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第一
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通过学习农业生产活动的相关内容,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因地、因时制宜。
结合图文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重难点)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地理
实践力
通过调查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情况,能对不同农业活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重难点)
吃着萝卜喝着茶,气的大夫满地爬
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县的萝卜皮
潍县萝卜,山东潍坊特产,山东名牌农
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材 料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思 考
潍县萝卜
一、农业生产活动
时间
时间
2、分类
广义农业:
A
B
C
D
E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狭义农业:
狭义
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五种形式。
指种植业
种植业
概
况
1、概念——农业生产活动
副业:是一般指农、林、牧、渔以外的其他生产事业。在多数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业,以饲养猪、鸡等畜禽,采集野生植物和从事家庭手工业等为副业。
一、农业生产活动
时间
时间
季节性和周期性 因时制宜 不违农时
3、特点
地域性 因地制宜
2、分类
广义农业:
狭义农业:
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五种形式。
指种植业
概
况
1、概念——农业生产活动
种子
生根
发芽
开花
结果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农业区位
区位
位置
条件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a
b
这两个地方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差异显著,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
1、农业区位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1、农业区位
图3.3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思考
案 例
柑橘长在南方,苹果是北方水果
新疆的瓜果格外香甜
东北的大米优质、饱满
(1)气候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主探究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思考
(1)气候
气候
影响农产品有机质的积累
积温、湿度、风向风速、无霜期等
影响作物的品种、熟制和生长周期
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等
气候因素的主要分析要素?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思考
案 例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却发展了绿洲农业。
(1)气候
(2)水源
宁夏平原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主探究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思考
案 例
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的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1)气候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2)水源
(3)地形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图3.4 江西省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示意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主探究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思考
案 例
我国杭州的“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为什么?
(1)气候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2)水源
(3)地形
(4)土壤
我国南方地区的龙井茶园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主探究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气候
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2)水源
(3)地形
(4)土壤
我国南方地区的龙井茶园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3、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1
2
3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景观变迁
案 例
思考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市场的需求
农产品的价格
自主探究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阿根廷和西欧国家相距遥远。其牛肉产品却可通过海上冷冻船以最快速度到达欧洲,出现在餐桌上,主导因素是什么?
案 例
思考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2)交通
自主探究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2)交通
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思考
分析影响农业的主导影响因素?
(3)政策
材 料
自主探究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2)交通
案 例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3)政策
(4)科技
自主探究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试种的海水稻成功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2)交通
良种培育、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耕作技术、作物栽培,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
思考
分析案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3)政策
(4)科技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2)交通
思考
数量、素质、价格
(3)政策
(4)科技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5)劳动力
二、农业区位因素
概况
区位
因素
(1)市场
3、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2)交通
思考
还有吗
(3)政策
(4)科技
(5)劳动力
(6)其他因素
资金、种植历史、文化、政治、品牌知名度、自然灾害及饮食习惯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图3.3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地在潍城区及周围,该地土壤有机质、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传统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下图分别示意山东该县地形和气候要素分布。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说出潍县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并提出防御措施。
3.说明日本、韩国从我国大量进口萝卜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地在潍城区及周围,该地土壤有机质、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传统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⑤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富含微量元素
①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②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利于萝卜的糖分积累
③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④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保证萝卜品质
2.说出潍县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地在潍城区及周围,该地土壤有机质、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传统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气象灾害:低温冷害;霜冻。
措施:①种植时地膜覆盖,起到增温、保温的作用
②降温前可以进行土壤灌水,可提高土壤和空气湿度
(降低降温速度)
③霜冻前熏烟,也可起到驱寒增温的效果
④增施有机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其抗寒能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3.说明日本、韩国从我国大量进口萝卜的原因。
①萝卜营养价值高,日、韩两国市场需求量大
②日、韩两国耕地面积小,用于种植萝卜的面积小,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③种植萝卜的经济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低,萝卜种植面积小
④距离中国近,便于从中国进口萝卜等。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地在潍城区及周围,该地土壤有机质、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传统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①通过修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节温度和湿度,改造生产条件
②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
③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
······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分析
方法技巧
课堂小结
概 况
自然因素
农业区位
因素选择及其变化
人文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概 念
分 类
特 点
广义与狭义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位置+条件
气地水土、市交人科政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答案 :C
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