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16: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本单元围绕古今中外的“法律与教化”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了先秦时期中国成文法的产生过程及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基本特征及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德主刑辅、礼法结合是其核心特征。古代国家将礼通过教化的形式推向乡民,一个为社会上层和国家法律所认同的社会法律秩序形成。
·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律与教化——古代西方早期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典型代表,它成为近代法律制度的渊源。近代西欧法律史是资产阶级法律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它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20世纪初。西欧的宗教在教育、文化和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欧洲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到2010年,中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国一直注重道德风尚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共十八大正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任务目标 按图索骥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问题式预习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____________”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法治:习惯法有_________,成文法有___。(填序号)
①子产“铸刑书” ②夏朝《禹刑》 ③商朝《汤刑》 ④周朝《九刑》
宗法
敬天保民
②③④

3.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表现:儒法之争
思想派别 儒家(德治) 法家(法治)
代表 孔子、孟子 商鞅、韩非
主张 人性善,主张德治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人性恶,主张法治
商鞅:在秦国颁行法令,保护______________的权益
韩非:以法、术、势驾驭臣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新兴地主阶级
思想派别 儒家(德治) 法家(法治)
影响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______与______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__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____________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______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仁政
德治
富国强兵
君主专制
秦国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法律的发展
(1)秦朝开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承秦制: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_》。
(3)律令并行: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九章律
2.魏晋时期的律令儒家化
原因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______ ______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量刑原则 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____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
目的 维护儒家提倡的____________
以经
注律
尊卑亲疏
三纲五常
3.唐朝的法治和礼治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元至明清时期法律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案: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1)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2)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______教化乡里。
乡约
【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46“史料阅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儒家与法家之争是德治与法治之争,实质是在春秋战国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的情况下,诸侯国君们寻求理想治国道路之争。
【认知升华】正确认识 “以礼入法”
(1)进步性
①以礼入法建立了封建法律秩序,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巩固了封建秩序。
②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2)局限性
①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
②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视野拓展】唐代在坚持“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的罪行法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了弥补立法疏漏,在诉讼审判中也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唐代司法官员由此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公序良俗、利害权衡、不可抗力等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实现审判的公正。
——郑显文《唐代司法自由
裁量权的法律规制及
其实践价值》
【认知升华】乡约在明清时期的影响
在各地的具体实践中,乡约结合当地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发挥了文化整合的功能。明清时期存在很多地方士绅自行组织乡约的现象,他们通过邀请地方官员参与的方式获得自治合法性。另外,这些地方官员和士绅也把乡约作为构建社会新认知的途径,制定乡约惩罚偏离礼的日常行为,从反面强化了儒家价值规范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任务型课堂
学习任务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
1.史料探究
材料一 《孟子·尽心上》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治观念,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提示:法治观念:治国需要法治;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 ,“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等主编《中国法制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特点。
提示:特点:法律有继承性;以礼入法,礼法并施;注重刑法;判决注重事实;注重维护封建秩序和儒家伦理道德。
2.史论拓展——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特点 表现
国家 主义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奴隶社会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
礼法 结合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中国古代法律形成了“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
特点 表现
法外 特权 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诸法 合体 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
以法 治吏 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3.迁移运用
(1)(2022·山东卷)战国时期,法家三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外儒内法 D.崇德重法

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说明田齐法家主张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中国从汉代到清代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排除C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D项。
(2)清代法律制度是“律”“例”并行,而事实上经常起作用的是“例”,因为法律条文是简约的,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例是具体的,可供参照,可以弥补律文之不足。清顺治三年(1646年)《大清律》修成,律文436条,附例1 409条。其中“例”不仅数量多,而且其效力与律等同。由此可知(  )
A.“律”相对灵活并贴近和顺应社会变化
B.“例”体现了皇权威严和法律基本精神
C.“律”给官僚们随心所欲、出入人罪开方便之门
D.“律”“例”对当时社会关系起着实际的调节作用

D 解析:清代简约的“律”和具体而丰富的“例”并行天下,效力一致,这说明清代“律”“例”共同调节着社会关系,D项正确;相对灵活并贴近和顺应社会变化的是“例”,A项错误;“律”体现了皇权威严和法律基本精神,B项错误;“律”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约束着官僚地主,使其不能随心所欲,C项错误。               
学习任务二 中国古代的教化
1.史料探究
材料一 唐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非常重视子女训诫,唐朝诗歌家训别具一格,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唐宋家训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读书做官论充斥其中。唐朝前期,贵族妇女骄奢问题突出,《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宋朝文人家庭重视女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对女子德行的规范已经带上封建纲常的烙印。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特点。
提示:特点:统治阶层重视;形式灵活多样;渗透儒家思想;功利色彩浓厚;教育对象扩大。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摘编自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
与〈南赣乡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提示:社会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2.史论拓展——中国传统教化的特点
(1)教化理念德行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
“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的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
(2)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
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
(3)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
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性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
(4)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
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
3.史家评论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如果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就奉公守法。然而,当政府以道德的名义滥施暴政,人民是很难判定什么是真正道德的。
——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
与法律,〈宪法〉与宪政》
解读: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
4.迁移运用
(1)(2022·海南卷)《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A 解析:根据材料“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尊崇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不断丰富其内容并重视在乡里宣讲,这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尊崇儒术,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对宗族自治的态度,故排除D项。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