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自然地理实践─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例2)
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认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及其之间的转化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增强对生活中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和解释的意识及能力。
大家听说过北斗卫星,嫦娥一号,风云气象卫星,玉兔月球车吗?
它们是从哪里发射的呢?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综合能力最强,发射数量做多,对外开放最早的发射中心。我国的“北斗”“嫦娥”系列卫星都是在这里发射升空的。是“北斗”和“嫦娥”的唯一母港
西昌名片
-----太阳城、月亮城
概念辨析:辐射与太阳辐射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273.5℃以上,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向外传递能量,这种传递方式就被称为辐射。一般而言,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也就越强,波长就越短
太阳辐射
Y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微波
太阳辐射: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时所传递的能量就是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读图说出太阳辐射总能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
紫外线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7%
可见光区能量占50%左右
红外区能量占43%左右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光线 作用和特点
反射 云层(作用最显著) 全部光线 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反射光呈白色
散射 空气分子、悬浮的细小的尘埃等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 有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 臭氧(平流层) 红外线、紫外线 有选择性 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太阳辐射并不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散射: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不均匀分布的介质时,除在光的传播方向外,在其他方向上也可见到光。
散射不把辐射转变成热能,只是改变辐射方向,使得一部分太阳辐射到不了地面。
任务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探讨
【云情境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市冕宁县境内,具有纬度低、海拔较高、多山的地理特征,这里白天太阳辐射强,年均日照时数在2200-2400小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强的主要原因。
任务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探讨
【云情境二】右图为一网友在西昌拍摄的黄昏时的天空和晴天正午时的天空景象。
为什么同样的天空在不同的时刻所呈现出来的景象不同?
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达到地球表面的路程长短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晴天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大,路程短,波长较短的蓝光易被散射,天空呈湛蓝色。
黄昏时阳光斜射,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色,从而形成黄昏晚霞美景。
西昌名片
-----中国晚熟葡萄之乡
太阳短波辐射与地面长波辐射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通过大气到达地面。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通过大气到达地面
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会被大气截留
高处不胜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任务二:大气的保温作用探讨
【云情境三】北京时间2019年3月10日0点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
任务二:大气的保温作用探讨
【云情境三】北京时间2019年3月10日0点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
观看卫星发射前,工作人员提示,当地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会明显降低,要及时添加衣物。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分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任务二:大气的保温作用探讨
【云情境四】西昌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是极富盛名的高品质晚熟葡萄的种植区,以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从10月下旬开始采收销售,一直持续到12月份。与国内其他产区比较,西昌种植葡萄从萌芽到采收的生长周期长,年平均昼夜温差达9--14摄氏度,这两点指标特别突出,甚至比原产地美国加州还好。
任务二:大气的保温作用探讨
【云情境四】西昌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是极富盛名的高品质晚熟葡萄的种植区,以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从10月下旬开始采收销售,一直持续到12月份。与国内其他产区比较,西昌种植葡萄从萌芽到采收的生长周期长,年平均昼夜温差达9--14摄氏度,这两点指标特别突出,甚至比原产地美国加州还好。
分析西昌大量种植晚熟葡萄的原因。并说出葡萄架下铺设地膜的作用。
西昌所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晚熟葡萄,且品质高;种植晚熟葡萄可以延迟上市时间,错峰上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铺设地膜可减少水分过快蒸发,阻隔地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保持地温,更有利于晚熟葡萄种植。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辐
射
大气逆辐射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暖大气
3.大气还大地
被CO2 H2O气体吸收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气
吸收、散射
大气反射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逸出
逸出
(大气辐射)
返回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
地球持续接受太阳辐射为什么地球温度没有持续升高?
100
任务三:分析全球变暖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云情境五】2016年12月11日和2021年6月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获得的气球气温检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人类过度砍伐树木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
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在行动
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时强调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的2023和2060
应对全球变暖中国在行动
绿色创新
节能减排
低碳循环经济
实施碳交易
发展碳汇增强固碳
清洁能源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的2023和2060
应对全球变暖中国在行动
绿色创新
节能减排
低碳循环经济
实施碳交易
发展碳汇增强固碳
清洁能源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交易:也称为碳交易机制,是一种规范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制度,旨在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
对比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辐射过程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比较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标准等,制定的评价目标,请同学们自我评价本节学习效果。
评价目标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能说出大气受热过程的各个环节,但缺乏逻辑联系 能准确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能准确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绘制原理示意图加以说明。 能结合真实案例和问题情境应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说明相关现象。
学习效果评价
课后作业
中秋假期晚上去爬一次泰山,登顶看一下日出,欣赏泰山雄奇壮丽的风光的同时,注意观察登山过程中在不同海拔高度看到的星空和月色有什么区别,感受上山和下山时气温是如何变化的,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做出解释,并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提前制定好出行计划,一定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