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2024河南濮阳一中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代物必定只有一种结构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式
D.含不同碳原子数的链状烷烃不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关系
2.(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
B.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4种
C.该有机物与CH2CH2互为同系物
D.该有机物与CH3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易错点2 未能正确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
3.乙酸和乙醇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现有下列两种有机物,CH3CO18OH和CH3CH2O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则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88 B.90 C.92 D.86
4.(2023江苏盐城月考)松油醇是一种调味香精,已知α-松油醇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该物质可发生酯化反应,且形成的酯中一定含18O
C.该物质中含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
易错点3 错误应用烃类燃烧的规律
5.(2023湖南长沙实验中学期末)若某单一气态烃与氧气按体积比1∶4混合后,当烃完全燃烧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水为气态),则该烃可能为( )
①CH4;②C2H6;③C2H4;④C2H2;⑤C3H4;⑥C3H6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2024安徽六安新安中学月考)下列烃①CH4、②C4H8、③C7H8、
④C6H12分别完全燃烧,耗氧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时耗氧量最少的是①
B.等物质的量时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C.等质量时耗氧量最大的是③
D.等质量时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易错点4 混淆醇和羧酸的性质
7.(2024云南大理期末)柑橘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是C6H8O7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
C.能与Na反应生成H2
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8.(2024陕西西安月考)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3 mol H2
D.HCOO—CH2—CH(OH)—OOC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思想方法练
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推断陌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方法概述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化学思想。在中学化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既包括物理性质,也包括化学性质)。解答陌生有机物的试题,要认真观察有机物的结构特点,需从有机物中找出含有的官能团,根据官能团可分析有机物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碳原子成键情况,可分析原子共线、共面等问题,还要注意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2023湖南桃江一中期中)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OOH,现有:①氢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乙醇、⑤乙酸、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反应的物质有(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
2.(2024河南洛阳强基联盟月考)有机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7H16O2
C.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3.(2024广东深圳福田中学开学考)分支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支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支酸的分子式为C9H8O6
B.1 mol分支酸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
C.1 mol分支酸与足量的金属Na反应能产生3 mol H2
D.该有机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相同
4.(2024云南文山月考)番木鳖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22.4 L(标准状况)CO2
B.一定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2024广东,1)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下列与龙有关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质为有机高分子的是( )
A.红山玉龙 B.鎏金铁芯铜龙
C.云龙纹丝绸 D.云龙纹瓷瓶
2.(2022河北,3)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的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
C.制造特种防护服的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考点2 基本营养物质
3.(2024广东,4改编)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
B.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
C.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可用于除水垢
D.端午时节用粽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
4.(2024山东,11)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发酵制醇阶段有CO2产生
C.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
D.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考点3 烃的结构与性质
5.(2022辽宁,4)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可溶于水
6.(2021河北,8)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苯的同系物
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
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
考点4 醇、羧酸和酯的性质
7.(2024江苏,9改编)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X、Y互为同系物
C.Z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
D.Y、Z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8.(2023全国乙,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
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
9.(2023全国甲,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0.(2023湖北,8)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 ℃),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 ℃)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 ℃),其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4广东大联考)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了许多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
B.用麦芽糖吹糖人:麦芽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
C.以“糯米石灰浆”为材料制作地基的唐代泉州古塔扛住了7.5级的地震:糯米石灰浆属于复合材料
D.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剂
2.(2024山东临沂开学考)酿造琅琊台酒必备五种粮食: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经过“浸泡、发酵、蒸馏、陈放、调配”等工艺后,将白酒装入陶瓷瓶或玻璃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五种粮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B.发酵过程反应为C6H12 2CH3CH2OH+2CO2↑,在高温下发酵更快
C.蒸馏出的白酒为纯净物
D.陶瓷瓶和玻璃瓶均为硅酸盐产品,成分完全相同3.(2024四川南充期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与乙互为同系物
B.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
C.甲、丙物质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乙、丙均能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4.(2024湖南常德石门一中期中)关于实验室制备、分离乙酸乙酯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用于分离乙酸乙酯
B.图乙用于蒸馏纯化乙酸乙酯
C.图丙可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乙酸乙酯
D.图丁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该装置也可以用于铜和浓硫酸制二氧化硫
5.(2024河南濮阳期末)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药物,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B.水杨酸的分子式是C7H6O3
C.阿司匹林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D.阿司匹林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6.(2024河北衡水期末)2-丁烯酸乙酯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油漆软化剂等。用乙烯合成2-丁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已知:+ 。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 。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丁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与2-丁烯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一种即可)。
(5)实验室可用2-丁烯酸与乙醇制备2-丁烯酸乙酯。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2-丁烯酸21.5 g、乙醇100 mL(过量)和浓硫酸2 mL,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乙醇;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涤至中性,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如图,夹持仪器已略),得2-丁烯酸乙酯18.3 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步骤3中,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其目的是 。
③本实验的产率是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迁移创新
7.(2024浙江三锋联盟期中)某校课题小组利用乙烯利和NaOH反应制备乙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相关资料如下:
Ⅰ.乙烯利的化学式为C2H6ClO3P,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乙烯、Na3PO4和NaCl。
Ⅱ.单质溴易挥发,且和水能发生反应:Br2+H2O HBr+HBrO。
Ⅲ.溴和溴化氢的沸点及溶解性如下表:
名称 Br2 HBr
常压下沸点/℃ 58.8 -86.9
溶解性 水 难溶 易溶
CCl4 易溶 难溶
(1)装有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 ,碱石灰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快慢的操作为 。
(3)小明同学认为装置B中溶液褪色,可能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通过验证装置C中产物即可证明,其检验方法是 。
(4)小惠同学认为采用图中装置,(3)中检验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可以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即在装置B和C之间加装盛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5)经实验探究证明装置B中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致,小可同学认为若去掉碱石灰直接将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B中,则装置B中除生成1,2-二溴乙烷外,可能还有其他有机物生成,其结构简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6)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也能制得乙烯,但产生的乙烯中往往混有SO2,若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则不能证明乙烯和溴能发生反应,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能不同,如CH3CH3与HCHO,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代物可能不止一种,如(CH3)2CHCH(CH3)2的结构对称,其一氯代物有2种,B错误;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式,C正确;不同碳原子数的链状烷烃,其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且结构相似,互为同系物,D错误。
易错分析 判断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关键点
(1)同系物判断的两个关键点
①似:结构相似。
②差: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2)同分异构体判断的两个关键点
①一同: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必相同。
②一不同:结构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或空间排列)不同。
2.D 根据球棍模型可判断该有机物是异丁烷,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两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错误;该有机物属于链状烷烃,和乙烯不可能互为同系物,C错误;该有机物与CH3CH2CH2CH3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4H10,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3.A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由此可知所得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则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易错分析 酯化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4.B 该物质含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A错误;该物质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可知形成的酯中一定含18O,B正确;该物质中含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即,C错误;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8O,D错误。
5.C 烃完全燃烧且生成物水为气态,由烃燃烧的通式CxHy+(x+)O2xCO2+H2O(g)可知1+x+≤4,解得y=4,x≤3,故①③⑤符合题意,C正确。
易错分析 根据烃类完全燃烧的通式进行计算时,需注意生成物水的状态,如温度高于100 ℃时生成物水呈气态,常温常压下水呈液态。
6.C 由烃的燃烧通式CxHy+(x+)O2xCO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烃,x+越大,耗氧量越大;等质量的烃,消耗O2的量取决于CxHy中的,该比值越大,其耗氧量越大。
7.B 由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是C6H8O7,A正确;该分子中含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错误;分子中羟基和羧基都能和金属Na反应生成H2,C正确;分子中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D正确。
易错分析 解答此类题需注意:①羧基能和Na、NaOH、NaHCO3反应,而羟基能和Na反应,不能和NaOH、NaHCO3反应。②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均能发生加聚反应,而酯基、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8.C 苹果酸分子中含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均可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根据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羟基和羧基均可与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1 mol羟基(或羧基)与Na发生反应生成0.5 mol氢气,则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 H2,C错误;HCOO—CH2—CH(OH)—OOCH中含有酯基,与苹果酸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思想方法练
1.A HOCH2CH CHCOOH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三种官能团,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羧基能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因此①②③④⑤⑥都能反应。
方法点津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找出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据此判断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解答简单计算题时需注意羟基和羧基的区别,如羟基能与Na反应,而不与NaOH和NaHCO3反应,而羧基与Na、NaOH、NaHCO3均反应。
2.C 有机物M中含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A正确;由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可得M的分子式为C17H16O2,B正确;M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碳碳双键两端的原子共面,碳碳单键可旋转,故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错误;苯环和烷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3.D 分支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A错误;分支酸中只有碳碳双键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即1 mol分支酸最多能和3 mol H2加成,B错误;羧基、羟基都能和金属Na反应,即1 mol分支酸最多能和3 mol 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C错误;分支酸中碳碳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分支酸与KMnO4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的褪色原理不同,D正确。
4.B 1个该物质分子中只有1个羧基,故1 mol该物质可与1 mol NaHCO3反应生成1 mol即22.4 L(标准状况)CO2,A项正确;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反应,羟基和羧基均能与Na反应,1 mol该物质中含有5 mol羟基和1 mol羧基,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B项错误;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只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物质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可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项正确。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C 红山玉龙主要材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鎏金铁芯铜龙主要材质为金属材料;云龙纹丝绸主要材质为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云龙纹瓷瓶主要材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归纳总结
2.B 氮化铝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合成橡胶的单体如1,3-丁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合成橡胶,B项错误;芳纶纤维为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以减少难以降解塑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D项正确。
3.B 蔗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属于二糖,A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烃的衍生物,B错误;食醋中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食醋可用于除水垢,C正确;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D正确。
考场速决 烃仅含C、H两种元素,而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烃的衍生物。
4.D 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生成,A正确;发酵制醇阶段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发酵制酸阶段产生的有机酸与醇反应,会生成酯类物质,C正确;发酵制酸需要氧气参与,D错误。
知识拓展 题述制醋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化学反应
阶段 相关化学方程式
淀粉水解 +nH2O
发酵制醇 2CH3CH2OH+2CO2↑
发酵制酸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CH3CHO+O2 2CH3COOH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5.C 苯乙炔分子中含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直线,即,B错误;分子中含苯环和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H原子能被取代,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苯乙炔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
知识拓展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独特的化学键,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需注意苯环不属于官能团。
6.B A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中,要求与苯环相连的烃基是烷烃基,错误;B项,该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连在苯环上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正确;C项,该分子为对称结构,一氯代物为(数字指示氯原子的取代位置),有5种,错误;D项,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分子中有1个碳碳双键,错误。
7.D X中饱和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具有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X、Y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Z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C错误;Y、Z中均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8.C A项,反应①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B项,反应②为羧基中的—OH与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形成酯类物质,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正确;C项,根据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可知,产物中中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通过碳氧单键的旋转可使中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产物中与2个甲基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因此2个甲基中的碳原子最多有1个处于前述平面内,故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错误;D项,产物可由乙酸与异丙醇反应得到,故其化学名称为乙酸异丙酯,正确。
考场速决 判断碳原子共面问题,关键看分子中是否含饱和碳原子,中圈出的碳原子连有2个甲基,结合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产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
9.B A项,该分子中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正确;B项,中标*处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相连形成四面体结构,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错误;C项,该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正确;D项,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10.B 以共沸体系带水即减少生成物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A项正确;因为反应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环己烷的沸点是81 ℃,所以水浴温度可以控制在69~81 ℃,B项错误;环己烷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所以蒸出物环己烷和水会分层,且环己烷在上层,C项正确;根据酯化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关系,根据水的量可估算反应进度,D项正确。
反思升华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为提高生成物的产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使用分水器等仪器及时将水分离,促使平衡正向进行;
②适当增大廉价、易得的反应物,促使平衡正向进行;
③反应物的循环利用,如反应装置中使用球形冷凝管。
三年模拟练
1.B 石膏是电解质,加入豆浆中能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A正确;麦芽糖和果糖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糯米石灰浆是由糯米和Ca(OH)2混合制成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C正确;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合成葡萄糖酸钙等补钙药剂,D正确。
2.A 题中五种粮食的主要成分均为淀粉,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正确;发酵过程中需要酶,酶在高温条件下会变性从而失去催化功能,B错误;蒸馏时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不能得到纯净物,C错误;陶瓷瓶和玻璃瓶均为硅酸盐产品,但成分不完全相同,D错误。
素养解读 本题结合酿造琅琊台酒的原料和工艺,考查淀粉等的相关知识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试题渗透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A 甲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H3OH,CH3OH与乙中羟基个数不同,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1 mol乙可与2 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B正确;甲、丙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所以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甲、乙、丙均能和O2在点燃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4.D 图甲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不能用于分离液液混合物,A错误;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错误;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应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错误;乙醇、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用玻璃管,使试管内外相通,不会产生压强差,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同时该装置也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D正确。
5.B 由题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A错误;由水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6O3,B正确;阿司匹林分子中含酯基、羧基两种官能团,C错误;阿司匹林分子中含饱和碳原子,其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错误。
6.答案 (1)羟基 加成反应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CH3CHCHCOOCH2CH3 (4)CH2CHCH2COOH、CH2C(CH3)COOH(写出一种即可) (5)①直形冷凝管 ②吸收乙醇,除去2-丁烯酸和硫酸,降低2-丁烯酸乙酯的溶解度 ③64.2%
解析 (1)结合图示转化可知A为CH3CH2OH,CH3CH2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根据图示转化可知B为CH3CHO,由已知信息可知B→C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2)A→B是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其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3)CH3CHCHCOOH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2-丁烯酸乙酯,2-丁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2CH3。(4)2-丁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与2-丁烯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CH2CHCH2COOH、CH2C(CH3)COOH。(5)①仪器A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②步骤3中,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其目的是吸收乙醇,除去2-丁烯酸和硫酸,降低2-丁烯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便于分液。③21.5 g 2-丁烯酸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理论上可制取0.25 mol 2-丁烯酸乙酯,结合生成2-丁烯酸乙酯18.3 g,可知本实验的产率是×100%≈64.2%。
素养解读 本题结合有机合成路线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知识,同时渗透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7.答案 (1)球形干燥管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
(2)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下流速度
(3)取锥形瓶中少量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合理即可)
(4)挥发出的Br2和水反应也能生成HBr 四氯化碳
(5)CH3CH2Br或HOCH2CH2Br
(6)Br2+SO2+2H2O 4H++S+2Br-
解析 (1)根据图示装置,装有碱石灰的仪器为球形干燥管;碱石灰是干燥剂,可用于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2)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下流速度来控制反应快慢。(3)取锥形瓶中少量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若不变红说明没有HBr生成,没有发生取代反应,反之发生取代反应。(4)单质溴易挥发,能和水发生反应Br2+H2O HBr+HBrO,即挥发出的Br2和水反应也能生成HBr;通过改进实验装置能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即在装置B和C之间加装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除去Br2。(5)若去掉碱石灰直接将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B中,水和溴反应生成的HBr、HBrO也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HBr和乙烯反应生成CH3CH2Br,HBrO和乙烯反应生成HOCH2CH2Br,则装置B中除生成1,2-二溴乙烷外,还可能生成CH3CH2Br、HOCH2CH2Br。(6)产生的乙烯中混有SO2,在溶液中溴和SO2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其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 4H++S+2Br-,故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不能证明乙烯和溴能发生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