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授课课件(2课时)+同步练习(2课时)(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授课课件(2课时)+同步练习(2课时)(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4-11 10:52:01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一课时为什么小孩可以翘起庞大的牛呢?想一想课前导入(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别出;
(2)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和示意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认识杠杆下面是生活中的几种机械,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新知探究生活中将杠杆灵活组合的应用钳子核桃夹指甲剪衣服夹镊子筷子 新知探究一、认识杠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支点一、认识杠杆根据标出的名称,通过此图学习概念的含义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新知探究 结合杠杆概念及其要素,根据提示,试总结出如何画出杠杆的示意图。o总结(a)根据所给图形结合力的作用效果找出力的作用点“O”(b)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保持力的作用线与支点间的最小距离为力臂)。新知探究一、认识杠杆对下面图片进行分析OF1F2L1L2OF1F2L1L2新知探究一、认识杠杆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oLoLoLoLFFFFGGGGABCD上面四幅图中,根据力臂的画法为作用的延长线上到支点的最小距离,可知,A、B、C不符合,故选择D解析:D例题解析例题解析2、画出下面图形的各力的力臂解析:根据作用力的延长线到支点的最短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画力臂如下图所示。例题解析本课小结杠杆杠杆的概念杠杆的要素杠杆的示意图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找到支点
(2)画出作用力的延长线
(3)标出延长线到支点的最短距离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课小结《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预习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古人用来汲水的工具-桔槔属于( )
A.杠杆
B.斜面
C.滑轮
D.轮轴
2.在图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A.F1
B.F2
C.F3
D.F4
3.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课件23张PPT。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课时旧知回顾杠杆杠杆的概念杠杆的要素杠杆的示意图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找到支点
(2)画出作用力的延长线
(3)标出延长线到支点的最短距离课前导入(1)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2)理解杠杆的分类和应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新知探究1)让两个体重一样的同学坐在距离转轴相同的位置。2)让体重不用的同学根据跷跷板的状态调整到转轴的距离。想一想:如何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你的想法是?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一、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动力、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称之为杠杆平衡。新知探究观察与实验提出问题杠杆平衡,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猜想与假设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步骤一: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视频: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观察与实验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步骤二:在杠杆的两边分别挂 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步骤三: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平衡的状态。步骤四:整理各个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观察与实验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观察与实验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结合演示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与论证观察与实验杠杆平衡条件的演示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评估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 x L1=F2 x L2观察与实验一、杠杆的平衡新知探究古代杠杆原理的利用二、杠杆的运用桔槔舂新知探究观察下面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二、杠杆的运用新知探究思考与总结(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种杠杆使用起来省力;
(2)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这种杠杆使用起来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这种杠杆用起来费力。我们可以将杠杆分为三类二、杠杆的运用新知探究交流与讨论我们的身边有好多杠杆的应用,下面我们就剪刀来展开讨论。我们根据剪刀的不同用途来设计它的杠杆类型。二、杠杆的运用新知探究人体的杠杆信息窗二、杠杆的运用新知探究受人体的杠杆的启示,各种机械的产生点焊机器人灵巧的机械手二、杠杆的运用新知探究受人体的杠杆的启示,各种机械的产生哨兵深海机器人二、杠杆的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小结本课小结杠杆杠杆的
分类与运用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平衡条件内容: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表达式: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D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
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C随堂练习随堂练习2、假期中,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体重分别为400 N和800 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 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解:
小兰和爸爸对杠杆施加的力分别为F1=400 N和F2=800 N,F1的力臂l1=2 m,根据杠杆平衡调节F1L1=F2L2,有l2=F1l1/F2=1 m,即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1 m的另一侧。随堂练习3、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1)左右力臂 L1:L2=____?
1:2随堂练习·(2)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杠杆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 ____边下降?
不能右随堂练习(3)若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可在 ___边的钩码下再挂 ___ 个钩码?
左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课时预习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 )
A.OA
B.OD
C.OC
D.OF
2.下列器械中,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
A.钓鱼竿
B.天平
C.镊子
D.开瓶扳手
3.如图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OA=80cm,AB=20cm,则物体的重是( )
A.20N
B.4N
C.1.25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
C.杠杆右边向下倾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