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综合检测试题 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综合检测试题 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3 16:2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综合检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而他所创建的实验室则被认为是德国19世纪后半叶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得以腾飞的基础,从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
A.电的发现推动生产力发展 B.德国在工业领域全面超越法国
C.科技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 D.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紧密结合
2.如表人物简介推介的人物是( )
人物简介 国籍:美国 个人成就: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瓦特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推动石油的产量迅速上升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4.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瓦特——蒸汽机车 B.诺贝尔——现代炸药
C.本茨——人造纤维 D.狄塞尔——白炽灯泡
6.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Trust,垄断企业)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等关键词反映的是( )
A.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8.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材料表明欧洲教育的发展( )
A.推动了德国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B.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严重影响了欧洲人民的生活 D.推动德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9.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为27.5%,1851年变成51%。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
10.“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城市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
A.贫富分化加剧 B.种族歧视日益严重
C.空气污染严重 D.大众教育水平提高
11.“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据此可推断,工业化( )
A.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B.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使人口素质大幅下降 D.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这本书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他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人间喜剧”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13.他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以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伟业。材料中的“他”是( )
A.但丁 B.巴尔扎克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4.小宇同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位天才,28岁时患有耳疾,后来两耳完全失聪。即使这样,他依然创作出《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不朽之作。”这位天才是( )
A.贝多芬 B.巴尔扎克 C.达尔文 D.梵高
15.如图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有“人造纤维”的含量,历史上人造纤维的最早发明者是
A.夏尔多内 B.海厄特 C.福特 D.诺贝尔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依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一书制作的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
材料二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中,使人类陆上交通方式产生变革的发明与其发明者。
(2)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除了我们带来恩惠之外,还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还产生了什么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促进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家。
(3)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许多国家推广大众教育,这种举措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内容“他所创建的实验室则被认为是德国19世纪后半叶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得以腾飞的基础。”可知,该内容说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已经紧密结合,D项正确;电的发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化学工业的发展,没有涉及电的发现,排除A项;材料叙述的是“德国19世纪后半叶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推动力”,并不能得出“德国在工业领域全面超越法国”,排除B项;科技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且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C项正确;牛顿主要成就是力学三大定律,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排除A项;达尔文是近代生物学家,著作是《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能源,推动工厂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3.D
由题干“推动石油的产量迅速上升的发明”并结合所学可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D项正确;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排除A项;发电机和电动机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排除BC项。故选D项。
4.B
根据题干“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②火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C项;④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B
结合所学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B项正确;瓦特发明的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蒸汽机车,排除A项;本茨是汽车的发明者,而不是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排除C项;狄塞尔发明的是柴油机,而白炽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排除D项。故选B项。
6.C
据材料“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Trust,垄断企业)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的垄断组织的出现,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出现了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现象,C项正确;1775—1783年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排除A项;1861—1865年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排除B项;1947年6月美国提出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排除D项。故选C项。
7.D
根据题干“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国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又大力发展基础教育,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表现是经济的发展和雇佣关系的出现,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排除B项;“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表现在贝多芬、梵高、托尔斯泰、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方面,与题干关键词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育问题,并没有体现推动了德国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教育的发展对欧洲人民的影响等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德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状况,比如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9.B
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工厂越来越多,城市化发展很快,政府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等,B项正确;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A项;福利国家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涉及不到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根据材料“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可以看出,近代美国城市出现的社会问题是贫富分化加剧,A项正确;种族歧视,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空气污染严重,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大众教育水平提高,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从“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广大工人对社会不公平的现状越来越不满,社会矛盾激化,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没有对人口素质的情况进行介绍,排除BC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工业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由题干材料“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他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并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C项正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排除A项;“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小说,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指的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其中经典之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B项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排除A项;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排除C项;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伟大作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这位天才是贝多芬,A项正确;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等,排除B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代表作品是《物种起源》,排除C项;梵高是荷兰画家,代表作品是《向日葵》,排除D项。 15.A
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排除;C项在汽车的生产中首次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排除;D项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排除。故选A。
16.(1)国家:英国。事件:工业革命。发明与发明者:蒸汽机车;斯蒂芬森。
(2)不利影响: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发明家:海厄特。
(3)积极影响: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