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笔记卡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列强侵略
中国反侵略
两
反
洋
起
中
次
平天国
天
清
务运动多领
左宗棠
边疆危机
战
南关
午战
权力结构
得与失
争
关条
爱国军民
瓜分中国
争
兴表
《资》
新疆省
台湾省
末
日
潮
1851
1861
1895
启示: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
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材料一
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
列张径华
不平等条釣
主权丧失
来的影响。2分
年中日战争
《关条约静
领上、改等主汉进-步丧失
新增4个口并、在华设(【1】
资本输出)
乐分中国江渐列强蜂期而至划分势力范明:返制御搭池:
李夺路矿刹战:塔办银行等
脑翰白然币外为业湖些上)
材料二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所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
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
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一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问题2:据《竹简结构图》和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下半叶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0分
【一轮上-16作业】如图漫画喻指的历史
学得怎样
【2023,重庆卷】如图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
事件是()
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思路:画中有话
方
A.
列强在华利益彼此冲突对立
西方先进技术
建
B.
清延力拒外资实现铁路国有
度
C.
楼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
羞小农经济
D.
东北地区成为列强在华争夺焦点
A.维新变法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县级公开课: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根据课标要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识记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等列强侵华史实,理解它不断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识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台湾军民抗法、邓世昌等爱国官兵抗日、台湾反割台斗争等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具有反侵略和爱国主义意义。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其存在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 从本单元的标题看,本单元的主题为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是《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第五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叙述了近代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前后列强侵华历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历史。上承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为本课学习提供学习思路。下启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可以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二)本课内容: 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分别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分别叙述了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前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抗争与探索、列强制造中国边疆危机和加剧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这三个子目之间按照分类顺序排列,展现了近代中国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交织的总体历史线索。
学情分析
已知:通过对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史实有基本的掌握。本课应当避免简单的重复,注重学生在历史思维以及素养的培育。 想知:高一学生正处在16-17岁之间,有较强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同时在思维上已经从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高一新课教学定位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方面应该介于学考和高考之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可以从论从史出的角度,注重自然生成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能知: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史实学生依据教材基本能够说出,但是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的性质和意义,近代中国各阶级挽救危局所作努力存在的局限性是什么,如何理解等问题,理解肤浅,大多流于强记层面。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史论结合、提升历史素养和学习历史的水平。 未知:学生对于“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和“中体西用”理解不太到位,从而容易混淆二者概念;对中国各阶级挽救危局努力存在的局限性理解不深,缺乏漫画类选择题点拨、示范和试做等流程的有效体验。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通过学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历史和西方列强加剧侵华历史,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唯物史观常见原理。 时空观念:通过将洋务运动时期前后列强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实建构在时间轴上,并借助历史地图辨识本课主要史实的空间位置,增强学生时空观念,培育时空观念的历史素养。 史料实证:基于高一新课的历史教学性质,注重利用和开发高一教材资源,从教材的文图表中概括先后有别的史实,从而构建“竹简式”的思维结构,强化史料教学,培育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 历史解释:学生通过阅读“竹简式”时间轴结构图,经过严密审题和尝试寻找关键材料信息,践行课程标准问题化教学尝试。例如,概括和理解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的性质和意义;理解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家国情怀:通过学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历史和西方列强加剧侵华历史,学生可以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体会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之道努力,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 难点:洋务运动时期前后中国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努力呈现出的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材、课件、讲授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表格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表格 提问:读表格情景材料,判断一个历史名词。 读图:…… 回答:…… 辨识:资本输出 1.以表激趣 2.以问学史 3.教学考一体化
学什么? 讲授:“路在何方,上下求索”和课程标题 指令:全班学生诵读课标内容 感悟:…… 诵读:本科课标内容 1.体会教学主题,感悟家国情怀。 2.明确课标内容,知晓学习方向。
怎么学? 讲授:逐步构建“竹简式”结构图 提问:课标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解决问题。 听课:争取识记主干知识 回答:据图,非重点问题 1.贯彻从教学框架和践行历史核心素养。 2.筛选课程主干知识,奠基课表问题的解决。 3.以图载史,直观生动,增加思维量,简化知识量。 4.落实课标问题,突出和突破教学重难点。
展示:表格信息和“思维点拨”流程 示范:从选择部分关键信息到概括部分历史答案 指令:提问一两个学生,其余笔记卡试做 点评:……,解释历史概念——资本输出 领悟:…… 回答:…… 修订:优化原创答案,笔记历史概念——资本输出 1.示范论从史出; 2.关注学情和考情; 3.贯彻教学考一体化,紧扣学考考情需要,推介历史概念,培训概括等关键能力。 4.落实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讲解:基于列强侵华,讲解中国抗争与探索。 提问: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事迹的性质和意义 展示:“性质”“意义”类试题的思路点拨 思考:…… 回答:…… 领悟:…… 笔记:…… 1.关注高考考情 2.示范“性质”“意义”等微题型的解法,帮助学生矫正解题思维,展示学以致用。
指令:一两个同学上台做题,其余在笔记卡上做题 点拨:评分;分问、分块、分点、分词;微题型点拨。 指令:一个学生依据评分标准评分 指令:解释历史概念——中体西用 做题:…… 听讲:…… 评分:…… 笔记:优化答案,记录思路。整理历史概念——中体西用 1.落实课标问题 2.关注高考考情,示范“努力”“局限性”等微题型的解法,帮助学生矫正解题思维,展示学以致用。 3.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得怎样? 展示:高考选择真题 指令:一个学生上台做题,限时1分钟 评估:学生上课效果 指令:笔记“流水的情境材料,铁打的知识点” 读题:…… 回答:…… 点拨:画中有话 笔记:…… 1.落实课表要求 2.评估教学效果 3.补缺补漏,加强识记。
课堂小结 展示:“竹简式”结构图和课标问题和答案 提问:看图说启示 示范:教师提供一个范例 指令:在笔记卡上写上自己的新见解 读图:…… 答题:…… 回答:…… 优化:修改自己答案,评估水平。 1.示范基于开放题思维下的课程知识结构设计; 2.践行历史素养之家国情怀,探索学史的现实功用。 3.帮助学生宏观与微观理解式识记本课历史知识。
布置作业 展示:公布导课历史名词,布置课后作业 指令:学生笔记卡上完成课后作业,复习知识和题型 听讲:…… 笔录:微题型——选择题-漫画 1.示范基于微题型下的课程课后作业设计; 2.贯彻教学考一体化
教学反思
提示: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三个流程来思考,紧扣“教学时空”“教学依据”“教学思路”“教学关怀”等维度来优化和调整。(共9张PPT)
材料
?
读表说词
主要西方国家在华银行设立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期间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美国 日本
1894年前 16 2 4 - - 2
1895-1913年 5 15 11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 - 40 103
据上表判断近代中国列强经济侵华的具体方式。
县级公开课 :蓝溪中学同课异构高一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6课
路在何方,上下求索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什么
近代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全钢甲军舰——平远号巡洋舰
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战争 始末
中法战争
《马关条约》
西北边疆危机
两次鸦片战争
列强侵略
1851
1861
一、千年变局中的列强侵华
1.出现:两次鸦片战争
2.扩大:西北、西南和东南边疆危机
3.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怎么学
1895
一、千年变局中的列强侵华
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分。
列强侵华 不平等条约 主权丧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领土、财政等主权进一步丧失
新增4个口岸、在华设厂(【1】资本输出)
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蜂拥而至 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争夺路矿利权;增办银行等
材料一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学考层次】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瓜分中国狂潮
爱国军民抗日
甲午战争 始末
镇南关 台湾省
中法战争
《马关条约》
左宗棠 新疆省
西北边疆危机
起止 得与失
洋务运动多领域
反清 权力结构
《天》《资》
太平天国兴衰
两次鸦片战争
列强侵略
中国反侵略
1851
1861
二、千年变局中的中国抗争与探索
1.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2.再探索:洋务运动和化解边疆危机
3.再抗争: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抗日
怎么学
1895
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意义:反侵略与爱国主义
思考
材料二 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所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问题2:据《竹简结构图》和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下半叶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0分
局限性:农民阶级存在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洋务派学习西方局限于器物层面(【2】中体西用)4分
努力:农民阶级发起天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化解边疆危机;爱国军民英勇抗击侵略军。6分
【2023,重庆卷】如图为1908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局部),它反映了( )
A.列强在华利益彼此冲突对立
B.清廷力拒外资实现铁路国有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
D.东北地区成为列强在华争夺焦点
思路:画中有话
学得怎样
一、千年变局中的列强侵华
二、千年变局中的中国抗争与探索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启示:救亡图存与艰难近代化并存,是中国近代史主线。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导 课课
资本输出
A.维新变法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思路:画中有话
【新课上-16作业】如图漫画喻指的历史事件是( )
历史概念
题型检测
选择题-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