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2 16: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 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 《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 《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 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3.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其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此书刚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畅销全国。这说明()
A.维新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革命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 D.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国家总理及各部总长称为国务员)负政府的实际责任,总统提出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国务员副署方为有效。这实际上确立了()
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专制君主制
5.下图所示是1912年8月同盟会会员陈龙韬(原名废韶)所作的漫画《环游地球》,图中有一个猿猴手拿五色旗在标有共和、专制和立宪的圆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意在()
A.说明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B.宣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抨击北洋军阀的派系纷争D.揭示民主政治存在的隐患
6.1919年夏,美国为保证其“门户开放”政策的实现,大力扶持直系;日本为维护其在华的“特殊利益”,继续扶持皖系。于是,军阀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扩大。这说明()
A.列强们支持袁世凯独揽大权 B.北洋政府由不同派别的军阀控制
C.当时中国半殖民地特征明显 D.南京国民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7.下图为中共某会议制定的纲领内容(节选)。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驻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变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在②提出通过持久作战赢得抗战胜利
C.在③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在④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9.下表是1926年两份报刊对北伐战争的不同记载。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报刊 称谓 军事口号
《北洋画报》 南征 “赤”与“反赤”
《良友》 北伐 “革命”与“反革命”
A.立场不同影响记录B.反映战争的复杂性C.报刊影响战争进程D.描述反映时代差异
10.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历史阶段中共中央土地政策的相关规定。这一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一位红军战士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时笔记摘录如下:“土地问题第一”“为什么发生土地革命”“土地大多数在地主手里”。据此推断,此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古田会议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2.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示意图。其中两次高峰均得益于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
C.国家的统一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3.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
《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变为“人民共和国”。这表明()
A.中共的社会基础已扩大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国民党改变了对中共的政策
14.下图是漫画家张乐平的作品《这一槌的滋味如何》(1939年),该漫画()
(注:齿轮分别代表正规军、预备军、游击队)
A.体现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B.彰显了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C.反映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 D.鼓舞了正面战场军民的士气
15.某次会议的会场前后分别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同心同德”的横幅,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据此判断,这次会议()
A.做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B.确立了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策略
C.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6题12分,17题15分,18题、19题各14分,共55分。)
16.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图片中的近代史
-选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分别指出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任选两幅图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8分)
(2)根据以上四幅图片,确定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并再补充一组符合本主题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近代民族觉醒
材料-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5年8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的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事件
1912年 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
1913年 南方七省宣布独立,二次革命爆发
1914年 北京政府内务部颁布《劝诫剪发规程六条》、袁世凯祀礼祭天
1915年 袁世凯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 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
1917年 张勋复辟、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欢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9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20年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爆发直皖战争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 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爆发直奉战争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6年 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号召“打倒列强,除军阂”
1928年 皇姑屯事件、张学良东北易帜
材料二
国内史学界把自1912年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期间这16年称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来说,这个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但是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上升”因素。
-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1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漫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漫画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刊登了大量反映时事的红色漫画。图1为刊登在1933年第93期上的《战斗的纪念节》(左边文字是南昌暴动,红旗上的年份分别是一九二七、一九三0、一九三二、一九三三),图为刊登在1933年第83期上的《掮着挑着千担万担,卖给苏维埃政府,供给红军去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漫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漫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0分)
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D C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B D
16.(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图三:太平天国运动;图四:洋务运动。(4分)
图4和图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说明:根本目的上,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上,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上,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且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侵略者数量、战争规模、侵略范围、获得的权益等方面都有所扩大。(4分,选择其他图片,言之有理即可。)
图4与图6:鸦片战争爆发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图5与图6: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出现天津变乱,统治面临危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给了太平天国重振士气的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图5与图7: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2)研究主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分)
补充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2分)
17.(1)原因:19世纪世界末20世纪初,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不断壮大;随着西方先进技术、制度、思想的传入,先进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依据: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觉性,唤醒了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民族意识,是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5分)
(3)意义:凝聚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18.从“沉沦”角度作答,(7分)
(1)在国内政治方面,统治黑暗:如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分崩离析;
(2)在外部侵略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如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日本向中国提出十一条”。
(3)在革命道路方面,如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失败,未能给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从“上升”角度作答:(7分)
(1)在政治方面,如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并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在经济方面,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壮大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3)在思想方面,如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促进思想解放和中国人民的觉醒;
(4)在社会生活方面,如民众日常生活出现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废止缠足。
19.示例
两幅漫画生动刻画出红军由弱变强的过程,描绘了红军得到群众大力支持的热烈场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成长与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组建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各农村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广大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军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壮大了红军的力量。(10分)
总之,漫画内容鲜明、形式活泼,适应了斗争形势需要,激发了人们参加革命的热情,有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红色漫画作为重要的图像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具有重要史料价值。(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