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7课《我的老师》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7课《我的老师》精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0 10: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2、搜集信息,找到文中莎莉文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初步理清文章内容。
3、学习以生动的记叙表达真挚感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中深沉的感情。
4、用文中“我”的不幸遭遇激发我们作为健康人的进取之心,学会如何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摸索的弱女子,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让她人生出现转机,引领她走向光明的人,就是文中这位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海伦 凯勒(1880~1968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2、本文题目简洁明了,直接揭示出文章所写的人物,也向我们表明此文是以写人为主的,以“我的老师”为题饱含了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3、《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年时代盲人教育的叙事散文。作者和老师的关系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莎莉文老师在凯勒七岁时来到她身边,几乎一直陪伴着她,教他识字,教她认识自然,教她懂得爱,带她走进书的世界。文章写出了老师对她一生的影响,写出了她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
4、学习生字:
凝聚(níng) 兴奋(xīng) 沉寂(jì) 倾盆大雨(qīng) 仁慈(rén cí)
钥匙(yào shì)迷惑(huò)间隔(jiàn)琢磨(zuò mo)毛坯(pī)绚丽(xuàn)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师生首次见面。
第二部分(4——26):具体写莎莉文老师引导教育“我”的情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第一层(4——8):写“我”学会了用手指拼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第二层(9——12):老师引导“我”去感受大自然的善恶美丑,使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第三层(13——26):具体写莎莉文老师引导教育“我”的情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第三部分(27):总结全文,点明老师给“我”生命带来的巨大影响,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爱戴、崇敬、感激之情。
四、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以作者童年时代学习的心理感受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索,真实地记叙了莎莉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体现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敬业精神。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题目《我的老师》,文中的“我”是谁 “老师”是谁
(我”是海伦 凯勒,“老师”是安妮,莎利文。)
3、文中的“我”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她依靠什么感官认识世界
(她既是盲人,又是聋哑人。她认识世界只能用触觉和味觉。)
4、她的教师和我们在学校见到的老师有什么不同
(她的教师是只教她一个人的家庭教师。)
二、默读课文,品位探究:
1、海伦 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 莎利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你是从文中哪些段找到答案的
明确:阅读前三段和最后一段能找到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她从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她坐在大门边的石阶上等待。忽然,有一个人拉着她的手,然后紧紧把她搂在怀里,就是这位老师给她开了眼界,向她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切,给她带来爱,带来欢乐,给她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2、莎利文老师是怎样教她学会了词的具体含义并形成概念的
明确:莎利文老师从她身边的具体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的洋娃娃,让物和表示此物名称的字母建立起联系。为让她形成词的概念,老师又用新的洋娃娃和词再次联系。接着又用对水的触觉形成“水”这一词的概念,终于让她学会了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词的概念。老师让她学会了语言的基础——词。
3、莎利文老师又是如何让她认识、了解大自然的,是什么事情使她有了正确理解事物的思想
明确:莎利文老师把她带到大自然中,运用她的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使她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利文老师让她坐在树上等候老师回去取午饭,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她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帮她回到地上。这件事使她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这使她有了思想——运用词汇的思考。
4、海伦 凯勒又是怎样懂得抽象词语含义的呢 比如对“爱”的理解。
明确:老师指给她“爱”在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她不理解;花香是“爱”吗 不是,“温暖”是爱吗 不是。当她穿错珠子的时候,老师请她“思考”。老师运用比喻:“你不能摸到云,但你会感觉到雨。”使她懂得了爱是一种情感。体会到她的心是和别人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
三、赏析课文:
1、海伦·凯勒为什么把莎利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看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明确:她以极大的温和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培养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教会了“我”爱……
2、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自己?
明确: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写老师的可爱可敬。同时,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在老师来之前自己“纳闷和苦闷”“疲倦和寂寞”,和后来自己对生活的乐观相对照,从反面衬托了老师的耐心与用心良苦……
3、文章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作者是一位失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的残疾人,因此采用了大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最后一段的理解对把握全文的脉络和中心有什么意义?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段,也是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旨段。首先用三个“是”字句表肯定和强调,后面点出老师的爱心使“我”生活得多姿多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和礼赞之情。
四、教师小结:
凯勒之所以能走出黑暗,获得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
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自己顽强的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一位令人尊敬的女作家,而我们健全的人却是怎么样呢?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成功彼岸,真正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7、我的老师
老师到来:时间——1887年3月3日;老师——拉、紧紧搂在怀里。
老师教“我”:1、学会用手指拼写;2、全面认识大自然;3、懂爱和抽象事物。
感激老师:“我”是毛坯——老师给“我”开眼界、带来爱、展现美。
————不厌其烦、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