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4 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23 12: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教学设计
课题 眼睛和眼镜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基础上,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生物课中学过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近视眼和眼镜等也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且通过本章前面几节的学习,对透镜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对于透镜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本节课进一步把眼睛看作一架照相机来研究它的成像原理,这要求学生对透镜知识的把握更具有灵活性和现实性。因此,本节的学习,会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和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球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和护眼的常识。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眼球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矫正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眼睛的结构,能说出眼睛是怎样看见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检测目标1) 2、通过观看演示实验,了解眼镜是如何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检测目标2) 3、根据生活常识总结用眼和护眼的常识。(检测目标3)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放一组眼睛的图片。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通过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 ,图片上,我们看到的是漫画中常会出现的各种眼睛,肯定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长的像这样的。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近视,而有的人远视,还有一部分人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眼睛究竟是如何看到事物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近视、远视的人? 学生思考眼睛究竟是如何看到事物的及近视远视的形成原因。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近视远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投入本课的学习。环节二:眼睛的结构1、投影眼球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生物知识说出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重点讲解晶状体和视网膜,提出问题:晶状体的形状和学过的哪种光学器件相似? 根据眼睛成像特点,联系到照相机,并和照相机作对比,从而加深对眼睛的认识。 眼睛如何看到物体 投影展示眼睛看到物体的示意图,教师讲解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 实验探究: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模拟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过程 提出问题:眼睛能做出这样的调节吗?眼睛能调节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吗? 投影眼睛的调节功能,使学生明白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分析交流问题,总结规律观察眼球结构示意图,认识眼睛 认识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交流讨论对比眼睛和照相机 2、观察图片,聆听体会眼睛的成像过程 观察实验装置,观察现象 对比思考,初步认识眼睛的调节作用 交流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观察眼睛看物体时的调节过程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发现晶状体和凸透镜外形相似;体会知识迁移,会类比推理。 2、认识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为提出问题,引发交流讨论做知识好铺垫,明确眼睛的调节功能,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环节三:近视眼及其矫正视频播放近视眼的成因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认识晶状体厚度变化和成像位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近视眼的矫正, 展示: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 展示:全国近视眼调查现状及造成近视的杀手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3.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镜片。 由于长期不注意适度用眼,使晶状体变凸,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近处 远处 厚 强 长 前 凹透镜 近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的前后方向过长,成像于视网膜前。 设计意图体验知识的迁移,体会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学习引发保护眼睛的想法,增强护眼意识。环节四:远视眼及其矫正人到了老年之后,容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远视,这时候就需要佩戴老花镜。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3.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镜片。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 远 近 2. 薄 弱 短 后 3. 凸 远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过短,成像于视网膜后。设计意图体会对比,逆向学习,提升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善学,乐学,好学的能力环节五:眼镜的度数讲解眼镜的度数的计算确定方法 展示: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焦度)的 100倍。 即:眼镜的度数=100/f 例:200度的眼镜,说明该眼镜的焦距为0.5米. 知道眼镜的度数 体会知识的应用设计意图拓展知识,体验感知环节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谈一下学习了哪些内容? 1、眼睛: 2、近视眼及其矫正: 3、远视眼及其矫正: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构建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晶状体 凸透镜 眼睛 视网膜 光屏 近视眼及其矫正 凹透镜 2、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凸透镜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拓展作业: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你能鉴别一副老花眼镜的两个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吗?说明方法和理由。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希沃白板、透镜
教学反思与改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 本节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治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护视力。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把握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设计提问、引导,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首先,我通过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入手,为眼睛的成像知识作铺垫:然后把眼睛成像和照相机成像作比较,调动了学生想要了解自己眼睛的有关问题,从而很快进入正题。对关于人眼看远处、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是由于晶状体的厚薄在发生变化来调节的这个问题,我主要是通过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的。让学生明白凸透镜的薄厚不同,它们的焦距、折光能力等都有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眼看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是晶状体在调节。另外,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治,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光路图,利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对以上两种眼病的矫治,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 4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