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导学案:文言文阅读之说理明志
一、基础知识复习
一、《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一)作者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二十篇。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圣人”。
(二)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重点实词
子曰(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传不习乎(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不逾矩(逾:越过,超过;矩:法度)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欢、爱好)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饭:吃;疏食:粗粮)
曲肱而枕之(肱:胳膊)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舍弃)
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
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仁在其中矣(仁:仁德)
(四)重点虚词
【语气词】
1.乎——相当于“吗”
2.矣——相当于“了”
3.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4.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
【介词 】
1.于:
(1)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对于(于我如浮云)
(3)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而:
“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
(1)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①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2)表并列
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
(3)表承接(顺承):然后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承接)
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④ 不义而富且贵 (表承接)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
(4)表修饰
①曲肱而枕之(表修饰)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六)一词多义
1.而
①学而时习之(并且)
②温故而知新(然后)
③学而不思则罔(但是)
④人不知而不愠(却)
2.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替)
②可以为师矣(做)
3.知
①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
②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懂得)
4.其
①仁在其中矣(代词,它的)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他人)
(七)古今异义
1.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2.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糙,粗粝。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3.饭疏食,饮水 (古义: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今义: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4.三军可夺帅也 (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八)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用作状语,时常)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传不习乎(传:动词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理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
(九)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可以为师矣(省略宾语“之”,应为“可以之为师矣”)
②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宾语“之”,应为“人不知之而不愠”)
二、《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其诗风明快俊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三)写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担任刺史,期间所住之地极其简陋。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
(四)文章主旨
《陋室铭》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文言实词
斯是陋室(斯:这)
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调素琴:弹琴)
(六)文言虚词
1.之
①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②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七)一词多义
1.之
①无丝竹之乱耳(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八)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古义: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
(九)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苔痕上阶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绿。)
3.草色入帘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青。)
(十)文言句式
1.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三、《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二)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本文选自《周敦颐集》。
周敦颐酷爱莲花,曾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盛夏之际,他常漫步池畔,欣赏着清香缕缕、随风摇曳的莲花,口诵《爱莲说》。
(三)文学常识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四)文章主旨
本文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五)重点实词
可爱者甚蕃(多)
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洗)
不蔓不枝(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亭亭净植(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以为)
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到)
宜乎众矣(应该)
(六)重点虚词
1.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七)一词多义
1.鲜
①陶后鲜有闻(鲜:读xiǎn,少)
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读xiān,鲜艳)
2.远
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八)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栽种)
2.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九)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2.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3.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四、《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三)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四)重点实词
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子未学礼乎(子:你。)
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戒子曰(戒:告诫)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无违夫子(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
得志(得:实现。)
与民由之(由:遵从。)
富贵不能淫(淫: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移: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
(五)重点虚词
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
(六)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七)一词多义
1.得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可以)
②得志,与民由之(实现)
2.戒
①戒之曰(告诫)
②必敬必戒(谨慎)
(八)古今异义
1.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对方,你。今义:儿子)
2.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
3.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今义:放纵)
(九)词类活用
1.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2.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3.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4.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十)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三)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天上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四)重点实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筑:捣土用的杵)
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受到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起来)
人恒过(恒:常常)
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而后作(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显露)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敌:匹敌、相当)
(五)重点虚词
1.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③而死于安乐也(在)
(六)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七)一词多义
1.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②发于声(显露、流露)
2.士
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八)古今异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征于色,发于声(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
(九)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均为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十)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②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④举于士(被录用)
⑤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⑥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六、《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一)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其中一些篇章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写作背景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本文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然值得重视。
(三)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实词
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教然后知困:困惑。
然后能自反也: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勉励。
(五)重点虚词
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六)通假字
学学半:同“敩”,教导。
(七)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八)一词多义
1.学
①学学半(同“敩”,教导。)
②学学半(学习)
(九)古今异义
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主张,意见。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
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十)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
七、《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得到柳宗元的密切配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能独辟蹊径,“以文为诗”,力求新奇,形成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其散文尤其著名,对当时和后来的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二)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均郁郁不得志,所以其文中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三)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重点实词
骈死于槽枥之间: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不饱:吃。
才美不外见:才能。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等:等同。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执策而临之:策:马鞭。临:面对。
(五)重点虚词
1.其
2.之
3.虽
4.骈死于槽枥之间:介词,在。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副词,犹,尚且。 介词,跟,同。
6.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却。
(六)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衹(只)”,只,仅。
2.食马者:同“饲”,喂。
3.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七)一词多义
1.食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动词,吃)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动词,同“饲”,喂)
2.能
①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3.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八)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这样;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3.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九)词类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2.才美不外见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素质)
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4.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让……竭尽)
(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其真不知马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省略了宾语“之”)
3.倒装句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2)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
八、《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写作背景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人就可以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文章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本性的事。孟子的这一思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
(三)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四)重点实词
鱼,我所欲也:想要。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凡可以得生者:凡是,一切。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这是因为。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不只是。
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蹴尔而与之:踩踏。 给。
妻妾之奉:侍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五)重点虚词
1.与
2.而
3.则
4.于
5.为
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与后面的“欲”连用,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东西”。
7.万钟于我何加焉:疑问代词,什么。
(六)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同“欤”,语气词,吗。
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从前。
(七)古今异义
1.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子。
(八) 一词多义
1.故
2.是
3.由是
(九)词类活用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动词用作名词,采取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九、《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写作背景
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他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出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其能稳定国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以身许国的决心。
(三)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四)重点实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帝王之死。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诚宜开张圣听:应当。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引喻失义:称引、譬喻。 不合道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陟罚臧否:赞扬和批评。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邪事情。 科条。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 选拔。 给予。
愚以为宫中之事:指皇宫中。
悉以咨之:都。 询问。
性行淑均:善。 公正、公平。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选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平民。 亲自。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猥自枉屈:辱。谦辞。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此。 答应。
后值倾覆:遇到。
深入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庶竭驽钝:表示期望。 劣马,跑不快的马。 刀刃不锋利。
至于斟酌损益:损害。 益处。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揭示。 过失。
以咨诹善道:询问。
(五)重点虚词
1.以
2.之
3.所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引出地点,到。
(六)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愚以为宫中之事 古义:我,谦称。 今义:愚蠢。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这里表示原因,……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憎恨。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
6.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7.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②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②亲贤臣,远小人:亲近。 疏远。
(八)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也”是判断句式)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判断句,“……也”是判断句式)
2.倒装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倒装句,状语“于乱世”“于诸侯”后置,构成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于诸侯闻达”)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倒装句,状语“以大事”后置,构成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