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09 07: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奉新一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熊春芳 2016、3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1~3题。
1.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一定阶段的( )
A.人口出生率相适应
B.人口死亡率相适应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人口自然增长率相适应
2.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Ⅱ阶段一定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3.“完全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人口出生率较高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老龄化趋势显著
5.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6~8题。
6.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低的原因主要是:
A. 国家政策 B.移民 C.疾病 D.战争
7.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
要是:( )
A. 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 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 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D. 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8.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人口老龄化 ②男女比例失调
③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 ④劳动力缺乏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人口素质低 
③外来人口数量多 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①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严格
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1~12题。
1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E阶段到F阶段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④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其中甲可能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 )
A.C时段 B.B时段 C.D时段 D. E时段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一定会不断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对上述三种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就人地关系的理想程度而言,最好的是模式Ⅰ
B.模式Ⅱ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最严重
C.模式Ⅲ中,环境人口容量的下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
D.三种模式中人地关系基本都是协调的
15.右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由图可推断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16.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的面积最大,住宅区面积最小
B.同类经济活动用地因彼此竞争而分离
C.高级住宅区则往往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城市中心区
D.在住宅区内也会有商店或工厂
17. 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行政区 D. 工业区
1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普通小卖部 乙--家具商店 丙--五星级宾馆
B.甲--五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C.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D.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家具商店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0.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图中的时段是( )
A.P、N B.N、P C.M、N D.P、M
21.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 三江平原一土地资源 B. 塔里木盆地一淡水资源
C.珠江三角洲一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一生物资源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22~23题。
22.图中四地中,地价最高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3.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判断24~25道问题。
24.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
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大城市1921—2011年地面沉降
变化。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城市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有(  )
A.水污染严重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沼泽地区地下水位高 D.当地土质坚硬
27.地面沉降带来的主要危害可能有(  )
①诱发滑坡、泥石流 ②加重城市内涝 
③地下管道破损 ④增加台风登陆次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表,回答28~29题。
28.由表中信息可知(  )
A.我国南方不存在缺水问题 B.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D.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大
29.结合表中水土资源信息我国应(  )
A.多修建水库 B.实行人口南迁
C.继续实施南水北调 D.在长江以北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读下图,回答30题。
30.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河流
第II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表1和图1、图2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
; 。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试从上述三方面分析
武汉市形成的区位优势。(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材料四: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五:上海浦东将在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下,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试点。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2分)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四说出:“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并说出将产生的社会问题。(3分)
(4) 材料四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1分),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 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 )(1分)
A.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 B.外来务工人员
C.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 D.野外工作人员
3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双选2分)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分)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原因是 ,
。(3分)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 。(2分)
3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塞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1)从甲图和乙图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 (正或负)相关关系。
(2)从乙图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3)全球变暖将导致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请你就一下两方面内容做出预测并陈述理由:
中纬度雪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及理由。
②世界农作物产量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
奉新一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D B D B D C D C D D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A B B A A A B D C C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31.(本小题共10分)
(1)气候(1分) 水源(1分) 地形(1分)
(2)温带(或温带和亚热带)(1分)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便于生产和生活(2分)
(4) 城市(1分)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不仅可以为武汉提供大量的城市用水,而且河运便利。 (3分)
32. (10分)
(1)增长(1分) 人口大量迁入(1分)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分)。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等经济因素。(1分)。
(3)“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1分)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2分)(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三低型(或现代型) (1分)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1分)
(5)A(1分)
33. (10分)
(1)AC (2分)
(2)A 商业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分)
(3)住宅 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3分)
(4)地价便宜,对市中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或成本,保护环境) (2分)
34.(本小题共10分)
(1)正(1分)
(2)波动上升(1分)
(3)雪线高度将升高,理由,气温升高,冰川消融。(2分)
低纬度地区因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产量可能下降(2分);
中高纬度因气温升高可能使农作物产量上升(2分)。(本题言之有理既可)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