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看就看(共27张PPT1份视频)人教版生物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看就看(共27张PPT1份视频)人教版生物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23 08:07:0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人教版必修1
课堂导入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 习 目 标
生命观念
通过对细胞膜功能、成分和结构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通过学习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通过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学习,培养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资料1: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资料2: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功能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分泌物(如抗体、激素等)
代谢废物
(如CO2、尿素等)
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
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如病毒、病菌)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功能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活动:闻一闻紫甘蓝,分析大脑感受到气味这一过程需要哪些细胞参与?
功能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资料3:
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
②海洋中存在不同物种的精子和卵细胞,只有同一物种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
③向高等植物的一个细胞注入荧光染料,染料可扩散至相邻细胞
激素
(1)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接受信号的细胞
受体
受体:
靶细胞膜上与信号特异性结合的位点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2)通过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
【拓展延伸】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还是细胞膜?
(3)通过细胞间的通道传递信息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知识小结
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分泌化学物质
细胞直接接触
细胞间的通道
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合 作 探 究(8-10min)
1.阅读教材P42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第1.2.3.5自然段,分析并说明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
2.制备纯净细胞膜选取的材料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模型构建1:请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推理和想象,构建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排列模型。
4.模型构建2:已知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是怎样排布的呢?
5.阅读教材P43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分析并说明你的观点。
6.阅读教材P43第4自然段,结合图3-4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索历程
自主阅读教材P42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第1.2.3.5自然段,分析并说明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
1895年
1935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_______(约50%)
_______(约40%)
主要
成分
_______(约2%~10%)
_______(主要)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磷 脂
胆固醇
蛋白质的_______与________
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种类
数量
甘油
脂肪酸
尾部
头部
磷酸
胆碱
模型构建1:请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推理和想象,构建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排列模型。
探索历程
1895年
1935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亲水“头”部
(极性)
疏水“尾”部
(非极性)
膜外(水溶液)
膜内
(水溶液)
细胞膜的位置
模型构建2:已知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是怎样排布的呢?
1925年
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是如何组成细胞膜的?
探索历程
1895年
1935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阅读教材P43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分析第2自然段。
探索历程
1959年
提出假说:细胞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静态统一结构模型。
电镜的发明推动科学的发展
1895年
1935年
1925年
罗伯特森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这一模型的异议增加了。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形,谈谈异议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细胞模型,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说。
探索历程
1959年
1895年
1935年
1925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受精时
细胞融合
酵母菌的
出芽生殖
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探索历程
请阅读教材P43第4自然段,结合图3-4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 论 : 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结合其他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59年
1895年
1935年
1925年
1970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探索历程
补充资料
冰冻蚀刻技术:用干冰等冰冻细胞膜,然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20世纪
60年代
1959年
1895年
1935年
1925年
结论: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1970年
新的技术带来了突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探索历程
1972年
20世纪
60年代
1959年
1895年
1935年
1925年
1970年
探究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多数人认同。
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模型构建3:根据所学内容,小组合作构建流动镶嵌模型
活动说明
1.注意事项:操作安全(牙签、剪刀)
2.构建原则:科学性
3.小组展示要求:
各材料代表的结构,理论依据,功能
4.构建时间:约10min
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3、蛋白质在脂质上的分布方式有哪些?
4、糖被的分布,功能?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磷脂分子、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贯穿
细胞膜外表面、糖脂、糖蛋白
识别、信息传递
细胞
细胞膜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
系统的边界
结构
成分
脂质(磷脂)50%
糖类
蛋白质 40%
特点
模型
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实例
原因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


主要成分
基本支架、蛋白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选择透过性
课堂小结
糖被
探索
1.下图展示了细胞膜的部分功能,其中①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胞间连丝。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功能①是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B.功能②可体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边界
C.功能③确保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D.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不能用图中④表示
巩固提升
C
2.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图是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图中脂质体所运载的药物B为水溶性药物
C.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从而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
D.由于脂质体表面不具备可供白细胞识别的糖蛋白,故能避免被白细胞识别和清除
B
巩固提升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
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研究细胞膜的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水通道蛋白)和Roderick MacKinnon(钾离子通道蛋白)。
拓展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