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2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3 05: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019鲁教版 高二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据图判定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对应构造地貌的类型,解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貌的成因。
一、内力作用概述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
影 响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自学检测1:阅读教材P27-28第一段,找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岩浆喷出
1. 岩浆活动
形式:
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岩浆侵入
影响:
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形式
大理岩剖面
2. 变质作用
条件:
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
影响: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 构造运动
水平张裂
自学检测2:阅读教材P28第二段,完成表格内容。
按方向和性质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形的影响 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常形成高原、断块山、盆地、平原等地貌
相互关系 ①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又称地壳运动或板块运动,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其结果会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称之为什么?
4. 地质构造
水平张裂
概念:构造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常见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运动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褶皱和断层
如何形成?有何特征?
(1)褶皱
水平张裂
①用三本书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据图1说出甲、乙两地构造类型和对应的初始地貌。
②据图2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并解释后期甲地成岭、乙地成谷的原因。
③据图3指出甲、乙两地岩层由中间到两翼的新老关系,并总结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合作探究1:读图,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褶皱
水平张裂
①据图1描述褶皱的形成过程、甲乙构造类型和对应的初始地貌。


(1)褶皱
水平张裂
②据图2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并解释后期甲地成岭、乙地成谷的原因。
背斜
向斜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坚硬,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岩石破碎,易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向斜成山
差异侵蚀——地形倒置(逆地貌)
背斜成谷
(1)褶皱
③据图3指出岩层由中间到两翼的新老关系,并总结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向斜:核新翼老
背斜:核老翼新
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
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最可靠的方法)


小结1:背斜、向斜与地貌
类型 判断依据 对地貌的影响
形态 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形 成因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山岭(初期) 岩层上拱而成山
谷地(后期) 顶部受到张力,
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谷地(初期) 岩层下弯而成谷
山岭(后期) 槽部受到挤压,
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当岩层所受作用力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强度时,会发生什么?
(2)断层
水平张裂
概念:构造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张力等作用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致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
自学检测3:阅读教材,找出断层的概念、基本形态和形成地貌。
地垒
上升岩块,常形成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地堑
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断层线:沟谷、河流、泉
断层面:陡崖
依据: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2)断层
判断下图四地是否为断层?说明判断依据
小结2:断层与地貌
形态 地貌 实例
地垒 断块山、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
地堑 谷地、平原、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断层面 陡崖 华山北坡大断崖
断层线 沟谷、河流、泉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渭河平原
找出典型褶皱和断层
(3)实践意义
水平张裂
①图中A、B、C各是什么地质构造?
②欲在图中B、D两处分别打地下水井和油气井,推测B处是—————井,D处是—————井(填地下水/油气)。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2:读图,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④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该选在何处?说明理由。
⑤C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等大型工程吗?为什么?应该在什么构造修建水库?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地下水
油气
背斜构造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向斜槽部岩层紧实,承压力强,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A处 背斜部位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塌陷,且无积水
不适合 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滑坡、地震、渗漏等 向斜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③图中各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的是————地;B和G适合采矿的是————地。
C
G
小结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证据,那么最能合理解释构造运动的学说又是什么呢?
6.板块构造学说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0知识窗,完成下列问题。
①简要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板块边界类型。
②归纳板块的相对运动对宏观地貌的影响,完成表格。
③完成教材P31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
板块相对运动的方向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板块相离(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海洋、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板块相向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等
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不断运动 生长和消亡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四千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读图,分析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
【参考】
印度板块(属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挤压,使亚欧板块地壳不断被抬升形成青藏高原。
③完成教材P31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
问题回顾——为何在珠峰上会有海洋生物化石?巨大的喜马拉雅褶皱断层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何种力量使其不断崛起?
两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使古老海床不断抬升,青藏高原不断崛起,并形成巨大的褶皱断层山脉,这一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表高低不平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实践意义
板块构造学说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分布和地层界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处的构造地貌为(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谷 D.背斜山
2.图中甲处( )
A.地势较高,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地势较低,容易发育河流
C.地势较低,有泉水喷出地表
D.地势较高,岩性较为坚硬
C
D
背斜谷
向斜山
3.在该区域的地壳运动过程中( )
A.②早于① B.②晚于③ C.④早于① D.⑤晚于⑥
4.下列各地理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形成后保存完整 B.②形成时期地壳下沉
C.③喷出形成火山锥 D.④形成时期森林茂密
达标检测
C
B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①为断层。完成下面小题。
早—晚 4、5、6、1、2、3
地势较低利于沉积
课后作业
1、掌握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