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9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并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如在闽东发展思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王立胜《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材料二: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只有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要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去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说一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我们要调整工作思维、转变角色,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不要“纸上谈兵”、高高在上,而要身入、心至基层,了解、掌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不要嫌弃人民开出的“土方”。实践方出真知,高手往往在民间。党员干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运用人民智慧。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对上负责、对下负责,推动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传好党的“传家宝”。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人们容易束手无策,而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客观地把握现状后,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案便会呼之欲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实现从“都是问题”向“全是办法”转变。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突出的是“求实”“为民”的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式,更是创造人民满意政绩的“金钥匙”。只有把“造福人民”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办人民需要的实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人认为做调查研究工作耗费时间、费心费力、难出实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于调查研究,或避而不谈,或坐而论道,或浅尝辄止,或走马观花。这种调查研究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是错误的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不要装样子、搞形式主义。如果调查研究只做表面文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热衷于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那么既浪费了资源,又贻误了工作,还寒了百姓的心。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深入实践、摸清实况、尊重实际、真抓实干。
(摘编自田鹏颖《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要具备唯实求真精神,尤其强调要为人民办实事,二者有相同的写作目的。
[B]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德的调研为例,论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完全不同。
[C]材料二认为,只有心中想着造福人民,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才能创造人们满意的政绩。
[D]材料二指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式的伪调研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会浪费资源、贻误工作,寒了百姓的心。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民群众的急难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唯有深入实际真抓实干才行。
[B]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势必脱离实际,落入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窠臼,最终贻害党的事业。
[C]要是不诚心实意地拜人民为师、为群众办实事,即便勉强去调查研究,也可能是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主义。
[D]虽然我们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消除绝对贫困,但坚持人民至上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能变。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及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一将引证法与例证法有机结合,生动诠释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C]材料二第四段,运用引证法阐述只要走出办公室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道理。
[D]材料二从认识方法、工作态度和政绩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中使用“定心丸”“金钥匙”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求实”,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都是银环
乔 叶
小曹的好日子定的是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之前两天是壮被子。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说就是凑个人头。问她啥人选才合适,她笑道,两口子整整齐齐的就都合适,你这就顶合适。
那天便也被她拉去,进了屋,环视一圈,加上我正好八个。大英对小曹说道,你看你壮个被子,这体面有多大,省上的人都来了。小曹连忙向我拱手,就都笑。
八床被子里有四床是买现成的羽绒被和蚕丝被,需要壮的是四床棉被,也只是作势,被里是弹好的,罩上被罩,用一根针一根长线松松缭上一圈便罢。一根长线应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纯白被里应的是白头偕老。每条被子或四斤或八斤重,应的是四平八稳。边壮边扯云话,扯着扯着,就说起小曹的媳妇是城里人,名叫青蓝。
正日子前一天的铺床也有趣。和壮被子比起来,铺床自然更是作势。要紧的是念词儿。大英没少干这差事,念起来一个磕巴儿都不打:
进得门来喜洋洋,咱给新人来铺床。
被子宽来褥子长,一生一对好儿郎。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先生贵子,后生姑娘。
铺床铺床,日子红亮。床神坐位,儿孙满堂!
还有一段是扇铺盖时念的:
咱把铺盖扇一扇,儿女长大不一般。
抖一抖,扇一扇,博士教授往里钻!
大英说,原来的词儿里往里钻的是状元举人,近些年换成了博士教授,都说与时俱进,咱这词儿不也是?
结婚那天,知客照例是最懂老礼儿的徐先儿。席面是三八席,八凉八热八汤碗,每一道“八”里又各分四荤四素。妇女主任秀梅身兼摄影师和导演,只顾着拍视频,饭都没坐下吃。拍徐先儿迎客敬烟,拍在灶口打下手的女人们择洗切菜。等新媳妇进了门就可着劲儿拍新媳妇,开席了就拍席面,拍炒菜传菜,拍众人吃饭。头茬席坐不下,有人拿着碗筷站到人后掉着胳膊去夹菜,在这里叫“钓鱼”,她都一一拍下。新郎、新娘到各桌敬酒这些更是不错过,嘴里念叨着,都是料,这都是料。间或歇上片刻,还忙着把拍好的片段传给众人品评。经过宝水村发展山村旅游业这大半年的历练,村里人似乎已多少具备了一种镜头感,本来没想笑的,对着镜头就笑起来。本来就笑着的,对着镜头就笑得更开。本来笑得很开的,对着镜头做起了鬼脸,颇有些表演的自觉性。秀梅夸赞道,看看,都多会配合,多会人来疯。突然她又来了一个灵感创意,便让一群女人排成队,依次进门,小曹的父母在门两边做出欢迎姿态,每个进门的人都和主人挥手击掌。
正排演着,几个游客路过,笑盈盈地在门口道了喜。这边徐先儿回了谢。那边又问,讨杯喜酒喝中不中?徐先儿道,中中中,请请请。那边却挥了挥手一笑而过。
等饭罢席收,秀梅却还兴犹未尽,到底没饶了小曹母亲,非要她来拍《朝阳沟》①里那段“亲家母你坐下”。这一小段演的是银环娘想通后,从城里去朝阳沟看银环,栓宝娘即银环的准婆母热情招待,邻居二大娘也过来招呼。秀梅演二大娘,小曹母亲本色出演婆母,把大英拉来配银环娘。网上也有现成唱段,她们三个只需要配动作和口型。小曹亲自拿手机管拍。就要开始时,大英突然指着我说,青萍,你也进来。我惊讶道,干啥?大英说,你来代表银环,不唱也得在这里站着。能嫁进咱山沟里的闺女,像你青萍,还有青蓝,都是银环。秀梅说,叫她当银环的小姑子巧珍呗,那好歹还有一句词哩。
就都笑。不知谁推搡着,大英便不由分说把我拉进来。于是我便傻戳在那里,看她们三个人蹩手蹩脚地演。这段三人对唱是我从小就听熟了的,也是无数人都听熟了的,十分脍炙人口:
(栓宝娘)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
(银环娘)中!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哪拉一拉。
(二大娘)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栓宝娘)自从孩子离开家,知道你心里常牵挂。
(银环娘)出门没有带被子,失急慌忙她离开家。
(二大娘)你到屋里看一看,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栓宝娘)做了一套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
(银环娘)在家没有种过地,一次锄把她没有拿。
(栓宝娘)家里地里都能干,十人见了九人夸。
(二大娘)又肯下力又有文化,不愁当一个啥、啥?
(巧珍)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等我说完这唯一一句词,便是哄堂大笑。表演加配乐很快妥当,秀梅当即发了出去。我点过了赞,不自觉地又看了两遍。从不曾意识到这词写得如此精妙,不过是些家常话,年少时听着有趣,如今才品出了一点人情世故。
众人反复看反复赞,大英道,弄得不赖。
晚饭后秀梅拉着我,又拽上雪梅,一起去找新媳妇青蓝聊天。问她以后打算住山下镇上还是住村里,她甜笑道,我看好咱村,当然住村里啦。以后咱们一起好好耍,有啥事只管叫我。
对了,村里不是说年底时想搞村晚?那咱们就搞起来呀。人人当演员,人人当观众,咱村里人自己热闹一场。你们好不好跳广场舞?咱也跳起来吧。村晚哪能少得了广场舞呀。
(节选自乔叶《宝水》,有删改)
【注】 ①《朝阳沟》讲述了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宝相约毕业后一同前往栓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故事。银环的母亲起初反对女儿去农村,但最终银环在栓宝的鼓励和老支书的帮助下,决定留在农村。银环的母亲了解女儿的决定后,并最终决定落户朝阳沟,与女儿一起投入到农村生活中。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壮被子、铺床时的“作势”,既展现宝水村办婚事的习俗,也表现村民观念更新,与时俱进。
[B]铺床、扇铺盖时,大英念词自然流畅,不仅因为她常干这项工作,也说明她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C]“三八席”写出了婚宴的铺排,反映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暗含作者对这种奢华风气的批评。
[D]从秀梅拍视频一事可以看出她性格开朗、热情能干,并且头脑灵活、思虑周全、富有创意。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交代小曹结婚的时间是在寒冷的冬季,而婚礼的热闹场面与此形成对照,使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B]“一根长线”“纯白被里”“每条被子或四斤或八斤重”是当地新婚的“讲究”,使用了暗喻的手法,饱含着人们对新人的祝福。
[C]文中写了许多人物对话,却没用使用引号,这种写作方式加快了叙述节奏,使文章语言简洁明快、自然流畅,文意表达集中紧凑。
[D]本文前半部分的主角是大英,后半部分的主角是秀梅,这两个主要人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进一步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8.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的作者不只是取用前文本,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前文本。请结合《朝阳沟》选段这一前文本及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和”“合”二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曾出现,其中“和”的本义是吹奏类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引申为两物融合。“尚和合”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文化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者,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唐庄宗救赵,营于野河北。梁将王景仁所将兵多,晋①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勉其众曰:“此汴、宋佣贩耳。”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宜少退以待之。”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德威曰:“不然。吾之取胜,利在骑兵。今吾军于河上,非吾用长之地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不速战者,非怯也。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尔。”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乃与俱见。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德威乃晨遣骑三百扣梁营,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可前可却,真吾制胜之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必不暇赍粮糗;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至申时,梁军中尘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节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太公云:‘以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险阻。’又孙子云:‘天隙之地,丘墓故城,兵不可处。’如何?”靖②曰:“用众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③去疑。倘主将有所疑忌,则群情摇;群情摇,则敌乘衅而至矣。安营据地,便乎人事而已。若涧、井、陷、隙之地,人事不便者也,故兵家引而避之,防敌乘我。丘墓故城,非绝险处,我得之为利,岂宜反去之乎?太公所说,兵之至要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 ①晋:唐庄宗是五代后唐皇帝李存勖,他此时为晋王,尚未称帝,故此处称晋。②靖:即唐代名将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③祥:妖祥,这里泛指占卜等迷信活动。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景仁鄗南。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色,文中指脸上的表情,与《琵琶行并序》中“年长色衰”的“色”意思相同。
[B]无类,犹言无遗类,意思是无幸存者,与“有教无类”中的“无类”意思不同。
[C]何为,做什么,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的“何为”意思不同。
[D]心一,文中指心志专一,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心一”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德威与庄宗在对敌作战方略上有严重分歧,周德威认为敌强我弱,且河上不便于发挥骑兵的长处,主张“退而待之”,庄宗则主张速战速决。
[B]周德威通过监军张承业来劝说庄宗,不久,周德威抓获了后梁游兵,得知王景仁已造船数百艘,将用来搭设浮桥渡河,庄宗于是下令退军到鄗邑。
[C]周德威派遣三百骑兵前往梁营挑战,亲率三千精兵随后跟进,引诱敌军到平原之地,不到午时,敌军人饥马乏,欲退军,他乘机猛攻,大败梁军。
[D]周德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愧是知兵老将;梁军虽强,但主将不察敌情,轻敌冒进,实败于自败。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主将有所疑忌,则群情摇;群情摇,则敌乘衅而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材料二中太公认为步兵和车骑作战时,一定要依靠险阻地形。据此分析材料一中梁将王景仁战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怀嵩楼①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②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③,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 ①怀嵩楼: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为滁州刺史,曾建“怀嵩楼”,并写《怀嵩楼记》表达怀念嵩洛之情。嵩,兼指嵩山与洛阳,因洛阳又称嵩京,李德裕曾分司东都洛阳。②本诗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③画角:外加彩绘的号角,声音清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看到云烟环绕城郭的景象,不由自主地想象到当年李德裕在怀嵩楼上追怀洛阳的情景。
[B]第三句写诗人面对眼前霜打落木、群山萧疏的萧瑟之景,不由得生出一种悲意,烘托诗人被贬的伤感。
[C]第四句写诗人情绪振奋,在野菊花凌霜盛开的季节里,与同僚对菊举杯,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D]尾联写诗人设想冬日一定要携带宾客,乘兴踏雪,欣赏那冰清玉洁的世界,昂扬之气跃然纸上。
16.本诗“解带西风飘画角”与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诗句都选用了“角”这一意象,简要分析二者在抒情达意上的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新从大都市回到乡村,远处隐约迷蒙的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典礼上,王老师引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诫同学们不要整天空想而忽略了学习。
(3)理想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到任人唯贤,和谐共处,即《大道之行也》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如今,洗衣用品种类不断翻新,洗衣服时,不仅要放“主料”——洗衣粉, ① ,如柔顺剂、留香珠等。
事实上,衣物在出厂时通常会进行柔顺处理,只是人们用碱性洗涤用品清洗后, ② 。为此,在洗涤时加入柔顺剂,能够起到使织物柔软、蓬松、不起静电等作用。
柔顺剂的作用类似于在衣物纤维表面均匀地涂抹了一层润滑保护膜,衣物洗涤时其纤维表面吸附了柔顺剂,使得其纤维间摩擦系数降低、可移动性增强,纤维固有的平滑、延伸、压缩性能也得以恢复,进而衣服就会变得柔软、蓬松、有弹性。同时,柔顺剂也会降低衣物纤维表层电阻系数,防止电荷聚集,从而减少静电发生的可能,并减少由静电导致的灰尘吸附。其结果就是,衣物在洗涤后变得蓬松,而且很少吸灰。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洗涤剂和柔顺剂的作用机理不同, ③ ,则可能会出现电荷“打架”现象,使得衣物洗涤效果与柔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将柔顺剂倒入洗衣机的柔顺剂槽中,或者在洗涤中途再加入柔顺剂,以保证柔顺剂的柔顺效果。
18.请根据材料第三段内容用一段话阐述柔顺剂发挥作用的机理。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愤怒被认为是最难以调节的不愉快情绪之一,原因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强烈的影响。从生理角度来看,愤怒能迅速激发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引起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并且影响理智决策和情绪调节能力。从心理和社会层面来看,愤怒通常涉及更深层次的情绪体验和认知评估。它往往与个人价值观、期望和信念__A__。当这些被挑战或威胁时,个体可能会感受到强烈的不公正感和受伤害感,从而加剧愤怒情绪。
事实上,研究发现,影响唤醒水平的行为会对愤怒和攻击性具有__B__的作用:降低生理唤醒的活动,如放松、冥想、瑜伽等,可以有效减少愤怒并降低攻击性;增强生理唤醒的活动,如慢跑、打拳和喊叫等,可能加剧愤怒和攻击性。
然而,如果我们在愤怒时选择通过运动或者发泄来减少愤怒,反而加强了生理唤醒的程度,结果会__C__。这是因为,运动会进一步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使身体更加紧张,从而加剧了愤怒的感觉。发泄情绪的行为,如大喊大叫或猛烈击打,也可能引发更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进一步加剧愤怒和攻击性。
相反,降低生理唤醒的活动则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活跃性,并促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想要减少愤怒,其实可以从减少生理唤醒着手,如闭上眼睛,深呼吸,数数字等。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1.下列句子中的“可能”与文中加点的“可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已经幻想过许多许多不可能的事实。
[B]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C]事情的发展不外有两种可能。
[D]格里高尔急走几步,想尽可能追上他。
22.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谈及“中国园林妙在含蓄”,有人认为,在艺术上含蓄是一种美,可是在人际交往中,含蓄则会带来自我的遮蔽,造成交流的阻碍,不利于成事。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语言文字运用Ⅰ相关材料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美人,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留园)、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而联对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更令人击节称叹,徘徊不已。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小斋三间,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见到,顿觉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称好,游罢个个传诵。至于匾额,有砖刻、石刻,联屏有板对、竹对、板屏、大理石屏,外加石刻书条石,皆少用画,比具体的形象来得曲折耐味。其所以不用装裱的屏联,因园林建筑多敞口,有损纸质,额对露天者用砖石,室内者用竹木,皆因地制宜而安排。
1.D [A项,“二者有相同的写作目的”错误。两则材料写作目的不完全相同,它们各有其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调查研究是我党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作风。材料二侧重于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观念和政治品格。B项,“完全不同”错误。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德的调研为例,论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在根本上是一致的。C项,“只有心中想着造福人民,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强加关系,材料二说的是“只有把‘造福人民’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办人民需要的实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2.D [D项,“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错误,材料二没有提及“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
3.C [C项,“只要走出办公室……”错误,材料二第四段强调的是“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只要走出办公室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法绝对。]
4.解析:①由材料二“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可知,“定心丸”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党对群众关切的问题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从而使群众放心的行为做法和言语指导。
②由材料二“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式,更是创造人民满意政绩的‘金钥匙’”可知,“金钥匙”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创造人民满意政绩的调查研究方法。
③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我党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④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而这些比喻手法的应用,不仅使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现要走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主题,增强了论述语言的生动性,更能让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
答案:①“定心丸”比喻党对群众关切的问题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从而使群众放心的行为做法和言语指导,“金钥匙”比喻调查研究的方法。这些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我党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这些词语简洁明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调查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现要走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主题,增强了论述语言的生动性。
5.解析:①由材料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调查研究是我党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作风。
②由材料一“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可知,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的总体原则而言的。
③由材料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只有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知,材料二侧重于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观念和政治品格。
④由材料二“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党员干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运用人民智慧。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突出的是‘求实’‘为民’的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可知,材料二是就基层工作的具体方法而言的。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研究是我党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作风。②材料二侧重于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观念和政治品格。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的总体原则而言的,材料二是就基层工作的具体方法而言的。
6.D [A项,由“八床被子里有四床是买现成的羽绒被和蚕丝被,需要壮的是四床棉被,也只是作势”“正日子前一天的铺床也有趣。和壮被子比起来,铺床自然更是作势”可知,“作势”是因为壮的四床被子有现成的可用,不需要真正去做,铺床也不必怎么努力,装出做某种动作的姿势很正常,与“观念更新,与时俱进”无关,选项拔高主题。B项,由“要紧的是念词儿。大英没少干这差事,念起来一个磕巴儿都不打”可知,大英念词自然流畅,只是因为没少干这差事。C项,由“结婚那天,知客照例是最懂老礼儿的徐先儿”可知,三八席是结婚的老礼儿,并不是奢华风气的体现,也无批评之意。]
7.C [A项,“婚礼的热闹场面与此形成对照”错误。此处过度解读。B项,“使用了暗喻的手法”错误。由“一根长线应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纯白被里应的是白头偕老。每条被子或四斤或八斤重,应的是四平八稳”可知,写这些“讲究”只是点明寓意。D项,“这两个主要人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进一步突出了小说的主题”错误。由大英在正日子前一天铺床过程中念词儿一个磕巴儿都不打,妇女主任秀梅在正日子身兼摄影师和导演,忙着拍视频,还要拍《朝阳沟》选段,可知对烘托婚礼气氛来说,二人相得益彰,但描写形象时各有侧重,谈不上“互相映衬”。]
8.解析:①由注释看,《朝阳沟》讲述了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宝相约毕业后一同前往栓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故事,乔叶的《都是银环》里写青蓝从城里嫁到宝水村,可见二者在内容上有契合之处,乔叶的《都是银环》取用了前文本《朝阳沟》。
②乔叶的《都是银环》里写“等饭罢席收,秀梅却还兴犹未尽,到底没饶了小曹母亲,非要她来拍《朝阳沟》里那段‘亲家母你坐下’”,涉及《朝阳沟》选段里银环决定到农村落户后,银环娘来看望女儿受到热情接待的情形。由“大英说,你来代表银环,不唱也得在这里站着。能嫁进咱山沟里的闺女,像你青萍,还有青蓝,都是银环”“等我说完这唯一一句词,便是哄堂大笑”看,取用《朝阳沟》选段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将“青萍”“青蓝”与“银环”联系在了一起,也凸显了小说主题,超越了前文本。
答案:①《朝阳沟》选段的内容是银环决定到农村落户后,银环娘来看望女儿受到热情接待的情形,内容上和本文中青蓝从城里嫁到宝水村有契合之处。②本文取用《朝阳沟》选段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也凸显了小说主题,超越了前文本。
9.解析:①结合“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说就是凑个人头”可知,一家有喜事,大家来帮忙,干群关系也和谐融洽,是人际关系和谐。
②结合“表演加配乐很快妥当,秀梅当即发了出去。我点过了赞,不自觉地又看了两遍”可知,既有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有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③结合“大英说,你来代表银环……都是银环”可知,新时代乡村发展振兴,城里女孩到山村落户,这是城市与乡村的融合。
答案:①人际关系和谐。一家有喜事,大家来帮忙。干群关系也和谐融洽。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有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有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③城市与乡村的融合。新时代乡村发展振兴,城里女孩到山村落户。
10.BEG [句意:王景仁大怒,率领梁军全部出击,同周德威部转战,进至鄗邑之南。“景仁怒”,主谓结构,句意完整,B处断开;“悉以其军出”,“悉以其军”作状语修饰“出”,E处断开;“与德威转斗”,状中结构,其后G处断开。]
11.A [A项,错误。“色”,脸上的表情/妇女的美好容貌。句意:晋军看到对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女性上了年纪,美貌不再,憔悴衰老。B项,正确。“无类”,无遗类,无幸存者/不分类别。句意:我们将无一幸存了。/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C项,正确。“何为”,做什么/为什么。句意:问他王景仁现今在做什么。/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D项,正确。句意:使用士卒在于心志专一。/是因为心志专一啊。]
12.C [C项,“不到午时,敌军人饥马乏,欲退军”错误,“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是周德威的推测,实际是“至申时,梁军中尘起”,即午后三至五点,梁军才退军。]
13.解析:(1)“扰”,骚扰;“劳”,使疲惫;“以”,用。
(2)“摇”,动摇;“乘”,乘着,趁着;“衅”,嫌隙。
答案:(1)不如退兵到鄗邑,引诱敌人脱离营垒,骚扰他们使其疲惫不堪,然后就可以运用计谋取胜了。
(2)倘若主将有所疑忌,那么广大士卒的心意就会动摇;广大士卒心意动摇,那么敌人就会乘着有嫌隙(争端)而进攻。
14.解析:①“易地则用骑”,而野河是不利于以骑兵战胜晋军的,可王景仁却准备造船率兵离开野河,给了晋军可乘之机。王景仁失败在没有守住野河这一地形优势。
②“德威乃晨遣骑三百扣梁营,自以劲兵三千继之。……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被周德威引诱到平原地带利用骑兵优势打败。
答案:①王景仁没有守住野河这一地形优势。②被周德威引诱到平原地带利用骑兵优势打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骑兵对步兵作战时,如果遇到山林险隘、山坡沼泽的地形,就要快速离开此地,因为这是对骑兵作战不利而易取败的不利地形,不可在此种地域对敌交战。如要对敌交战,必须选择开阔平坦的地域,(这种地域)进退没有阻碍,战则必胜。兵法说:“在开阔平坦的地域作战,就要使用骑兵。”唐庄宗李存勖率兵救赵,在野河北扎营。梁将王景仁所率之兵多,晋军看到对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周德威勉励部队说:“梁军不过是汴州、宋州一带的雇工、小贩组成的乌合之众而已。”但德威回到帐中向庄宗报告说:“梁军很精锐,应当稍稍退后来等待时机。”庄宗说:“我率孤军千里而来,有利的是速战速决。”德威说:“并非这样。我军赖以取胜的有利条件在于骑兵。现在我军扎营在河边,这不是便于发挥我军长处的地方啊。”庄宗不高兴,回到帐中卧床休息,众将无人敢入帐请求进见。周德威只好对监军张承业说:“晋王生我气了。我不主张速战速决,并不是因为我畏敌怯战。假使梁军得到船筏渡过河来,我们将无一幸存了。不如退兵到鄗邑,引诱敌人脱离营垒,骚扰他们使其疲惫不堪,然后就可以运用计谋取胜了。”承业入见说:“德威老将,深知用兵打仗的策略,希望您不要忽视他的意见。”庄宗听后立即坐起说:“我正思考这个问题呢。”不久,德威抓获了后梁的巡哨兵,问他王景仁现今在做什么。他说:“已经建造了数百艘船,将用来搭设浮桥(渡河)。”德威于是带这个梁兵一起去见晋王。庄宗笑着说:“果然如你所料。”于是下令退军到鄗邑。周德威于是在早晨派出三百骑兵前往梁营挑战,他亲自率领三千精兵随后跟进。王景仁大怒,率领梁军全部出击,同周德威部转战,进至鄗邑之南。庄宗策马登上高处观察敌阵,高兴地说:“此地平原既便于前进,又便于退却,真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好地方。”于是派人告诉德威说:“我应该在你之前进攻,你可随后跟进。”德威劝阻说:“梁军轻装远来同我辗转交战,必定来不及携带干粮;等不到中午,就会人饥马乏,其军必定退却。乘其退却而攻击他们,一定能获得胜利。”到午后三至五点时分,梁军阵地(因人马后退)烟尘大起,德威乘机擂鼓呐喊,发起猛烈攻击,梁军大败。
材料二:
太宗说:“太公说:‘用步兵和车骑作战时,一定要依靠丘陵墓穴等险阻地形。’又孙子说:‘天隙之地,丘陵墓穴及旧城废墟的地方,军队不可停留。’为什么呢?”李靖说:“使用士卒在于心志专一,心志专一在于禁止迷信活动和消除疑虑。倘若主将有所疑忌,那么广大士卒的心意就会动摇;广大士卒心意动摇,那么敌人就会乘着有嫌隙(争端)而进攻。安营扎寨的地方,要便于人的活动行为。像绝涧、天井、天陷、天隙等地形,是人事不便利的地方,所以兵家要带领军队避开这种地方,防备敌人乘我(不便而进攻)。丘陵墓穴和旧城废墟的地方,不是极险之地,如我们得到它能变为有利之处,难道应该反而离开它吗?太公所说的,是用兵时至关重要的。”
15.B [B项,“诗人面对眼前霜打落木、群山萧疏的萧瑟之景,不由得生出一种悲意,烘托诗人被贬的伤感”错误。第三句写秋风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可群山却争相露峥嵘,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谁也扼杀不了的景象,没有悲意,也没有烘托诗人被贬的伤感。]
16.解析:①“解带西风飘画角”,意思是西风中飘来画角清哀的声音,我解开衣带胸怀更加豪雄。此处写诗人面对凛冽的西风,解带披襟而笑纳之;耳闻悲鸣的画角,却无“城上斜阳画角哀”之凄凉。“西风”“画角”虽然萧瑟、凄凉,但诗人“解带”迎“西风”,听“画角”,更多表现的是诗人的坦荡洒脱。
②“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思是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
答案:①“西风”“画角”虽然萧瑟、凄凉,但诗人“解带”迎“西风”,听“画角”,更多表现的是诗人的坦荡洒脱。②“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中“清角”表达了词人的惨淡心情。
17.(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18.解析:“柔顺剂发挥作用的机理”即柔顺剂通过哪些方法使衣物变得柔软、蓬松、有弹性。在文段中直接筛选柔顺剂作用原理的内容:“使得其纤维间摩擦系数降低、可移动性增强”,“减少静电发生的可能”。其他为机理的作用、过程及结果,可忽略。
答案:柔顺剂通过使衣物纤维间摩擦系数降低、可移动性增强及减少静电发生的可能来使衣物变得柔软、蓬松。
19.解析:第①处,根据上文“不仅要放‘主料’”进行推断,所填句子要与上文形成递进关系,再结合“如柔顺剂、留香珠”,可填:还要放很多“配料”。第②处,结合前后文“只是人们用碱性洗涤用品清洗后”“为此,在洗涤时加入柔顺剂”,可知此处是强调柔顺性被破坏,可填“其柔顺性被破坏了”。第③处,由“则可能会出现电荷‘打架’现象”可知,此处是说同时使用各种洗涤剂和柔顺剂的危害,可填“若将它们一同倒入洗衣机”。
答案:①还要放很多“配料” ②其柔顺性被破坏了 ③若将它们一同倒入洗衣机
20.解析:A处:前句提到愤怒与个人价值观、期望和信念紧密相关,后句说当这些元素受到挑战或威胁时,愤怒情绪会加剧。所以,这里要填写能够准确表达这种紧密联系的成语。可填“息息相关”。B处:所在段落表达的是影响唤醒水平的行为对愤怒和攻击性具有的作用,从后文的句子看出这种作用很大,因而这里要填的是能修饰限制作用这个词并且表现作用很大的成语。故可填“举足轻重”。C处:前面提到,如果在愤怒时选择通过运动或发泄来减少愤怒,反而会加强生理唤醒程度,加剧愤怒感。这正好与初衷相反,因而填表达这种意思的成语。可填“适得其反”。
答案:A.息息相关 B.举足轻重 C.适得其反
21.B [文中加点的“可能”指某事物或情况有存在或发生的机会,表示一种推测或不确定性,是副词。A项,“可能”表达的是一种确定性,是形容词。B项,“可能”指某事物或情况有存在或发生的机会,表示一种推测或不确定性,是副词。C项,“可能”是用来列举事情发展的两种潜在情况,是名词。D项,“尽可能”是一个短语,表示尽量地、最大限度地去做某事,是副词。]
22.解析:首先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全段围绕着愤怒调节展开。第一段谈愤怒被认为最难以调节原因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强烈的影响。第二段总说影响唤醒水平的行为会对愤怒和攻击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段、第四段分说:第三段谈愤怒时选择通过运动或者发泄来减少愤怒,会加强了生理唤醒的程度。第四段谈想要减少愤怒,可以从减少生理唤醒着手。因而整个文段的主要内容是生理唤醒的活动如何调节愤怒:增强生理唤醒的活动可能加剧愤怒和攻击性,降低生理唤醒的活动则有助于减少愤怒和攻击性。其次题目要求运用转折关系,因而找好句间关系,然后加上转折关联词但是、可是、然而等即可。
答案:增强生理唤醒的活动,可能加剧愤怒和攻击性,但是/可是/然而降低生理唤醒的活动,可以减少愤怒和攻击性。
23.[写作提示]
材料首先引用了“中国园林妙在含蓄”的观点,强调了含蓄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价值。随后,材料引入了一种对比视角,即在人际交往中,含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我遮蔽和交流障碍,暗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含蓄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差异。这为考生提供了从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沟通两个维度探讨含蓄的价值与局限性的机会。
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含蓄”是核心词汇,意味着表达上的间接、内敛,留给观众或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自我的遮蔽”“交流的阻碍”则指出了含蓄可能导致的误解、隔阂,以及在达成共识或目标时的不利影响;“成事”暗示了效率和结果导向的重要性,与含蓄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形成对比。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论述含蓄与坦诚在人际交往中的利弊,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探讨含蓄与坦诚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克服沟通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含蓄与坦诚,贵在适得其所;②打破遮蔽,真诚沟通;③含蓄:艺术的魅力,沟通的智慧。
[优秀范文]
含蓄之美,贵在得体
一考生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中国园林艺术以其含蓄蕴藉的独特魅力著称于世。然而,有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含蓄却会成为交流的阻碍。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含蓄”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我认为,含蓄之美,贵在得体,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人际交往,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好含蓄的分寸,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艺术领域,含蓄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它不追求直白浅露,而是在有限的形式中蕴藏着无限的意味,留给观赏者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最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中国园林便是“含蓄”美学的集大成者。它不追求雄伟壮观的视觉冲击,而是通过曲径通幽的小径、若隐若现的景致,引导观赏者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地感受其深邃的意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中国园林的美丽,是在于它的含蓄。”这种含蓄,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上,更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一石一木,一花一草,皆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它与西方园林那种规整、对称、直白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含蓄的运用则需要更加谨慎。诚然,含蓄可以使语言更加委婉,避免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过度含蓄,则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造成误解和隔阂。例如,当朋友需要帮助时,含蓄的表达可能无法准确传达你的关心和支持;在学习生活中,含蓄的批评可能无法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人性的复杂:有些人出于面子或自尊,不愿坦率表达诉求;有些人则缺乏安全感,倾向于用隐晦的方式试探对方。长此以往,含蓄便会成为交流的障碍,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人际交往,都需要把握好“含蓄”的分寸。在艺术创作中,要追求“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通过含蓄的手法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在人际交往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既要避免过于直接的冒犯,又要确保信息传递的清晰准确。尤其在需要坦诚沟通的关键时刻,更要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建立起真正信任和理解的桥梁。
总而言之,“含蓄”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能增添艺术的魅力,提升沟通的智慧;运用不当,则会遮蔽自我的表达,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含蓄”,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明智的选择,让“含蓄”真正成为一种美的体现,而非交流的障碍,使其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