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会欣赏对称美。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 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准确表述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对称图形的特征了解也不够深入。通过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美术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想象,并找出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直观引出对称图形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一些有趣的昆虫。
教师出示图片:蝴蝶、蜻蜓、蜘蛛、知了。
师:这些昆虫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1:它们都有很漂亮的色彩。
生2:它们的图案很美。
生3:它们美在对称。
师:你们同意她的意见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对称?
(板书:对称)
生1:左边和右边大小、形状一样。
生2:上边和下边大小、形状一样。
生3:左边有什么右边就有什么。
师:你能想办法验证吗?
生1:我把图片从中间剪开,再把剪开的两部分合在一起,看看是否一样。
生2:把图片剪开太可惜了,我用对折的方法,把图形对折起来,看看两边或四边是否完全重合。
活动2【活动】二、动手动脑,深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对称图形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有没有信心?
师:黑板上这些美丽的图片是老师亲手剪的,猜一猜老师是怎么样剪出来的?
生1:是先画在纸上再剪的。
生2:是把纸对折后再剪的。
师:为什么要把纸对折后再剪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1: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把纸对折一次就可以剪出一个完整的对称图形。
生2:对折以后再剪可以保证两边一定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把纸对折以后再剪不仅可以剪出对称图形,而且在剪纸过程中,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对称图案的个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你们想自己动手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3【练习】三、欣赏与创作,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活动4【讲授】四、总结
师: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知道了对称图形。
生2:我们会剪对称图形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对称形的事物比比皆是。它们既有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也有艺术家的天才创作,不论是生活中风格迥异的建筑、服饰‘还是民间艺术中的剪纸、脸谱、风筝..........都给我们带来一种对称与和谐的美感。孩子们,只要我们多动脑,勤思考,就会设计出更多更美丽的对称图案,请孩子们课后寻找身边的对称图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来装饰自己的家。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