)
材料二 该宗教提出“众生平等”的同时,宣扬“忍耐顺从”,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宗教”的创始人及宗教名称,并分析该宗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的原因。(4分)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1分)宗教名称:佛教。(1分)原因: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印度文明的主要特点。(3分)
特点:宗教性、多样性和包容性。(3分)(共13张PPT)
古代亚非文明
一、选择题
1.据考古证实,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大约开始于( )
A.公元前170万年
B.公元前二三百万年
C.公元前230万年
D.公元前3500年
D
古代亚非文明
2.以下是某同学为课本剧《汉谟拉比》所撰写的台词,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神授我权杖,制定法典
D
古代亚非文明
3.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B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古代亚非文明
4.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古巴比伦,好几个年份都被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载入史册。这个时期的古巴比伦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得益于(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农业发展的需要
C.《汉谟拉比法典》的实施
D.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古代亚非文明
5.从《汉谟拉比法典》可知以下社会等级不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
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C.奴隶
D.掌握神权的人
D
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二十二条: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古代亚非文明
6.如图。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D
A.宣扬君主专制统治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是最早的成文法典 D.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古代亚非文明
7.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古巴比伦人的生活比较充实
C.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C
古代亚非文明
二、填空题
8.亚洲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位于 河与 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9.《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集中体现,它是用 镌刻在石柱上的。
底格里斯
幼发拉底
楔形文字
古代亚非文明
二、填空题
10.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亚非文明
三、综合问答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古代亚非文明
图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图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古代亚非文明
(1)图2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A
文字名称、法典名称、文字发明者、书写工具、文字载体、文字形状、法典地位、法典内容、颁布国家(颁布者)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古代亚非文明
(3)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共15张PPT)
古代印度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世界早期文明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其位于(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
D.尼罗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2.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处于战国、秦、西汉初年这一时期。关于该王朝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苏美尔人建立
B.都城在摩亨佐·达罗
C.佛教创立于这一时期
D.国王属于刹帝利
D
古代印度
3.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B
古代印度
4.以下是九年级(3)班王战同学在学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时做的笔记,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等级和职业世代相袭
B.实行民主的选举制度
C.强调所有人一律平等
D.允许各等级自由通婚
A
古代印度
5.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种姓制度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C.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麻痹人们的斗志
C
古代印度
6.公元前6世纪时,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 )
A.“忍耐顺从”的思想
B.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
C.因果报应的思想
D.低种姓渴望有“救世主”
B
古代印度
7.准确识图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示意图描绘的是( )
A.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路线
B.印度佛教外传路线
C.孔雀王朝统一印度路线
D.玄奘西行印度路线
B
古代印度
二、填空题
8.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 ,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古代印度
二、填空题
9.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 ;我国南北朝时期开凿了许多石窟,以宣扬该宗教,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
佛教
龙门石窟
古代印度
三、材料解析题
10.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印度
材料一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出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是社会制度与规范。
古代印度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怎样理解种姓制度的“等级森严”?
依据:职业;所居地区;所居聚落等。理解: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古代印度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2)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古代印度

材料三 到古印度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150多年了,此时佛教已广泛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并把佛教定为古印度的国教。
古代印度
(3)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佛教“广泛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的原因。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支持。佛教提倡“忍耐顺从”,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因此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共14张PPT)
古代埃及
一、选择题
1.希罗多德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种 B.宗教
C.地理 D.政治
C
古代埃及
2.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C
古代埃及
3.从国家出现到遭受外族入侵,古埃及演绎了近3 000年文明史。其中“初步实现统一”出现于下面时空轴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B
古代埃及
4.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
B
A.太阳历 B.楔形文字 C.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
古代埃及
5.如图是王然在学习某历史知识时制作的学习卡片,请你据此推测他学习的是( )
C
功能 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A.象形文字 B.太阳历
C.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
古代埃及
6.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石约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C
古代埃及
7.古埃及宫廷中形成了一套礼仪,如大臣觐见法老时必须行跪拜礼,吻法老脚下的土地。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古埃及推行这一礼仪的主要目的是( )
A.得到法老的奖赏
B.维护法老奢靡的生活
C.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
D.利用宗教维护统治秩序
C
古代埃及
8.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统治者( )
A.开始重视民生
B.思想趋于理性
C.权力逐渐衰落
D.喜好别的建筑
C
古代埃及
二、填空题
9.古埃及文明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1)在法老 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2)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图特摩斯三世
金字塔
古代埃及
三、综合问答题
10.古埃及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进行探究吧!
【诗歌蕴藏文明】
材料一 “尼罗河啊,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代埃及
(1)材料一中,古代埃及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尼罗河?
理由: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
【文字见证历史】
材料二 如图:
(2)如图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哪一种文字?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文字:象形文字。历史地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代埃及
【建筑体现关系】
材料三 如图:
(3)古埃及国王建造的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金字塔的建造有何意义?
用途:作为自己的陵墓。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古代埃及
【建筑体现关系】
材料三 如图:
(4)有人说,金字塔是古埃及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你能说出金字塔的“塔尖”代表的是什么人吗?金字塔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怎样的关系?
代表:法老。关系:金字塔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压迫与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