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行欣赏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再积极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1cnjy.com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题导入
1.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哪些是主体,哪些是背景?
生答:鲜花是主体,绿叶是背景。
铅笔是主体,模糊的地方是背景……
教师进行小结,遂,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同步思考
一、抛出问题:
1.想一想,如果在图片中把主体去掉,会怎么样?
2.那么反过来,把图片中的背景去掉,主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同背景下不同主体、同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并进行小结。
同背景不同主体的情况下,主体的总体情感表达不会改变;然而同主体不同背景,主体会受到背景的变化而使主体的情感发生不同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欣赏提升
教师展示四幅作品,边看边像学生进行分析。
活动3【作业】动手创作
出示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背景和主体进行组合作画。可以是手工形式,也可以是绘画形式,赶快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