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3 11: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新力量、新认识、新发展
1914
1939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涨
新兴国家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兴起·独立
高涨·独立
民主
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斗争·新力量: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觉醒·新认识: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民主·新发展: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实现民族解放
对内:反对专制独裁
实现民主自由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课程标准】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思考】任务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世界历史大事,分析带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时代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经济危机
(1929—1933)
政治上,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思想上,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高涨(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地区的传播;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经济危机爆发,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使矛盾更加激化。
经济上,列强忙于战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严重阻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斗争·新力量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思考】任务2:掌握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概况和特点,特别是印度的甘地运动;注意理解其“新”高潮的表现?
(一)概况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东南亚:越南反法斗争
东亚: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西亚: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中亚:阿富汗抗英战争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
③北伐战争(1926-1927年)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1. 东亚:中国
中共一大召开
国民党一大会场
北伐战争示意图
收回汉口、九江租借,是中国人民在近代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
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二)典型斗争
(二)典型斗争
2. 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
阶段 政党 概况 结果
第一阶段 1926—1927
第二阶段 1927以后
印尼共产党
(1920年成立、无产阶级)
遭荷兰殖民当局镇压,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印尼民族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资产阶级)
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原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我们接受和平的原则,甚至我们接受这样的原则:和平比武力更好。这是一个原则……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如果对方使用武力,我们也有权使用武力。甚至为了从帝国主义手里解放我们的祖国,我们有充分的权利使用武力。这就是原则。”
——苏加诺
“印尼国父”苏加诺
两个阶段的变化:
①领导者:从无产阶级到民族资产阶级。
②斗争方式:从武装起义到采取不合作政策。
3.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如果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
——甘地
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Mahatma”(“马哈特马”,即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思考:结合教材P98-99【史料阅读】与【学思之窗】,如何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1、含义:
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
非暴力
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民族自治”。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
不合作
“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即使最不易的统治,也必须依赖被统治者的合作而继续。”
思想:
爱与真理,以仁爱改造社会
行动:
合法、和平
思考:结合教材P98-99【史料阅读】与【学思之窗】,如何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思考:印度国大党为什么要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虽得到较快增长,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印度资本仍处于严重的依附地位。
他指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一点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各阶层人当时正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统治必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基于印度民族经济的依附性与宗教历史传统
英国统治需要与当地合作
(2)过程: 1920-1942
阶段 世界大事 内容 结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20
-1922年
1930
-1934年
1940
-1942年
土布运动|“手纺车运动”
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地位
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③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
④抗税
“食盐进军”| 文明不服从运动
“食盐进军”——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
“退出印度”行动 | 反战不合作运动求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独立
①发生暴力,运动停止
②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定程度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
引发抗税斗争,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逮捕甘地及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运动陷入低谷。
一战
阿姆利则惨案
世界性经济危机
二战
“土布运动”: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亲自纺纱,他的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食盐进军: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非暴力反抗者前往西海岸,徒步24天426千米抵达丹迪海滨,亲自煮盐。
“食盐进军”运动
圣雄甘地唤醒了他的三亿同胞,动摇了大英帝国。
——罗曼·罗兰
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深刻地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如: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印尼的不合作斗争。2007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3)评价
①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为二战后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为后世留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范式,影响深远。
积极
消极
①其所倡导的以爱和真理感化殖民者的方式不可能实现。
②一味坚持非暴力,束缚了人民的手脚,也遏制了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
③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④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斗争·新力量: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三)特点
思考: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新”在哪里?
广度:涉及国家众多(广泛性)
深度:
①领导阶级:共产党、资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政党(多样性)
②斗争手段:暴力、和平
③斗争目标:民族独立、民主要求
(双重性)
思路引领:范围、领导阶级、斗争手段、目标等
觉醒·新认识
——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思考】任务3: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二、觉醒·新认识: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一)概况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
2、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苏伊士运河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欧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反英斗争
③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华夫脱党
民族主义政党
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①1919年埃及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二)典型斗争
1、埃及华夫脱运动
扎格鲁尔,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
2、摩洛哥里夫地区
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建立里夫共和国,最后失败。
3、埃塞俄比亚
——反抗西班牙和法国
——反抗意大利法西斯(双重性质)
①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1936年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
②埃塞俄比亚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军
一起,击败侵略军,1941年恢复独立。
6月30日的国联全体会议上,大会主席请皇帝塞拉西发表讲话,意大利大使站起来大摇大摆离开,同时许多意大利记者吹起口哨。尽管能够说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塞拉西还是选择用他祖国的语言发表讲话。这篇讲话长达45分钟,是对意大利这场非正义战争的总控诉。讲话的结尾,皇帝质问:我是在捍卫所有正在受到侵略威胁的弱小民族的事业……今天是我们,明天就可能轮到你们。
①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平衡(北非东非进程较快)
②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目标单一)
③领导阶级多样(资产阶级、部落酋长、封建王公)
④出现反法西斯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⑤群众基础广泛,持续时间长
思考: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民主·新发展
——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思考】任务4:掌握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背景、概况和特点。
(一)背景
三、民主·新发展: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P100思考点: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拉丁美洲各国的“考迪罗”为了巩固政权和地位,都极力寻求国外势力对自己的支持,投靠外国势力,实际上成了半殖民地性质的附属国。
拉美各国独立后,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 法、德等国的竞相角逐、巧取豪夺,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挑起战争、索取赔款,掠夺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
大棒政策
(一)背景
三、民主·新发展: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国内
2、国际
(二)典型斗争
①政治: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盛行)
②经济 :封建大地产制度和超经济剥削,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欧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政治渗透,尤其美国的侵略扩张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罢工
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
思考: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特点
①抗争的持续性;
②拉美共产党的兴起;
③多数国家进行了共产党领导的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尝试。
(1)尼加拉瓜
——桑地诺抗美斗争(1926—1934年)
尼加拉瓜
桑地诺
“人民的良心”
“美洲自由的标志”
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
尼加拉瓜是中南美洲除巴拿马之外另一个开凿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的理想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934年桑地诺被美国扶持的索摩查杀害。1961年,尼加拉瓜民主人士以桑地诺之名建立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
1933年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20世纪20年代,尼加拉瓜实际上沦为了美国的保护国。(手段:扶植亲美政权)
1979年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推翻长期效忠美国的索摩查家族
(二)典型斗争
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
(二)典型斗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934—1940年)
卡德纳斯
材料:1901-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迪亚斯独裁政权,颁布了著名的1917年宪法……但是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领袖热内,无意认真实施1917年宪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右翼保守势力的政治代表,完全与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合流。因此,墨西哥人民热仍然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1914-1945)》
对内:
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大地产制,分配土地;;
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发展教育,限制教会
对外:
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土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影响
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道路
经济:改革大土地所有制
政治:遏制军事独裁势力“考迪罗主义”
摆脱帝国主义经济渗透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庸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各先进国家的劳动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者和剥削者的国内战争正开始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结合起来。
——《列宁选集》
1、形成了第一次民族主义高潮。
2、打击了殖民主义,冲击了殖民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浪潮的兴起提供了范例、经验和教训。
3、打击了帝国主义,冲击了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思考】任务5:从对国际秩序影响的角度理解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1)时间——持续性,从未间断。
(2)范围——更广阔;地区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亚洲,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3)领导——更先进;共产党领导(亚洲、拉美),民族主义政党(亚洲、拉美),资产阶级政党
(4)主体——广泛性,社会各阶层(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皇帝等)都有参加。
(5)目标——更明确;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民族自决)
(6)形式——斗争多样性(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
(7)性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些国家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
(8)影响——更加深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P101【问题探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思路引领:时间、范围、领导者、参与主体、目标、斗争形式、性质类型、影响等)
(1)时间——持续性,从未间断。
(2)范围——更广阔;地区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亚洲,但地区发展不平衡。
(3)领导——更先进;共产党领导(亚洲、拉美),民族主义政党(亚洲、拉美),资产阶级政党
(4)主体——广泛性,社会各阶层(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皇帝等)都有参加。
(5)目标——更明确;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民族自决)
(6)形式——斗争多样性(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
(7)性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些国家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
(8)影响——更加深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P101【问题探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思路引领:时间、范围、领导者、参与主体、目标、斗争形式、性质类型、影响等)
课堂小结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斗争·新力量: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民主·新发展: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觉醒·新认识: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背景
概况
典型斗争
特点
概况
背景
典型斗争
思想、原因、三个阶段、实质、评价
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典型斗争
特点
埃及华夫托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