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2张PPT)
现代文阅读Ⅱ
创新命题
任务一 文学类文本的非虚构写作类题
所谓非虚构写作,就是用真实元素独立完成的技巧性作品,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用小说的技法来写真实的故事,从而使作品更具叙事美感和艺术性。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非虚构写作”命题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类文本的阅读有可能进入新高考命题人的视野。
试卷 典型示例
2024·滨州联考 艺术界把以“事实”“诚实原则”为基础特征,同时具有一定“文学”特征的作品称为“非虚构文学”。本文具有“非虚构文学”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6分)(《为了走出大山》)
试卷 典型示例
2024·镇江模拟 《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非虚构写作”被称为小说、散文、戏剧之外的“第四类写作”,其突出特点是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6分)(《与世隔绝》)
2024·德州一模 有论者认为:“非虚构”写作,既具“介入”“在场”的真实性,又有文学的审美性。请简析本文是如何体现“非虚构”特征的。(6分)(《马鞍子》)
试卷 典型示例
2024·无锡 联考 语文教师将本文作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要求同学们以《〈马朝阳〉——以“非虚构写作”趋近真实》为题写一篇评论。请你自选两个评论角度,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马朝阳》)
[典例] (2024·镇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世隔绝
李 娟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与世隔绝的角落了,连月亮之上都不再神秘。我们沙漠腹心的这个沙窝子与外界也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这一点从大家的日常交谈中就可看出……总有那么多话题可聊!早也聊,晚也聊,一聊就没个完。说者声情并茂,闻者惊叹连连。肯定有外部的消息连续不断地进入这片荒野,才能维持这样的谈话嘛。
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牧羊时马上相逢的问候,其次是新什别克家那部无线座机电话。但是那个破电话几乎没啥信号,深更半夜才闪出一两格,打个电话得跟吵架一样大喊大叫:“……你能听见吗?我能听见!你说!你说!我能听见!你真的听不见吗?……”尽管如此,对这片荒野来说,已经足够了。
来到这里,一切安定下来,最重要的几项劳动也结束了。亲爱的加玛就该北上返回阿克哈拉照顾生病的奶奶了。可怎么回去呢?到哪儿找车呢?
牧场上的车统统都是三证全无的运营车,那样的车在荒野里若隐若现的沙子路上慢吞吞地,东倒西歪地爬啊爬啊,时速没法超过二十公里。只有偷偷上了乌河南岸的柏油路,才能陡然神气一下,开得飞快。可就连这样的车也是罕见的。终于有一天,居麻去北面的亲戚家帮忙挖地窝子,带回了一个消息,说有一辆车第二天将经过附近的牧场。于是加玛赶紧开始做准备。
所谓的“准备”主要是洗头。这令我很难理解。当时旱情严重,水非常珍贵,如果是为了洗给司机和其他乘客看的,这也太虚荣、太奢侈了吧?再一想,怎么能用“虚荣”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来定义这件事呢。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地应付,那就是“破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哪怕就只在一名司机和两三名乘客面前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面,也马虎不得啊。
于是加玛不但洗了头,还从头到脚整顿了一番。还打开上了锁的箱子,拆开一双新袜子换上。还坐下来打扮了整整一上午,抹了桂花头油(是的,都这年代了,牧场上的女人们仍习惯使用这种古老的化妆品),擦了粉底。光梳头发就梳了半个小时!
照我看来,有车的这个消息也未免太渺茫了些。不过是口耳相传的一则听闻,既没办法直接和司机联系、证实,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啥意外和变动。但大家还是把它作为确凿的事实接受了。
这一天很冷。一大早,只有一行脚印在结满白霜的地面上踩出黑色的粪土,一线绵延,穿过整个沙窝子消失在沙丘顶端。头一天晚上就已经打包好了行李,隔壁萨依娜也过来给奶奶捎了一小包糖果。嫂子给奶奶捎了两条塞着马肋骨的马肠,一包煮熟的肉,两张冬宰时剥的羊皮。所有东西统统用一块白布包着。除此之外,嫂子还额外给了加玛几块比较贵的糖果,使她高兴得喊叫起来。
然后这姑娘又翻出一只小小的空钱包,敞开了伸向居麻——要钱。居麻立马给了一百块,更是令她大乐。她原计划是要五十块。另外居麻还给奶奶捎了五百块,是生活费和治病的钱。
戴帽子时,女儿手持两顶帽子郑重地向爸爸征求意见。居麻说雪青色那顶好看,于是她立刻端正地戴在头上,遮住额头。看着这么整齐、快乐的女儿,居麻微笑无语,卷着莫合烟耐心地等她收拾利落。比起体面的女儿,父亲非常灰暗,他还是穿着那双补丁迭补丁的大头鞋,破旧的外套皱皱巴巴。在兴奋的女儿面前,他显得失落而精神不振,却解释说昨夜没有睡好。
然后两人出门上马,居麻送她去遥远的路边(所谓“路”,只是荒野中的两道车轮印)等车。传闻中的那辆车大约会在今天中午时分经过附近的荒野。两人的马消失在北沙梁另一面的荒野深处,我站在沙丘上看了许久。
少了两个人,我和嫂子备感寂寞。我去萨依娜家帮着绣花,下午两点才回家。结果回家推门一看,父女俩正围着矮桌吃肉……他们说,在路边等了四个小时,冻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回来了。看来车要么远远未到,要么早就走过了。
晚上,给奶奶捎的钱以及给加玛的零花钱又统统收了回去。虽然说好等出发时再给,但加玛还是很不乐意。我也觉得很奇怪,干吗要收回去呢?怕她乱花吗?问题是这荒野里到哪儿花钱去?
又过了几天,通过电话(之前一个多星期没信号……)得到一个稳妥的消息:有一辆小货车会前往旱情严重的北面牧场送冰,并于当天返回乌河一带。于是父女俩决定赶去那边的亲戚家坐等车来。
于是又一轮告别开始了。隔壁又过来表达了一遍对奶奶的问候。嫂子又开始打包给奶奶捎带的物什。居麻重新给钱,重新算账,这次又多给了二十块,还额外抓了一小把零钱。加玛喜滋滋地数了又数,反复感慨:“这么多啊,这么多钱啊……”
这回还是一大早起来,长时间梳头发、抹头油、打粉底、别头花。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当父女俩骑马的身影再一次消失在沙丘背后,我还在幻想:等到傍晚,门一开,两人又笑嘻嘻地回来了。
可这一次真的走了。居麻第二天中午才回来,向我们形容了那车的样子,说他一直看着车完全消失了才转身回家。嫂子又仔细地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夫妻俩长时间陷入沉默之中。
加玛走了,像一百个人走了!我们多寂寞啊。从此夜晚更漫长寂静。
(节选自《冬牧场》,有删改)
【注】 2010年,李娟加入《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在游牧民族的冬牧场里生活了3个多月,写成《冬牧场》一书。
《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被称为小说、散文、戏剧之外的“第四类写作”,其突出特点是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审题——确定答题切入点
①题干指出“非虚构写作”的特点,要求考生从“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两个角度对选文进行分析。
②“故事真实”强调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故事的真实性,“叙事精彩”主要涉及叙事技巧及表达效果。
读文——构建答题思维链
故事 真实 《冬牧场》这部作品写的是新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在冬牧场里的经历,是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淀的产物。因此作者能本真地描写牧民的生存境遇及其面貌和心灵。
选文中写到了加玛和爸爸两次等车的真实故事,突出了牧场的交通、通讯的不便,真的是一种与世隔绝,这是故事真实性的再现。
叙事 精彩 加玛的两次等车,浓墨重彩地描写第一次等车,各种收拾各种准备长达四小时的等候,结果车没有来,第二次又重新来一遍,真的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也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淳朴。
文中“照我看来,有车的这个消息也未免太渺茫了些。不过是口耳相传的一则听闻,既没办法直接和司机联系、证实,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啥意外和变动”为下文第一次等车失败埋下了伏笔。
叙事 精彩 文章语言质朴中不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比如第一段的描写就是运用反语来写这个地方的与世隔绝,第二段描写打电话“打个电话得跟吵架一样大喊大叫”,并且写出打电话的内容,突出作者描写地细腻传神。后文“居麻重新给钱,重新算账,这次又多给了二十块,还额外抓了一小把零钱。加玛喜滋滋地数了又数,反复感慨:‘这么多啊,这么多钱啊……’”也突出了描写细腻传神。
[组织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故事真实:①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②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
叙事精彩:①加玛等车的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②运用铺垫、伏笔,如“我”认为有车的消息“太渺茫了些”,为后文写加玛没有等到车做了铺垫;③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开头对聊天、打电话的描写。
1.读题干,弄清“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题干中往往提示出“非虚构写作”的特点,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把钥匙。抓住了题干要求中给出的有关“非虚构写作”特点的关键词,就可以在接下来的读文中锁定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2.读文本,把握“非虚构写作”的内容和技巧。
阅读文本,从内容和技巧两方面来梳理文本。内容上,看文章是如何体现“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技巧上,看文章是如何实现“非虚构写作”的“叙事艺术”。
(2024·德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马鞍子
王 族
①白哈巴村的巴车是个有意思的人,去哈巴河县城做衣服。裁缝把衣服做好后,他将上衣穿上,用力甩甩胳膊,扩扩胸说,不紧,好!
②裁缝又递给他裤子,他穿上后,快速蹲下,又快速站起,用手一摸屁股说,没开裆,好!
③我刚走进巴车的院子时,就看见他手提一副马鞍子,向拴在屋子旁的那匹马走去。他的马鞍子很古老,上面有铜饰花纹,皮子已油黑发亮,就连骑槽也已变得很黑。他走到马跟前抚摸着它的背说,休息好了吗?接着把鞍子往马背上一放,又说,穿上衣服;接着又系鞍子上的绳子,嘴里仍不闲着,系上腰带;最后,他在马脖子上挂一根红布条。我知道马挂红布条是为吉祥,但他却说,打上领带。做完这些,他把马牵出门,翻身上马,很快就出了村子。
④巴车的马鞍子已经传了五代人,至少有十一匹马用过,走过的路比草原还长。今天,他要骑着马去草场。草场就在村子旁边,将白哈巴村映衬得如同绿绸布上的一块青玉。
⑤村里人都知道巴车家有一副好马鞍子,巴车因而在村子里的地位很高。人们常说,好马配好鞍。有了好鞍子却不一定有好马,巴车现在正为此苦恼。他父亲曾骑过一匹好马,配的就是这个鞍子。巴车曾在十八岁那年骑过那匹马,迅疾如风,骑在上面顿感身轻如燕。可惜那匹马死在了他父亲前面,否则,就会传给他。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在寻找好马,但始终未能如愿,现在他骑的这匹马不能令人满意。我想找巴车聊聊马鞍子的事,但他骑马走了,我只好在村子里乱转。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我看见一副被闲置的马鞍子,因为被闲置得太久,上面落满灰尘。有一根野草从马鞍子夹缝中钻出,开出一朵小花。这家人对马鞍子早已彻底遗忘,便懒得把长进它夹缝的野草拔去。马鞍子被彻底遗忘,却在另一种时间里存在,那朵小花就是证词。
⑥太阳慢慢升高,被照亮的马鞍子仍显得硬朗,隐隐透出它昔日的稳健和坚实。正这么想着,一只蜜蜂落在马鞍子上,转瞬像隐身似的不见了。仔细一看,才发现马鞍子上有几个小孔。我正在惊讶,又有几只蜜蜂从小孔中钻了进去。在什么时候,是风、虫子还是雨珠把马鞍子弄出了小洞?后来让蜜蜂们发现了,便在里面筑了巢。小时候经常跟叔叔养蜜蜂,我知道只要一个地方有几只飞动的蜜蜂,里面肯定有一个巢……我觉得这个马鞍子真是有意思,被主人用旧了,随手扔在这里,却有一朵小花为它而开,有一群蜜蜂在里面筑巢。这虽是不会引人注目的事情,但却是生命,是一种更为平静和持久的存在。
⑦主人从牧场回来了,在栅栏外卸下马鞍子,将马拴在屋旁。他的马鞍子虽然时间已经不短,却显得粗糙和简陋。主人对马鞍子格外珍惜,小心翼翼地卸下拎进屋去。村里人都很珍爱马鞍子,把一匹一匹的马骑老后,马鞍子却还很新,很难像巴车的马鞍子那样引人注目。据村里的老人说,马鞍子其实是被一匹又一匹马磨合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三匹马可磨合出一个好马鞍子。有些马鞍子因为磨合不成,只好被遗弃,但被遗弃的马鞍子往往又有了新的存在方式,譬如一朵花和一群蜜蜂对它的依赖。正这样想着,一只蜜蜂
从小孔中爬出,绕马鞍子飞一圈后又落下,很快,便爬出很多只蜜蜂,嗡嗡地向远处飞去。刚才爬出的第一只蜜蜂像是哨兵或值班员,先是出来打探动静,然后向里面发出信号,于是大部队才出动了。它们飞过栅栏,向草场飞去,草场中的野草正在开花,正是它们采蜜的好对象。它们是一匹匹马,身上有非常好的鞍子,它们的梦想就骑在上面,指引着它们。
⑧下午,一群放牧者归来。走到村后的山坡上,他们突然纵马狂奔,马蹄声响成一片,像群鼓敲出的音乐。每匹马身上的鞍子都很显眼,在夕阳中反射出金黄的光芒。马蹄之音一浪高过一浪,闪着光的马鞍子被托起,又落下,让人觉得仿佛就是跳动的音符。过了一会儿,人们稳住马缓缓下坡,各自走回家去。他们都稳坐在马鞍上,身上落满金黄的夕阳。
⑨几天后,传来消息说巴车的马鞍子碎了。当时,他骑着马正在山里疾驰,马突然浑身一抖停住,马鞍子哗啦一声碎落在地上。他下了马,眼泪就下来了,好好的一个马鞍子,怎么说碎就碎了呢?那是几代人传下来的老鞍子,是他家的荣耀,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
⑩村里人说,再快的马也有跑不动的时候,再好的马鞍子也有用坏的时候。人们都觉得巴车太年轻,虽然祖上传下来的马鞍子是宝贝,但用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收起来。再好的东西也有好的尽头,人不注意,它的好就会变短,就会被提前用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巴车在试衣服时一系列具有个性化的言行,符合其作为草原骑手的身份,体现了他对骑马的热衷。
B.“已经传了五代人,至少有十一匹马用过”说明马鞍子使用时间久长,暗示其最终破碎的合理性。
C.家传的马鞍子之于巴车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既是他的精神寄托,又是他的社会地位的体现。
D.“我”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从废弃的马鞍子身上认识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
D [“无用之用才是大用”错误。文章通过对废弃的马鞍子的描写,是为了突出事物即使表面看起来失去了作用,但却还会以新的方式体现出另外的价值和意义,自有一份平静和持久。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环境描写虽寥寥数笔,却显示了草原的典型特点,与人物活动相得益彰,营造了和谐自然的氛围。
B.文中借助马鞍子,将眼前的一只只蜜蜂与想象中的一匹匹马自然联结,形象地展现了草原人的梦想。
C.第⑧段通过金色的马鞍子对一群牧民放牧归来的场面进行描绘,丰富了人物群像,用以揭示本文的主题。
D.本文在简单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更关注情景描绘和情理抒写,兼具小说与散文的双重特点。
√
C [“用以揭示本文的主题”错误。文中对牧民放牧归来的描写,写出了人与马鞍子相得益彰的完美配合是草原上亮丽的风景,突出马鞍子在草原的独特意义,丰富了文章内容,没有揭示文章主题。]
3.文中的马鞍子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人生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好的马鞍子要与好马相配,用马来磨合,启示人生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历经磨砺;②马鞍子磨合不成便会被遗弃,却会以新的方式存在,启示不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精彩,应当坦然面对;③好的马鞍子如果过度使用就会提前用废,启示精彩的人生要倍加珍惜,遵循规律,适度经营。
★4.有论者认为:“非虚构”写作,既具“介入”“在场”的真实性,又有文学的审美性。请简析本文是如何体现“非虚构”特征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真实性:形式上以第一人称叙事,描述“我”在白哈巴村的所见所闻,使作品具备了“介入”“在场”的真实品格;选材源于日常,贴近生活,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真实反映了牧民们的草原生活。②审美性:“我”对马鞍子的命运展开思考和联想,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作品以文学的审美性。
一、[主题:国家建设](2024·无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马朝阳
任晓雯
很多年里,马朝阳反复梦见自己,吮着老冰棍,随了父亲,走出大庆展览馆,去往儿童公园。父亲着狗皮帽、杠杠服、大头鞋,看似正要上工。面皮焦黑,手背却被劳保手套捂得爽白,白里浮了点点红,是常年用汽油洗手,染的慢性湿疹。那两爿红白的手,交叠在身后,引了马朝阳,梭行于方亭、长廊、水榭间,“看,油娃雕像。”马朝阳一撇头,父亲不见了。
(限时32分钟)
那是最后一趟父子出游。父亲道:“我跟你姆妈决定了,你暑假去上海,寻你阿娘白相。”“白相几天啊,一个礼拜吗?”公园门口磕头机轰响,吞掉父亲的回答。
马朝阳的父亲排行老二。阿娘反复讲,亏欠这个儿子。当年家境困窘,他主动奔赴大兴安岭,又响应油田招工,继而在那里成家。“你爸当年读书交关好,十只指拇头白白长长,像是秀才手。”
阿娘住在闸北。屋棚跟稗草似的乱长,弄堂窄到撑不起晾衣竿。偶有一两只家养鸡,从连绵的屋头顶上扑腾而过。马朝阳放学乱走一气,巴望迷路才好。兜兜转转,还是到了。推门,上楼,一过道的畚箕、铅桶、刀砧板、煤球炉、塑料面盆。再爬半截木梯,便是三层阁。一米五的眠床,是大伯家三口睡的。阿娘使用儿童折叠床,床头正对老虎窗。窗框子兜了半幅油布,刮啦啦风响。地板条浸到雨水,泛了霉色,豁出一道道罅隙。马朝阳在此打地铺。闻了马桶气味,听了楼下响动,流泪至后夜。他每天写信,“爸爸妈妈,你们还在生我气吗?我不该舔铁栏杆。让我回来吧,用笤帚疙瘩打我一顿。我保证听话,再不舔了。”没钱买邮票,一封封折成方块,攒在书包里。
大伯家订了牛奶。堂兄有时忘喝,有时偷偷倒掉。阿娘拿来一瓶,“小东北,你吃吧,你阿哥不肯吃,放到明天坏脱。”马朝阳撕了蜡线,揭了纸盖,嘬掉瓶口凝积的奶油,慢慢喝起来。
稍后,大伯母发现了,跌足道:“贼骨头,乡下人,滚回你的东北。”将书包校服往外扔。马朝阳捡起,缩在楼梯旁哭。阿娘下来道:“认个错去。”“我没错。”“真惹他们光火了,你就变成‘小拉兹’,困了马路上吃西北风。”“死掉拉倒,反正没人关心。”阿娘甩手一记头挞,“天天帮你买汰烧,还要哪能关心。亲生爷娘关心你呀,把你掼给我。我一把老骨头了,从早做到晚。”马朝阳起身,低头,随她进屋去。
熬到春节,终能回大庆。下火车时,天色已然铁灰。马朝阳想起幼年光景,主妇用木材引火,从屋后油坑铲了石油,哧啦浇在火头上。一家一户腾起的炊烟,磕头机滴落的原油,地面天然气管道渗漏的气味。他抽抽鼻头,泪星子冻住睫毛,挂得眼皮发沉。
父亲小跑而来,捽住他的胳膊,来回摁捏,“瘦这么多,没好好吃饭吧。”
“上海菜太甜了,还装在咪咪小的碗盏里。”
“尝过小笼包吗?”
“没。”
父亲松开手,“你妈在家烧好了等你,你给我多吃点肉。”
马朝阳跟上他,“你们一道去上海吧。”
“我们要上班赚钱养活你。”
“那我也不去了。”
“不要拎不清,多少人爬都想爬回上海。我们为你好,你长大就晓得了。”
“我不晓得。你们不肯让我回家,还一直逼我讲上海话。”
父亲停了步,用夹生东北话道:“磨磨叽叽,跟个老娘们似的。有种把书念好了,给你妈长脸,否则永远别回来。”
年后回上海,阿娘发现马朝阳性格有变,“小东北学精乖了,闷声不响的,读书成绩刺剌叫上去。”大伯母道:“书蠹头,有啥用。一天到夜板了只死人面孔,欠他多还他少似的,以后哪能适应社会。”
马朝阳挤进年级前五,一径冒尖到高三,考上华东理工。毕业那年,逢到闸北拆迁,大伯母欲将他户口从大学迁回,操作不及,被冻结了。她道:“就怪你大伯伯良心忒好,白白里养了一老一小,要紧关头派不上用场。你嘛读大学,你阿娘嘛,去年翘了辫子,拖到今年多好。一只户口补偿十八万,两只三十六万呢。”马朝阳轻声道:“你也没白养,我爸寄钱给你的。”大伯母假作不闻,逾数月,用赔偿款买了新房,悄然搬走,还停掉寻呼机。
马朝阳找到工作,户口滞留在人才市场。父亲南下,吵了几回架,说服老三。三伯母让写保证书,“我,马朝阳,暂将户口挂到马尚武家,马尚武家的房产与我无关。”按了手印。三伯道:“阳阳真想做上海人,还要自己买房的,免得讨不着老婆。”父亲道:“肯定会买,我们不缺钞票。”三伯母睃了他身上半黄不白的平布衬衫,道:“那是,阿哥捧牢一只铁饭碗,我们下岗工人没法比。”
回东北前,父亲想看马朝阳住处。马朝阳弗肯,“张江高科蛮远的,租了张眠床,困困觉而已。”他陪父亲逛南京东路。父亲走得舒展了,指指点点,这家是新开的,那家扩了门面,“上海样样比我小辰光好,就一样不好,外地人多起来了,一路上人轧人。”马朝阳嗯啊应声,拉他进“培罗蒙”。父亲道:“做啥,我不买衣服。”马朝阳掣住他,“没说买,先看看。”父子扭扯。父亲手臂一甩,纽扣落脱。
马朝阳俯身捉起那粒蹦蹦跳跳的纽扣,出了店门,小跑四顾。父亲已至街口,插行在两名路人间。他的小圆脑袋,像从人家肩胛旁溜过去的。马朝阳印象中,父亲身材最高,比王进喜还高,站在油管前“钩小头”,唰唰唰,跟甩纸片似的,还能一手一个煤气罐上楼。此刻,那双手反握在身后。平布衬衫黏湿了,背上显一块肉色。秃白的头旋,转过来,转过去,停在房产中介前,晃一下,进门了。马朝阳跺跺脚,喊一声爸,朝他奔跑起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坚持送马朝阳去上海读书,不让他回东北生活,还一直逼他讲上海话,是希望他能成为上海人,融入上海人的生活。
B.阿娘称马朝阳为“小东北”,大伯母称他“贼骨头”“乡下人”,都显示了对马朝阳的到来使她们的生活更逼仄的不满。
C.大伯母买新房后悄然搬走,停掉寻呼机,三伯母让写保证书的背后是生活压力下对马朝阳的戒备心和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D.父亲说“上海样样比我小辰光好”,展示上海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而“就一样不好”则透露出老观念对变化的不适应。
√
B [B项,“都显示了……不满”错误。阿娘的称呼是爱称,是隔辈之间情感的投射,是阿娘“反复讲,亏欠这个儿子”时在这个复杂家庭中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方言的运用,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同时,有利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中设置阿娘让马朝阳喝牛奶,继而又让马朝阳向大伯母道歉的生活细节,以此点明家庭关系。
C.小说首尾马朝阳对父亲手的肤色和力量的回忆,以小见大地塑造了主动扎根边疆、建设国家的父亲形象。
D.小说以马朝阳的一系列动作结尾,生动蕴藉地传达出他对父亲为让他留在上海所做之事的理解和感激。
√
D [D项,“理解和感激”不准确。马朝阳一系列的动作是“俯身捉起”“小跑四顾”“跺跺脚”“喊一声爸”“朝他奔跑”,父亲的动作是“停在房产中介前,晃一下,进门了”。中间的桥梁是“马朝阳印象中高大强壮的父亲,现在是双手反握、衬衫黏湿、显出肉色、秃白头旋”,那么儿子的情绪就应该是心酸、心疼,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利己前提的理解、感激。]
3.父亲的心理随着马朝阳去上海、留上海之事发生变化,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马朝阳去上海读书前,父亲带他到大庆展览馆和儿童公园游玩,显示其矛盾心理:不舍得儿子离开自己,但希望儿子能回到上海。②马朝阳春节从上海回大庆,父亲抓住他的手臂来回捏,且问东问西,表现了心疼和牵挂。③为了打消马朝阳回大庆的念头,父亲狠下心肠威胁他。④马朝阳找到工作后,父亲为了儿子的户口南下和三弟吵架,逛街时走进房产中介,表现了对儿子户口的焦虑和操心。
★4.语文教师将本文作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要求同学们以《〈马朝阳〉——以“非虚构写作”趋近真实》为题写一篇评论。请你自选两个评论角度,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力求还原细节来趋近生活的真实。如描写马朝阳在上海阿娘处的生活细节,反映了上海里弄真实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和生活压力下的人性;父亲东北地域特色和石油工人特殊的服饰,带马朝阳参观大庆展览馆,以及磕头机、油管等,都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石油工人们的无私奉献。②展现真实的历史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如作为知识青年的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庆,扎根油田,又为马朝阳能够回上海操心;闸北货币拆迁,大伯母为了多一个户口费尽心机;三伯母下岗,父亲为了落实马朝阳的户口想买房……都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影像,文中人物的命运及行为选择都深受时代政策的影响。
二、[主题:人物春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郭宝昌
①北京人有句俗话:“仰头老婆低头汉。”王师父就是“低头汉”那种。个头儿不高,剃一大光头,脑瓜顶儿永远都锃光瓦亮,永远是乡下人的打扮,永远贴着墙根儿走,永远只低头看眼巴前的路;走起路来腰板直溜背却有些驼,有点儿外八字;眯着眼似笑非笑,一脸平和谦恭,好像是对不起谁似的,见了熟人只打招呼,从不主动搭话也不看你,那感觉一拳就能把他打一跟头,真看不出有什么功夫。
②他教我功夫时已七十二岁高龄,我学了一年多。据说他走镖二十年间,遇敌无数,但从来没伤过人,没杀过人,还没丢过镖,自己也没受过伤,简直不可思议。他有个原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不伤人则不伤人。有一次遇到一伙悍匪,死说活说也不让路,王师父也不急,说行,等我脱了汗褟儿再动手。王师父脱下汗褟儿四下望了望,连棵树都没有,没地儿挂,只见路边有块巨石,他举了举衣服说别叫风刮跑了,走到巨石前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抠住石头缝隙一用力,竟把足有千斤重的巨石掀了起来,然后把衣服往石下一塞,又轻轻放下巨石压住,起身说道:“哪位先来?”那帮悍匪一见,知道遇见武林高手了,一哄而散。
③民国二十年左右,他在路上遇到一彪人马,为首的居然是个老道士,说久闻王金山大名,一定要比个高下,王师父万般无奈只能交手了,最后竟然败下阵来。这老道士也不劫镖,率众匪扬长而去。自此王师父隐退江湖,回京城西山老家务农去了。至于后来怎么到了宅门儿里看家护院,未闻其详。
④一九六四年初的一天,我路过六郎庄,在六郎庄武术社,听几个大汉正在聊武术界的一些事儿,居然两三次提到了王师父。我就上前问:你们说的是王金山吧?几个大汉都愣住了,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简单说明来历,几个汉子招手让我过去,我坐到席棚下的长凳上,说起师父王金山,那可说的就多了。
⑤虽说王师父在府上看家护院,但府中人从未拿他当下人,老爷子也始终称他“王师父”,还帮他抚养他的孙子,直到大学毕业。王师父除了教教孩子们练武以外,就是每天夜里十二点跟着老爷子巡查宅院,十几年来没出过差错。头厅里有一张窄床,是王师父的,可从没见他在床上躺着睡觉,他只在一张很古旧的太师椅上“五心(脚心、手心、脑门心)朝天”地盘腿而坐,上了床也是这般,似乎睡着了,可院子内外发生什么事,他永远一清二楚。
⑥一九五二年夏天,王师父没吃午饭,一直盘腿坐在太师椅上,像是僧人在打坐。我们一帮孩子出来进去打闹喊叫,他照睡不误,一动不动一个下午,谁也没当回事。到了吃晚饭时才发现,老人家就那么坐着归天了,七十九岁。
⑦我特别伤心,因为几年来王师父对我特好。他看出来了,宅门里的少爷小姐都看不起我,玩儿不到一块儿,我只和他的孙子合得来,他就经常带我们去逛街,买大刀、逛天桥、喝面茶、洗澡。当年鲜鱼口西口把口不远有个“大香园”澡堂子,王师父每个月都带着我和他孙子去洗一两次澡。王金山一进去,正泡在池子里洗澡的老少爷们儿便都起身慢慢围拢来,请安问好之后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撺掇起哄:“王师父,露一手!”经常是盛情难却,只好露一手,洗澡堂水池子旁常年摆着一条长凳,被水泡透了,两米多长,
两三寸厚,上面盖着一层又厚又糙的麻袋片,足有两三百斤重。只见王师父上前躬下腰伸出右手把住长凳的一头,卡在拇指和四指之间,然后伸直臂膀不打弯儿,竟把长凳端了起来,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当年镖路上手抠巨石的景象。澡堂里围观的众人喝彩叫好,武术社的汉子们听我讲这事也叫好。那天我临走的时候他们还送我一大兜荸荠,几个大汉还抱拳拱手说:“师叔慢走!”
⑧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各路溃退的残兵败将龟缩到北平城里,学校、寺庙、会馆全被他们占了,好多门窗被卸下来烧火取暖,整个北平人心惶惶,盗贼丛生防不胜防。王师父就夜夜不得安生了,每天十二点拉掉电闸就开始巡视。那天我们忽然被一阵闹声惊醒。院子里一片通明,出事了。我爬起来刚要往外跑,只听一声断喝:都不许出来!关上门!我忙又缩了回来趴到窗户上向外看。院当中站着老爷子和王师父,两人手中都提着一把鬼头刀,旁边四五个仆人手里也都抄了棍棒,狼狗大青儿“汪、汪”地吼叫着,隐约听到
“当啷当啷”的小铜铃声,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抬头望。只见一个黑影哈着腰快步走,一跃上了北屋脊,铃铛声也大了,黑影窜到西北角,稍稍一停,向院子里微微一鞠躬,突然老爷子大喊一声:“赏!”一个仆人立刻把一个装着大洋的小兜包递给王师父,只见王师父将那小兜包挂在鬼头刀的刀尖儿上,向上用力一甩,那兜包飞了过去,不偏不倚落在黑影举起的手上,黑影一矮身顺势在屋脊上磕了一个头,一缩身不见了,铃铛声隐隐远去。老爷子喊大家:“好了好了没事儿了,拉闸睡觉。”
(摘编自《收获》2021年第2期《非虚构·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欲扬先抑,开头着力渲染王师父貌不惊人、普通平常,为下文他的传奇经历蓄势铺垫,增强了表达效果。
B.第④段中六郎庄闲谈颇具匠心,侧面表现了王师父的影响力之大,也自然地完成了由写传闻到写亲历的过渡。
C.第⑦段讲述王师父端起长凳的细节,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表达出“我”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对王师父的怀念。
D.平常休息“五心朝天”盘腿打坐,离世时仍保持这个姿势,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王师父面对生死的豁达超脱。
√
D [D项,“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王师父面对生死的豁达超脱”错误。根据原文“他只在一张很古旧的太师椅上‘五心(脚心、手心、脑门心)朝天’地盘腿而坐,上了床也是这般,似乎睡着了,可院子内外发生什么事,他永远一清二楚”“一九五二年夏天,王师父没吃午饭,一直盘腿坐在太师椅上,像是僧人在打坐”“到了吃晚饭时才发现,老人家就那么坐着归天了”可知,这一姿势只是王师父的睡觉习惯,并非对生死的豁达超脱,但这种异于常人的睡觉习惯表现了王师父的传奇性和神秘色彩。]
6.关于文中“夜半御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盗贼挂铃而来,先鞠躬后磕头再离去,侧面说明了王师父的声名远扬。
B.王师父“一甩”的劲道准头显示了功夫的不凡,在客观上震慑了盗贼。
C.王师父未阻止老爷子对盗贼的“赏”钱之举,是出于对老爷子的尊重。
D.王师父身负看家护院的职责而并没有主动出击,这符合他的行事原则。
√
C [C项,“是出于对老爷子的尊重”错误。根据原文“他有个原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不伤人则不伤人”“老爷子喊大家:‘好了好了没事儿了,拉闸睡觉’”可知,老爷子对盗贼的“赏”钱之举,符合王师父的行事原则,他没有必要阻止,不存在尊重一说,况且这也符合老爷子的意愿。]
7.王师父是普通镖师,却被作者认为是“大人物”,请简要概括其“大”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根据原文“王师父就是‘低头汉’那种”“永远贴着墙根儿走,永远只低头看眼巴前的路”“眯着眼似笑非笑,一脸平和谦恭,好像是对不起谁似的”“那感觉一拳就能把他打一跟头”可以概括出王师父平和谦恭不高调。
②根据原文“他有个原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不伤人则不伤人”以及“路遇悍匪,掀起千斤巨石,吓得悍匪一哄而散”事迹可以概括出王师父武艺高强不逞强。
③根据原文“他在路上遇到一彪人马,为首的居然是个老道士,说久闻王金山大名,一定要比个高下,王师父万般无奈只能交手了,最后竟然败下阵来”可以概括出王师父与人为善重侠义。
④根据原文“每天夜里十二点跟着老爷子巡查宅院,十几年来没出过差错”“院子内外发生什么事,他永远一清二楚”“王师父就夜夜不得安生了,每天十二点拉掉电闸就开始巡视”可以概括出王师父忠于职守不懈怠。
[答案] ①平和谦恭不高调;②武艺高强不逞强;③与人为善重侠义;④忠于职守不懈怠。
★8.著名学者吴宓认为,优秀的写实小说,“绝非原来之实境”,而是“幻境之最真者”,同时,要讲究“剪裁之法”。本文作为“非虚构”作品,对吴宓的如上观点也有所体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本文的真实性体现在“我”是王师父的徒弟,王师父的一些事迹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而本文的传奇性体现在王师父早年间的一些传奇事迹。所以本文作为“非虚构”作品,体现为将“我”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听到的传闻结合起来,亦真亦幻,增强了真实性和传奇性。
②本文的真实性还体现在王师父的一些事迹都有历史背景,显得既真实又传奇,从而具有典型性。所以本文作为“非虚构”作品,体现为将人物故事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虚实结合,增强了典型性。
③本文详写王师父掀起千斤巨石,吓走悍匪一事,如“走到巨石前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抠住石头缝隙一用力,竟把足有千斤重的巨石掀了起来,然后把衣服往石下一塞,又轻轻放下巨石压住”。本文略写王师父路遇道士,最后败阵下来一事,如“为首的居然是个老道士,说久闻王金山大名,一定要比个高下,王师父万般无奈只能交手了,最后竟然败下阵来”。所以本文作为“非虚构”作品,体现为将极尽渲染的详写和一笔带过的略写结合起来,详略得当,增强了艺术性。
[答案] ①将“我”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听到的传闻结合起来,亦真亦幻,增强了真实性和传奇性;②将人物故事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虚实结合,增强了典型性;③将极尽渲染的详写和一笔带过的略写结合起来,详略得当,增强了艺术性。
任务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应用性考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的“应用性”,就是“善于观察各种现象,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问题,高度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与问题,具备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应用性考查,更多地体现在读写结合方面。
具体呈现出以下类型:
情境类型 典型示例
题型一:撰写读书札记 给出的命题情境为读书小组活动,要求就文章的某个方面,撰写读书鉴赏要点。 (2024·深圳联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读书小组拟以此文末段为例,写一则语言鉴赏札记,经讨论,大家提出两个角度:如诗的韵律和灵动的修辞。请任选其一,围绕选定角度写出你的鉴赏要点。(6分)
情境类型 典型示例
题型二:撰写视频脚本 给出的命题情境是场景拍摄,要求根据特写镜头,撰写视频脚本。 (2024·萍乡二模)班上准备把文中同学们去迎接雪的这一场景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以苏宁迎雪或袁新枝迎雪为特写镜头,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情境类型 典型示例
题型三:撰写旁批点评 给出的命题情境是自主阅读活动,要求根据某一方面撰写旁批点评。 (2024·皖南八校联考)旁批点评是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方法。请以“风筝·生活·快乐”为关键词,结合文本第⑩~ 段的相关内容写一则旁批点评。(6分)
[典例] (2024·萍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春万岁(节选)
王 蒙
姑娘们并排在街道上走。她们刚刚看过了电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还没有从幸福的陶醉中回到现实来,走得很慢很轻。
苏宁的嘴唇动了,上唇的黑痣隐隐现现:“我看完了电影,心里说不出的留恋……直到银幕上出现了‘完’字,窗户打开,光线照进来,喇叭里放出和电影内容毫不相干的广东音乐,我才惋惜地离开……”
“生活比电影还美。”袁新枝轻巧地走在前面,不时转回头,“譬如这街道难道不比电影更吸引人?”她用手左右一指。
于是大家都欣赏起街来。街是美。许多机关团体的门前都扎着彩牌坊,挂出古色古香的红灯笼,光明彻夜不灭。路旁,供应节日消费的摊商,忙碌地把快要卖光的水果和糕点拿给“抢购”的顾客。管理游行的服务人员,用白灰把队伍停留、行动的标志画在马路牙子上和路面上。迎面,走过许多和她们一样的穿上节日盛装的女学生。她们吃着西瓜或是玩着苹果,挽着手唱歌。
“北京的街好,但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村也能像城市一样繁荣呢?不知道多么遥远。”苏宁又说,而且叹息。
“为什么说远?”杨蔷云走在苏宁旁边,把手搭在苏宁肩上,“最近,我觉得一切都近极了,生活就像喷气式飞机,一日万里。回想我们梳着小辫,扭着秧歌去东交民巷欢迎解放军入城,好像就是昨天的事。那时候这条街上还停着一个大垃圾堆呢。明年就实行五年计划,说不定,不久,一觉醒来,周围已经是社会主义——乡村里的发电站也建立起来了。”说完,她首先为自己的幻想笑起来……
一九五二年的最后一天。各个教室都打扫干净,同学们换上了新衣裳,翻出了花领子。一切都有点不平常的劲儿。
先生讲课的时候,也是笑眯眯的。最后一堂课是钟先生的化学课。钟先生很严厉。她四十多岁了,没有结过婚。但今天她穿了一双很摩登的皮鞋,说话也和气,甚至对同学有点放纵。同学上课心不踏实,她也原谅了。讲了一段,离下课还有十分钟,她干脆把书合起来,向同学们聊自己过新年的感受:“明年——从明天起,就实行五年计划了,真是!我是学化学工程的,在旧社会没有地方去
建设工业。我迎接过多少新年了,哪一年也没让我看见国家有富强的希望。可是一九五三年,真是!同学们,你们有福气呀!”她眼圈红了红。她接着谈起对同学的希望:“怎么能不好好学化学呢?罗蒙诺索夫说过:化学已经升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来了……你们没有受过罪,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条件,青年时代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短促的。成天无所用心,一晃,也就过去了。你们得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使劲儿学,使劲儿干。”
钟声当当,一九五二年的最后一堂课结束了。同学们深深地给先生鞠躬,欢呼着冲向院子……
下雪了!第一个发现下雪的是杨蔷云。透过屋檐下“五年计划”宣传栏反射的光,她看见几片雪花。在灯光下,从那高高的黝黑的天空下,落下了稀疏的雪花。雪下得太稀了,好像它害羞自己来得太早,又像是先悄悄地探寻一下人间的消息。杨蔷云伸出自己的手,张开手指接待雪花,好容易手心上落了雪,灯光下一看,六角形跌坏了两个角。这个可怜的残废了的小雪花乖乖地在灯下闪着光。蔷云伸着手,可手上有什么呢?连一点明显的痕迹都没有。早来的、孤单的雪花就是这样软弱,她经不起一个姑娘的温暖啊!
蔷云飞快地跑向教室,报告这“重大”事件。她大喊:“下雪了,下雪了。”教室里的几个同学全部走出门,有人用手心,苏宁用面孔,袁新枝干脆伸出了舌头,去迎接那清凉的、新鲜的、今年第一次下的雪花。
袁新枝是布置教室的“主任设计师”,她的一队人马抱着红绿纸,拿着一笸箩针、线、糨糊、剪刀,跟随着她。
袁新枝怀着对自己的设计的欣赏和“动工”前的憧憬,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施工计划”:“过去呀,咱们布置的都是平面的,用花纸编成长条交叉起来,中间挂上一个龙睛鱼似的大灯笼,那玩意儿太俗气……”
“怎么样才是立体的呢?”苏宁问。她参加了布置教室的工作。
“咱们仍然在顶上横挂起花纸条来,”袁新枝指着上方,“然后再用浅绿色的纸剪成小细条,竖着粘在横纸条上,绿条下垂,像杨柳似的。再剪一些白色的、粉色的小花朵,黄色的小燕子,贴在柳条上。”
“这和新年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同学问。
“新年来了,我们要把春天先迎进我们的教室。”新枝得意地说。
于是大家动手。
除了这些装饰,她们还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了一个戴着大红帽子的小男孩,和一个梳着两条翘起来的辫子的小女孩。小男孩高举着书包,小女孩手托着有自己一半大的鸡毛毽儿,两人拉着手跑向红日,中间是艺术字体“1952—1953”。教室后面,更好看了,她们用天蓝色布折皱起来做背景,左下角是几棵枝叶繁茂的老松树,那是画在毛边纸上的水墨画,整个剪下来,别在蓝布上。整块蓝布上,布满了白纸剪成的一片片、一点点的雪花。雪花中,是竖写的两行字:“祝你们新年快乐,万岁长青!”女孩子的手的神话般的力量,使这破陋的教室变得栩栩如生,像仙境一样。
晚上,各班分别或联合开始活动。
全校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传达室的工友老侯用积攒的钱买了大量“二踢脚”,在校园里“砰——啪”乱放。
(有删改)
班上准备把文中同学们去迎接雪的这一场景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以苏宁迎雪或袁新枝迎雪为特写镜头,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镜头脚本时长:30秒 音乐特点 ① .
特写镜头(突出细节描写,50字左右) ② .
远镜头 灯光下,高高的天空中飘落稀疏的雪花。
视频解说(叙议结合,不超过50字) ③ .
[解题思维]
审题——确定答题切入点
①“以苏宁迎雪或袁新枝迎雪”给定了两个不同角度,“特写镜头”指明了拍摄方向。
②表格要求拟写“音乐特点”“特写镜头”“视频解说”三个方面,要注意“突出细节描写”“叙议结合”等关键词如何在拟写中体现。
读文——构建答题思维链
视频脚 本要素 要点分析
音乐特点 这是新年的前一天,大家准备欢度新年,这时候正好赶上下雪,迎接雪的是一群活泼的青年学生,因而音乐特点应该是:欢快/欢乐/轻快活泼。
视频脚本要素 要点分析
特写 镜头 (示例一)根据“苏宁用面孔”“去迎接那清凉的、新鲜的、今年第一次下的雪花”,可以设计苏宁的动作是“仰起脸”,为了体现享受的过程,可以“紧闭双眼”,任凭雪花亲吻自己的脸盘。还可以设计细节镜头“雪花轻轻落在苏宁的鼻尖上”,然后写苏宁绽开笑脸。
(示例二)根据“袁新枝干脆伸出了舌头,去迎接那清凉的、新鲜的、今年第一次下的雪花”,可以设计动作“伸出舌头”,然后写细节,“雪花轻轻落在她的舌头上,瞬间融化成清凉的水滴”;接着写袁新枝的表情动作“新枝陶醉地吧咂着嘴巴,像是在品尝琼浆”。
视频脚本要素 要点分析
视频 解说 要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概述画面,如“一群青年学生无畏寒冷,用极度的热情感受雪,迎接大自然的馈赠”。还要点明画面的意义,如“这是青春的激情与生命力量”。
[组织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欢快/欢乐/轻快活泼。
②(示例一)苏宁仰起脸,紧闭双眼,任凭雪花亲吻自己的脸盘。雪花轻轻落在苏宁的鼻尖上,凉了一下,随之点开了一个少女的笑脸。
(示例二)袁新枝迫不及待地伸出舌头,雪花轻轻落在她的舌头上,瞬间融化成清凉的水滴。新枝陶醉地吧咂着嘴巴,像是在品尝琼浆。
③一群青年学生无畏寒冷,用极度的热情感受雪,迎接大自然的馈赠。这是青春的激情与生命力量。
1.审题干,定类型。
题干中往往提供出应用类题目的类型要求,或读书札记,或视频脚本,或旁批点评,弄清要求是拟写的第一步。
2.依类型,定方法。
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拟写,方法并不相同。撰写读书札记,要找准切入角度,看是从内容方面入手,还是从语言艺术方法分析;撰写视频脚本,要注意结合视频拍摄镜头的特点来考虑;撰写旁批点评,也要找出角度,弄清点评的方向,才能有的放矢。
(2024·青岛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岁月包浆里的沉厚与轻盈
杨秀廷
①走进时光斑驳的隆里古城,仿佛一脚跨入六百年时空隧道。那首吟唱隆里古城风雨沧桑的歌谣,又在青阳门鼓楼风铃的伴奏下萦绕耳畔:
青阳门上的老铃铛,
风一来就歌唱,
唱杨花落尽的江南和起雾的山岗。
它听过马蹄破城墙,
见过烽烟染夜郎……
②诞生于明王朝“调北征南”“屯田戍边”金戈铁马激流中的隆里古城,大气雄沉的底色里,也流淌着灵动的气韵。
③即便是平常日子,地处黔湘桂交界地区的这座边邑古城也盛满了故事。古典意蕴与新生力量,在隆里古城蓬勃、抑扬、激荡,一如龙标书院守望岁岁年年琅琅书声的荷塘,一如流连于古城街巷中南来北往游客的惊叹。
④走进隆里,看见看得到的风景,走近看不见的灵魂。
⑤汉戏与“花脸龙”“迎故事”是隆里古城“三大文化瑰宝”。汉戏是隆里古城的一径文化血脉,那些折子戏,一折一折的,从征战、结义到歌颂忠烈,豪放中透出婉约的音韵。十多年前在隆里看的那场汉戏,锣鼓唱腔还萦绕在耳边。那戏班的“面相”和戏是别样的出彩。上好妆的老戏人,在观众的簇拥中,有板有眼地忙碌起来。随着一声铜锣响起,《三气周瑜》的三个角子相继登场。小生周瑜由七十三岁的老戏人姚文星饰演,他身披盔甲,手执纸扇,英气逼人。张飞的饰演者是五十多岁的李连培,身材魁梧,
一副黑脸扮相,一声“末将张飞来也”一下把全场镇住。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则由六十三岁的胡炳兰担纲,她是古城汉戏班子中年纪最长的旦角。演出时,锣和鼓表现得很兴奋,在伴奏乐音中,京胡的峭拔和绵长成了主角。最急切的是童林祥执掌的铜钵,那种声调,起初是嘈嘈切切,忽而似洪流翻卷,涛声震天……人物、剧情、环境相互映衬、激扬,在时空穿越中,把观众带进了刀光剑影的历史深处。
⑥岁月流走,那些残破的戏服已经被新的戏装取代,不变的是隆里人代代传承的激情鼓点。一个族群,在明王朝“调北征南”的烽烟里,由北而南,从东往西,如漂萍,似苍耳,在异乡扎下了根。六百年后,这些屯军的后裔,用抑扬的唱腔和彩绘的脸谱,追忆铁马金戈,回望千里乡关。
⑦“花脸龙”是隆里古城别具风骨的一道风景。舞龙者皆画“花脸”,旦、末、净、丑咸集,每条龙的舞者因位置不同而脸谱不一,一条舞动的“花脸龙”即如一出京剧。元宵节的隆里古城,“花脸”如云,绝色,惊艳。激越的锣鼓依然如六百年过往时空一样,引领隆里人又一年的舞龙狂欢热潮。
⑧“花脸龙”由军傩戏演变而来,又融入了祈福迎祥的传统习俗。汉戏《蓝季子会大哥》取材于宋朝初期。“蓝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故事,隆里先民将它和舞龙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舞龙与戏曲相结合的传统民间活动。明代洪武年间屯军带它入隆里,六百年古风愈久愈浓。舞龙者脸谱和扮相夸张,每条龙都是龙尾居首,由执掌龙尾的丑角“蓝季子”带动整条龙进退,这在全国的舞龙活动中,是独一无二的。
⑨锣鼓一响,古城东、南、西、北各门的龙队,从古城千户所门前来到西门外龙溪河畔状元祠,在这里“出龙”。仪式结束,爆竹惊空,金鼓齐鸣,各路“花脸龙”会聚城中广场。舞龙者便展示各种绝活,花样迭出,势若翻江倒海,场面恢宏壮观,令人目不暇接。隆里人以前所未有的色彩和想象,绘就了“花脸如云”的壮观景象。
⑩隆里“迎故事”也叫“迎春”,剧情、人物、衣着等与演戏一样,不同的是演出的舞台是活动的。剧中人物彩妆立于舞台上,他们所穿的衣服,按照所饰演的人物朝代、身份来订制,以绫罗绸缎制成,色彩艳丽。装扮巡游的“天女散花”“西天取经”“观音送子”,把隆里古城从古代的传说中托举而出。“迎故事”演出的剧目,意在驱邪迎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把祝福带给各家各户。游演时,众人敲锣打鼓,十六名壮汉抬着舞台在街巷间移动,舞台上的人物凌空游走于古城上空,所到之处锣鼓喧天,喜庆热闹。至迎接“故事”的人家门前,将舞台放下,主人燃烛烧香放鞭炮,供奉米花、麻叶、糖果等茶点,接受祝福。
隆里“迎故事”糅合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以锣、钵、鼓助兴,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演绎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是“活动的舞台、凝固的戏剧”。每一次“迎故事”,隆里人都会舞动“花脸龙”,唱响汉戏来“迎会”与庆贺。一个“迎”字,道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心怀景仰的虔敬心态。每一个来到隆里观看“迎故事”的人,不管身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都须首先这样引颈仰望,那样的时刻,是隆里古城最美的时光。
隆里古城就是以这样的情怀,放下腰身,轻卷珠帘,透出些许醺醉,又泛出几分欣悦。
时光积淀沉厚的包浆,也羽化灵性与轻盈,文化传承葆育隆里的灵魂,隆里族群就是这样从容,自在,乐观,自信,追赶记忆,培护根脉,且歌且行,六百年一路灿烂……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吟唱古城风雨沧桑的歌谣开篇,既写出了隆里古城的自然风貌,又表现出它的气韵灵动和历史厚重感。
B.作者在描述《三气周瑜》的汉戏表演时交代角色的年龄,表现出老戏人对汉戏的热爱,突出汉戏历史悠久。
C.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表面上是描写乐器的“情态”和乐音的特点,实际上是表现乐器演奏者激情演奏的情形。
D.文中隆里人作为屯军后裔的独特族群,守护传承着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虽时光流逝,但情怀不变。
√
B [“突出汉戏历史悠久”错误,交代角色的年龄偏大,表现出老戏人对传统汉戏的热爱,不能“突出汉戏历史悠久”,选项于文无据。]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不惜笔墨描写汉戏角色的面相和表演、“花脸如云”的壮观景象,是为了衬托风俗独特、富于艺术魅力的“迎故事”。
B.文章在介绍三大文化瑰宝时,既多角度描写表演场面,又穿插补充相关历史与文化,彰显了古城的沉厚与轻盈,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
C.第 段中的“迎”字,道出隆里人对传统文化的虔敬之情,引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⑨段中“出龙”的引号用法不同。
D.文章最后一段以诗一般的语言,深情地赞叹隆里古城六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及文化对隆里人的滋养,照应标题,卒章显志。
√
A [“是为了衬托风俗独特、富于艺术魅力的‘迎故事’”错误,在作者笔下,二者是并重的,谈不上衬托。]
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红色)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即便是平常日子,地处黔湘桂交界地区的这座边邑古城也盛满了故事。
(2)走进隆里,看见看得到的风景,走近看不见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盛满”本指器物装满东西,此处说“边邑古城也盛满了故事”运用了比拟修辞,把隆里古城与故事比作器物装满东西,凸显古城里故事之多,形象地写出古城文化底蕴的深厚与丰富。②文中提到“杨花落尽的江南和起雾的山岗”“荷塘”,也有“时光斑驳的隆里古城”“老铃铛”“马蹄破城墙”“烽烟染夜郎”“调北征南”“屯田戍边”“金戈铁马激流中的隆里古城”“龙标书院”等,可见“风景”一语双关,既指隆里古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指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风俗;意蕴丰富,启人深思,增强了语言表达力。
[答案] ①“盛满”运用比拟的手法,把隆里古城与故事比作器物装满东西,形象地写出古城底蕴的深厚与丰富。②“风景”一语双关,既指隆里古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指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风俗;含蓄有深度,增强了语言表达力,使读者获得了启示和感悟。
★4.同学们准备把隆里古城“迎故事”的场面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视频脚本 背景音乐的风格 喜庆、热闹
远镜头 ① .
特写镜头 ② .
视频解说(不超过60字)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远镜头要呈现整体效果。结合“游演时,众人敲锣打鼓,十六名壮汉抬着舞台在街巷间移动,舞台上的人物凌空游走于古城上空”“每一次‘迎故事’,隆里人都会舞动‘花脸龙’,唱响汉戏来‘迎会’与庆贺”可知,远镜头呈现:众人敲锣打鼓,人们抬着舞台在街巷间移动,人们舞动“花脸龙”、唱着汉戏。
②特写镜头要呈现“迎故事”的突出特色。结合“游演时,众人敲锣打鼓……都须首先这样引颈仰望”可知,特写镜头呈现:众人托举舞台,主人燃烛烧香放鞭炮,供奉茶点;游人引颈仰望。
③视频解说要介绍“迎故事”的相关内容,其中来历与特点应结合具体内容介绍。文中相关信息有“迎故事”是隆里古城“三大文化瑰宝”之一,“隆里‘迎故事’也叫‘迎春’”“演出的舞台是活动的”“融入了祈福迎祥的传统习俗”“糅合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以锣、钵、鼓助兴,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演绎一个个美丽的故事”“道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心怀景仰的虔敬心态”。概括整合以上信息即可。
[答案] ①众人敲锣打鼓,人们抬着舞台在街巷间移动,人们舞动“花脸龙”、唱着汉戏。②众人托举舞台,主人燃烛烧香放鞭炮,供奉茶点;游人引颈仰望。③“迎故事”是隆里古城三大文化瑰宝之一,也叫“迎春”,其舞台是移动的,糅合多种艺术,表达祈福迎祥之意,表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敬仰。
一、[主题:中华文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黄河精魂
刘白羽
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我曾栉风沐雨,九渡黄河。隆冬寒天,冰川崩裂,步履其上,如临深渊,其峻,其险,令人神魂惊悚;而当初夏,山洪激发,奔腾澎湃,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千万里,其神魄,其气韵,顿使我心胸为之开阔,禁不住仰天长啸。
你,母亲的河流,啊!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
(限时32分钟)
你诞生了丰裕富饶的黄河文化,抚育了惊天动地的黄河英灵。近来,随着年事日增,回顾既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一往无前。黄河,你不愧是华夏文明的伟大象征。历史上,不论来自国内、国外的民族危难如何严酷,只要黄河母亲一声怒吼,全体人民就会呼啸而起,团结奋斗,扭转乾坤,转危为安。举例说,二次大战中,中国被侵略的时间最长,所遭受的灾难最重,因而,所进行的血战也最为壮烈,无数英雄的热血洒遍大地,壮志凛然千秋。正是在这前赴后继、慷慨悲歌的大背景下,爆发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为黄钟大吕的交响,最为神奇瑰丽的篇章——抗日战争。而指挥这一交响、抒写这一篇章的,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曾记得,在黄土高原之上、延安凤凰山下,那幽静的小屋里,那烛光闪烁之中,毛主席亲自分派我深入华北敌后。革命导师大气磅礴、奋笔直书的情景,至今想起,犹历历在目。接受任务后,我乘着皮筏,穿越滔滔波浪,强渡黄河。那一刻,我恍然悟到,毛主席的神魄,正是黄河的神魄。出发途中与完成任务后归来,我直观地感觉到了毛主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从容潇洒和制定游击战、确立持久战的深思熟虑。毛泽东是中国的马克思,他率领我们在血雨腥风中,砸碎旧世界的桎梏,创造一个亮堂堂的新世界。
有一次,我从黄河中游过渡,登上太行诸峰。正是春光明媚,山野里桃李盛开。在山上,我见到了朱德总司令。我和朱总司令,初识于风雪汾河,但在太行山,才相知相熟起来。朱老总宽厚仁德,雄才伟略,雍容大度,扬眉万里,手挥千军。不久,日寇向太行山发动大扫荡,恰逢此时,漳河水势陡然暴涨,咆哮奔腾,摧崖拍岸。前有洪水,后有敌军,形势十分危急。然而,我看到朱总司令镇定地站在悬崖之上,谈笑间,指挥队伍泅渡,心头立刻溢满了自信。果然,当队伍转移到太行深处,眼前顿时浓荫蔽天,清溪潺潺。终于迎来了反扫荡,千山万壑,擂鼓助威,抗日战士如黄河东去,势如破竹,一往无前。
又一次,队伍向黄河下游挺进。平原烈火,红缨枪如林木戟立,地下道似星罗棋布。朗朗的蓝天下,健儿们策马飞驰。在南宫,我见到了邓小平政委。小平同志正与美国人卡尔逊交谈,那是一间古老的厅堂,高大而荫凉。话题是国际形势,小平同志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精辟的分析,竟然震撼了卡尔逊的心灵。若干年后,卡尔逊回忆起当年那番谈话,充满敬意地写道:他矮而胖,身体很结实,头脑像芥末一样灵敏。一天下午,我们讨论了国际政治的整个领域,他掌握的情况之多,使我吃惊。有件材料,弄得我目
瞪口呆,茫然不知作答。他说:“去年,美国把从国外购买的武器一半以上提供给了日本。”“你能肯定吗?”我问。我知道美国人民不会这么做的,怎么能把战争物资卖给一个侵略国家呢?“是的,”他肯定地说,“消息来源,就是你们美国的新闻电讯。”我很尴尬,说:“恐怕是电讯搞错了,在过去一年中,我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屠杀和蹂躏,我不能相信,美国人会有意地介入这场灾难。”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后来我了解到,日本的确是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武装。
小平同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的血脉里,似乎正汩汩流动着黄河的灵慧。
也就是在那以后不久,我们从南宫进入国统区,向黄河前进。路上,国民党负责护送我们的人,嫌天热,躺在了树底下歇凉。谁知不远处就是日军阵地,好险啊!末了,我们机智突围,并顺利渡过黄河。
斗转星移,天翻地覆。一唱雄鸡天下白。黄河依然是母亲河,千秋万载,不改其志。危难时,她发出怒吼,振聋发聩。太平时,她波翻浪舞,一路欢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我乘飞机从乌鲁木齐回京。登机时,半空里还是一片浓云密雨的景象,待穿过云层,升上高空,蓝天顿时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凭窗俯瞰,下面是一望无垠的冰峰雪岭,重重叠叠,白纹如网,皑皑耀人眼目。
飞了一程,则君临茫茫无际的黄土高原。纵目处,黄色的沙丘中,蜿蜒盘绕着一条细长细长的飘带,若隐若现,闪闪烁烁。又过了一程,就接着金光汇聚的黄河了。啊,黄河,你在人民的大地上恣肆流淌,纵情欢笑。你是文化,你是文明,你是风华,你是气概。你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今,又鼓舞着亿万人民乘风破浪,激流勇进。长风一拂,万弩齐发啊!黄河,你奔出涌向二十一世纪的气势吧!你唱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赞歌吧!虽有险阻,虽有暗礁,然而,我们的哲学,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理论,必定成为现实。长歌当啸,黄河,你这壮丽的航程,你这古典而又现代的风范,你这赫赫巍巍的民族精魂!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引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状黄河奔腾气势,引毛泽东“一唱雄鸡天下白”抒对新中国成立的欢欣,信手拈来,契合无间。
B.“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这组排比短句是作者触景生情之感,突出黄河流域面积大、河水混浊、水量丰沛等特点。
C.作者巧用景物烘托情感,如以“咆哮奔腾,摧崖拍岸”渲染遭遇险境的危急,以“浓荫蔽天,清溪潺潺”烘托成功转移的愉悦。
D.文中摘引卡尔逊回忆录中的文字,既突出邓小平才学渊博、睿智、敏锐等特点,也表达了卡尔逊对他由衷的钦敬、欣赏之意。
√
B [“突出黄河流域面积大、河水混浊、水量丰沛等特点”错误。结合原文“你,母亲的河流,啊!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可知,这组排比叠词短句不仅写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更是从其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突出其伟大强悍、博大精深的特点。选项流于肤浅。]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回忆九渡黄河,概写冬、夏不同时节黄河或险峻或雄浑的景象,抒发自己或惊悚或开阔的感触,领起下文。
B.“红缨枪如林木戟立,地下道似星罗棋布”这两句用比喻、夸张手法,令人想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队伍之浩大、防守之严密。
C.“危难时,她发出怒吼,振聋发聩。太平时,她波翻浪舞,一路欢歌。”这两句结构相同,对比鲜明,比拟生动,情感饱满真挚。
D.文章以“黄河”为线索贯串全文,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通篇都用“你”指称黄河,叙述亲切自然,增强了感染力。
√
D [“以‘黄河’为线索……通篇都用‘你’指称黄河”错误。结合标题“黄河精魂”,原文“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我曾栉风沐雨,九渡黄河……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长歌当啸,黄河,你这壮丽的航程,你这古典而又现代的风范,你这赫赫巍巍的民族精魂”可知,从文章标题及全文语境、主旨蕴涵角度看,应是以“黄河精魂”为线索。选项这一说法欠妥帖。结合原文“你,母亲的河流”“你诞生了丰裕富饶的黄河文化,抚育了惊天动地的黄河英灵”“黄河,你不愧是华夏文明的伟大象征”“危难时,她发出怒吼,振聋发聩。太平时,她波翻浪舞,一路欢歌”可知,文章整体上以第二人称“你”来指称黄河,局部语句用“她”来指称黄河。选项“通篇都用‘你’指称黄河”这一分析也不准确。]
3.刘白羽认为,散文“应使人读了从中获得美感、诗意与深邃而优美的意境,才令人惊喜或惊叹,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刘白羽散文选》)。通读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创造美的意境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创造美的意境主要有三种途径:①写出散文的“神”。由形入神地写出事物(景和人)的内在精神。通篇紧扣“黄河精魂”来写,深挖黄河象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强悍,讴歌革命领袖、英杰的伟岸、超迈、亲和、灵慧。②饱含深情。叙事写人,写景状物,无不倾注澎湃、炽热的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黄河母亲的热爱,对革命导师、杰出统帅的爱戴,对中华民族的自豪,对华夏文明的自信。③富含哲理。在写景状物、叙事写人基础上,带有思辨色彩地进行哲理升华。以饱含感情的议论,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指挥”作用,点评毛泽东是中国的马克思。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读书小组拟以此文末段为例,写一则语言鉴赏札记,经讨论,大家提出两个角度:如诗的韵律和灵动的修辞。请任选其一,围绕选定角度写出你的鉴赏要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如诗的韵律)①末段语言表达呈现鲜明的如诗歌的韵律美,卒章显志,升华主题。②以排比短句传情达意,句式整饬,增强语势。③以宽式对偶句抒写礼赞,句式匀称,节奏和谐。④以四字短句穿插,错落有致,简洁明快。⑤多用整句(排比、对偶),整齐匀称,朗朗上口,有如诗的韵律。
(示例二)(灵动的修辞)①末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灵动,情感充沛,升华主题。②贴切比喻,状物逼真。把高空纵目所见的沙丘中的黄河比作细长的“飘带”,化静为动。③生动拟人,真情洋溢。说黄河“恣肆流淌,纵情欢笑”,突出黄河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④排比铺陈,酣畅淋漓。用短句铺排,盛赞黄河之博大精深的内涵、催人奋进的精神。
二、[主题:青春记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风筝仙女
铁 凝
①家居市区的边缘,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
②我们不必担心再会有房子遮挡抛向远处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在规划把这片菜地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公园对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迹,而一座城市能拥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地不易。公园与生俱来地有一种刻意招引市民的气质;菜地可没打算招谁,菜们自管自安稳地在泥土里成长。
③通常,四周的居民会在清晨和傍晚沿着田间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着垄沟背儿在菜畦里穿行。只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仍显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了的时候,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的奔跑,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④我的风筝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这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什么的。如此说这“仙女”的扎制者,便是这位名叫高玉修的邯郸农民了。虽说这位高玉修描画“仙女”的笔法粗陋幼稚,选用的颜料也极尽单调,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这风筝的,恰是“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他这种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句式让我决定,我就要这个“仙女”。
⑤傍晚之前该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太阳明亮而不刺眼,风也柔韧并且充满并不野蛮的力。举着我的“仙女”,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的督促着我“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⑥【甲】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⑦这热情有力的鼓动在我耳边呼啸,在早春的空气里洋溢,丝线从手中的线拐子上扑簌簌地滑落着,我回过头去仰望长天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为什么这些纸扎的玩艺儿一旦逃离了人手,便会比真的还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
⑧【乙】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⑨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一辆“奥迪”开过来了,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
⑩“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确是不同凡响地好看。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善意的人们以这真诚的叫好原谅了“钻戒”不可一世的气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
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同事。他曾告诉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就用家里没有用的碎棉线一段段接起来,代替风筝线。线的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跑着追。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摆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与别人无关。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爬上一座猪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我觉得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个朋友,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应姓高,与邯郸沙口村那个叫作高玉修的农民是一家人。
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在想究竟什么叫作放风筝。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联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②段,作者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对比“公园”和“菜地”的不同,窥探城市文明的异变。
B.“我”决定买下仙女风筝,因为“我”从“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广告中看出扎制者拙朴的本色。
C.甲、乙两句独立成段,构成间隔反复,充分抒发“我”对风筝自在高飞的赞叹及对自然的热爱等。
D.“我”用“钻戒”“蜈蚣”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
√
D [“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厌恶”错误。“蜈蚣”是风筝本来的样子,代称“蜈蚣”不足以看出“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另外原文中有“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等相关记叙,写出“我”旁观青年人时的平和心境,并没有“厌恶”的情感。]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用“你”的人称代替“我”的口吻,更能激起读者对自然原始的乡土生活的情感共鸣。
B.文章第⑦段以疑问句写出自然的神秘之感,让人震惊、赞叹。改写为肯定句则效果不尽相同。
C.文章第 段插叙的故事,虽不属于中心内容,不参与情节发展,但对表达主题有积极作用。
D.文章第 段以排比连写“我”追赶“仙女”的过程,凌乱的踪迹突显出“我”心无旁骛的执着。
√
C [“不参与情节发展”错误。文章第 段以联想的方式插叙同事放风筝、追风筝的故事,“走神”“断线”推动了情节发展,同事的“追逐”也自然引出“我”对“仙女”的追逐并产生思考。]
★7.旁批点评是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方法。请以“风筝·生活·快乐”为关键词,结合文本第⑩~ 段的相关内容写一则旁批点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手戴钻戒的青年”和“我的同事”放风筝是截然不同的。“手戴钻戒的青年”这样放风筝:“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他如此傲慢,以至于缺失了放风筝本身的乐趣。
②“我的同事”这样放风筝:“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就用家里没有用的碎棉线一段段接起来,代替风筝线。线的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跑着追。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我”的同事虽然家境不富裕,却更珍惜放风筝的不易,反而更容易从中得到快乐。快乐是在真实的、脚踏实地的追求中获得的。
[答案] (示例)青年人拥有巨大而华贵的风筝,但他不曾碰那风筝,物质生活的富足滋生了傲慢,使他无缘体会生活中真正的快乐;同事小时候亲手制作风筝,放飞风筝,追逐风筝,生活的匮乏让他更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于贫苦中也能脚踏实地地创造并获得真实的快乐。
8.有人认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的对乡村的情感与她在《哦,香雪》中的表达相矛盾。对此你怎么看?简要阐述理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哦,香雪》创作于八十年代初期,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小说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赞美了乡村人身上淳朴、沉稳、内敛的气质。
②本文通过描写在“市区的边缘”,在“楼房前边……农民的菜地”里放风筝的自由和快乐,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通过“手戴钻戒的青年”被物质异化,不懂得放风筝的快乐,站在都市人的视角进行反思,对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的审视,对物质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态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表达对乡村、对土地的亲近,意在呼唤心灵的回归。
③两者都表现了对乡村的亲切感,对乡村人保留的淳朴人性的赞美。只是一个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视角,一个是站在城市人的视角,二者并不存在根本性矛盾。
[答案] (示例)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本文和《哦,香雪》都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赞美了乡村人身上淳朴、沉稳、内敛的气质。两篇文章是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不同时期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哦,香雪》创作于八十年代改革初期,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视角,表达她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现状的渴望;本文是站在现代都市人的视角,对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的审视,对物质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态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也表达了对乡村、对土地的亲近,意在呼唤心灵的回归。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