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七上期末地理拟考试卷02(商务星球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七上期末地理拟考试卷02(商务星球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4 08:35: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七上期末模拟考试卷02(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地球生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液态水,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金星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2.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因为地球上有( )
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适宜的温度③有昼夜现象④液态水的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B 2.D
【解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故选B。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其大小适宜,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这就为地球上存在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光照、温度、液态水、大气等。故①②④正确,除地球外还有其它星也存在昼夜现象,所以有昼夜现象并不是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故③项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约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其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等。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宇航员们在中国空间站,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是因为( )
A.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地球表面90%被海洋覆盖
C.地球的海洋面积约占29% D.地球表层均为水圈
4.神舟十九号发射这一天,地球公转在二十四节气____之间( )
A.秋分-寒露 B.寒露-霜降 C.霜降-立冬 D.立冬-小雪
5.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
A.立春时,酒泉昼长夜短 B.小满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C.从夏至到立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谷雨、芒种节气为农事安排提供了指导
【答案】3.A 4.C 5.D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地球上海洋约占71%,陆地占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A正确,BC,错误;地球表面除水圈还有陆地,D错误,该题选A。
4.神舟十九号发射时间为10月30日,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寒露(10月8日前后),A错误;寒露(10月8日前后)-霜降(10月23日前后),B错误;霜降(10月23日前后)-立冬(11月7日前后),C正确;立冬(11月7日前后)-小雪(11月22日前后),D错误,该题选C。
5.立春时(2月4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酒泉昼短夜长,A错误;小满时(5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B正确;夏至(6月22日前后)-立秋(8月7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C错误;谷雨、芒种节气指导农事生产活动,D正确,该题选D。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二十四节气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但它又与真实的地球有所不同。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的地理位置,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地球仪示意图,甲地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7.地球上被划分为5个温度带,图中甲地所处的温度带叫做( )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答案】6.C 7.A
【解析】6.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30°N,9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 五带中,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纬度为30°N,位于23.5°N-66.5°N之间,应属于北温带,A正确,BCD排除;故选:A。
【点睛】五带中,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小明在省外读书,开学季爸爸开车送他去机场。出发前,小明用手机软件查看路况。下图是小明查阅的电子地图截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表示红绿灯)
8.关于手机软件推荐的三条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案一用时最少 B.方案二路程最短
C.方案三红绿灯最少 D.方案三无道路施工
9.经比较小明决定选择方案一,但是该线路有拥堵路段。小明想知道拥堵路段的具体信息,他放大地图,手机地图发生的变化是( )
A.图幅变大 B.显示范围扩大
C.比例尺变小 D.显示内容更详细
【答案】8.D 9.D
【解析】8.读图可知,方案二用时最少,用时38分钟,A错误;方案三路程最短,为31公里,B错误;方案二红绿灯最少,有10个红绿灯,C错误;方案三无道路施工,D正确。故选D。
9.相同图幅,地图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地图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在地图的缩放过程中,放大地图时,图幅大小不变,显示范围缩小,比例尺变大,显示内容会更详细,这样能更清晰地看到拥堵路段的具体情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比例尺用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用来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当地时间2024年4月8日10时52分,日本宫崎县发生5.2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位于图中A 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1.图中a 处山脉在不断升高,主要原因是( )
① 两个板块碰撞挤压②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③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④位于板块内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10.B 11.C
【解析】10.读图可知,日本位于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经常发生火山和地震,排除A、C、D, 故选B。
11.读图可知,a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在不断的升高,主要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所以使山脉不断的抬升,①③正确。板块的内部一般地壳比较稳定,④错误;两个板块张裂运动会形成裂谷或者海洋,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朝鲜半岛与我国陆地相连,半岛北部是朝鲜,南部是韩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朝鲜首都平壤1月气温为( )
A.0~4℃ B.﹣4~﹣2℃ C.﹣6~﹣4℃ D.﹣8~﹣6℃
13.甲地与首尔相比( )
A.甲地等温线密集,温差小
B.首尔等温线稀疏,温差大
C.甲地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D.气温差异不明显,相差不大
【答案】12.D 13.C
【解析】12.读图可知,该图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差值为2℃,所以朝鲜首都平壤1月气温为-8℃~-6℃,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3.读图,甲地与首尔相比,甲地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大,首尔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圆满举行,下图为田径赛事活动剪影(左1亚洲运动员,左2欧洲运动员,左3南美洲运动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赛后三位运动员交流,最可能使用( )
A.英语 B.汉语 C.德语 D.法语
15.左2运动员所在大洲主要信奉( )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答案】 14.A 15.D
【解析】14.读材料可知,左1亚洲运动员,左2欧洲运动员,左3南美洲运动员,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由于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英语的影响也波及世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所以说赛后三位运动员交流,最可能使用英语,A正确;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亚的一些国家;德语是一种日耳曼语族语言,广泛使用于欧洲中心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世界各地的德裔社群;法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非洲的许多国家如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及北美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地,排除BCD。故选A。
15.读材料可知,左2欧洲运动员,主要信奉基督教,D正确;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排除A;犹太教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美国、法国等地 ,排除B;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排除C。故选D。
【点睛】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行为都是错误的,纵观历史,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Ⅱ卷
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4年10月,雅安市科技馆开展了系列活动,小明提前用手机预约了“纸杯飞天梦弹射火箭大挑战”、探索太阳系和观看4D科普电影《消失的土星光环》活动。
【查询地图提前规划】小明通过地图,查找到雅安科技馆的位置,进行了路线规划和时间安排。
(1)对比电子地图与普通地图,你会选择哪种地图规划路线?说出原因。
【制作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参观1楼时,小明重温了认识地球形状及运用经纬网定位的重要性知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演示地球运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地球仪制作活动。
(2)若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2),乒乓球上的②表示的是 (填纬线名称)。
(3)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右图)。该实验能演示哪些地理现象(写2点)(2分)
(4)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地球仪模型的优劣?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答案】(1)选电子地图,理由是使用方便,快捷,随时更新等。选普通地图,理由合理即可。
(2) 赤道
(3)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4)制作材料,准确性和教育价值等。
【分析】本题以某学校的地理探究活动为材料,涉及地图、地球仪及地球运动等知识点,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在选择地图规划路线时,电子地图和普通地图各有优势,具体取决于您的需求和所处环境;电子地图的优势使用方便,快捷,随时更新等;普通地图的优势,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普通地图仍然可以使用,使用普通地图不需要消耗手机流量,信号不佳的地方,电子地图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或显示不完整的信息,而普通地图则不受这些限制。
(2) 图中②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3)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4)可以从制作材料上优质的地球仪通常采用耐用且不易损坏的材料制成,如塑料、木材或金属;准确性,地球仪的比例和地理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教育价值:对于教育用途的地球仪,其设计应当考虑到教学需求,例如是否配有教学指南、是否支持互动学习等。
17.吉林省吉林市大约位于(43°N,126°E),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想了解一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因此对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进行了探究。(6分)
【探究一】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
(1)读图,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 ;吉林市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探究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吉林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
【探究三】
太阳高度角与物影朝向及长度的关系
(3)为探究太阳高度角与物影长度的关系,该地理小组用竹竿在操场上测量了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的物影,从3图中可以发现,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4)观察图4,吉林市不同季节正午影子都朝向 方向,如果图的楼房影子为一年中最短时,一般为每年的 (日期)前后。
(5)该小组中小明的爸爸想要在市区购买一套房子,为了确保房间一年四季都有阳光照射,通过以上探究内容,小明应建议爸爸 (季节)去售楼部看房比较理想。
【答案】(1) 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 无
(2) 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
(3)由长变短,再变长(或长-短-长)
(4) 正北 6月21日
(5)冬季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为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间段是春分—夏至—秋分,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吉林省吉林市大约位于(43°N,126°E),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2)由图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吉林市(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短夜长。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吉林市昼变长,夜变短。
(3) 从左图中可以发现,一天中学校旗杆影长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日出时候影子长,正午影子短,傍晚影子长;所以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的长度越长。
(4) 由图可知,吉林市不同季节正午影子都朝向正北。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低,影子最长;甲图楼房影子为一年中最短时,此时吉林市正处于夏至日,一般为每年的6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高。
(5)结合所学可知,地球公转会带来四季的变化和一年中物影长短的变化,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物影最长,因此为了确保房间一年四季都能有阳光,应该在物影最长的冬季去看房。
18.越来越多的“驴友”倾向户外运动,他们在朋友圈交流见闻、提供活动景点等,下图为某“驴友团”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此次徒步活动的目的地是海拔最高的①点,其海拔估计不超过 米,他们如果要体验攀岩乐趣,会选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
(2)在②③处,他们发现 处有流水。
(3)他们在同一时间测得A、B两地的气温,气温更高的是 地,大约高 。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甲村区域一般用 色表示其地形类型。
【答案】(1) 800 ④
(2)③
(3) A 3℃
(4)绿
【分析】本题以某“驴友团”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相对高度和气温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 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①处海拔高度范围是700~800米,因此海拔不超过800米;④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体验攀岩乐趣。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易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因此,③处有流水汇集。
(3) 图中A处海拔为200米,B处海拔为7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5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A处海拔较低,气温更高,大约高3℃。
(4)图中甲村海拔在200米以上,地形平坦开阔,为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
19.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②大洋到达C大洲,C大洲和欧洲分界线上的D是 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2)大洲分界线B是 运河,B运河沟通了② 洋和 洋。
(3)图中好望角的中文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它是 洲著名的岬角。
【答案】(1) 北美 里
(2) 巴拿马 太平 大西
(3)非
【分析】本题以主要粮食的输出方向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是北美洲,A大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②太平洋到达C亚洲,C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上的里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2)读图可知,图中大洲A是北美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②太平洋和大西洋。
(3)读图可知,图中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中文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天气和气候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某地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季节变化数据如下表。
月份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月份 气温/ 降水量/毫米
1 -20.1 10 2 -15.8 5
3 -6.0 22 4 5.8 47
5 13.9 71 6 19.7 81
7 23.3 136 8 21.6 169
9 14.3 112 10 5.6 57
11 -6.7 24 12 -16.8 12
(1)请根据表格数据,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2分)
根据数据判断该地所在半球是 (填“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
(3)一般情况下,2月初到该地旅行应该准备的衣物是 ,理由是: 。
【答案】(1)
(2)北 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故为北半球
(3) 羽绒服等防寒保暖用品(言之有理即可) 该地为北半球,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且2月平均气温为-15.8℃,特别寒冷,故需要准备羽绒服等防寒保暖用品。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气温年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半球的判断、根据气候特点安排出行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绘图、析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将各月气温数值标注到坐标图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这就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具体见图:
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
(3)该地为北半球,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且2月平均气温为-15.8℃,特别寒冷,故需要准备羽绒服等防寒保暖用品。
试卷第2页,共14页
试卷第1页,共1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七上期末模拟考试卷02(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地球生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液态水,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金星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2.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因为地球上有( )
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适宜的温度③有昼夜现象④液态水的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约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其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等。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宇航员们在中国空间站,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是因为( )
A.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地球表面90%被海洋覆盖
C.地球的海洋面积约占29% D.地球表层均为水圈
4.神舟十九号发射这一天,地球公转在二十四节气____之间( )
A.秋分-寒露 B.寒露-霜降 C.霜降-立冬 D.立冬-小雪
5.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
A.立春时,酒泉昼长夜短 B.小满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C.从夏至到立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谷雨、芒种节气为农事安排提供了指导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但它又与真实的地球有所不同。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的地理位置,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地球仪示意图,甲地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7.地球上被划分为5个温度带,图中甲地所处的温度带叫做( )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小明在省外读书,开学季爸爸开车送他去机场。出发前,小明用手机软件查看路况。下图是小明查阅的电子地图截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表示红绿灯)
8.关于手机软件推荐的三条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案一用时最少 B.方案二路程最短
C.方案三红绿灯最少 D.方案三无道路施工
9.经比较小明决定选择方案一,但是该线路有拥堵路段。小明想知道拥堵路段的具体信息,他放大地图,手机地图发生的变化是( )
A.图幅变大 B.显示范围扩大
C.比例尺变小 D.显示内容更详细
当地时间2024年4月8日10时52分,日本宫崎县发生5.2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位于图中A 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11.图中a 处山脉在不断升高,主要原因是( )
① 两个板块碰撞挤压②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③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④位于板块内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朝鲜半岛与我国陆地相连,半岛北部是朝鲜,南部是韩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朝鲜首都平壤1月气温为( )
A.0~4℃ B.﹣4~﹣2℃ C.﹣6~﹣4℃ D.﹣8~﹣6℃
13.甲地与首尔相比( )
A.甲地等温线密集,温差小
B.首尔等温线稀疏,温差大
C.甲地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D.气温差异不明显,相差不大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圆满举行,下图为田径赛事活动剪影(左1亚洲运动员,左2欧洲运动员,左3南美洲运动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赛后三位运动员交流,最可能使用( )
A.英语 B.汉语 C.德语 D.法语
15.左2运动员所在大洲主要信奉( )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第Ⅱ卷
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4年10月,雅安市科技馆开展了系列活动,小明提前用手机预约了“纸杯飞天梦弹射火箭大挑战”、探索太阳系和观看4D科普电影《消失的土星光环》活动。
【查询地图提前规划】小明通过地图,查找到雅安科技馆的位置,进行了路线规划和时间安排。
(1)对比电子地图与普通地图,你会选择哪种地图规划路线?说出原因。
【制作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参观1楼时,小明重温了认识地球形状及运用经纬网定位的重要性知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演示地球运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地球仪制作活动。
(2)若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2),乒乓球上的②表示的是 (填纬线名称)。
(3)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右图)。该实验能演示哪些地理现象(写2点)(2分)
(4)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地球仪模型的优劣?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17.吉林省吉林市大约位于(43°N,126°E),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想了解一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因此对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进行了探究。(6分)
【探究一】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
(1)读图,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 ;吉林市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探究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吉林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
【探究三】
太阳高度角与物影朝向及长度的关系
(3)为探究太阳高度角与物影长度的关系,该地理小组用竹竿在操场上测量了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的物影,从3图中可以发现,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4)观察图4,吉林市不同季节正午影子都朝向 方向,如果图的楼房影子为一年中最短时,一般为每年的 (日期)前后。
(5)该小组中小明的爸爸想要在市区购买一套房子,为了确保房间一年四季都有阳光照射,通过以上探究内容,小明应建议爸爸 (季节)去售楼部看房比较理想。
18.越来越多的“驴友”倾向户外运动,他们在朋友圈交流见闻、提供活动景点等,下图为某“驴友团”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此次徒步活动的目的地是海拔最高的①点,其海拔估计不超过 米,他们如果要体验攀岩乐趣,会选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
(2)在②③处,他们发现 处有流水。
(3)他们在同一时间测得A、B两地的气温,气温更高的是 地,大约高 。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甲村区域一般用 色表示其地形类型。
19.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②大洋到达C大洲,C大洲和欧洲分界线上的D是 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2)大洲分界线B是 运河,B运河沟通了② 洋和 洋。
(3)图中好望角的中文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它是 洲著名的岬角。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天气和气候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某地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季节变化数据如下表。
月份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月份 气温/ 降水量/毫米
1 -20.1 10 2 -15.8 5
3 -6.0 22 4 5.8 47
5 13.9 71 6 19.7 81
7 23.3 136 8 21.6 169
9 14.3 112 10 5.6 57
11 -6.7 24 12 -16.8 12
(1)请根据表格数据,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2分)
根据数据判断该地所在半球是 (填“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
(3)一般情况下,2月初到该地旅行应该准备的衣物是 ,理由是: 。
试卷第2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