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 12 月份联考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前六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尚义县的石井乡四台蒙古营发现一座古墓葬,其中陪葬物品有夹砂黑陶片21片、石斧1把、石铲1把、石磨轮2个及颈项佩戴饰品。这些考古发现
A.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B.有助于研究社会生产状况
C.体现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 D.反映出社会阶级分化加剧
2.史籍载,秦律只允许百姓祭祀秦所祭祀的神灵,其他的祭祀包括六国民间原有的祭祀,都加以禁止。但近年出土的秦简显示原属楚地的南郡在秦统治下,楚人仍然“乡俗之心不变”,对于秦法更是“吏民莫用”。这反映了秦朝
A.华夏认同观念弱化 B.法律违背时代潮流
C.南北文化尖锐对立 D.统治秩序面临危机
3.据表1可知,南朝宋时期的南方地区
表1
史料 史料出处
扬州刺史王子尚奏折称“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替而不奉,熂山封水,保为家利。……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 《宋书·羊玄保传》
南郡太守孔灵符“于永兴立野,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舍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 《宋书·孔季恭传》
临川内史谢灵运“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宋书·谢灵运传》
A.土地兼并严重 B.士族把持经济大权
C.庄园经济繁荣 D.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4.图1所示为 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发现的辽国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部分)。这可用来说明宋辽时期
A.草书笔画激荡 B.儒学地位下降
C.民族文化交流 D.崇文风气浓厚
5.乾隆五十年(1785年),祭历代帝王庙建成,乾隆皇帝指出“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正统必有所系”,并认为“主中华”而得“正统” 据此可知,乾隆帝
A.强调了清大一统的合法性 B. 主张建立平等的对外关系
C.怀有浓厚的传统夷夏观念 D.在地理观上具有世界意识
6.某学者认为,肇始于乾嘉之际的经世学风发展至道(光)咸(丰)年间,成为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思潮。其显著标识便是道咸经世派的形成与崛起。他们精研边防、漕运、盐法、钱币、兵饷、刑名等实际学问,以匡济天下为己任。材料中的“他们”与以往的显著不同最可能是
A.坚持“中体西用”原则 B.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C.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D.积极推进政治改革
7.1884年7月,南宁至龙州、广州至龙州架线竣工,官商各项电报业务开通。1886年12月,清廷在蒙自建立云南最早的官电局,随后又在开化、广南、宣威等地设立官电局。1887年2月1日,清廷在云南府设立云贵电报总局,附设电报学堂以培训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晚清
A.信息传递趋向近代化 B.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C.社会改革深刻而广泛 D.西南边疆危机加深
8.1933年底,川陕省工农银行成立,号召“集中农民手里的零碎经济聚成集团经济,变乡村睡着的经济成为活动生利的经济”。工农银行成立一年后,“有许多群众把自己的银元拿到银行里掉(调)换钞票来行使。银行里准备金十分充足,无论来多少钞票,均充分兑现”。这能够说明川陕苏区
A.经济实力雄厚 B.百姓自给自足
C.金融秩序稳定 D.土改成效显著
9.武汉会战时,国民党表示要“坚决保卫大武汉”。会战前,国民党最高当局因张鼓峰事件希望日苏大起冲突,但苏军一反击,日本就对苏妥协了,仍以全力进攻武汉。在华南,国民政府不相信日寇会很快侵犯广州,依赖并期待英法的支持,结果广州迅即不战而陷,又很快影响到武汉保卫战。由此可知,武汉会战失利的重要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没有坚定援助中国
B.国民党政府组织抗战的行动力不足
C.国民党军对日防御作战的方向出现错误
D.国民党军没有协调多个战场的作战
10.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政策研究者或政府机关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或进行讨论;另一方面决策者或国家机关将调研报告、政策法规等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这
A.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B.扩大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C.体现出民主基础的扎实 D.拓宽了实现民主的渠道
11.表2所示为古代西亚重要法典的相关内容。这能够说明古代西亚
表2
(1) 公元前2095年,《乌尔纳姆法典》内容涉及财产、婚姻、契约、家庭、继承、犯罪等规定
(2)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3) 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赫梯法典》明确规定了各种买卖、租借和雇佣的价格、多项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量刑等内容
A.法制化程度比较高 B.统治者重视普法教育
C.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D.法律文化具有传承性
12.德川幕府建立后,德川家康及其后来的历代将军依靠强权对大名势力进行重组,把全国近270个藩分为三种类型,对其分而治之;同时颁布法令严加约束大名,对大名加以惩罚与威慑,并削弱大名实力,强化将军权威。据此可推知,德川幕府统治的确立
A.标志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B.利于日本社会由乱转治
C.巩固了天皇的政治地位 D.消除了地方的分裂势力
13.新航路开辟后,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
A.改写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缓解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C.延缓了南北美洲地区的开发 D.加速了不同地区人口的转移
14.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选举,由于竞选的需要,两党在议题上会考虑民众的诉求,这在客观上反映了民意,但两党没有固定的党纲、党纪,组织涣散,两党之间竞争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防止某一利益集团独大,从而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材料意在说明,美国两党制
A.代表了美国人民的利益要求 B.体现出充分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C.是资产阶级利益制衡的工具 D. 充分显示出其民主政治的虚伪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对外实行高关税政策,对内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扶持本土产业的发展,注重技术创新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推行职业教育制度,等等。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A.科技和经济水平已领先世界 B.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工业化道路与英国不同
16.1884年柏林会议后,列强制定了各自的侵略计划:英国企图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纵贯非洲的帝国;法国打算建立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横跨非洲的帝国;德国制定一套沿赤道从大西洋沿岸到印度洋沿岸的侵略计划。据此可推断出
A.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竞争加剧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C.非洲大陆全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欧美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宋代西北贸易有很大发展。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说,“蕃中物货四流而归于我者,岁不知几百千万”。“回纥、于阗、卢甘等国人尝赍蕃货,以中国交易为利,来称入贡”,“所赍物货上者有至十余万缗,下者亦不减五七万”,西夏也“频遣使者,商贩中国”。
《宋会要辑稿》所载绍兴三年(1133年)、绍兴十一年(1141年)进口货物超过400种,这是陆上贸易未有之盛。当时大量瓷器生产集中在沿海地区。例如一种受波斯金属器形制影响的凤头壶,主要在广东和福建生产并出口。当时福建的丝织品大多运往海外,“凡福之绸、漳之纱绢、泉之蓝……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两宋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多处设立市舶司。市舶条法鼓励本国商人出海及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措施,实则确立了海上贸易领域国家与商人的共利分利机制。史籍所载北宋境外“朝贡诸蕃”共42国,其中海路入宋者有30国,约占73%。宋代市舶收入首次具有了财政意义,《宋史》说“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摘编自黄纯艳等《变革与衍生:宋代海上丝路的新格局》等
(1)根据材料,归纳宋代跨境贸易的新变化。(6分)
(2)根据材料,补充一个宋代前期相关领域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经世实学中已经孕育着中国学术近代转型的内在动因,但是促成旧学解体并导致其发展方向变革的因素却来源于近代西学。有学者指出,西学的冲击,一方面激活了传统中学中的文化因素,使之与时代的变动相结合,形成主动追随时代进步的学术风尚;另一方面,西学本身的科学和民主因素,也逐步被纳入中学之内,构成了中国旧学向“新学”变革的基质。
——摘编自金璐璐《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及其原因》
阅读材料,围绕“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到了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君主大权在握,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制度均由皇帝独断专决。明代赋税制度在地域上分为中央和地方,但是各项税收均输入到中央供皇室和政府开支.在地方留有部分收入供地方所用。税权像国权一样为单一制,税制由中央制定。虽然税制执行也出现过不顺,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权大体上看仍是一元制。张居正能推行其赋税改革,主要在于他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其当政之时,既身为帝师,又为内阁首辅,深受皇帝和太后信任;另一方面,明代中后期,太监权势逐渐强大,尤其是秉笔太监,批红权使其大权在握,而张居正恰恰与神宗身边的太监关系甚好。
——摘编自谢阳《明代赋税制度研究》
材料二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为了应对时局的变化,国民政府于1941年6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动,将田赋收归中央,把全国税收划分为国家税收与县自治税收两大系统,原先的省级税统一纳入国家税中进行管理。时任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委员长指出:“就中央方面言,由于省级财政之归并于中央财政系统,原属地方之田赋与营业税,及契税收入列为中央收入之大宗。同时因为田赋改征实物,军粮公粮不虞匮乏,有助于抗战者至巨,确实收到相当成效。”但是,这种税收政策毕竟属于一种战时财政政策,是中央为了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以应对抗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只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适用,不宜长期实施。一旦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就会暴露其固有的遏制地方经济发展的弊端。
——摘编自章启辉、付志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税收政策演变的思考》
材料三
1950年5月,财政部召开第二届全国税务会议,会议确定的工商业税收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工商所得税税率级距的调整,货物税、盐税以及其他一些税种税率的降低,减轻了私营工商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了其利润;停止开征遗产税;税目的简化合并以及纳税办法和手续的简化,降低了私营工商业纳税的复杂程度,减轻了其纳税成本;对公债发行的调整亦减轻了工商业的负担;对公债金额遵循自愿的原则,增加了私营工商业对自有资金使用的自由,为其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据当时16大城市私营工商业税收统计,1950年第
三、四季度比第一季度税收分别增加了90%和80%。
——摘编自程燕婷、王剑峰《论建国初期调整私营工商业的财税政策及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能够推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税收政策调整的特点。(6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前优化财税政策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启蒙运动解放的是受宗教挟制的国家以及资产阶级,自此,更多具有政治意义的资产阶级解放运动发生。但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想要的不外乎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马克思始终辩证地看待启蒙思想,对其保持批判的态度,这为他的革命观的形成树立了正确的方向。从对启蒙运动的总结中,马克思看清了真正的民主无法存在于资产阶级利益至上的国家和政体当中。法国大革命中,纵然获取了国家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但人民群众展现的力量,使得马克思深信,无产阶级革命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规律,必须消灭资本主义,代之以人民的无产阶级专政,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即为人民的革命。启蒙运动的表象和理论并没有妨碍马克思看到其背后的实质和原理,马克思摆脱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将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依靠和主力军,为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找到了彻底的解决方案。马克思所倡导的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无差别的、彻头彻尾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其革命硕果将是全人类的解放。
——摘编自胡月《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及对马克思革命观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革命观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革命观形成的原因。(6分)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B2.D3.C4.C5.A6.C7.A8.C9.B10.D11.A12.B13.A14.C
15.D16.A
17.(1)新变化:颁布市舶条法规范海上贸易;在多处设置海上贸易管理机构;海上丝绸之路取得明显
发展,地位提升:确立海上贸易官商共利分利机制;政府财政倚重海上贸易;政府鼓励出海贸易:瓷
器成为主要外贸物品。(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新现象:宋代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2分)
影响:丰富了人们的衣料选择: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兴起;推动了商品经
济活跃。(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示例
论题:多种因素推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2分)
阐述: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政治上,西方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
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发动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办并发
展,这些均有利于瓦解封建自然经济,削弱封建思想文化的经济基础:思想上,西学东渐不断
加深,从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再到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
命派主张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等,试图从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改变中国文化的走
向,推动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期间,政治上中华民国代替大清帝
国,民主共和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新的政党如中国共产党成立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领导
任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上西学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
学、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一传统儒学。他们提倡文学革命,使白话文逐渐普及,改变了
传统的文学形成和语言表达习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等,这些因素进一步促进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转型。(8分)
总之,伴随着时代变化,多种因素促进中国近代文化不断转型。(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
19.(1)原因:税制由中央确定(税权具有单一制传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张居正为内阁首
辅,有一定实权;皇帝和太后的信任和支持:张居正与秉笔太监交好。(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针对抗战形势实际需要:中央财政的实力和权限得以加强;成效比较明显;征税内
容偏重实物。(6分,答出三点即可)
(3)建议:财税政策的出台、实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灵活运用财税工具,有利于
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减轻企业税负,为国家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作贡献:加
快财税立法的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亦可)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