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精美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精美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3 18: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导入新课
在近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唯物史观】掌握美苏冷战的具体原因,结合雅尔塔体系、美苏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
【时空观念】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举例分析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01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02
家国情怀
03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和日本崛起的原因,掌握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及意义。
【家国情怀】通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意识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时空定位】

◆冷战
冷战是指二战后(1947-1991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国际格局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概念阐释】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特点
时间要素
冷战主角
◎冷战时期的欧洲格局
冷战与两级格局背景
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确立了战后国际体系,规定了大国特别是美苏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和安全的渴望,但更是大国外交、强权政治、实力政策和美苏妥协的结果。势力范围的划分,为战后美苏对立与对抗埋下了祸根。 ——刘金质《冷战史》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雅尔塔体系奠定两级格局框架
◎1945年,美苏军队在德国易北河会师
◎美苏士兵痛饮胜利酒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出了一封很长的电报,扬言:“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思考:“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战争”的发生的?
冷战
1、冷战爆发原因:
材料1 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场变动中,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杜鲁门
杜鲁门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
材料2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的演说》
材料3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的讲话》
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
美苏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为什么要“冷”战(而不是“热”战)
双方军事上势均力敌,相互忌惮;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二战的巨大威力,教训深刻;
各国亟须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沈志华《冷战五书》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记者问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丘吉尔《和平砥柱》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反苏、反共《和平砥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铁幕演说
——·
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长电报”
·——
1946年9月27日,诺维科夫“长报告”
——·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拉开冷战序幕
冷战开始的标志
·——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1947年,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实质: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共同“遏制”苏联
·——
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
冷战的表现:阅读书本,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经过
——·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46.2
1946.9
凯南电报
诺维科夫报告
(凯南)电报中认为,为了求得安全,苏联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
——整理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遏制战略解析》
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
——整理自书110页“历史纵横”
两份报告在措辞上有何共同点?
共同点:夸大其词,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差异,互不信任,甚至以“自现预言”的方式“制造敌人”,体现了“冷战思维”。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
实质:公开地反苏反共,干涉别国内政;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影响: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
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目的、影响
冷战的表现:
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西欧各国共产党员增加到400万人,9个西欧国家的共产党人参加了联合政府,法国内阁甚至出现了4名共产党部长。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于是美国政府出台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8年)
目的:控制西欧,维护西欧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影响: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马歇尔
分析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
冷战的表现:
思考: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都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增强了遏制苏联的力量,有利于实现其称霸战略。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反苏反共;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联合欧洲各国共同反苏反共。
苏联的对策:
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北大西洋公约
时间:1949.4
地点:美国华盛顿
条约:《北大西洋公约》
成员:美、加、英、法
等12国
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
华沙条约
时间:1955.5
地点:波兰华沙
条约:《华沙条约》
成员:苏联、波兰、匈
牙利等8个国家
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表现:
上图展示了北约不断扩张的趋势。近来,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俄乌冲突表面上看是俄乌利益之争,其根源却在于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构成严重威胁。
性质:政治军事同盟
冷战的表现: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派出大批飞机空运急需物资到西柏林,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中断东西占区之间的贸易。……四国经过几番周折的秘密谈判,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危机平息。
地缘政治上:
第一次德国危机导致德国分裂(1949年)
概念:把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战略军备等)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
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美苏_____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_______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_____________等。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
地缘政治
总结归纳:冷战推动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全面
苏联
印度尼西亚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7年成立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
扶持和控制西欧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成立“北约”
1955年成立“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49年成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1949年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两极格局的特点:
特点: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②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③具有明显地缘政治特点
④“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局部热战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否代表美苏完全、对等地控制了整个世界?从从“北约”与“华约”对峙图中可以看出两极格局具有什么特点?
美国和它的伙伴国实际上要比苏联集团强大,例如,在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苏联的3倍,北约联盟加上日本的财富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4-5倍。
两极实力
不对称
两极格局
不完全

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阶段特征:(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在全球展开争霸,两极格局之下双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对抗,推动了冷战的发展,其中也孕育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一)冷战的发展
2.表现:
①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1959年,赫鲁晓夫受邀请访美,图为赫鲁晓夫与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
1972年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还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女大学生们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我们怒目对峙,而我想对方刚才眨眼了。
——约翰·F·肯尼迪
(2)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1961年8月,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第二次“柏林危机”
美苏坦克在街头对峙
柏林墙全长165公里,分内外两层,两墙之间有100米宽的“无人地带”。
影响: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材料 即使到了紧要关头,尽管在表面的官方言论上,两边好像快要甚至已经打起来了。事实上,彼此私下却依然相信对方必能自我约束,有所节制。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美国参战,苏联却不曾正式加入,虽然美国政府很清楚,中共方面其实足足有150架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可是这项情报却秘而不宣,因为美方估计得很准,莫斯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被卷入战争。我们现在也都知道,其实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双方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那些虚张声势的备战姿态被对方误以为真,以为己方真的在为开战做准备。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问题:材料体现了冷战怎样的基本特点?
美苏双方既激烈对抗,又有自我控制机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二)、多极力量的成长(20世纪50-8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欧洲共同体(1967年)
欧共体成立与发展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
日本经济的“起飞”并积极追求“政治大国”地位
欧洲联合的原因:
必要性:
a.战后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b.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可能性:
a.由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历史渊源);
b.对近代以来无数战争的反思(吸取教训);
c.马歇尔计划的客观推动;
d.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
日本的经济恢复工作到40年代末已基本结束,……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五位,1968年以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并在企业经营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率方面日渐逼近美国的水平。日本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多极力量的成长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及民族利己主义。
表现:①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②中苏关系破裂。
匈牙利十月事件
中苏关系恶化
波兰波兹南事件
中国的发展: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尼克松访华
1964
1972
1967
1971
1970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多极力量的成长
1958年,苏联向中国政府先后提出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管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要求,遭中国拒绝。1959年9月,中印边境冲突爆发,苏共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
1960年,苏联下令撤走了所有苏联驻华专家以及一切援助。
中国日益成为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 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
1955年万隆会议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 “万隆精神”
“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它们的手里。” ——铁托
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原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建立国际新秩序。
多极力量的成长
影响:
西欧: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
第三世界: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
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中国:拥有“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多极力量的成长

两极格局的瓦解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一).美苏关系的演变: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系紧张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入侵阿富汗
(1)对抗:
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
史料阅读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
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这五大力量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五大力量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
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编者摘译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英文版
美守原因:
A.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美元地位动摇;
B.经济滞胀状态;(70年代)
C.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1961-1975)
D.西欧、日本的崛起,西方集团逐渐分化;
苏攻原因: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一).美苏关系的演变:
(2)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苏联战略收缩
①前提:苏联的退让和妥协
②表现:
◎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1989年2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1年,美苏签订核裁军条约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
◎里根
◎戈尔巴乔夫
材料 戈尔巴乔夫在东欧国家实施”自由选择”的原则,对东欧各国的政治动荡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戈尔巴存夫力图把自己的新想维和改革的模式推向东欧国家,并督促这些国家效法苏联的改革和美国的设想与设计去实施。——方连庆 《国际关系史》
1990年德国统一
拆毁柏林墙
苏联战略收缩,放弃传统的东欧政策
学习聚焦
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二)两极格局瓦解
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外部原因:东欧剧变和西方的“和平演变”。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
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三)当今世界格局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材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同盟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
材料二:当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大的教育改革运动,来培养人才与苏联相竞争。
——陈晓端、闫福甜:《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启示》
材料三: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这个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
——余伟民《“冷战”的起源与终结——世界历史的视角》
积极:(1)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双方在多个领域互相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3)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消极:(1)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2)造成国家分裂。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影响。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中,中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棋子,每个阶段都穿插着中美中苏关系。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美国敌视中国,遏制中国 ;苏联一方面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一方面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逐步恶化。20世纪60年代初 ,中苏之间原有的合作荡然无存。由于这一时期美苏关系出现“缓和”态势,因而中美、中苏关系都落入低谷。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苏联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洲大肆扩张,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挑起边界武装冲突 ,造成中苏关系紧张。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总统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拉拢中国以牵制苏联。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凭借高新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中美关系则忽冷忽热,时好时坏;苏联由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造成国家经济困难,到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与中国恢复正常。
知识拓展: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大国关系 (中苏、中美关系)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苏既对抗又缓和
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
多极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
两极格局瓦解,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D
(2023全国甲卷)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B
(2022全国甲卷)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C.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2021重庆)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必须阅读《8月的枪声》,该书叙述了萨拉热窝事件后发生的一系列很小的、不重要的事件,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军事冲突。肯尼迪想让国家安全委员会重视
A.维护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B.管控危机应对战争风险
C.遏制苏联在东欧的扩张
D.收缩美国海外军事力量
B
C
(2021福建)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
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
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