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期末复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栏目导航
回顾教材·串考点
连接真题
回顾教材串考点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主要由 、关节和 组成。
2.关节组成示意图
骨
肌肉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滑液
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窝
关节软骨
考点一 动物的运动
3.骨骼肌由中间的 和两端的 组成,具有受刺激而
的特性。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发生:当骨骼肌受 传来的 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骨和肌肉的协作关系:一组骨骼肌只能 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 ,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中,至少有 组相互配合完成运动。
肌腱
肌腹
收缩
神经
刺激
关节
收缩牵拉
复位
两
3.运动的调节和配合:运动需要 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 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 的环境。
神经
呼吸
复杂多变
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行为的分类
(1)按照行为的功能区分: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迁徙行为、 、社会行为等。
(2)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 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
繁殖行为
领域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就有 形成
学习
生来
后天
考点二: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 行为。例如,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 些。
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学习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获得途径 由 控制 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
决定因素 由动物体内的 _ 决定 和 共同作用
二者关系 行为是 行为的基础 环境因素
先天性
学习
观察法
实验法
学习
少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白蚁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
2.狒狒的群体——组成“ 社会”:根据个体大小、 、健康状况和 的不同,分成等级次序。
3.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方式:动物的动作、 和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分工
等级
力量强弱
凶猛程度
组织
分工
等级
声音
气味
考点三: 社会行为
2.意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 和 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应用: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 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4.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
和 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御敌
繁衍后代
性外激素
普遍
能量流
信息流
连接真题
1.一头狮子追捕一只羚羊,狮子奔跑靠它的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配合完成。下列不属于狮子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肌肉
C.关节 D.神经
2.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D
B
板块一 动物的运动
3.人跳绳时的能量供给依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生殖系统
4.某同学利用两片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个螺丝钉做成一个骨—关节—肌肉关系的模型,其中木板代表(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肌腹
D
A
5.西西的手指不小心被扎了一下后,迅速缩回(如图)。完成该动作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舒张 B.肱三头肌收缩
C.骨提供能量 D.关节起支点作用
6.用来改善关节灵活性的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关节内的滑液,临床上正确注射的部位是( )
A.关节头 B.关节腔
C.关节软骨 D.关节窝
D
B
7.当你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
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C
1.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是由①和④两部分组成的
B.②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
C.③是关节囊,内有滑液
D.⑤是关节头,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2.(2024南 阳 )运动会上,某同学因为跟腱受伤而摔倒。跟腱是脚后面连接脚后跟骨骼和小腿肌肉的结构,跟腱属于( )
A.关节 B.肌腱 C.肌腹 D.神经
3.(2024贵阳云岩区期末)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了应对失重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航天员在太空中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关节起杠杆作用,骨起支点作用
B.航天员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航天员就能正常完成运动
D.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过度运动不会损伤关节
B
B
4.动物种类不同,其运动形式和结构也有所差异,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①鱼类可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昆虫大多依靠 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
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缘等;
④人类主要依靠 、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鳍
翅
翼
骨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
①多具有发达的 ,能为运动提供动力,该结构靠两端的 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 ,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
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 。
肌肉
肌腱
外骨骼
关节
1.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刚出生的小羊就会寻找乳头吮吸乳汁
B.乌鸦扔下坚果让汽车碾碎后取食
C.行人过路口看到红灯就驻足等待
D.马戏团的猴子经训练后会骑自行车
A
板块二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自古有“鸿雁传书”“飞鸽传信”等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关鸿雁、飞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鸿雁、飞鸽都属于恒温动物
B.“鸿雁传书”“飞鸽传信”属于学习行为
C.鸿雁、飞鸽传递信息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只受环境的影响
D.“鸿雁传书”“飞鸽传信”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行为
C
3.乌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墨汁染黑海水借机逃跑,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D.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4.对“大马哈鱼洄游”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A
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简单,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动物的一系列行为有利于它们生活和繁殖后代
D
1.(2024黔东南期末)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蜻蜓点水
C.老马识途 D.小鸟喂鱼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生来就有的 B.都需要生活经验
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C
D
3.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②与其他三者不同
B.③和④比较,④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①中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
D.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只有观察法
D
4.《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下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适应环境
D.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B
5.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
步骤一:制作用于实验的迷宫,在迷宫上方盖上透明玻璃板,以便观察实验过程。
步骤二:选取月龄、健康状况、大小一致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实验装置中观察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情况,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8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2秒
(1)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实验比前两次实验用的时间都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所用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
(4)以上探究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主要运用了哪些生物探究方法 。
不同的小白鼠学习能力不一样;同一只小白鼠随着训练,学习能力逐渐增强
学习
不同种动物的学
习能力有差别吗
观察法和实验法
1.蜜蜂营群体生活,一个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蜂群中各成员间独立生活
B.蜂群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C.蜂群成员间存在信息交流
D.蜜蜂的社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A
考点三 社会行为
2.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是干扰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产卵
3.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身体接触
A
A
4.(2024贵州名校联考)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B.蝗虫觅食的时候成群结队地飞行
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
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B
5.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群体内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在遭遇危险时自断尾巴
B.吼猴通过特定吼叫向同伴示警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孔雀通过开屏求偶
A
1.瞪羚是群居食草动物,群体内有不同分工。瞪羚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瞪羚群居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B.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之间的交流信号
C.瞪羚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D.群居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D
2.下列人类的活动中,利用高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牧羊时管好头羊就可以了
B.选择同等大小、健壮的10只鼠妇做实验
C.利用小白鼠做医学临床试验
D.保护稻田里的青蛙,以蛙治虫
A
3.科学家吉姆·达彻和他的妻子跟狼群一起生活了6年。他们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发现狼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狼群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吉姆·达彻研究狼群主要用的是实验法
B.狼具有社会行为
C.刚出生的小狼会吃奶,属于学习行为
D.狼之间只会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B
4.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离开群体无法独立生活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某些高等哺乳动物有明显的等级之分
A
5.蚂蚁是依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③实验前让蚂蚁处于 状态24小时,以增加蚂蚁对食物的敏感度。
饥饿
④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在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也不放,C、A两岛构成了 组,注意观察蚂蚁的行为。
⑤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2)实验结果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从行为获得的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步骤⑤:将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后,B岛上的蚂蚁会先通过“桥”爬向 岛。
对照
先天性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习题(后附答案)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运动方式及运动系统的组成
1.绝大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位置产生运动,这一特征有别于植物。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
B.水中生活着多种动物,它们在水中的运动形式都是游泳
C.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D.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
A.保护关节头、关节窝B.促进关节生长
C.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D.成年后相互融合牢固关节
3.(2023 贵阳云岩区期末)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了应对失重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航天员在太空中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B.航天员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航天员就能正常完成运动
D.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过度运动不会损伤关节
4.下列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
A.关节软骨和关节囊B.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C.关节囊和关节腔内的滑液D.关节面和关节囊
训练点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5.骨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 )
A.关节的变化 B.关节的牵拉C.骨骼肌的牵拉 D.躯体位置的变化
6.(2024 沧州开学)在“天空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表演太空转身,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 B.杠杆、动力C.支点、动力 D.动力、支点
7.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骼肌收缩②骨骼肌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绕关节转动
A.④③②① 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8.(2023 铜仁期末)某人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A.同时收缩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同时舒张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9.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避敌C.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上述三项都是
10.动物的运动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图甲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关节周围由[ ] 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内有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 ] ,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图乙中,[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 活动,从而发生屈肘动作。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小明打篮球时不小心,手指关节脱臼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指关节没有关节囊的保护B.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有限
C.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造成脱臼D.脱臼后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2.如图为运动员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两端的肌腱均附着在肱骨上
B.运动员投篮时起支点作用的是肱三头肌
C.为完成图中动作,肱三头肌要先舒张再收缩
D.图中投篮动作仅需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3.(素养提升)如图为人体下肢活动模型示意图,A、B、C、D为木条,它们之间均由螺丝相连接;P、Q、R、S为气球(可伸缩),并由两端的绳子(不可伸缩)固定在相应的木条上,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气球及与其相连的绳子分别代表骨骼肌中的 和 ;木条代表骨,螺丝代表 。
(2)当木条B不动,而木条A按图中所示方向移动,气球P的活动状态是 ,气球Q的活动状态是 。(填“收缩”或“舒张”)
(3)每个气球两端的绳子能否固定在同一木条上 。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先天性行为
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蛱蝶和蜻蜓的( )
A.取食行为、取食行为B.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迁徙行为
2.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
A.遗传物质 B.学习 C.激素 D.生活环境
3.(2023·济宁期末)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鸭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
①蜘蛛结网 ②公鸡报晓 ③狗辨主客④蜜蜂舞蹈 ⑤婴儿吃奶 ⑥老马识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5.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突然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B.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C.学习行为、防御行为D.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训练点二:学习行为
6.(2023 贵阳南明区期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不少成语与动物行为有关,下列能体现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 B.飞蛾扑火C.蜻蜓点水 D.金鸡报晓
7.(2023 铜仁期末)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8.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导盲犬领着它的主人过马路,从获得途径上来看导盲犬的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C.领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三:动物进化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9.下表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25 12 4
A.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C.动物越低等,尝试的次数越多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10.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时,选幼年小鼠而不选成年鼠的原因是( )
A.幼年小鼠的经验少,容易观察学习行为B.幼年小鼠活动能力差,不知道返回
C.成年鼠容易传染人疾病D.成年鼠的破坏性大
11.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下列选项中的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大象 C.蝗虫 D.鲫鱼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鼠走迷宫属于先天性行为B.母鸡孵小鸡属于学习行为
C.老马识途属于先天性行为D.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
13.如图所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特征,其中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共同特征,那么此部分可以表示为( )
A.都与遗传物质有关B.都是生来就有的
C.都需要生活经验D.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学习行为的特点( )
A.生来就有的B.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
C.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D.越低等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
15.将一只涡虫放在培养皿中,用手电筒的强光照射,发现涡虫会舒展身体,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
C.既不是先天性行为,也不是学习行为D.无法确定
16.(素养提升)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新闻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猕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猫喂狗崽”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2023 毕节织金期末)群居是很多动物的生活方式,其中群体成员之间具有明确分工的是( )
A.铺天盖地飞过来的蝗虫B.溶洞中密密麻麻的蝙蝠
C.躲避海豚攻击的沙丁鱼群D.水面上漂浮的火蚁“蚁团”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下列各项与等级次序的形成无关的是( )
A.个体大小 B.凶猛程度C.健康状况 D.年龄大小
3.放羊时,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这说明羊群具有(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4.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2023 黔东南州期末)像蚂蚁、狒狒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会出现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6.狗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
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7.(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训练点三:探究蚂蚁的通讯
8.下列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发现一群蚂蚁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B.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食
9.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
A.可以选择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B.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C.木条的粗细、长短可以不一样D.实验时蚂蚁应处于饥饿状态
10.在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中,实验变量应是( )
A.一个 B.两个C.三个 D.四个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2022·荆州学业考)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
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
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1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特殊的“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语言”(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B.萤火虫在夜晚发出光亮
C.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3.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它们或大声鸣叫,或用力扇动翼做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B.这种行为使鸟类更加适应飞行生活
C.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多变的环境D.鸟群各成员间通过声音、动作传递信息
14.(素养提升)有同学提出疑问: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 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和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①和“桥”②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C岛上放上食物,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及分析: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桥”①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多数蚂蚁源源不断地顺着对换后的“桥” 爬上 岛。
步骤⑤: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后蚂蚁出现无秩序运动。
结果分析:步骤③中,先通过的蚂蚁发现食物后在“桥” 上留下了特殊气味。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答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习题(后附答案)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运动方式及运动系统的组成
1.绝大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位置产生运动,这一特征有别于植物。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
B.水中生活着多种动物,它们在水中的运动形式都是游泳
C.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D.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C )
A.保护关节头、关节窝B.促进关节生长
C.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D.成年后相互融合牢固关节
3.(2023 贵阳云岩区期末)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了应对失重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航天员在太空中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B.航天员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航天员就能正常完成运动
D.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过度运动不会损伤关节
4.下列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B )
A.关节软骨和关节囊B.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C.关节囊和关节腔内的滑液D.关节面和关节囊
训练点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5.骨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 C )
A.关节的变化 B.关节的牵拉C.骨骼肌的牵拉 D.躯体位置的变化
6.(2024 沧州开学)在“天空课堂”上,航天员叶光富表演太空转身,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C )
A.支点、杠杆 B.杠杆、动力C.支点、动力 D.动力、支点
7.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D )
①骨骼肌收缩②骨骼肌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绕关节转动
A.④③②① 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8.(2023 铜仁期末)某人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 )
A.同时收缩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同时舒张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9.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是( D )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避敌C.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上述三项都是
10.动物的运动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图甲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关节周围由[ ② ] 关节囊 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内有 滑液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⑤] 关节软骨 ,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图乙中,[ ⑦ ] 肱二头肌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 (肘)关节 活动,从而发生屈肘动作。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小明打篮球时不小心,手指关节脱臼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指关节没有关节囊的保护B.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有限
C.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造成脱臼D.脱臼后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2.如图为运动员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肱二头肌两端的肌腱均附着在肱骨上
B.运动员投篮时起支点作用的是肱三头肌
C.为完成图中动作,肱三头肌要先舒张再收缩
D.图中投篮动作仅需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3.(素养提升)如图为人体下肢活动模型示意图,A、B、C、D为木条,它们之间均由螺丝相连接;P、Q、R、S为气球(可伸缩),并由两端的绳子(不可伸缩)固定在相应的木条上,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气球及与其相连的绳子分别代表骨骼肌中的 肌腹 和 肌腱 ;木条代表骨,螺丝代表 关节 。
(2)当木条B不动,而木条A按图中所示方向移动,气球P的活动状态是 舒张 ,气球Q的活动状态是 收缩 。(填“收缩”或“舒张”)
(3)每个气球两端的绳子能否固定在同一木条上 不能 。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先天性行为
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蛱蝶和蜻蜓的( C )
A.取食行为、取食行为B.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迁徙行为
2.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A )
A.遗传物质 B.学习 C.激素 D.生活环境
3.(2023·济宁期末)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鸭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C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B )
①蜘蛛结网 ②公鸡报晓 ③狗辨主客④蜜蜂舞蹈 ⑤婴儿吃奶 ⑥老马识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5.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突然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 )
A.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B.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C.学习行为、防御行为D.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训练点二:学习行为
6.(2023 贵阳南明区期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不少成语与动物行为有关,下列能体现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 )
A.鹦鹉学舌 B.飞蛾扑火C.蜻蜓点水 D.金鸡报晓
7.(2023 铜仁期末)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C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8.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导盲犬领着它的主人过马路,从获得途径上来看导盲犬的行为属于( A )
A.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C.领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三:动物进化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9.下表为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25 12 4
A.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C.动物越低等,尝试的次数越多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10.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时,选幼年小鼠而不选成年鼠的原因是( A )
A.幼年小鼠的经验少,容易观察学习行为B.幼年小鼠活动能力差,不知道返回
C.成年鼠容易传染人疾病D.成年鼠的破坏性大
11.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下列选项中的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B )
A.蚯蚓 B.大象 C.蝗虫 D.鲫鱼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老鼠走迷宫属于先天性行为B.母鸡孵小鸡属于学习行为
C.老马识途属于先天性行为D.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
13.如图所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特征,其中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共同特征,那么此部分可以表示为( A )
A.都与遗传物质有关B.都是生来就有的
C.都需要生活经验D.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学习行为的特点( B )
A.生来就有的B.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
C.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D.越低等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
15.将一只涡虫放在培养皿中,用手电筒的强光照射,发现涡虫会舒展身体,这种行为属于( A )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
C.既不是先天性行为,也不是学习行为D.无法确定
16.(素养提升)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新闻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猕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 先天性 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 学习 行为。
(2)“猫喂狗崽”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 遗传因素 的基础上,通过 环境因素 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训练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2023 毕节织金期末)群居是很多动物的生活方式,其中群体成员之间具有明确分工的是( D )
A.铺天盖地飞过来的蝗虫B.溶洞中密密麻麻的蝙蝠
C.躲避海豚攻击的沙丁鱼群D.水面上漂浮的火蚁“蚁团”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下列各项与等级次序的形成无关的是( D )
A.个体大小 B.凶猛程度C.健康状况 D.年龄大小
3.放羊时,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这说明羊群具有( B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4.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B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2023 黔东南州期末)像蚂蚁、狒狒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会出现先天性行为
训练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6.狗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B )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
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7.(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C )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训练点三:探究蚂蚁的通讯
8.下列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B )
A.发现一群蚂蚁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B.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食
9.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D )
A.可以选择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
B.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C.木条的粗细、长短可以不一样
D.实验时蚂蚁应处于饥饿状态
10.在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中,实验变量应是( A )
A.一个 B.两个C.三个 D.四个
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11.(2022·荆州学业考)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D )
A.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
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
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1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特殊的“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语言”( D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B.萤火虫在夜晚发出光亮
C.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3.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它们或大声鸣叫,或用力扇动翼做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B.这种行为使鸟类更加适应飞行生活
C.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多变的环境
D.鸟群各成员间通过声音、动作传递信息
14.(素养提升)有同学提出疑问: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 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一个蚂蚁洞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和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①和“桥”②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C岛上放上食物,A岛上 无食物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及分析: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桥”①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多数蚂蚁源源不断地顺着对换后的“桥” ① 爬上 A 岛。
步骤⑤: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后蚂蚁出现无秩序运动。
结果分析:步骤③中,先通过的蚂蚁发现食物后在“桥” ① 上留下了特殊气味。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气味 进行通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