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
【素养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通过观看图片或结合实例,了解乡村与城镇的景观特征,感受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区别。
3.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认识乡村和城镇的变化过程。
4.了解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培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重点】
乡村与城镇的景观特征及其差异;乡村和城镇的变化发展过程。
【难点】
乡村与城镇的景观特征及其差异;乡村和城镇的变化发展过程。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聚落及其空间分布形态
1.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城镇的出现____________乡村。
2.在平原地区,聚落多呈____________分布;在河谷、公路等处,聚落多呈____________分布。
【参考答案】
1.乡村 城镇 晚于
2.团块状 条带状
知识点二 乡村景观及其变化
1.乡村是指主要从事各种____________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乡村可分为____________、牧村、____________、林场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2.乡村一般规模____________,建筑物____________且密度____________,道路比较____________,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____________,周边往往有大面积的农田、果林、鱼塘、草场等。
【参考答案】
1.农业生产 农村 渔村
2.较小 低矮 较小 稀疏 较少
知识点三 城镇景观及其变化
1.城镇是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城镇人口规模____________,高层建筑____________,有许多道路和服务设施,如大型购物商场、医院、学校等。
【参考答案】
1.工业 服务业
2.较大 较多
知识点四 传统聚落及其保护
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许多聚落列入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世界遗产名录
【合作探究】
1.探究家乡景观变化。
(1)说一说:你居住在城镇还是乡村 说出你居住地的景观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令人夸赞的地方
(2)你对小时候的家乡有什么印象 说说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变化。
2.下面是由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探究主题:乡村——城镇的演变。
(1)村庄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 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2)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3)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3.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保护家乡特色城乡景观”的调查活动。
(1)调查家乡或周边地区的特色城乡景观,完成下面特色城乡景观调查表。
城乡景观名称 形成年代 利用、保护现状 保护意义
(2)根据考察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上宣传。
【参考答案】
1.(1)我居住在城镇,这里房屋较高且密集,道路纵横交错等。生活在城镇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等。(结合实际了解乡村和城镇景观特征,也可进一步对比乡村和城镇景观的差异)
(2)略。(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乡村或城镇的发展变化)
2.(1)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就演变成了城镇。
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密度加大,而且房屋建造更加现代化。
(2)从事的行业从务农,转变成工人或服务行业员工;生活节奏将加快,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便利,会享受到比以前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医疗环境。
(3)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路交通便利等。
3.(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根据实际情况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