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三上第一单元重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停在 孔雀 粗壮
坪坝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花的学校
荒野 风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放假 落下
互相
读一读:
会写的字
落荒笛舞狂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照样子写一写
蜜蜂一来,他们 。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簌簌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3.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我会写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词句段运用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日积月累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7)立:站立。
习作:
猜 猜 他 是 谁
1.说相貌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并按一定的顺序。
2.抓住性格、语言、行为及爱好的突出特点。
3.讲清楚相应的具体事例。
他有一头黑油油的头发,弯弯的眼睫毛,亮晶晶的眼睛,眼角底下有一个调皮的小黑点。他性格有点内向,不爱说话。他有一对甜甜的酒窝,一笑起来特别好看。他喜欢运动,每次都跑在最前面。他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作业很整齐,字写得很大、很漂亮,每次考试他都是最好的。他是我的好榜样,我要向他学习。
他是谁,你们猜到了吗?
例文(共21张PPT)
三上第二单元重点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山行:在山上行走。
②远上:登上远处的。
③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④石径:石子的小路。
⑤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字词解释
字词解释
⑥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
⑦车:轿子。
⑧坐:因为。
⑨爱:真爱,留恋。
⑩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zènɡ ɡài jú cán
赠 盖 菊 残
jūn chénɡ yóu ào jú
君 橙 犹 傲 橘
读一读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读出节奏
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会写的字
铺 泥 晶 院 墙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有什么新发现?
6.秋天的雨
书写生字
闻 勾 紧 洞 油 曲 丰
盒 颜 料 票 争 仙
①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把黄黄的银杏叶比作小扇子。)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
④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把橘子、柿子当成人来描写。)
语文园地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理解词语(共28张PPT)
三上第三单元重点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因为饥饿与寒冷使小女孩顾不了自己的美丽,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苦。
(2)小女孩“没注意”什么 她“忘不了”什么 为什么
(3)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 共擦了几次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是为了看到一次次美好的幻境。
(4)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她看到了什么 之后的结果如何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燃亮了火柴,感觉“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但是,美妙的幻境很快就因为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了。联系上面的内容想象,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街上,已经走了一天了。这时候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啊,所以小女孩才在幻境中看到大火炉。从作者的描述中,我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在幻境中的满足与欢乐,同时又与残酷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
(5)小女孩后几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她看到了什么
饥饿 食物……烤鹅 寂寞 欢乐……圣诞树
孤独 慈爱……奶奶 痛苦 摆脱……飞走……
(6)在当时的社会,小女孩真的能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吗
当然到不了,这只是小女孩死前的一种美好的幻觉。在那黑暗的社会中,小女孩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欢乐和温暖,最后冻饿而死。这充分说明社会的不公平。
(7)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寒冷的一年的最后一夜,一个没戴帽子、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叫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美妙的幻境,最后冻死在街头,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叙述了一年的最后一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之后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境;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
二
9.那一定会很好
②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含有“那一定会很好” 的句子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含有“那一定会很好” 的句子
③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④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含有“那一定会很好” 的句子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一句中,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想一想: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是不会仔细咀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牛 胃
11.一块奶酪
奶酪 宣布 处罚 诱人
舔一下 毅力 犯禁令
稍息 犹豫 跺脚 聚到
读一读:
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日积月累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习作:
我 来 编 童 话
大胆的想象,恰当的拟人、夸张,给人启迪。(共18张PPT)
四上第五单元重点
15.搭船的鸟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6. 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喊 打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手掌
有趣 喜爱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我会读: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我来问:
《搭船的鸟》
留心观察
认识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发现了草地的奇妙变化
《金色的草地》
留心观察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留心观察
留心观察
交流平台
翠鸟美
艳丽的色彩
敏捷的“身手”
蒲公英的花开花合
草地的色彩变化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回顾自己的观察实践
交流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处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抓住特征
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厘清顺序
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共25张PPT)
三上第六单元重点
17.古诗三首
读一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
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
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
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理解字词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
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
变,并更加汹涌。
(6)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现。
(8)日边:天边。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
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一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读出节奏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理解字词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 海参
淡青 挺威武 栖息 鸟粪 祖辈
建设 有深有浅 交错 鼓起
数不清 厚厚的 宝贵 事业
我会读: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9.海滨小城
我会读:
海滨 海鸥 灰色 胳臂 飘得渔民 遍地 理睬 躺着 靠岸 凤凰 亚热带 初夏 榕树 石凳
每逢 除了 踩在 整洁 满载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寂寞”是什么意思?海边的贝壳颜色多,花纹美,为什么还寂寞地躺在那里
小练笔
(1)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片断。(提示:以“学校小花园”为题,用这一方法写一二百字左右的片断。)
(2)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特点写具体。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读一读
脑袋 严实 挡住 宝库 小兴安岭 视线
花坛 显得 松软 刮过 侧着 乳白 融化
树梢 宿舍 药材 冬眠 欣赏 浸在 膝盖
shāo shè cái mián xīn jìn xī
nǎo dɑi yán dǎnɡ kù xīng shì xiàn
tán xiǎn ruǎn ɡuā cè rǔ róng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语文园地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车站的人可真多。只见车站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焦急的等待。车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一看真来了一辆黄车,谁知等车还没停稳,人们就一窝锋的挤上去,顿时大人的叫喊声和孩子的哭声浑成一片。车里的人使劲喊着,别上了,站不下了。车下的人拼命地叫着,我们要上班让我们上去。这时,我背着大书包被人群拥挤着,也不由自主地往车上挤。我个子小被挤得喘不过气来。我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还没等我站稳,车子就开了。忽然,车下一位叔叔大声地喊着什么,可是车上车下人太多,司机那能听到他的声音啊。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看,星星们太调皮了。一会儿,星星们组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正向我扑过来;一会儿又组成了一个怪物,前面还有一个小孩,那个怪物正在和那个小孩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会儿它们又组成了一幅图画,旁边放着颜料和画笔,好像要让我画画。我仿佛置身在星星们的中间,想要伸手去够那支画笔去填充颜色,但是怎么够也够不着,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我们相距太遥远了,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不见了。(共23张PPT)
三上第七三单元重点
21.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演奏 翻动 歌曲 拂过 温柔 狂风 合奏
雄壮 乐曲 威力 打击 热闹 窗户 雨滴 汇聚
小溪 轻快 散步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哗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我会认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淙淙
潺潺
哗哗
22.读不完的大书
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理解词语
①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或旋绕飞行。( )
盘旋
②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 )
井然有序
③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
超凡脱俗
④悠远地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指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 )
遐想
⑤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
秋高气爽
这本书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
你是从哪知道的
第一自然段
大自然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好玩的、好看的
读中感悟,体验新知
23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
得 。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
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这片草原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
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彭拜。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有一个想法
习作: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共20张PPT)
三上第八单元重点
24.司 马 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
(2)戏:玩耍。
(3)于:在。
(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
(5)一儿:一个小孩。
(6)登瓮:爬到瓮上。
(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瓮里。
(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理解字词
(9)众:别的孩子们。
(10)皆:都。
(11)弃去:跑到外面。
(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13)击瓮:使劲向水瓮砸去。
(14)破之:水瓮破了。之,它,指水瓮。
(15)水迸:水流了出来。
(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25.灰 雀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问一问:
(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说一说: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第一课时
手术台是谁的阵地?
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白求恩。
给伤员做手术。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kòng]地上。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 . . .
. . .
. . .
. . . . . .
27 一个粗瓷大碗
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次粗瓷大碗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大碗,赵一曼要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一碗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根据下列提纲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总结全文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
例句: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连续:一次过完成的。
例句:在大学我连续三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陆续:一个一个地。
例句: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词语解释
日积月累
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爱人若爱其身。
意思: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意思: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意思: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共28张PPT)
三上第四单元重点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会写的字
准备等暴睡壁
砍 蜘 蛛 漂 撞 饱 晒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吃力地眯起眼睛:“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发愁 浓密 近视 沾到 继续
街口 风筝 牢固 晾晒 尿布
飘动 胡萝卜 匆匆忙忙
我会认:
熟字加偏旁:秋+心=愁 日+京=晾
形近字辨析:萝一箩
减一减:“下”减掉横就是“卜”。
萝 卜 愁 沾 继 晾
14.小狗学叫
干吗 压根儿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发疯 搞不清 汪汪
差不多 百发百中 默默 模仿 子弹
我会认
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默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读一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词句段运用
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中枪 中奖 中间 猜中
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 . . .
. . . .
. . . .
. . . .
百发百中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百战百胜 四通八达 七嘴八舌
百依百顺 四平八稳 七手八脚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
积累词语
千言万语 千方百计 五颜六色
千呼万唤 千姿百态 三心二意
千辛万苦 千锤百炼 七零八落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日积月累
人心齐,泰山移。
意思: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启发:团结的集体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意思: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启发:要搞好团结。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意思: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启发:有事情要大家一起商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意思: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
启发:我们要团结一致。
第一,认真观察,把握中心。
注意要点
续 写 故 事
习作:
注意要点
第二, 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注意要点
第三,构思情节,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