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隆昌市知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核心素养测试(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隆昌市知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核心素养测试(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3 14: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隆昌市知行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核心素养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测评卷上。
第 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蝉蜕(tùi) 贮蓄(zhù) 倜傥(tǎng) 人声鼎沸(dǐng)
B. 确凿(záo) 棱镜(léng) 鄙薄(bó) 随声附和(hé)
C. 掺和(chān) 御聘(pìng) 积薪(xīn) 怪诞不经(dàn)
D. 蹒跚(pán) 蜷伏(quán) 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粗犷 徘徊 枯藤 咄咄逼人 B. 憔悴 取诀 滑稽 神通广大
C. 慷慨 骄媚 惭愧 迫不及待 D. 竦峙 冷冽 篷勃 莽莽榛榛
3. 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小王是一个对知识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他总是将“嗜好”和“爱好”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于是他向语文科代表小张请教。小张说:“这两个词都表示‘喜欢某种事物’的意思,但是‘嗜好’多指不良方面,‘爱好’多指好的方面。”小王听后一下子恍然大悟,对小张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A. 刨根问底 B. 混为一谈 C. 恍然大悟 D. 油然而生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秋天的御龙山空气清新、凉风习习、风景如画,是人们休闲观景的好时节。
B. 我县各镇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
C. 一个班集体形成优良班风,是这个班集体的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D. 通过这次诗词大赛活动,使大家感受到了诗词的美妙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加点的“里”方位名词,用在名词“土”后面,表示位置。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家君”“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C. “迥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壤之别”“截然不同”这四个词是同义词。
D.《天净沙 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篙,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词牌名。思是思绪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②矣;独下帷③绝编④,迨⑤能倍诵⑥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②游息:玩耍休息。③下帷:指汉代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指专心读书。④绝编: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多次翻阅,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指读书勤奋。⑤迨:到,等到。⑥倍诵:“倍”同“背”,背诵。
6.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 习:温习 B.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C.迨能倍诵乃止 止:停止 D.患记问不若人 若:比得上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所精诵 B.去后乃至 迨能倍诵乃止
C.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孔子认为兴趣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知之”只是一般的了解,“乐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好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有真知灼见。
B.【甲】文认为只要抱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可以得到提高。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D.【乙】文叙述了司马光勤奋苦读的事迹,也阐述他“书不可不成诵”的读书观点。
第Ⅱ卷(其它类型题共96分)
三、古诗文积累。(共12分)
9.翻译阅读文本中的画线句。(每个句子2分,共4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0. 古诗文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谭嗣同在《潼关》中,借北方山水来表达自身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四、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______的夜景图,传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______心情。(2分)
12. 这首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五、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
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3、 根据提示填写下表。(4分)
时间 事件 对“我”的影响
小时候 ① 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② 读石印本《千家诗》 ③
老师讲课入情入理时 回忆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的情景 ④
14、文章以“年华似流水”作为首句,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哪些细微的情感。(3分)
15、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给你的阅读启示。(3分)
【链接材料】
①著名作家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②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爸爸的大鞋
①妹妹在家人群里,发了一个小视频,把我们都逗乐了。
②她的小孙子,穿着爸爸的皮鞋,在家里走来走去。他的脚太小了,鞋太大了,走起来踉踉跄跄。左腿是迈出去了,右腿却没跟上,“啪”,鞋掉了,小脚丫子冲了出去,还差一点摔倒了。小家伙不甘心,赤脚走回来,把脚塞进去。用“塞”这个词,似乎是不准确的,那么大的鞋,那么小的脚,还用塞吗?但我细看视频里的娃,还真是用了吃奶的劲,用力将脚塞进去的,他是想尽量将他的小脚,塞进又宽又大的鞋里。
③这次,他成功了,走出了好几步,这让他很得意,脸上有点傲娇的样子。他从客厅走到了卧室,又从卧室走到了厨房,好像在用爸爸的大鞋,丈量家的尺寸。他甚至试图打开大门,想要穿着这双大鞋,走出门去,可惜够不着门把手,他回头看看,脸上是求助的表情,不过,很显然,他被拒绝了。不能穿着大鞋出去,让邻居的小伙伴们艳羡,他也不急不恼,继续穿着大鞋,很认真地在家里走啊走……
④我们都笑翻了。正在读中学的小侄子,好奇而纳闷,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穿他爸爸的大鞋啊,这很好玩吗?
⑤“跟他一样,小时候你也穿过爸爸的鞋。”我们告诉他。
⑥我也穿过。记得小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兄妹几个在家里乱翻,竟然从箱底,翻出了一双军用皮靴,这是父亲从部队退伍时,带回来的,他自己舍不得穿,压在了箱底。我们如获至宝,拿出来,端详,摩挲,嗅嗅它的独特气息。大妹妹说,哥,你试试?这正是我想的。光脚丫子套进去,怕弄脏了,不敢在地上走,就爬上床,在床上走,从床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床的那头走回来,脚下的枕头和被子,软软的,大鞋踩在上面,真的像大船在水上漂浮一样。就连两个妹妹,后来也忍不住爬上床,穿上了爸爸的皮靴。她们的脚更小,力气更小,靴子帮都超过了膝盖,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们穿上爸爸的靴子时,那份激动和骄傲。
⑦父亲回来后,发现了我们的秘密,他没生气,只是告诉我,这双鞋,是想等我长大了,大小合适了就送给我,让我穿着它,去镇上的中学读书。也许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就特别渴望长大,长大、长高了,我的脚就穿得上这双靴子了,我就可以穿着它去镇上读书了。
⑧回头想想,我的生活,似乎从那天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来我真的长大了,考进了镇里的中学,我却并没有穿过那双父亲的靴子,它已经太旧了,款式太老了,它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它助力了我的成长。
⑨男孩子们,一定都穿过爸爸的鞋,就像女孩子们,一定偷偷穿过妈妈的裙子。不是因为爸爸的鞋多么好,而是因为爸爸的鞋比我们的鞋大,爸爸的鞋比我们走过的地方更多更远,我们对长大和远方,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在我们自己还不能实现这些之前,我们穿上爸爸的大鞋,就是想提前感受一下成长和远足的滋味。不是因为妈妈的裙子多么美,而是因为,妈妈的裙子上留有她青春的气息,洋溢着爱的味道。
⑩在我们长大之后,你会发现,世界颠倒过来了,我们的老父亲,开始穿上了我们不再穿的鞋子和衣服,那些我们因为款式或别的什么原因,而打算扔掉的鞋和衣服,他们舍不得扔,穿上了。如果鞋子比他的脚还大的话,他就会在脚后跟塞点旧布,衣服太紧连纽扣都难以扣上的话,他们干脆就敞着。年轻的款式穿在他们发福衰老的躯体上,一点也不协调,但他们从不嫌弃,因为孩子的衣鞋上留有他们青春的气息,洋溢着爱的味道。所以,你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要笑话他(她),那可能是他儿子的,也可能是她孙女的。
生命和爱,就是这么传递和轮回的。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6. 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2分)
17. “我们”为什么喜欢穿爸爸的大鞋?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3分)
18. 请谈谈你对“生命和爱,就是这么传递和轮回的。”一句含义的理解。(3分)
19.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文章开篇以生活逗乐视频内容导入,活泼有趣,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 后来“我”考上了镇里的中学,却没有穿过那双爸爸的大鞋,是因为它款式太过老旧,“我”心生嫌弃了。
C. 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鞋之大,枕被之软,也体现出孩子穿上爸爸大鞋后的自得其乐。
D. 文章写小孙子、小侄子、“我”三代人穿“爸爸的大鞋”的故事,体现了生命和爱的传递。
E. 文章以小见大,写小孩子喜欢穿爸爸的大鞋的生活琐事,体现了良好家风的代代相传。
六、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7分)
20.(1)《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其中花果山、五行山、火焰山、灵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将这四座山与"成长真经"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2分)
山名 “成长真经”
A: 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
B: 付出终有回报
C: 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D: 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的缘由。 (2分)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21. 我班正在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班会活动,现在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推荐时请先用一句话概括书籍内容,再陈述推荐理由。(3分)
七、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背后,有一个无私奉献的母亲,陪伴他跨过命运的坎坷;海伦·凯勒背后,有一个睿智温柔的老师,指引她走向光明的世界。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引领你渐渐成长,走向更美的远方。
请以“你的引领,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先补全题目后再写作;(2)中心突出,思路清楚,要有真情实感;(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
1. D(A项“蝉蜕”的“蜕”应读“tuì”;B项“随声附和”的“和”应读“hè”;C项“御聘”的“聘”应读“pìn”。)
2. A(B项“取诀”应为“取决”;C项“骄媚”应为“娇媚”;D项“篷勃”应为“蓬勃”。)
3. B(“混为一谈”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该词在句中使用恰当,并非有误。A项“刨根问底”形容追究底细;C项“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D项“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4. B(A项搭配不当,“御龙山”不是“好时节”,可改为“御龙山的秋天”;C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能否”;D项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5. D(“天净沙”是曲牌名。)
6. B(“乐”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7. B(A项“其”分别为“他们的”“他”;B项“乃”均为“才”;C项“而”分别为“表顺承”“表转折”;D项“之”分别为“代词,代指学问和事业”“代词,代指不善者”。)
8.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顺序应为“知之”“好之”“乐之”,理解有误。)
9. (1)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2)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由于)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10. (1)海日生残夜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尚思为国戍轮台
(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 优美静谧(清幽秀丽) 憧憬(对未来的憧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等)
12. 连用五个地名,点明了诗人的行程路线,依次经过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等地,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明快的节奏和流动的美感。
13. ①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插图;②学生时代;③沉醉在诗的意境中,生活情趣浓郁;④培养了课外阅读兴趣,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贴近
14. ①对时光流逝的感慨;②对过去美好往事的怀念;③对岁月中成长与收获的珍惜(对经历岁月后自身成长的欣慰等)。
15. 示例: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学习和课本知识,应在课外多读好书。好书如广阔世界、浩瀚海洋、苍茫宇宙,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像阳光照亮生活,似翅膀助力成长,让我们成为志趣高尚的人。
16.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小侄子的疑问,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穿爸爸大鞋经历的回忆。
17. ①因为爸爸的鞋比我们的鞋大,我们对长大和远方充满好奇与期待,穿上爸爸的大鞋能提前感受成长和远足的滋味;②爸爸的鞋走过的地方更多更远,我们渴望像爸爸一样;③爸爸的鞋可能蕴含着特殊意义,如文中父亲的靴子承载着对“我”成长的期望。
18. 小时候,孩子穿着父母的衣物,感受着父母的爱,渴望成长;长大后,父母穿着孩子的衣物,虽不时尚但珍惜其中的爱。这种衣物的传递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爱的循环,父母的爱伴随孩子成长,孩子长大后又回馈给父母爱与关怀。
19. B(“我”没有穿过那双鞋是因为它已经太旧了,款式太老了,并非心生嫌弃,该项理解错误。)E(文章主旨是体现生命和爱的传递与轮回,而非良好家风的代代相传,该项表述不准确。)
20. (1)A:火焰山;B:花果山;C:五行山;D:灵山
(2)示例:①“美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自封“美猴王”,因为他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被猴群尊为猴王,“美”字体现了猴群对他的赞美。②“弼马温”:孙悟空被玉帝招安后,封为“弼马温”,这是一个管理天马的小官,孙悟空后来得知此官职卑微,便反出天庭。③“齐天大圣”: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他不满天庭封给他的官职,回到花果山后,为了与天庭对抗,便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表达了他敢于挑战权威、追求平等地位的决心。④“孙行者”:唐僧收孙悟空为徒后,给他取名“孙行者”,“行者”体现了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不断修行、前行的状态。⑤“斗战胜佛”:孙悟空在西天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表彰他一路上降妖除魔、战胜重重困难的功绩,体现了他最终修成正果的荣耀。
21. 示例: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推荐理由: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强不屈,他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能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