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谢与平衡 期末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期末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22 18: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电影《爸爸的爱》中的小主人翁得了白血病,在没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该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最好输何种血型(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下列为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其叙述错误的是(  )
A.流速最快的是②
B.管壁最薄的是③
C.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③
D.②内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3.下面是四个同学讨论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话题。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哪位同学说得对?(  )
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
4.下列使用盐水情况和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能对应的是(  )
选项 使用盐水情况 盐水主要作用
A 在制泡菜时,用盐水浸泡蔬菜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受伤时,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 消毒
C 人在高温作业后,要喝些淡盐水 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
D 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 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A.A B.B C.C D.D
5.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若b表示心脏的左心室,则c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B.若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b表示肺,则c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D.若b表示肝脏,则c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6.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7.四川雅安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如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首先考虑的是(  )
志愿者 ① ② ③ ④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A.① B.② C.③ D.④
8.四川雅安地震中的某伤者血型是B型,当他需要大量输血时,应给他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9.某同学的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食谱营养更合理(  )
A.煎鸡蛋 B.炒青菜 C.五香牛肉 D.油炸鸡腿
10.一个科学兴趣小组做解剖猪心脏的实验时,针对如图所示的心脏解剖结构,以下四位同学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左心房 B.③为右心室
C.④为肺静脉 D.①与②间存在房室瓣
11.下列人体血液的成分中,能运输氧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糖
12.少年儿童按如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
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A.早、午、晚餐前 B.早餐、午餐、晚睡前
C.三次吃点心后 D.早、午、晚餐后
13.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4.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15.下列关于动脉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动脉中 B.含氧量较高
C.含有二氧化碳 D.呈鲜红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已知某人心房的收缩期为3/32s,心房舒张期为21/32s,心室收缩期为9/32s,心室舒张期为15/32s,每搏输出量为60mL,试求:
(1)该人的心率为    .
(2)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试剂9mg由静脉一次性注入该人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一定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2mg/L,则该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脏一次的时间为    min。
17.2023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5周年纪念日。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    ,容易发生地震。
(2)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从废墟中救出一位伤员。由于失血过多,医生决定给他输血。为确保安全,输血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原则上应输    血。
(3)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举一例)
18.如下表是某人血细胞分析报告单中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正常范围
红细胞 3.2×1012/L (3.5~5.5)×1012/L
血红蛋白 100g/L 110~160g/L
白细胞 5.9×109/L (4~10)×109/L
血小板 239×109/L (100~300)×109/L
(1)从报告单判断此人可能患有    。(填写病症名)
(2)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此人应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
19.观察猪或羊的新鲜心脏时,用手捏心房壁和心室壁,发现    壁比    壁薄;观察到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
20.某糖尿病患者,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尿液中检出大量酒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患者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    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    ,会随尿液排出。
(2)研究人员检测出该患者尿液中有正常人没有的假丝酵母菌,而假丝酵母菌可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发酵的场所是膀胱。根据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膀胱成为发酵场所的原因是    。
21.指夹式血氧仪可有效检测人体血氧浓度的变化。其检测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图如图甲,光源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手指吸收一部分,在光检测器上检测到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越大,显示出血氧浓度越高。
(1)通常血氧仪检测到含氧量较高的血液,则血氧仪检测的是    (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2)如图乙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或营养物质进出的方向,则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    。(填序号)若④代表葡萄糖,器官C是    。
(3)如图丙为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率关系图,请分析该发射光源不能选取的波长是    纳米。
22.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则会发生凝集反应,这凝集反应是发生在    的红细胞上.
23.不同的运动方式,人体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由表中数据可知,运动减肥的最佳方式是    。
运动方式 每小时每千克消耗的能量(千焦)
1 慢走 12.01
2 中速跑 42.00
3 自行车 17.97
4 驾驶汽车 8.82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4.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1﹣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并且恒温?   。
(3)步骤三与步骤四能不能对调?   。
25.生活中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使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受到破坏。菠萝中有一种酶,如果直接食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腹泻、呕吐或头痛等症状,还可能对口腔黏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产生刺激。某研究小组查找文献得到以下资料。
资料1:菠萝蛋白酶还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起到分解消化的作用。
资料2:削皮的菠萝100g放入榨汁机破碎打浆后用4层纱布过滤得菠萝汁,菠萝汁用滤纸过滤得粗酶液,为探究影响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因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加入物质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5mL粗酶液
蒸馏水 1%氯化钠液 3%氯化钠液 5%氯化钠液 7%氯化钠液 9%氯化钠液
水温 37℃水浴
时间 20min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小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根据实验设计,小科将粗酶液混合氯化钠溶液后置于37℃下水浴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小科认为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关,你认为小柯的判断依据是    。
26.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如图1、2、3是自然米饭的有关信息,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素 每份含量
油脂 23.5g
糖类 104.7g
维生素 3.5g
钠 814mg
钙 130mg
水 小于210g
(1)自热米饭的营养素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如果某人缺少营养素中钙元素可能导致人患上     (填写“贫血症”或“佝偻病”)。
(2)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作为热源,使用时要将“发热用水(自来水)”与“发热包”混合在一起,其利用的原理是    。写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3)图1和图2的包装材料用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箔属于     材料。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27.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的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设计】
实 验 操 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C,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的淀粉溶液2mL;向A试管加入1mL稀盐酸和2mL唾液;向B试管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2mL唾液;向C试管中加入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二:   。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三:5~10min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获取实验证据
(1)将上表中的步骤一、步骤二填写完整。
【问题与分析】
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A试管呈蓝色,而B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B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B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B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控制酶的催化作用。
(2)请你对B试管没有出现蓝色做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
28.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淀粉是糖类物质,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人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2)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CO2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O2。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大理石CO2,待收集100 mL CO2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h 0 0.5 6 12 24 48
排水法时CO2体积/mL 100 98.5 85.5 77 66 59
排食盐水法时CO2体积mL 100 99 93 90.5 89 88
①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a.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能吸收CO2更多的是    (填“水”或“食盐水”)。
b.实验中,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
②海洋封存CO2可能带来的危害是    (写出1点即可)。
(3)东风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与某款汽车在同样使用条件下,新型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请分析该新型汽车是否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9.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的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的;
(2)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
(3)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4)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0.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
(1)儿童青少年应注意平衡膳食,主食以    为主,荤素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丰富的    以促进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为此建议适当增加“平衡膳食宝塔”第    层食物的摄入(填序号)。
(2)现在是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提高免疫力。蛋白质与糖类、脂肪不同的是含有    元素,蛋白质在化学领域的物质分类中属于    化合物。
(3)佩戴运动手环可实时监测运动数据,图中为某品牌运动手环的铭牌。该手环充满电时具有的电能是    。
3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碘液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加入 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 4 4 4 4
蒸馏水/毫升 2 0 0 0
唾稀释液液/毫升 0 2 2 2
保存温度/℃ 37 37 100 0
保存时间/分 10 10 10 10
溶液颜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
32.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
(1)医生给患者注射血清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ABO血型配合问题。由于AB型血的血清中没有    ,因此,不论患者是何种ABO血型,注射这种血清均不会使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2)某同学说“在人体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动脉血,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静脉血”,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你说明理由    。
33.甲、乙、丙、丁四人,用B型人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甲、乙发生凝集反应。又知在紧急情况,甲只能接受丁的血。由此可判断乙的血型为    型。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C A C B D B B D A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A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该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因此应输同型的A型血。
故选:A。
2.【解答】解:A、②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流速最快,A正确;
B、③是毛细血管,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正确;
C、③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C正确;
D、②是小动脉,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D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依据是含氧量的多少。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故A不正确;
B、心脏的四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都不相通,中间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故B不正确;
C、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故C正确;
D、体循环可以为人体的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肺循环也能为肺提供一部分养料。故D不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在制泡菜时,用盐水浸泡蔬菜,是因为盐水比细胞内液浓度高,细胞会失水,不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A错误;
B、受伤时,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保持细胞形态,并清洁伤口,能消毒,B正确;
C、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在失去水分的同时也失去了较多的无机盐,所以要喝淡盐水,以维持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平衡,C正确;
D、在患急性肠胃炎时,消化道不能吸收水分,因炎症使水随消化道流失较多,所以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以维持水代谢的平衡,D正确。
故选:A。
5.【解答】解:A、若b表示左心室,那么a就是左心房,左心房得到的是肺静脉流入的动脉血,与b(左心室)相连的是c(主动脉),左心室压入主动脉的是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B、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C、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有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符合题意。
D、若b表示肝脏,则c血管表示的是肝静脉,肝静脉流的是静脉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药物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A、B胃中只含有胃液这一种消化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没有消化作用;故B正确。
C、胆汁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用脂肪的消化,胆汁可以暂时储存在胆囊内,流入小肠乳化脂肪。故C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D、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D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故选:B。
7.【解答】解:由分析知,①、②、③、④志愿者的血型分别是:A型、B型、O型、AB型。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
所以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由题意可知,要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其中符合要求的是④。
故选:D。
8.【解答】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此人是大量失血,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应该输入同型的B型血。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9.【解答】解:该家长设计的这份晚餐食谱中,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较多,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偏少。煎鸡蛋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素炒青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五香肉和黄豆猪蹄汤中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添加炒青菜会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
故选:B。
10.【解答】解:依据上图可知:①为右心房②右心室③是左心室④是肺动脉,①和②之间的瓣膜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是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②和④之间的瓣膜为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是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根据以上的分析可得出答案。
故选:D。
11.【解答】解:A、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容易和氧结合,具有运输氧的作用,A正确。
B、白细胞具有吞噬病毒的作用,B错误。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C错误。
D、血糖没有运输氧气的功能,D错误。
故选:A。
12.【解答】解:据图可见:三次吃点心后,口腔残留食物的pH接近于6.5,呈酸性,容易发生蛀牙,所以一天进行三次漱口,最佳的时间安排C三次吃点心后。
故选:C。
13.【解答】解:A、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故不符合题意。
B、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以及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流动的血液;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解:A、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经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故图①不能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含量变化刻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曲线发生AB段变化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此时呼吸肌收缩,肋骨上升,膈顶下降,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增大。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此时呼吸肌舒张,肋骨由于重力作用而下垂,膈顶上升,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因此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故符合题意;
C、图③B点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当。因此此时某绿色植物既进行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每5秒呼吸2次,因此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4次/分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解答】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就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故选:A。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解答】(1)心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收缩舒张一次,某人心房的收缩期为3/32S,心房舒张期为21/32S,心房收缩舒张一次时间为3/32+21/32=24/32s,心室收缩期为9/32s,心室舒张期为15/32s,心室收缩舒张一次时间为9/32+15/32=24/32s,心房收缩的同时心室也收缩,所以心脏跳动一次时间为24/32s,一分钟跳动次数为60s/(24/32s),即80次/min
(2)9mg的试剂一段时间稳定在2mg/L即总血量为9mg÷2mg/L=4.5L,每博60ml,4.5L共要搏动4.5L/60ml=4.5L/0.06L=75次,由第一问得出搏动一次时间为24/32s=0.75s,共用时为75×0.75s=56.25s=0.9375min。
故答案为:(1)80次/min。
(2)0.94。
17.【解答】解:(1)四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处,这里地壳非常薄弱,因此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发生地震;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为确保安全,输血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原则上应输同型血为原则。
(3)发生地震后不要慌乱,要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如果在屋内要迅速关火、关煤气、关电。要选择藏身在屋角,写字台等硬物下面的空间,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保护好头部,不使用电梯;到开阔、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等安全后再去避难所。
故答案为:
(1)板块交界处;
(2)同型;
(3)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不使用电梯;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18.【解答】解:(1)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2)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所以,此病人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1)贫血
(2)铁和蛋白质
19.【解答】解: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房的壁比心室的壁薄.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故答案为: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
20.【解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球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该患者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重吸收,随尿液排除;
(2)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假丝酵母菌是一种酵母菌,酵母菌可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葡糖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根据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膀胱成为发酵场所的原因是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为酵母菌的发酵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故答案是:
(1)滤过;重吸收;
(2)葡糖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为酵母菌的发酵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1.【解答】解:(1)动脉血的含氧量比静脉血的含氧量高,因此血氧仪检测的是动脉血;
(2)由乙图可知,器官B与循环系统存在双向箭头,推测器官B是肺,②是循环系统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入肺,③是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图中有循环系统指向器官A的箭头,推测A可能是肾脏;①是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图中有器官C指向循环系统的箭头,推测器官B可能是小肠(大多数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④是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因此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是③;若④代表葡萄糖,器官C是小肠;
(3)血氧仪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率不同,且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越大,显示出血氧浓度越高;由图丙可知,当光源波长等于800nm时,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吸收率相同,此时无法检测哪种血红蛋白多,无法检测血氧饱和度;当光源波长大于800nm时,血氧浓度高,含氧血红蛋白含量高,吸光率高,未吸收的光强度低,也无法准确检测血氧饱和度,因此可见光光源波长不能选取大于或等于800nm。
故答案为:
(1)动脉血;
(2)③;小肠;
(3)≥800。
22.【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献血者提供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凝集的红细胞会堵塞受血者的血管,出现危险。
故答案为:献血者(或供血者)。
23.【解答】解:从表中数据可知,中速跑时每小时每千克消耗的能量最多,所以运动减肥的最佳方式是中速跑。
故答案为:中速跑。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4.【解答】解:(1)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若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后,经过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后,分别滴入1滴碘液,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说明pH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对照实验要求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因为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实验过程中3支试管都要选择37℃,并且恒温。
(3)滴加碘液是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如果先滴加到试管里,水浴加热3分钟,碘遇热易挥发,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步骤三与步骤四不能对调。
故答案为:(1)不是
(2)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不能
25.【解答】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研究小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故答案为: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2)根据实验设计,小科将粗酶液混合氯化钠溶液后置于37℃下水浴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故答案为: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3)根据图示可知,不同浓度的盐水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且不同浓度的盐水对菠萝蛋白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盐水浓度是3%;故答案为:不同浓度的盐水对菠萝蛋白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
26.【解答】解:(1)米饭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99%的钙元素分布在骨骼和牙齿里,骨钙的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以及全身的疼痛,缺少营养素中钙元素可能导致人患上佝偻病。
(2)“发热用水(自来水)”与“发热包”混合在一起,其利用的原理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作为热源,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3)铝箔属于金属,铝的质地柔软、延展性好,具有银白色的光泽。
故答案为:
(1)糖类;蛋白质;佝偻病;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作为热源;CaO+H2O=Ca(OH)2;
(3)金属;延展性。
27.【解答】(1)为设计对照实验,三支试管除了酸碱度不同,其它都应相同,所以加入1mL蒸馏水和2mL唾液;
三支试管的外界条件是相同的,同时又要保持唾液中的酶的活性,所以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浴;
(2)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可是溶液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蓝色;从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B试管内有1mL氢氧化钠和2mL唾液,还有一滴碘液,所有我们猜测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是淀粉溶液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由于淀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合理的猜测是
碘液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是:
(1)步骤一:1mL蒸馏水和2mL唾液;步骤二: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浴;
(2)碘液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8.【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淀粉是糖类物质,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部分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小肠是将淀粉消化为最终产物的器官,在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最终淀粉在小肠里被消化成葡萄糖,因此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
(2)①a、根据上表数据,排水法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得更快,排食盐水法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得慢,说明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二氧化碳更多的是水;
b、根据上表的数据48h水中剩余二氧化碳59mL,食盐水剩余二氧化碳88mL,说明短时间内二氧化炭溶解的少,也就是溶解速率低,因此用排水法收集CO2的。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但将二氧化碳存在海底会使海水酸化,严重影响海洋生物。
(3)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因为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说明汽油的燃烧率较高,在做相同有用功时,消耗的燃料少,减少了碳排放。
故答案为:
(1)为人体提供能量;唾液、肠液、胰液;
(2)①a、水;b、短时间内二氧化碳溶解的少;②海水酸化;
(3)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因为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说明汽油的燃烧率较高,在做相同有用功时,消耗的燃料少,减少了碳排放。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9.【解答】解:(1)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除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外,花的其他部分都凋落了;植物细胞中含有液泡,液泡里的液体是细胞液,厂家生产的果汁的主要成分就是细胞液.
(2)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当温度在40℃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4)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保证实验温度的准确性,因为如果果胶酶与苹果泥温度不同,二者混合后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子房
(2)专一性
(3)40
(4)使果胶酶和苹果泥达到相同的温度,避免因二者温度不同导致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30.【解答】解:(1)谷类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玉米面饼、饼干、面包、麦片。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红薯等,可替代部分粮食。杂豆包括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类,如红小豆,绿豆等。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儿童青少年应注意平衡膳食,主食以谷类为主,荤素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丰富的蛋白质以促进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为此建议适当增加“平衡膳食宝塔”第②或②③层食物的摄入;
(2)蛋白质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蛋白质含有氮元素,蛋白质在化学领域的物质分类中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
(3)根据表中数据:1kW h=1000×3600=3.6×106J,该手环充满电时具有的电能是:5×0.1÷1000×3.6×106J=1800J。
故答案为:
(1)谷类;蛋白质;②或②③;
(2)氮;高分子有机;
(3)1800J。
31.【解答】解:(1)小丽同学设计的实验中,A试管和B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证明淀粉的变化是由唾液引起的,在该组对照实验中,A试管起对照作用.
(2)收集唾液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凉开水漱口后,微张口,舌尖抵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3)比较A试管与B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B试管和C、D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高温和低温都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只有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才能发挥作用,促进淀粉的分解.
故答案为:(1)对照作用
(2)用凉开水漱口后,微张口,舌尖抵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3)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2.【解答】(1)由于AB型血的血清中没有凝集素,因此,不论患者是何种ABO血型,注射这种血清均不会使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2)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是根据是血液中的含氧量来划分的,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
(1)凝集素;
(2)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33.【解答】解: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题干中:甲和乙的血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甲和乙可能是A型和AB型;丙可能是B型,又知在紧急情况下,甲只能接受丁的血,所以丁是O型;所以甲是A型,乙是AB型,丙是B型,丁是O型。
故:AB。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