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
18.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统编版|纲要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 部分
壹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原因
冷战序幕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影响
何为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①冷战的时间:
②冷战的双方:
③冷战的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1947-199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根本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国家利益的冲突
观察下面两张图片,说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材料二: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②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材料三: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的演说》
③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杜鲁门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凡是他的军队所能到达之处,他就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
矛盾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世界霸权
姓“资”还是“社”
④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丘吉尔“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之下 —丘吉尔“铁幕演说”
美国的资本主制度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⑤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苏联扩大东欧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全球扩张
美国要当世界领袖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
总结:美苏冷战发生的原因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2)美苏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3)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尖锐对立。
(4)美苏两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不同(根本)。
(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2、冷战的表现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9月,由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由杜鲁门发表,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什么?
实质:公开地反苏反共,干涉别国内政;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影响: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为了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互助委员会
苏联与东欧国家共同成立(简称“经互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①实质:
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③影响:
A.有利于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B.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走向联合;
C.推动美国战后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问题思考: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影响?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成立,简称“北约”,成员包括美国和英法等国。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5月成立,简称“华约”,成员包括苏联。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二战后,美国地缘政治学者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学说: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冷战期间的美苏在地缘政治上也有激烈的对立,具体表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美、苏、英、法分占德国和柏林示意图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1949年,德国分裂。
美英法占领区合并并实行币制改革,随后,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币制改革,并于1948年6月封锁柏林,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美国派出大批飞机空运急需物资到西柏林,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中断东西占区之间的贸易。近一年后,危机随着苏联的退却而结束,但德国分裂已完全不可逆转。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相继成立。
(4)地缘政治上: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
3、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印度、印尼等国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雅尔塔体系
杜鲁门主义
“铁幕”
演说
“北约”
与“华约”
奠定了两极
格局的基础
“冷战”正式开始
释放出“冷
战”的信号
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之内
丘吉尔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特点: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②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③“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局部热战
合作探究: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否代表美苏完全、对等地控制了整个世界?从从“北约”与“华约”对峙图中可以看出两极格局具有什么特点?
两极实力
不对称
两极格局
不完全
怎样理解“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这句话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强于苏联和它的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集团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4、两极格局的影响
(1)消极
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冷战:朝鲜分裂(1948)、德国分裂(1949)、古巴导弹危机(1962)
热战:朝鲜战争(1950)、越南战争(1961)
②政治上,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国际关系严重恶化。
③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
④军事上,美苏两国长期军备竞赛和地区竞争,导致世界局势长期动荡。
(2)积极
1.美苏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3.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 部分
贰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冷战的发展
多极力量的成长
①总体特征: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双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对抗。
②表现:
(1)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
(2)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
特点:1、强烈的意识形态意识
2、明显的地缘政治
3、面对危机保持自我克制,避免直接升级为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影响: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1、冷战的发展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欧洲联合的原因:
①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②战后,欧洲各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需要重振欧洲。③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法德和解。⑤应对美、苏的威胁。
②日本:经济“起飞”及其对“政治大国”的追求
日本的经济恢复工作到40年代末已基本结束,……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五位,1968年以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并在企业经营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率方面日渐逼近美国的水平。日本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进入80年代,日本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1981年7月,中曾根首相在他的故乡发表讲话时说:“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2)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
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②表现:
b.中苏关系恶化:
苏共二十大(1956年)后,中苏之间的政治分歧逐渐加大;
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后,苏联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路线。
a.东欧反苏斗争:
1965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有19个国家共产党代表参加的会议,
中国、朝鲜、罗马尼亚等7个党拒绝参加,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已公开分裂。
(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4)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的,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②不结盟运动: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开始兴起。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注意: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不并非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合作,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万隆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
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
中苏关系破裂
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拥有“两弹一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③中国复兴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①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第 部分
叁
两极格局的瓦解
美苏关系
中苏关系
两极关系的瓦解
当今世界格局
1、美苏关系
①美苏敌对(1979---1985年)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
星球大战计划
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1989年2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0德国统一
1991年,美苏签订核裁军条约
②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
a.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b.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c.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1988年10月28日,小平同志办公室秘书用电话通知有关外事部门:“……请外事小组开一次会,讨论一下钱外长访苏、苏外长来访,包括以后首脑会晤时礼遇方面的问题,定个调子、热的尺度。现在西方都在注意中苏热的情况,比如说拥抱不拥抱的问题。从外长开始,苏联一定热,我们热到什么程度?有些甚至定了的,要给苏打个招呼,比如不拥抱。拥抱会震动世界。”最终戈尔巴乔夫访华时,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两人只握手,不拥抱,但依然互称“同志”。
2、中苏关系正常化
3、两极关系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形成东欧剧变。
②苏联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4、当今世界格局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太平。
冷战的启示:
1.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国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重视教育,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4.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5.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摒弃冷战思维,努力实现国家间的合作共赢。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冷战与两极格局
概念、原因
美苏冷战的进程: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发展
多极力量的成长
特征
表现
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与缓和
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
课堂小结
结 束 语
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尽管美苏之间有尖锐对抗,但双方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世界似乎成功避过了修昔底德陷阱。
如今世界再起不和谐之音,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一系列的事件表明美国的冷战思维继续存在。
当今大国间该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国家之间要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