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蜀道难》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蜀道难》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3 11: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李白的诗句的确气势宏大、豪放飘逸,下面就让我们走入神奇的蜀道,欣赏这惊风雨、泣鬼神的绝妙诗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体诗等常识。
2.感知情感基调,把握诗歌的行文脉络。
3.赏析想象、夸张等手法,品味浪漫主义风格。
4.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感受其韵律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自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李白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701年—762年)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以为自己可以大展宏图,实现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安史之乱发生,李白被牵累,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故。
李白众体兼善,尤其擅长古风及绝句。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 。诗风豪放,清新飘逸,气势磅礴。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他 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 的积极精神。
主要作品: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险阻。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曰:“《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南朝梁、陈间已有人拟作。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世道艰难,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有趣的是,诗人并未亲历剑阁蜀道,唯以丰富的想象、夸张、援引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浪漫手法,描绘蜀道山川之险峻,慨叹蜀道路行之艰难。诗风宏伟壮浪,句法灵活多变,韵散兼用。
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体,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也比较自由。从对仗来说,可以全句用,可以半句用,也可全不用。
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体诗
古体诗
乐府诗
近体诗
(唐代确立)
律诗
8句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宋代成就最高
宋词
元代成就最高
元曲
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12句)
李 白:浪漫主义
杜 甫:现实主义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
《诗经》
《楚辞》
四、五、七言古诗
杂言古诗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成就最高:杜甫、李白
李商隐、杜牧
唐诗的发展脉络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鱼凫
猿猱
咨嗟
飞湍
砯崖
峥嵘
吮血
噫吁嚱
石栈
扪参
巉岩
喧豗
万壑
崔嵬

(yī xū xī)
(zhàn)
(mén shēn)
(chán)
(huī)
(hè)
(cuī wéi)
(náo)
(tuān)
(zī jiē)
(pīng)
(zhēng róng)
(yīng)
(shǔn)
(fú)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这样危险的地方,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剑阁所在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据险作乱。每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它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难以攀越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1.全文共分三段,请梳理脉络,并概括每段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① 从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写蜀道开辟之难,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开辟后行走之难,共同突出一个“难”字。
② 从“问君西行”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详写蜀道途中景象之惊险,突出一个“险”字。
③ 从“剑阁峥嵘而崔嵬”至结尾。
把自然环境与政治形势结合起来,写国情的险恶,以引起人们的警惕,突出一个“恶”字。
2.诗中哪些诗句是主旨句?这样写有何效果?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叹蜀道之高
作用:统摄全文,奠定咏叹基调(雄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叹蜀道之险
作用:过渡,将感情推向高峰(害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叹蜀中战祸之烈
作用:照应开头,强烈感叹,引人深思(深沉)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诗中哪些诗句是主旨句?这样写有何效果?
赏析效果:
主旨句重复三次,如乐曲的主旋律,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其作用是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
3.第一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
一叹 难 :危乎高哉
蜀道来历
(侧面写高)
蜀道高峻
(正侧结合)
行人感受
神话传说
虚实结合
烘托夸张
细节描写
人行其上的艰难形状和畏惧心理
上: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
下:万仞深渊 激流回旋
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蜀道历史
五丁开山
4.引用蜀道历史和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①蚕丛、鱼凫传说:蜀国历史久远,但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衬托蜀道艰险难行。
② 五丁开山传说:通过想象、夸张写蜀道来由,突出了蜀道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逾越的险阻,为蜀道之险点染了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5.赏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妙处。
②两句一仰一俯,拉开纵向空间,蜀山之高峻奇险如在目前。“黄鹤”“猿猱”二句运用烘托,以善飞的黄鹤、善攀援的猿猱之愁,侧面极写蜀山之高峻奇险。
①“上有“句写山势高峻,引入神话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下有”句直接描写谷深水急,用语奇媚,形象可感。
6.“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蜀道之难”的?
①从行人的“经验”来写“蜀道之难”。
②“百步九折”写出了路途的艰难,“扪参历井”道出了山的高危。“以手抚膺坐长叹”则是人们典型的无可奈何的情态。
③诗人捕捉行人在青泥岭上的一系列细节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行人无奈、惶悚的神情。
二叹 险 :其险也如此
景物凄凉
山水险恶
7.第二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使人听此凋朱颜
借景抒情
渲染烘托
视听结合
远近结合
动静结合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8.悲鸟、古木、子规、夜月、号、啼、愁,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情景交融手法,请赏析。
①“悲鸟”“古木”是写景,“子规”“夜月”也是写景。但是“号”“啼”却是写情,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
②“愁空山”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确实难于上青天。
9.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妙处。
①夸张手法: 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
(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
雷鸣的音响。
③远近结合:(远景)“去天不盈尺”的山峰;
(近景)“倒挂枯松”。
④拟人: “争”形象地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
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
(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
三叹 恶 :战祸之烈
地势险要
社会险恶
10.第三节主要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比喻
互文
夸张
双关
①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也恰恰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11.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②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目的在于劝君王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③诗人使用了比喻、互文、夸张、双关的手法,揭露了蜀中“狼与豺”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
11.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蜀道上景物凄清
蜀道上山水险恶
蜀道的来历
蜀道的高峻
行人感受
地势险要
社会险恶
开辟难
自古难行
攀越难
自古可畏
安居难
劝人早还家
总结脉络
自古以来,《蜀道难》的主题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你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主题呢?
蜀道难,须早归。这从诗作的字里行间即可得到理解。从全诗的内容来看,李白是以从秦地到蜀地的路途中所经历的情景为线索来展开描述的。从第一节的由蜀写到蜀道再写到蜀道难,到第二节的蜀道难且险,再到第三节的蜀道恶且乱,在一难二险三恶的逐层递进中打消人们攀登的想法,从而“不如早还家”。
观点一:
自古以来,《蜀道难》的主题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你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主题呢?
仕途难,须早归。如果联系李白的生平便可看出,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李白感叹世途艰险、仕路坎坷的悲愤心情。李白出蜀展志,但数十年经营,却仅得侍君而已,并未才尽其用,他借景抒情,“表面上写蜀道的艰险,实际上抒人生的感慨”,尤其是结尾则重在写造成蜀道之难的人为因素。
观点二:
语言奇崛
《蜀道难》采用七言歌行体, 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加人“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短者仅三字,长者十一字,长短错落,时而散漫,时而整齐,完全是散文的自由笔法。

手法多样
夸张是《蜀道难》最显著的艺术手法,诗中事物往往被夸张到极度,如“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等,夸说蜀道高耸难越,以“使人听此凋朱颜”显示蜀道奇险可怖,以“四万八千岁”强调秦蜀交通阻隔久远,以“百步九折”突出青泥岭山路盘曲,表现了蜀道的艰险雄奇和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此外,还引用神话传说,摹写神情动作,正侧相衬,动静结合等手法,寥寥数语即描绘出高险奇绝的蜀道场景和惶恐惊惧的行走情态,形成了多种手法交融的艺术特色。

抒情强烈
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嚱”“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
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诗句,直泻奔腾、激荡的感情,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

想象奇特
从开国、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的蜀道现实,从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冲波逆折之“回川”,既展现“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等蜀道之图景,又激荡“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蜀道之音响,甚而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感受;凭借奇特想象描绘出具体的蜀道面貌,渲染出幽森的蜀地氛围,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浪漫气息。

总结艺术特色
大起大落、跳跃式情感结构。
飞湍瀑布、奇峰险壑。
博大、浩淼、空茫。
夸张、想象、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气势磅礴、雄浑奔放。
探讨李白雄浑奔放的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结构:
② 意象:
③ 意境:
④ 手法:
⑤ 情感:
《送友人入蜀》 《蜀道难》
①体裁不同:
②主旨不同:
③艺术风格不同:
《蜀》是乐府古题
《送》是五言律诗。
《蜀》是借蜀道的高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送》是借蜀道的艰险,表达诗人对友人的规劝,说明仕途的艰险,不要过于追求仕途功名。
《蜀》诗雄放飘逸
《送》诗清新俊逸。
相同点:都是写蜀道的惊险难行,都是借景抒情。
1.(2022年新高考Ⅰ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大自然鬼斧神工,打磨了险峻奇丽的山川;谪仙人妙笔生花,写出了雄奇飘逸的诗篇;蚕丛鱼凫,悠远茫然;五丁开山,悲壮惊险;六龙回日,奇绝虚幻;倒挂的枯松,峥嶸的剑阁,低缺的鸟道,悲啼的子规,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蜀道的神秘奇幻,每一个词汇,都在我的耳畔悠然回旋!
如今的蜀道已变通途,蜀道再难,也绵延于我们的脚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