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3 18:0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课标要求: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就决定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948年,西占区(美、英、法)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问题,宣布单独实行货币改革。
结果:
苏联发表声明,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进行封锁。
1949年,四方宣布解除在西柏林的非军事行动,延续11个月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解除了。
过程:
背景:
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苏从盟友变为了对手
冷战
1949年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
两极格局
“极”:在国际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
“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的。
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以美苏为中心,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与局面。
1、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概念:
雅尔塔体系
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拓展: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框架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冷战产物
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下两极对抗主要形式,促进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
美苏易北河会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相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直接原因:
2、冷战的原因:
战后美国国力如何?
美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4%,出口贸易总额的32%和黄金储备的74.5%。因此,美元自然成为国际经济流通中最为坚挺的货币,最终成为世界货币。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美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4%,出口贸易总额的32%和黄金储备的74.5%。因此,美元自然成为国际经济流通中最为坚挺的货币,最终成为世界货币。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二战后经济实力增长
战后美国国力如何?
二战后军事实力增强
美国的“制空权”则更是威力无比:它的2000多架重型轰炸机粉碎了希特勒的欧洲,1000架超远程B-29型轰炸机使许多日本城市化为灰烬,现在又补充了更为强大的喷气战略轰炸机,如B-36型轰炸机,最重要的是,美国垄断了原子弹,使它可以向任何未来的敌人发动攻击。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1200多艘战舰和5万多艘供应、登录船只。它的海军舰艇吨位达380万吨,大大超过英国的150万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战后美国国力如何?
1941-1945年间,受雇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从8.7万人增加到。同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19.9万人家流亡美国,从而美国拥有了空前的智力优势。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1945年底,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世界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开端。战争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国家。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济实力大增
军事实力雄厚
科技实力领先
政治体制完善
有称霸世界的野心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1944年10月21日
富兰克林·罗斯福
战后苏联国力如何?
在战争中,近2700万人丧失了生命,这个数字是美国的60倍;1700多座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变成了平地;31850个企业、98000个集体农庄遭到洗劫和掠夺;物质方面的总损失量达26000亿卢布,其中被法西斯掠夺和毁坏的贵重物品价值6790亿卢布。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经济破坏严重
苏联人民以自己的英勇牺牲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苏联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其决定作用的四大国(苏、美、英、法)或三大国(苏、美、英)或二大国(苏、美)的一员。斯大林成为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并提的“三巨头之一”。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战后苏联军事力量
类别 数量
红军人数 1140万人
作战飞机 16000架
主战坦克 12000辆
作战摩托车 670000辆
火炮 1151万门
军舰 1702艘
军事实力一流
苏联版图扩大
恢复经济
自身安全
如何保卫自身安全
1942年、1946年苏联版图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人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
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波兰对苏联有何重要性?
斯大林
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
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矛盾。
斯大林在1946年2月发表演说,指责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表示要再搞三个甚至更多个五年计划以使苏联具有“足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
乔治·凯南时任美国驻苏联代办,1946年2月22日,像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的“长电报”,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非常突出
苏联:
美国:
重要原因
材料:当一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时,它对安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突破自身疆界的限制,进而把国际政治格局纳入其安全利益的范围之中。战后美苏……双方必然要把对方的这种行动视作一种带有侵略性的威胁,因而激起两国之间的敌对情绪。
——汪波《美苏冷战起因透析》
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
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冲突。
(1)直接原因:
(2)现实原因:
(3)重要原因:
2、冷战的原因:
(4)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3、冷战序幕——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的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丘吉尔
丘吉尔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军事 1949年成立“北约”,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1955年成立“华约”,对抗“北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地缘 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4、冷战的形成表现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什么?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营垒,美国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外交上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扩张主义;美苏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
问题探究:杜鲁门主义
问题探究:马歇尔计划
材料: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于是美国政府出台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思考: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达到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
5、两极格局特点:
(1)不对称:美国>苏联
(2)不完全:有的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3)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危害:
(1)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双方剑拔弩张,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表现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2)世界被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分裂他国的做法(朝鲜半岛分裂、德国分裂),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客观作用:
(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水平的提高。
(3)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如不结盟运动。
6、美苏冷战影响:
第二次柏林危机
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苏联要求西方国家在6个月内将驻军从西柏林撤出,美、英、法态度强硬,宣称他们将诉诸武力,形势一度紧张。战后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
面对西方的强硬态度,苏联则放慢了步调,不久赫鲁晓夫收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访美邀请,美苏关系出现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缓和。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修建柏林墙
(2)表现
古巴导弹危机
(1)特点
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1、冷战的发展:20C50S中期以后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61年8月,民主德国人大量涌入西柏林,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柏林墙。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于1989年11月10日拆除)。直到1961年十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取消缔结对德和约的期限,美苏紧张对峙的局面才得以缓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为了扭转自己与美国在核对抗中的劣势地位,开始向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苏联从1962年开始向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如果一旦完成,苏联能将美国大部分地区覆盖在其核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并且留给美国的预警时间不超过5分钟,苏联就能够在与美国的政治对抗中获得优势地位。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1958年,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0年,
朝鲜战争
197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55-1975年
越南战争
1961年,
第三次柏林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欧洲共同体(1967年)
欧洲联盟
(1993年)
经济组织
政治、经济、军事联盟
A、欧共体成立与发展
(1)西方阵营分化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
欧洲联合的原因:
①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②战后,欧洲各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需要重振欧洲。
③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法德和解(关键),应对美、苏的威胁。
西欧独立性增强的其他表现
B、日本经济的“起飞”并积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西方阵营分化
经济指标 钢铁 机械 化工 纤维 农业 国民收入 劳动生产率 国民总投资
超过战前情况 205% 238% 190% 75% 35% 39% 31.4% 54.2%
1955年日本各项经济指标与战前比较情况
1950-1970年,日本工业水平以年均增长14%的高速发展,到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419亿美元,超过了英、法和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第二位。
1987年度日本的《经济白皮书》宣布:“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供应国”,日本要起到“19世纪的英国和战后美国所起的作用”。1993年4月,日本发表外交蓝皮书,提出“日本应在国际上发挥与国力相称的领导作用”。
经济“起飞”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多极力量的成长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A、对东欧国家实行大国主义
1、波兰事件
苏联领导集团干涉波兰内政。
2、匈牙利事件
苏联军事镇压匈牙利人民的和平游行示威活动
3、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武力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政治体制改革。
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中苏关系的破裂
【史料拓展】
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2、多极力量的成长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B、中苏关系的恶化
1、苏联方面奉行大国主义政策,要求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和共同核潜艇部队,均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
2、1960年,苏联宣布撤走在中国的所有专家,废除了大部分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3、1961年,在中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苏联强行逼债。
4、1969年,苏联出动大批坦克、武装部队,入侵我国领土珍宝岛。
2、多极力量的成长
(3)中国和平崛起
两弹一星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乔的笑
2、多极力量的成长
(4)第三世界的兴起
50年代初,一些亚非国家奉行中立主义政策,不参加东西方两个大阵营中的任何一个阵营,不卷入美苏冷战的漩涡中。其中以印度、缅甸、印尼和埃及为代表。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这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2、多极力量的成长
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
苏东关系破裂
中苏关系破裂
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4)第三世界的兴起
(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
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2)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1)西方阵营分化
两弹一星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
材料一: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材料三: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紧张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缓和 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德国统一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裁军取得重要进展: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星球大战计划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
材料四: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
材料五: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总结 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①根本原因: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重要原因:苏联在七八十年代综合实力有所下降,实行战略收缩等,在解决各种问题时犯了不少错误,激化矛盾。③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提出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④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历史解释】
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材料一: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材料三: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①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②直接(主要):戈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
③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1991年)
3.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
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课堂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有何影响?
①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国际关系恶化。
②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局部“热战”,破坏世界和平。
③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④美苏双方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⑤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各国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⑥面对美苏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并使其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要牺牲他国利益吗?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会威胁他国安全吗?
两个大国必然会产生冲突、采取对抗吗?
冷战启示:合作共赢
两极对峙形成
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中期
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苏既对抗又缓和
20世纪60年代末
至80年代末
两极格局瓦解
20世纪80年代末
至90年代初
裂变
渐变
剧变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冷战与两极格局
概念
背景
美苏冷战的进程: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发展
多极力量的成长
特征
表现
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与缓和
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影响
课堂总结
1.美国某学者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率先挑起了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北约组织的建立
D
A
3.假如让你写一篇反映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根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
4.在美苏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A.帮助东欧解放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进驻朝鲜半岛
5.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缔结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
A.冷战正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两极格局瓦解
B
C
C
1.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对此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导弹
B.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苏联答应撤走导弹
C.美国出动军队,封锁古巴
D.由于苏联态度强硬,引发了直接武装冲突
3.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9·11”事件 B.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C.苏联解体 D.不结盟运动兴起
C
D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A.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 B.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C.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D.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国家有共同的诉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①日本的崛起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2.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美苏冷战对峙 B.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 D.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