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23 19: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猫妈妈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的毛色不完全相同,这说明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 )。
A.差异性 B.相似性 C.适应性
2.( )是兔子的栖息地。
A.沙漠 B.池塘 C.草地
3.关于太空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空椒不是地球上的植物
B.太空椒是用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
C.太空船中的青椒种子经太空辐射后,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
4.食物链之间交错相连构成复杂的网状关系,即( )。
A.食物链 B.生物链 C.食物网
5.制作易拉罐移动垃圾桶时,我们应该注意( )。
A.易拉罐的品种 B.易拉罐的大小 C.安全
6.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海洋温差能 B.石油 C.太阳能
7.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迁徙,为了觅食的是( )。
A.大麻哈鱼 B.角马 C.两者都是
8.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和天然气 B.煤炭和石油
C.太阳能和潮汐能
9.以下生物中属于“活化石”的是( )。
A.长颈鹿 B.大熊猫 C.鲸鱼
10.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是在( )中合成的。
A.根 B.茎 C.叶
1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
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
B.用燃气灶做饭:天然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C.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
12.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 )。
A.10吨 B.11吨 C.12吨
二、填空题
13.电灯泡工作时,输入的能量是 ,输出的能量主要是 。
14.根据所吃的食物把动物分 动物、 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三类。
15.在电铃内部,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叫 。它是一种将 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16.电磁铁通电后 ;断电后, 。电磁铁是一种将 转化为 的装置。
17.随着 和 的影响,如干旱、毁林造田、工业污染引起的酸雨等,绿色植物受到严重的破坏,空气中的 含量相对增加,通过绿色植物释放的 相对减少。
三、判断题
18.铁矿石是可再生资源。( )
19.制作电磁铁时,需要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 )
20.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
21.煤炭、水能、天然气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 )
22.我们爱吃的玉米,颗粒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23.人类既可以破坏这种生态平衡灭自己,也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这种平衡造福于自己,如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规律来发展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连线题
24.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需要禁止?
饮食浪费
彻夜亮灯 值得提倡
绿色出行
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捕食野生动物 需要禁止
大力采矿
五、简答题
25.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突然减少或消失,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发?
26.人类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也存在相似与差异吗?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找出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相似和差异的特征。
2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里,请写出常见的能量(至少5个)
28.在动物的演变历史中,先有什么动物?后有什么动物?动物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趋势?
六、实验题
29.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我通过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记录如下表。
猜想假设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吸大头针数量(个)
第一种 磁力大小与( )有关 线圈匝数(40匝) 串联电池节数 1节 8
2节 16
第二种 磁力大小与( )有关 串联电池节数(2节) 线圈匝数 30匝 A
50匝 B
(1)我的第一种假设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只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铁芯、导线规格、线圈匝数等其他条件应 。通过实验我知道: 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2)我的第二种假设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实验中吸大头针数量A个数比B的个数 。通过实验我知道: ,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3)人们利用电磁铁可以做很多事,举出3个例子: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C B B C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A
【详解】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猫妈妈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的毛色不完全相同,这说明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属于变异现象。
2.C
【详解】栖息地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包括个体或群体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非生物环境和其他生物。兔子吃草,所以草地是兔子的栖息地。
3.A
【详解】A.太空椒不是地球上的植物,错误;太空椒是地球上的植物,只不过是基因突变;
B.太空椒是用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正确;
C.太空船中的青椒种子经太空辐射后,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正确。
4.C
【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5.C
【详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制作易拉罐移动垃圾桶时,我们应该注意安全,避免被易拉罐划伤手。
6.B
【详解】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海洋温差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7.B
【详解】动物迁徙指的是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分为周期性迁徙和非周期性迁徙。 非周期性迁徙一般是在栖息地生存条件恶化时发生,例如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动物大量繁殖后,就会引起动物大规模迁移。角马为了寻求水源和青草、大麻哈鱼为了产卵、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8.C
【详解】像煤、石油、天然气,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因此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而像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等,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因此称为可再生能源。
9.B
【详解】活化石是指物种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大部分物种已经因地质、气候的改变而灭绝,这些现存生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生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大熊猫属于活化石。
10.C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可以利用太阳能量,合成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释放出氧气。
11.C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而不是热能。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储存能量。选项C描述的能量转换形式错误。
12.C
【详解】猛犸象是灭绝于12000年前的大型哺乳动物,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牙也称古象牙,与现代象牙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头颅很高。随着地球的变迁等环境影响,这种大型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
13. 电能 光能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灯泡工作时发光也发热,输入的能量是电能,输出的能量主要是光能和热能。
14. 植食性 肉食性
【详解】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植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
15. 电磁铁 电
【详解】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通电后产生磁性。电铃内部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它就是电磁铁。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16. 产生磁 磁消失 电能 磁能
【详解】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断电后磁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17.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二氧化碳 氧气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随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干旱、毁林造田、工业污染引起的酸雨等,绿色植物受到严重的破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通过绿色植物释放的氧气相对减少。
18.×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9.√
【详解】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制作电磁铁时,漆包线需要顺着一个方向缠绕,漆包线需要绕铁芯缠绕,想要接通电源需要去掉漆皮。
20.√
【详解】地球表面所有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除生物圈外,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煤,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
22.×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我们观察到玉米颗粒的颜色都不太一样,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是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23.√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人类既可以破坏生态平衡毁灭自己,也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这种平衡造福自己,如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规律来发展农业的具体做法。题目说法正确。
24.
【分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
【详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我们自己来维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从保护资源的角度看,饮食浪费、彻夜亮灯、捕食野生动物、大力采矿这些都是浪费资源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需要禁止。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保护环境;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可以节约资源,这些值得提倡。
25.答:一种生物减少或消失,会使以它为食的动物减少,而以它为天敌的生物增多,这样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最终会导致各种物种的减少或消失。结论:导致生态系统不平衡。启示:人类要保护生物,不能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
【详解】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
26.答:人类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也存在相似与差异。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看照片、画图等方法找出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相似和差异的特征。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人类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也存在相似与差异。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看照片、画图等方法找出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相似和差异的特征。
27.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化学能、水能、风能(写对即可)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28.在动物的演变历史中,先有单细胞生物,后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详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29.(1) 电流大小 电流大小 不变 当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
(2) 线圈匝数 少 电流大小一定时,线图匝数越多
(3)电铃、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
【详解】(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唯一的变量是电流大小,其他条件比如铁芯、导线规格、线圈匝数等都要保持不变。通过实验我可知,当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电流大小一定时,线图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越多。因此实验中吸大头针数量A个数比B的个数少。
(3)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生活中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物品很多,如电磁继电器、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