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
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
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临盘镇如何兴起
临盘镇如何兴起
思考1
从上述采访以及文献资料找出临盘镇兴起的原因?
1.石油资源丰富,采油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石油提供维修和零部件制造等服务的企业;
3.吸引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4.基础设施的改善;
5.增加财政收入,带动临盘镇的快速发展
临盘镇如何兴起
思考1
临盘镇如何繁荣
思考2
通过上述视频采访以及资料,临盘镇如何繁荣的?
临盘镇如何繁荣
思考2
1. 临盘镇石油开采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3.商业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4.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5.通过城镇建设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也增强了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6.政策支持
临盘镇如何繁荣
探究1
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一下临盘镇未来可能存在衰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临盘镇未来可能衰退
1.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得到支撑。
2.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政薄弱。政府往往承担就业安排、环境保护、科技投入等大量的工作,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进而限制城市的转型。
3.资源枯竭型城市衰退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员工大量失业,且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较高
4.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和利用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污染、土地沙化等。
探究1
临盘镇未来可能衰退
临盘镇的未雨绸缪
临盘镇的未雨绸缪
一、临盘镇石油开采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生产?
二、作为临盘镇政府工作人员在石油没有枯竭的情况下,如何未雨绸缪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2
临盘镇的未雨绸缪
探究2
一、1.集约井工厂,实现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2.绿色开发封闭运行,确保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
3.石油开采公司通过精准分析挖潜力、精准注水来实现稳产量产
二、1.政府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除了石油相关产业,临盘镇还积极发展其他工业产业。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塑编、化工、纺织、建筑建材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2.建设产业园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升级。
3.大力发展旅游业,注重历史文化遗存,以生态为支撑,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4.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农业转变。临盘镇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鱼鸭混养基地,是中国鸭蛋之乡。
临盘镇的未雨绸缪
紧扣高考
材料一 吉林省辽源市曾经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城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一直由辽源矿业公司经营。20世纪80年代末期,该市煤炭资源渐近枯竭。2001年以来,辽源矿业公司坚持“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理念,通过开发域外煤矿,使原煤产量不降反增,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煤炭生产、装备制造、建筑建材、新能源于一体的现代煤炭企业。
材料二 20世纪60至70年代,辽源市纺织袜业较为发达。80年代末期,该市国营袜厂效益不断下降。2000年辽源市“十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突出纺织、轻工业地位”“壮大袜子产业”,将纺织袜业作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辽源市东北袜业园于2005年开工建设,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园区内企业由最初的40家增至1200余家,通过打造“七天供应链”(如图),园区完成10万双以下订单的时间较常规节省10余天。
(1)说明辽源矿业公司域外煤矿开发对辽源市产业转型的益处。
(2)分析纺织袜业作为辽源市接续替代产业的主要优势。
(3)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东北袜业园是如何通过“七天供应链”缩短订单完成时间的。
①避免矿业公司短时间大量关停,企业工人大量下岗,延缓矿业企业衰退时间,为产业转型提供过渡期。②积累资金,以推进产业多元化,促进辽源市产业结构优化。
①纺织袜业历史长,有产业基础,所需资金相对少。②纺织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③政策支持。
①袜业生产环节均布局在园区内完成,生产链条完整,生产环节衔接紧密,可缩短生产周期。②袜业企业数量多,袜业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相互代工,缩短生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