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一、课前三分钟
学生自行朗诵本班学生的学习成果《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起,种植为主饲养辅;刀耕火种最原始,铁犁牛耕得发展;生产工具曲辕犁,生产得到大发展;千耦其耘稍落后,个体小农得发展;水利设施都江堰,造福后代千千万;土地发展较迅速,商周出现井田制;春秋时期始崩溃,税制改革入法律;多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影响大;租佃关系出现早,清明时期得发展;二里头到春秋末,青铜辉煌震世界;汉代用煤来冶铁,焦炭流行于南宋;东汉青瓷南北白,唐代日常入家中;陶瓷辉煌在哪里,宋代瓷都景德镇;最早货币现商朝,商业开始得发展;私商逐渐成主体,丝绸之路呈繁荣;最早纸币于宋代,货币经济渐发展;唐代坊市宋街市,经济得到大发展;统治阶级政策压,重农抑商阻发展;农业技术世界强,资本萌芽遭扼杀;海禁政策限出行,闭关锁国落西方;东方大国渐衰败,任由西方肆宰割;一落千丈于世界;曾经辉煌不复返”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学生自创的诗歌,既能回顾第一单元的整体知识,又能为单元导入埋下伏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导入
单元导入 利用学生学习成果中的一句话“海禁政策限出行,闭关锁国落西方”完成单元导入。
师:这种状况什么时候出现?生:明清
师:明清时期,西方开始崛起并超越中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设计意图】 明清时期,中国辉煌的农耕经济走向衰落,而西方却迅速崛起。通过这一中西对比激发学生探究“西方如何崛起”这一问题的兴趣。
本课导入:播放著名纪录片《海洋》的片段,呈现大海波涛汹涌的场面。
师:大家敢不敢乘着一艘帆船去远航?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大海的魅力和威力。通过进一步询问他们敢不敢乘着一艘帆船去远航,让学生初次体会到15世纪航海家们的勇敢与自信。同时,鼓励学生以勇敢和自信的态度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 说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学生扮演航海家,从老师提供的史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这些关键信息组成申请报告,说服国王为他们的远航提供资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另外,通过角色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航海家们追去自己梦想的勇气与自信。
(二)行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以航海家的身份在白板地图上绘制并解说“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线,需要说出相应的“航海家、资助国家、经过的大洋和到达地”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绘制航线图,既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基础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填充《新航路开辟》的简表。
【设计意图】通过一对一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当堂检测,巩固学过的知识,并借助该图表进行总结—“四个航海家,两个支持国家,两个方向”。
3.引导学生思考航海家们在航海途中遇到的危险,同时带着大家一起阅读当时航海家的日子和本班学生语文课上的作文《勇气与自信》(部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此体会航海家们在航海途中困难与坚持,培养学生“勇敢 自信 坚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收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出示“圣塔菲协定”,让学生思考航海家们收获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进行点拨,并继续追问“支持这些航海家的国家收获了什么?他们的收获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再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勇敢与坚持后必定会有收获”并引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出示乐教乐学教学平台上的问卷调查统计,“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或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或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或殖民掠夺之路。将这三种观点分摊到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利用手头资料和视频(《世界历史》)合作完成两项任务:寻找理由证明本组的观点,思考欧洲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三个目的: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会一分为二、全面的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合作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利用微课进行小结。伴随着音乐回顾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借助多种课程资源(如班级管理教育的各种资料),利用幻灯片自动播放等功能进行课堂小结,完成课堂升华:有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坚持追逐自己梦想的勇气。
课件48张PPT。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14级10班周洋
中国古代农业起,种植为主饲养辅;刀耕火种最原始,铁犁牛耕得发展;
生产工具曲辕犁,生产得到大发展;千耦其耘稍落后,个体小农得发展;
水利设施都江堰,造福后代千千万;土地发展较迅速,商周出现井田制;
春秋时期始崩溃,税制改革入法律;多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影响大;
租佃关系出现早,清明时期得发展;二里头到春秋末,青铜辉煌震世界;
汉代用煤来冶铁,焦炭流行于南宋;东汉青瓷南北白,唐代日常入家中;
陶瓷辉煌在哪里,宋代瓷都景德镇;最早货币现商朝,商业开始得发展;
私商逐渐成主体,丝绸之路呈繁荣;最早纸币于宋代,货币经济渐发展;
唐代坊市宋街市,经济得到大发展;统治阶级政策压,重农抑商阻发展;
农业技术世界强,资本萌芽遭扼杀;海禁政策限出行,闭关锁国落西方;
东方大国渐衰败,任由西方肆宰割;一落千丈于世界;曾经辉煌不复返。课前三分钟任务:
根据诗歌回忆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相关内容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知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能力:论从史出、全面分析;合作交流、速记能力
情感:勇敢、自信、坚持一、说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4、15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急迫,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
乐园。——马可·波罗
材料四 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先天性倾向于向海外发展,希望获得海外财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世界·近代史编》
材料五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迪亚士
材料六 从当时已经普遍传播的地圆学说中,哥伦布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向西走也能到达东方。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七 十五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航海和绘图技术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它们都能够建造新型的、轻便、安全的多桅快速帆船,特别是三角帆的利用,及从中国传来的指南针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安全保障。 ——《世界历史解说词》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二、行动·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绘制并解说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1.用第一人称
2.说出时间、航海家、资助国家、经过的大洋和到达地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信息
填到表格的相应位置航海中会遇到什么危险?万事开头难,若你拥有勇气,那么那片神秘的领域将会被你打开,任你去开拓挟取,你的自信便从此而来。三、收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迅速崛起短暂刺激
埋下隐患猎奴场所灭顶之灾由孤立走向整体商业革命: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转移,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价格革命:白银流入,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封建势力衰落,
资本主义兴起。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世界中古史》香料
茶叶劳动力黄金世界市场15世纪,航海家们带着勇气和自信,开始了探索之旅……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3.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商路4.传播天主教5.西、葡两国强化王权,积极扩张具备了原因和动力①地圆学说②造船技术③绘图技术④国王支持具备了充分的条件葡萄牙
里斯本好望角1487年,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他们开始了勇敢的行动 1492-1502年,哥伦布向西远航四次,发现了中美洲地峡和南美洲大陆。发现了新大陆 达·伽马1497—1499年,达·伽马开辟了葡萄牙—印度的航线开辟了新的航线麦哲伦1519麦哲伦海峡麦哲伦1520麦哲伦同伴1522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麦哲伦1521实现了环球航行他们坚持不懈哥伦布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他成功说服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他的计划才得以实施。1492年8月3日,探险队从帕洛斯港拔锚启航。
……
10月11日,哥伦布被迫许诺的最后期限到了,仍不见陆地。……晚上10点钟,哥伦布发现前方有亮光,像蜡烛那样忽明忽暗,忽升忽降。……
10月12日上午,哥伦布一行经过全程70多天,其中30多天不见陆地、不靠岸的航行,终于抵达和登上了西半球的第一块陆地。
他们永不放弃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
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者54人;
麦哲伦船队,出发时260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本人也命丧途中。他们不畏生死,何惧艰险正因此,世界因他们而改变黑胡椒瓷器茶叶玉米马铃薯烟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文明开始交流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可是,殖民之路也由此而起…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共赢!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相信自己◇韩树泰:考上哈尔滨大学!
◇孙家琦:当一名面点师!
◇秦梦实:当一名老师!
◇王璐阳:当一名演员!
天府霸霸组只要我们制定目标
◇牛浩企:想上大学,自己打工挣一部分钱!
◇张承元:当中医!
◇李东民:想上大学(一本)!
◇张雨晴:想去山东理工大学,拿到人生中第一本证书并拿到驾照!
◇张 芊:考外省的一个一本大学!◇苏 威:心理咨询师!
◇李筱璐:上大学,上完大学找我的偶像,要签名求合影!
◇周明泽:好好读书,学公关 ,医生或心理学!
◇张志峰:浙江大学,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嘻哈一族只要我们敢于行动◇邢 潇:上一所好大学!
◇张学鑫:上一所大学!
◇刘晨溪:在海洋大学上学,遥不可及的梦想 香港!
◇张敬彬:进入浙江大学!
◇陈朝阳:考上好大学!青桐树只要我们团结互助
◇宋文凤:中国政法大学!
◇刘 靖:北京外国语或中国政法大学!
◇修子睿:考一个书法专业的大学!
◇郑明璐:好好上大学,然后毕业,然后找份工作!
◇李乐辛:考上林航大学或中国海洋大学,想做一名西点师!
◇周花蕊:同济大学心理系或金融系!Rolling in the deep 只要我们奋力拼搏
◇孙 欣:当一名设计师!
◇石潇楠:当一名心里咨询师!
◇李明哲:考一名体育教练!
◇孙天祥:当一名商人!
◇郭王广鑫:考上大学如上大!
◇孙嘉伟:离父母近的地方找一份喜欢且稳定的工作!
◇李惠涵:从事广告策划或者对外汉语方面的工作!
七度空间只要我们不惧困难
◇冯滋文:当一名著名设计师!
◇孔祥星:当一名公职人员!
◇王瑞璞:考上大学!
◇孙天祥:考上大学!
ACE只要我们不怕失败
◇王子洋:当一名翻译!
◇刘铭洁:中国海洋大学法学系或国际贸易!
◇王铭基:三年后脱离现在的艰苦生活,活得别像现在这么累。
◇王奕达:考上一所大学,然后开一家酒吧!
Duang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于文茜:考上海的大学,报考中文系,毕业后考研!
◇马星宇:生物化学项目!
◇朱雨莹:想去自己理想的大学,边学边体验生活!
◇韩铭成:想考山大的研究生!
◇常鑫:考中国政法大学!铭成组只要我们永不言败◇苏 威:心理咨询师!
◇李筱璐:上大学,上完大学找我的偶像,要签名求合影!
◇周明泽:好好读书,学公关 ,医生或心理学!
◇张志峰:浙江大学,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嘻哈一族我们就能到达梦的彼岸 ◎我对滋文的期望是能尽自己所能学好各科课程将来能考上他理想中的大学,能利用她的美术特长实现她的目标考个知名美术学院!
◎希望铭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能够累并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希望潇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担当,乐于助人,提高成绩,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
◎希望艳琨健康快乐成长,考上一本大学,实现人生成功的一步。 努力再努力,会成功的!
◎希望金洺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苦为乐就能取得胜利,享受快乐!
◎希望东民学习方面尽自己的能力学好。
◎希望子洋能在语言方面,翻译的方向发展。就能达到父母的期望 ◎希望广鑫将来能做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但现在最主要的是全面学习,先把英语成绩提高。
◎希望李明哲在这学期里能管住自己,进步到级部前八百。
期望承元长大后成为有责任感的人,能上一个满意的大学。
◎希望修子睿将来考上自己希望去的大学。
◎希望广森能够克服自己的坏习惯,不要偷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张敬彬三年后去一所理想的大学。
◎希望周洋成人后,首先是正直后能成有计划有目标的人,肯为此付出努力。成家后能担负起养家的责任,力求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希望铭成是一个拥有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做一个乐观、正直的人。
就能实现父母的愿望 ◎希望文茜能考上上海或大连两座城市理想的大学!
◎希望孙家琦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相?汝)你也许无法做到样样出色,但你至少要做到事事努力!
◎希望张学鑫考上二本大学。
◎(奕达)学文学理只要尽自己所能就行,不要自暴自弃,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
◎希望晨溪考上青岛海洋大学。
◎希望陈朝阳将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希望刘婧能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能进尖子生。
就能实现自我的蜕变就能让起航班,直挂云帆济沧海……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请课后查找资料解答梁启超先生的困惑。
要求:1.文体不限2.数字不限3.简明扼要、条例清晰、有理有据
参考资料
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厪,北京:商务出版社,1992
西方文明史,【美】马文佩里,商务出版社,1993
全球通史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
纪录片《大国崛起》、《世界历史》
课后拓展《新航路的开辟》评测练习
达标练习
1.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3.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
A.麦哲伦 B.达 · 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
5.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一体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自主训练
1.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2.在新航路的开辟中,①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③西班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其中( )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C.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5.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自主训练答案:1.D 2.A 3.D 4.D
5.解析:本题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发现美洲大陆的评价及其影响的掌握。回答第(1)问时,首先要明确给出观点,然后进行阐释,答偶然性的要答出其出发目的与到达的地方相反;答必然性的,要答出其发生的背景;答出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的,则要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作答;第(2)问从材料中的“发现”和“并入欧洲文明”可以看出其立足点是欧洲,而“汇合”则是站在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对于第(3)问要紧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落后的中国没能抓住机遇等关键词进行作答。
答案: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的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标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0分)
评分标准: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方法点拨:小论文类型的题目,近年来在新课改地区并不多见,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给的限制词,比如此题中的“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然后综合提取这些限制词所包含的中心含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从而明确小论文的写作方向;最后结合史实做到论证充分、论据有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