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评
九年级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C C B B D A A D B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A B D D B D D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其中 16 题 14 分,17 题 16 分,18 题 20 分,共 50 分)
26.(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清除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农奴成为自由劳
动者,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的转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国力的增
强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共 4 分)
(2)由于南北方经济类型的不同以及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
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2 分) 面对南方军队挑起内战以及战争初
期南方占据上风的局势,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以及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
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最终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2分)
(3)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
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
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评价:日本实行通过明治
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 分)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道路。(2分)
27.(1)答:《共产党宣言》;(2分)理论上:《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
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实践上: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列宁领导
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2)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措施,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
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分)
九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2 页)
(2分)斯大林: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
业国;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形成苏联模式,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 分)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
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分)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最终导致苏
联解体。(2 分)
28.(1)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部门的迅猛发展以及工厂制
度的确立,引起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2 分)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
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2分)影响:大大促进了英国生产
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城乡结构,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人
口不断涌向城市也导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些列问题。(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2)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出
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内燃机的发明带动
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如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特点:科学研究
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生产各领域之间联系密切;以重工业为主;美国、
德国领先;涉及领域广泛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共 4 分)
(3)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
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2 分)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
盟,英国、法国和俄国建立起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2 分)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
的相对稳定;(2分)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
下去,为二战爆发埋下了隐患。(2 分)
九年级历史 第 2 页 (共 2 页)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卷)
九年级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0
1.进入19世纪,从前习褪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
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闻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背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工广制度的确立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刷
D.福利政策的推行
2.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
人建立联系,火同讨论芈产主义的宜传问题。这些活动(
)
A指导了里昂工人的义
B.促进了革命理论传播
C.标志若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3.歌曲是时代的旋徘、人民的呼世。下而是《国际歌》的部分歌词。该歌词意在
这是最后的斗争,田结起朵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
定要实现…矿井和铁路的帝王,在神坛上奇丑无比。
除了掠夺我们的劳动,他们还做过什么呢?在他们的保
部
险筘里,劳动的创造一无所有。从剥削者的手里,人民
寂
只是讨回血资。
A.敬励法国人民,奋起抗击普军役略
B.呼吁巴黎人民,逃行资产阶级革命
C.控诉资本主义,号召民众团结斗争
D.主张进行社会变苹,缓和阶级矛盾
4.
《玻利瓦尔》是一部年度战佳传记,作者玛丽·阿拉纳利用大量的原始文献,描绘了玻利瓦
尔辉煌而戏刷化的一生。在文中她将玻琍瓦尔称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作者旨在强
调玻利瓦尔(
A.反抗英国压迫
B.完成类洲统一
C.推动民族独立
D.协助章四女王
5.十九世纪中期,当英国以印度为基地,正在向亚洲好些国家拚命地进行侵略,由于印度民族
大起义,英国殖民者的整套侵略计划被打乱了,军事力量被削弱了。结果,这个凶犯的敌人
在亚洲的侵略脚步被迫放慢下来。这说明印度记族大起义(
…床推翻了英圆的游民统治
:支援了亚琳其他国家斗争…·、
C.鼓舞了印度人民的斗志
D.加刚了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6,彼得一世即位后,企而推行改革。到1725年,俄国己有240多个近代工场,工场内有较细的
分工,而且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这裘明彼得一世改革(
A.推动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款
C.改变了欧洲愿有的政治格局·
D.促使农奴获得了自由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7页)
7.1869年,美因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米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
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这些铁路的修建得益于()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此种族歧视的清亡?:零类税的壮会箭求、D:南北战争的作用
8.自明治元年(18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箱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
人。仅1879年外鸭专家开支就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
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木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
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治时期的且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羌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9.亚伯拉罕·林肯和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一个是美国民选总统,一个是俄国世袭沙皇,
在历史上两人都获得了“解放者”的美誉。两位“解放者”都(
)
A.推动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
B.加快对外侵略扩张步伐
C.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0.下面是19世纪中期发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大事,这些事件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时间
事件
1861年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浙
A.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
B.电气时代已到来
C.世界各国正同步发展
D.资本主义的扩展
11.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
“新兴工业部门”有()
A.煤炭和钢铁
B.电力和石油
C.治金和采矿
D.交通和化工
12.1896年,塞尔维亚裔美籍电气工程师特斯拉(Tesla)设计建成了尼亚加拉水电站,并通过
他设计建设的交流高压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40公里外的工业城市布法罗一一历史上第一
个大规模交流远距离供电的城市;1897年,特斯拉实现给纽约供电。特斯拉被誉为“交流电
之父”,他的上述成就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展开
B.推动电力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C.推动鉴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D.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内燃机
13.19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
义务教育;日本也于明治维新期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大幅度提高儿童识字率
B.统一各国的教材建设
C.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D.扩大大学的招生规模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