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课件(共1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文阅读 课件(共1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4 15: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2张PPT)
 古诗文阅读
任务一 古诗文阅读命题新思维
在高考评价体系引领下,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是近年来新课标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这一改革聚焦于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二轮复习备考中,要重视思维可视化、过程化和规范化的培养,提升考生的应对能力。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第14题由3分增加为5分,考查目标不在于简单地分析与判断,而在于引导考生对人与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判,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难度增加。
题干要求 考查思维
(2024·新课标Ⅰ卷)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批判思维
(2024·新课标Ⅱ卷)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5分) 比较思维
题干要求 考查思维
(2023·新课标Ⅰ卷)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批判思维
(2024·全国甲卷)C.斥 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推理思维
备考启示
1.重视语言学习与运用,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思维的发展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扎实做好语文听说读写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实践的经验,增长语言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多方面思维品质的提升。
2.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新课标在“课程评价”部分从五个角度、五个层次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培养思维,通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促进语文课程的学习。
掌握七大思维特点
1.分析思维:能够理解和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2.综合思维:能够将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创新思维:指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要求人们运用开放性、系统性、辩证否定和发散性的思维,提出新问题、创建新设想、发现新方法、得出新观点,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4.推理思维:能够基于已有的信息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5.比较思维:能够对不同的观点、事物、事件进行比较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6.批判思维:能够对信息和观点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其中的偏见和不足,并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和建议。其考查形式一般表现为:独立提出问题、评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
7.辩证思维:旨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揭示事物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2024·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
材料一: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蜚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节选自《尉缭子·武议》)
材料二:
传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蜚廉、恶来之徒,并幸受宠。”言好技力之主致技力之士也。或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辅以蜚廉、恶来之徒,与周军相当,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今言“不血刃”,非纣多力之效,蜚廉、恶来助纣之验也。
案武王之符瑞,不过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之祐,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武王有八百诸侯之助,高祖有天下义兵之佐。天下畔秦,宜多于纣。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则是孟贲、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则是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顿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
(节选自《论衡·语增篇》)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武王德同行之意。
[解析] 句意:周武王道德虽然很高,也不能征服一向受纣王厚爱的人的心;纣王虽然不好,也不会失去跟他操行相同的人的心。“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句中,“武王”是主语,“德虽盛”表条件,“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表示转折的结果,可于两者之间断开,即B处;“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和“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是并举成分,故可于E、F处断开。故应断于B、E、F。
[答案] BEF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红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加,指施加、施以,与《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加”意思相同。
B.幸,指受到君王宠信,与《六国论》“洎牧以谗诛”中的“诛”用法相同。
C.其实,指它的实际,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的“其实”意思相同。
D.当,指抵挡,与《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中的“当”意思不同。

A [A项,错误。施加、施以;更。句意:军队讨伐的国家。/洞内更深的地方,那些到的人更少了。B项,正确,都是被动用法。被宠幸;被诛杀。句意:都受到宠幸。/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C项,正确。句意:这不是它的实际情况。/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D项,正确。抵挡;面对。句意:以绞铁条成绳把铁钩拉直的力量去抵挡敌人。/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故选A。]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认为,用兵不是为盗,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而不伤害无辜,兵不血刃就能赢得天下人的亲附。武王伐纣就是如此。
B.传言纣王力大无比,又宠信蜚廉、恶来等猛士。材料二推断,商周对战之时,即便纣王被擒住,武王也不能做到“不血刃”。
C.材料二认为事情不能随意夸大,仔细考察,真相才会得到判定。纣王力大无穷与武王兵不血刃不能同时成立,必有一个说法错误。
D.材料一以武王商纣力量悬殊却能轻易克敌的事例,论证了修行人事的重要性;材料二则通过具体分析推断,否定了这一观点。

D [D项,“否定了这一观点”说法有误。材料二针对的是“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进行讨论,与修行人事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关。]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用兵,是用来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的。
如今称赞纣王的力气(大),那么武王的道德就被贬低了;称誉武王(的道德),那么纣王的力气就被小看了。
[解析] (1)“兵”,名词作动词,用兵;“所以”,表目的,意为“用来……的”。(2)“称”,称赞;“贬”,被贬低;“少”,被小看。
★5.[新题型·推理思维]请根据材料二第2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将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5分)
前提:(1)相比武王,高祖的祥瑞更加明显;
(2)相比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便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中给出的提示信息有“相比武王,高祖的祥瑞更加明显”,这里对应的是原文“案武王之符瑞,不过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之祐,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而原文后文中,“武王有八百诸侯之助”“高祖有天下义兵之佐”这两者的比较,则是对两者所拥有军事实力的比较,由此可得出条件二: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此后,原文进一步给出已知的高祖的现状“高祖……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充分说明了战事的艰巨,也就是说,高祖是付
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最终打败了秦国。而由高祖拥有更优越的前提条件尚不能避免惨烈的过程,我们可由此推出,武王条件不如高祖,按理说应该付出比高祖更惨烈的牺牲,才有可能同样取得胜利。而前文给出的假设是“不血刃”,也就是武王兵不血刃就打败了纣王,这显然与我们推出的结论矛盾。由此,可推出作者认为正确的结论是: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
[答案] 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 高祖付出惨重代价才打败秦国 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错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民。杀害别人的父兄,掠夺别人的财物,奴役别人的子女,这都是强盗行径。所以用兵,是用来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的。军队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兵器不用沾染鲜血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
武王讨伐商纣,军队在盟津渡河,指挥三百敢死之士,三万士兵。商纣陈兵亿万,又有蜚廉、恶来这些勇将,身先士卒,不避戟斧,军队绵延百里。武王并没有使士卒疲劳,也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纣王。没有什么吉凶灾祥预兆,只是有没有修明德行的结果。
材料二:
社会上流传的话说:“纣王的力气能把铁条拧成绳,把铁钩拉直,能托梁换柱。”这是说他力气大。“蜚廉、恶来这类人,都受到宠幸。”这是说喜欢武艺的君主会招来武艺高强的勇士。有的人说“周武王伐纣,兵器的锋刃上没有沾血就取得了胜利”。以纣能把铁条拧成绳把铁钩拉直的力气,再有蜚廉、恶来这类人辅佑,跟周军对敌,周武王道德虽然很高,也不能征服一向受纣王厚爱的人的心;纣王虽然不好,也不会失去跟他操行相同的人的心。虽然他被周武王捉住,当时也应当杀伤几十上百个人。如今说武王“不血刃”,这不是纣王力量大和蜚廉、恶来帮助纣王的证明。
考察周武王吉祥的征兆超不过汉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鸦的吉兆,高祖有斩断大蛇、老妇人在路上哭诉的符瑞。武王有八百诸侯的帮助,高祖有天下义兵的支持。天下背叛秦的,应该比背叛殷商的多。考察高祖讨伐秦朝,又回头来打败项羽,战场上流满鲜血,横尸以万计,军队散失士兵伤亡惨重,自己多次几乎死掉,然后才得到天下,可见作战艰苦,讨伐叛乱激烈。可是却偏偏要说周武王连兵器上都没有沾血就取得胜利,这不是它的实际情况。说他很轻易地打败纣,是可能的;要说是“兵不血刃”,就过分夸大了。
大凡天下的事情,不能夸大与缩小,要考察它的前前后后,其真相就会自然表现出来,而是非的真实情况就能判定。社会上称说纣的力气能绞铁条成绳把铁钩拉直,又讲武王伐纣,兵不血刃。以绞铁条成绳把铁钩拉直的力量去抵挡敌人,那是孟贲、夏育同等的人;以兵不血刃的道德战胜敌人,那是三皇、五帝一类的人。以绞铁条成绳的力量,是不应该被制服的;以兵不血刃的道德,是不应该使用武力的。如今称赞纣王的力气(大),那么武王的道德就被贬低了;称誉武王(的道德),那么纣王的力气就被小看了。纣王力大能把铁条拧成绳与武王兵不血刃,这两种说法不能同时成立;赞美纣王力大与赞美武王德高,这两种说法不可能都对。两种说法不能都对,那么肯定有一个不对。
二、(2024·黄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
材料一: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选自韩愈《伯夷颂》,有删改)
材料二: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也。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可信也。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武王伐纣,伯夷扣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 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
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是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其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
不存者也。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选自王安石《伯夷论》,有删改)
6.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韩子接迹于后世
[解析] 句意: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伯夷写了《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韩子因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B处断开;“亦为之颂”前省略主语“韩子”,“为之”修饰“颂”,二者共同作谓语,其后D处断开;“微二子”和“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构成假设关系,中间F处断开。
[答案] BDF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红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使跟随,与《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的用法相同。
B.扣,牵住,拉住,与《赤壁赋》“扣舷而歌之”中“扣”字的意思不同。
C.尤,最、甚,与《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中“尤”字的意思不同。
D.趋,奔赴,与《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趋”字的意思不同。

C [A项,正确。都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的意思。句意: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刘邦第二天早晨带领一百多人骑着马去拜见项羽。B项,正确。牵住,拉住;敲击。句意:伯夷拉住武王的马向他进谏。/用手叩击着船舷唱到。C项,错误。都指最、甚。句意: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何况我的孤苦,又特别严重呢。D项,正确。奔赴;朝向,走向。句意:从海边奔赴文王的邦都。/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故选C。]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韩愈看来,伯夷反对伐纣和耻食周粟之举,不仅是符合“义”的特立独行,更是深明君臣大义的臣下对“道”统的崇奉和维护。
B.韩愈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盛赞伯夷是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最不顾世俗非难的人,他的精神与日月、泰山、天地相比而丝毫不逊色。
C.王安石的《伯夷论》,针对《史记》及韩愈《伯夷颂》有关伯夷的记述和评论展开辩驳,体现了王安石不盲从权威、不苟顺流俗的理性精神。
D.王安石认为,伯夷是姜太公一类的人物,不满商纣暴政又德高望重,如果活到武王时期并辅佐他,其功劳成就将完全不逊于姜太公。

B [B项,“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盛赞伯夷是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最不顾世俗非难的人,他的精神与日月、泰山、天地相比而丝毫不逊色”错误,由原文“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可知,韩愈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的是对殷商以及武王伐纣的态度。]
9.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君臣之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作了《采薇》这首歌。
这时武王奋然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解析] (1)“宗”,归,归顺;“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感到耻辱;“义”,坚持君臣之义。(2)“相”,辅佐;“出”,拯救出来;“元元”,百姓。
★10.[新题型·批判思维]下图是材料二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成横线处的空缺内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本开篇先以“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也”引出对伯夷的讨论;由原文“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可知,文章陈述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对伯夷的评价,即他们不事暴君,等待天下清平,呼应前文“圣贤辩之甚详而明”。故此处应填“孔孟”;由原文“然则司马迁以武王伐纣……而为《采薇》之歌”可知,此处是司马迁对伯夷的记述,呼应前文“偏见独识”,故此处
应填:扣马而谏,耻食周粟;由原文“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可知,作者最后得出自己的看法:伯夷避世以待仁君,武王为君仁义,伯夷不可能反对。
[答案] ①孔孟 ②扣马而谏,耻食周粟 ③伯夷避世以待仁君,武王为君仁义,伯夷不可能反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读书人立身行事独特,符合道义罢了,不顾虑别人的赞誉或批评,都是豪杰之士,是坚定地相信道义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像伯夷这样的人,是穷尽天地、穷尽万世也不顾虑(别人看法)的人。(与他比较)即使光明的日月也不算亮,雄峻的泰山也不算高,宽广的天地也不算能包容。当殷商要灭亡而周要兴盛时,微子这样的贤人都抱着祭祀的器具离开殷商。武王、周公是圣人,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进攻殷商,未曾听说有人批评过他们。独有伯夷、叔齐认为他们不该。殷商灭亡后,天下承认周为宗主国。伯夷、叔齐二人独认为吃周的粮食是羞耻的,即使饿死也不后悔。由此说来,难道是(他们)有所求取才这样做的吗?(是因为他们)坚定地相信道义并清楚地知道自己。
材料二:
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已经把这些事说得详细清楚,可是后世(的人)不深入考察,仅凭借自己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就提出某种说法,使事情失去了本来面貌,而学士大夫们信守这种说法不改变,会有这种情况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关于伯夷,古代有孔子和孟子的论述。凭孔、孟二人的值得信赖而又反复论说,他们的说法就更可信了。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他遇上了残暴的纣王,不记旧怨,又不愿屈心侍奉,为了求得他(所追求)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志受辱,来等待天下清平,所
以称之为圣人。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伯夷拉住武王的马向他进谏,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君臣之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作了《采薇》这首歌。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伯夷写了《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商朝衰落,纣王因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伯夷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归附他。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会有什么不同吗?这时武王奋然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
却没参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伯夷、吕尚都是当时德重年高的人,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从海边奔赴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要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想归附西伯侯的愿望没等实现,就死在渤海边了吗?或许死在奔赴西伯的道路上了?也许到了文王的邦都却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吗?根据这种分析推论,也不会有像司马迁所说的伯夷“扣马而谏”这种说法成立的道理。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在太
公辅佐下终于完成,可唯独他不认为是正义的,难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为王,不仁义;武王为王,仁义。伯夷坚持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等待仁义的君王,后来出现了仁义的武王,又不侍奉他,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处于何种境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人持有偏见靠自己的见识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他的功业难道比姜太公少吗!
三、(2024·菏泽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9分)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
戏作长句二首(其二)①
陆 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②。
【注】 ①本诗为1194年陆游七十岁奉祠居山阴时作。②据《吕氏春秋·举难》载:“宁戚,春秋时卫人,以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扣牛角而歌。齐桓公以为非常人,召见,拜为上卿。”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笔调自然轻松,紧扣题目中的“暖”字,写出了天气的温和怡人,以及睡眠饱足的惬意。
B.颈联中视觉与听觉转至户外,“梅”象征诗人孤高自赏的品性,“雁”暗含了思乡思亲的情感。
C.尾联诗人借宁戚“扣牛角而歌”的典故抒发情感,引发读者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D.诗人截取晚年闲适生活的片段,写得真切细腻,让读者能够从中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

B [B项,“思乡思亲”错误,从诗歌内容看,写的就是日常家居的闲适生活,再加上山阴为诗人的家乡,故此句看不出思乡思亲的情感。]
★12.[新题型·批判思维]《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而林黛玉却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林黛玉又推荐香菱应该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你认同谁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中涉及香菱和林黛玉两种不同的观点,作答时首先确定自己认同的观点,再结合诗人的作品内容及初学诗的人的情况说明理由。
如果认同香菱的看法,就结合引用的本诗颔联分析。颔联大意是:室中的门帘不卷而留香久,古老的砚台微微凹下而聚墨多。诗句中的两处细节描写凸显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诗句浅显易懂,富有韵味,适合初学诗者。诗句中“留”和“聚”,“久”和“多”对仗工整,能体现出严整之美。
如果认同林黛玉的看法,就从内容分析,本诗只写居家的闲适之情,与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春望》、李白的《将进酒》等作品相比,格局不大,情感不厚重。本诗颔联过于重视格律技巧,缺少自然之美。根据题干中的“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可知,对于初学诗的人来说,如果陷入陆诗这样“浅近”的误区,就很难写出大格局的作品。
[答案] (示例一)我认同香菱的看法。①写出了日常生活情趣。帘不卷而“留香久”,砚微凹而“聚墨多”,两处细节描写凸显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②用语浅近却富有韵味。颔联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诗者。③对仗工整,有格律之趣。“留”和“聚”,“久”和“多”,都能体现出严整之美。
(示例二)我认同林黛玉的看法。①本诗只写居家的闲适之情,与王维、杜甫、李白等人相比,格局不大,情感不厚重。②过于重视格律技巧,有明显的雕琢痕迹,缺少自然之美。③对于初学诗的人来说,如果陷入陆诗这样“浅近”的误区,就很难写出像王维等人那样的大格局的作品。
四、(2024·三湘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3~14题。(9分)
[中吕]朝天子·卞和①
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传国争符②,伤身行货③,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
【注】 ①卞和:春秋楚人,在楚山(即荆山,在今湖北)发现了一块玉石(即璞),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璞,结果又被砍掉右足。到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了,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和氏璧”。②传国争符:和氏璧后为秦王所得,刻为玉印,号传国玺,为权力的象征,以后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③行货:意为贿赂。
13.下列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中“中吕”为曲牌名,“朝天子”为宫调名,“卞和”为曲名。
B.“只合”意为“只应”,“只合”一句为下文议论卞和献玉做了铺垫。
C.结句是作者激愤之语,与其拿着璞玉去琢磨,不如偷偷将它敲碎。
D.这首元曲先是叙述历史事件,接着展开议论,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

A [A项,“中吕”为宫调名,“朝天子”为曲牌名。]
★14.[新题型·创新思维]卞和献玉的故事一向被看作是才士不遇的悲剧,卞和也一向被人们深切同情,这首曲子对这个悲剧故事的看法颇有新意,请结合曲子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卞和”三句:春秋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了一块玉石,拿去分别献给楚厉王、武王、文王等。作者说,卞和得到璞玉后,藏到山里面多好,却偏要拿去献给楚王;如果人家三代国王都不识货,你能怎么样呢?结果先后被人家砍掉了两足。因此诗人认为卞和献玉是一种愚行,于自己是行货谋私,自讨苦吃,想得到点好处却遭受两次刑罚。
“传国争符”三句:和氏璧后为秦王所得,刻为玉印,号传国玺,为权力的象征,以后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行货”,意为贿赂,巴结国王想得点好处。这句话是倒装,意思说,你毁坏自己的身体去行贿,结果造成后世争战不休。通过卞和献璧、身遭不幸的故事,旁敲侧击地讽刺、揭露了忠奸不辨、滥施刑罚的封建统治者。
[答案] ①在这首曲子里,卞和成为被指责的对象,他的献玉,不但让自己砍掉了双足,还使这个社会征战不休。②卞和由被同情到被指责,作者意在批判封建帝王是非不分,滥用刑罚,表现了作者极大的愤慨。
任务二 文言文简答题命题新趋向
近年来,北京卷和上海卷走在了高考改革的前沿,全国卷命题有学习借鉴北京卷和上海卷的趋势。如2024年“九省联考”信息类文本阅读“4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的形式和北京卷一致,“8选3”文言文断句题和上海卷的命题形式类似。这说明全国卷善于取众家之长,灵活多变。下面汇集各地文言文阅读简答题新题型,以期对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的考生有所启发。
具体呈现出以下类型:
典型示例 考查特点
(2024·普陀二模)文学社打算将甲乙两文共同收录至校刊“历代文论”专栏,请你聚焦两文所探讨的核心话题,为这组文章拟一个总标题(字数不超过12个字)。(3分) 采用拟标题的形式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
典型示例 考查特点
(2024·普陀二模)甲乙两文都以李杜为例论证观点,你认为哪一篇例证更有说服力?请说明理由。(5分) 分析文章论证效果
(2024·浦东二模)材料二中,作者梳理了四棵古楠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材料一中,作者对独柞留存的原因也做了探究。请结合材料二,评析材料一写作意图的思想价值。(3分) 分析评价写作意图的思想价值
典型示例 考查特点
(2024·无锡模拟)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严重,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论》的创作目的。(3分)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2024·崇明二模)与第②段比较,分析第③段写人叙事的不同之处。(3分) 分析写人叙事的表达技巧
(2024·杨浦一模)本文为医生陈驭虚立传,对典型材料的组织很有特点,请结合第③④段填写表格。(5分) 分析组材特点
典型示例 考查特点
(原创题)针对本文中的叙事艺术,学习小组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探究梳理,请你运用表格梳理史书的叙事艺术,根据提示帮助学习小组填写表格的空缺处。(5分) 主观化,用表格梳理文本内容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精诚上通天,下为烈士。寡人愿赍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风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之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毕成,风胡
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问之曰:“此三剑何物所象?其名为何?”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釽[注],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
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楚王曰:“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
【注】 釽:剑身上的文采。
1.[新题型·文意理解题表格式呈现]针对本文中的叙事艺术,学习小组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探究梳理,请你运用表格梳理史书的叙事艺术,根据提示帮助学习小组填写表格的空缺处。(5分)
叙述艺术 具体内容 艺术效果
结构完整 叙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事完备,条理清晰
(楚王)制剑、保剑的
过程
叙述艺术 具体内容 艺术效果
运用对话 以楚王和风胡子对话的形式展开叙事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当议论 阐发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说理深刻
真实生动,鲜活
紧凑
君主和“兵器”的
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文本内容,并理解文本的叙事特色及艺术效果。运用表格梳理史书的叙事艺术,关联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导语“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第①空,其实是要概括两段文本的主要内容,根据第一段的“寡人愿赍邦之重宝……可乎”“于是……作铁剑”和“毕成”可知,这段叙述了制剑的过程。第二段主要说晋郑王想求取宝剑,围攻楚国都城三年,楚王手持泰阿剑指挥作战,最终晋军大败,这是在叙述保剑的过程。故第①空可填“(楚王)制剑、保剑的过程”。
第②空,可先回忆在教材中学过的对话体文言文,如《两小儿辩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等,然后结合这篇文本具体分析。文本主要通过楚王和风胡子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现场感强,叙事紧凑。故第②空可填“真实生动,鲜活紧凑”。第③空,根据“适当议论”可知,这里主要是说与“楚王制剑、保剑”这两件事相关的评价性内容,由此可定位到第二段的“时各有使然……大王有圣德”,举多个例子来说明不同时代的君主与“兵器”之间的关系。故第③空可填“君主和‘兵器’的关系”。
2.[新角度·以人物短评探究人物]作者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楚王和“兵器”的关系,写一则人物短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围绕楚王和“兵器”的关系写一则人物短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以议论的方式评价事件的意义,以叙述的方式概括具体的事例。根据第一段“寡人愿赍邦之重宝……使之作铁剑”可知,楚王愿意把国家中的贵重宝物都拿出来铸造宝剑,说明他认识到“兵器”的重要性。根据第二段“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晋郑之头毕白”可知,楚王在被包围三年,“仓谷粟索,库无兵革”之际,敢于手持泰阿剑,登上城楼,亲自指挥作战,用武力来威慑控制军队,说明他勇猛果敢。根据他和风胡子的对话可知,楚王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明白君主有圣明之德的重要性。把以上内容概括为一句议论的话就是:楚王要强兵兴国。
[答案] 楚王有强兵兴国的追求。①他认识到“兵器”的重要性,倾尽国宝,请人铸剑。②在被包围三年,“仓谷粟索,库无兵革”之际,他手持泰阿剑,登上城楼,亲自指挥作战。③他虚心向风胡子求教有关“兵器”的神威,听取正确的意见。
【参考译文】
楚王将风胡子召来询问他:“我听说吴国有干将,越国有欧冶子,这两个人冠绝当世,天下从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他们的精神真诚,上与天相通,下化为坚强的志气和惊人的作为。我愿意把国家中的贵重宝物,都拿来交给你,通过吴王请来这两个人为我铸造铁剑,你愿意吗?”风胡子说:“愿意。”于是,楚王就派遣风胡子到吴国去,拜见欧冶子和干将,请他们铸造铁剑。欧冶子和干将就开凿茨山,排干溪水,采掘出精美的铁石,铸成三把铁剑。铸成后,风胡子将它们送给楚王。楚王看到这三把剑所显现出的精气,
非常欣赏风胡子的能力,问他说:“这三把剑各象征什么呢?各叫什么名字呢?”风胡子回答说:“第一把叫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楚王说:“为什么叫龙渊、泰阿、工布呢?”风胡子回答说:“想知道龙渊剑,就察看它的形状,它就像攀登上高山,居高临下对着深渊一样;想知道泰阿剑,就要察看它的文采,它的文采高峻深厚,如同流水的波纹一般;想知道工布剑,也要察看它的文采,它的文采由纹理间起,到脊背处就看不见了,像珍珠却不能镶在衣服上,文采斑斓如流水一样不断绝。”
晋郑王听说后就来求取这三把宝剑,没有得到,兴兵围攻楚国都城,包围了三年还不撤兵。城内粮仓里的粮食吃完了,兵库中的武器装备也耗费殆尽。而楚王身边的亲信、大臣和贤士们,也没有办法解围。于是楚王知道后,就手持泰阿剑,登上城楼亲自指挥作战。晋国三军大败而退,士兵都心神迷乱,血流千里,猛兽纷纷跑来观望,江水为之回流播扬,晋郑王的头发一下子全白了。楚王大为喜悦,说:“这是宝剑的神威,还是我的勇力呢?”风胡子回答说:“是宝剑的神威,但也得助于君王的神勇。”楚王说:“宝
剑,是铁铸造的,原本能有这样的精气神威吗?”风胡子回答说:“不同的时代各有神物以成就功业。在轩辕、神农、赫胥的时代,用石头作兵器,拣取折断的树木搭成棚屋。这是神圣的君主教导人们这样做的。到黄帝的时代,用玉石制作兵器,有意识地砍伐树木来建造屋舍,开凿土地。玉石,是神奇灵异之物,但这也是遇到了有圣德的君主,才让人们这样做的。在大禹的时代,用铜铸造兵器,用它们开凿伊阙,疏通龙门,引导江河之水,向东流入东海。
(当时)天下顺畅太平,(于是)修治宫室,这难道不是依赖圣明君主的力量吗?在现在这个时代,铸造铁的兵器,用武力来威慑控制军队,天下听到后,没有人胆敢不归顺屈服的。这就是铁制兵器的神威,也正表明君王具有圣明之德。”楚王说:“我明白了。”
二、(2024·普陀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甲文】
昔之论诗者曰:诗人少达而多穷。或为说以解之曰: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耳。是二者皆非也。惟不以穷达累其心,而后辞有大过人者。古之诗人,若唐李白、杜甫,是皆魁垒奇杰之士,不得志于时,而其胸中超然,无穷达之累,故能发其豪迈隽伟之才、高古冲澹之趣,以成一家之言,名世而垂后。
(选自[明]刘永之《刘子高诗集序》,有删改)
【乙文】
余尝谓诗必游而后工,必穷者之游而后尤工。盖士之局守一隅者,闻见浅狭,诗思不出数百里外,而富贵之游又多汩于名利,所作皆应酬冗长,不足以发抒性灵。惟穷愁之人蓄其所有而未得施于行事,因舟车所更涉,历揽山川之雄秀、城阙之壮丽、人物之英伟、古迹之苍凉,感其郁积,往往形诸歌咏,以写伤今怀古、思亲念旧、叹老嗟卑之意。性灵所寓,墨光照耀,洵非栀言蜡貌而为欢娱之词者所可及也。昔太白负才不遇,南浮江汉,北抵燕晋,西至
邠岐,东入齐鲁吴越,足迹几遍寰宇,故其诗闳肆俊伟,有轻天下之气。杜少陵始游姑苏、渡浙江,中而放荡齐赵间,终乃客秦蜀、出夔峡、下襄阳,崎岖万里,老于羁人,无以效其忠爱,故其诗顿挫沉郁,有悲天悯人之志。诚哉!诗必以游而工,而尤工者,穷者之游之诗也。
(选自[清]陆元辅《燕游草序》,有删改)
3.[新题型·为文章拟标题]文学社打算将甲乙两文共同收录至校刊“历代文论”专栏,请你聚焦两文所探讨的核心话题,为这组文章拟一个总标题(字数不超过12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据甲文开篇“昔之论诗者曰:诗人少达而多穷。或为说以解之曰: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耳”可知,首先阐述两种观点,即“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不是创作使文人处境困厄,大概是处境困厄后诗文才写得好罢了”,之后用“是二者皆非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否定,并提出“惟不以穷达累其心,而后辞有大过人者”的观点。所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诗非穷而后工”,而在于“不以穷达累其心”。
依据乙文开篇“余尝谓诗必游而后工,必穷者之游而后尤工”可知,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即“诗人一定要在游历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歌,也一定在处境困厄的游历之后能写出更加精妙的诗歌”,之后具体分析李白和杜甫的实例,最后又重申观点。
所以两篇文章都是围绕是不是“诗穷而后工”“人生的穷达与诗境的高下”的话题来论述的,所以标题可以是“诗岂穷而工?”“诗非穷而后工”,或者“诗缘何而工?”“诗人之穷与诗歌之工”“人生的穷达与诗境的高下”。
[答案] (示例)诗岂穷而工?/诗非穷而后工/诗缘何而工?/诗人之穷与诗歌之工/人生的穷达与诗境的高下
4.[新题型·分析文章论据表达效果]甲乙两文都以李杜为例论证观点,你认为哪一篇例证更有说服力?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乙文例证更有说服力。因为:(1)依据乙文“昔太白负才不遇……有悲天悯人之志”可知,文章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两人一生游历天下的主要地方和行踪轨迹,充分体现了他们阅历之丰富,论证了他们之所以能写出千古奇文,主要是因为游历的经历,以及怀才不遇,能够把内心的真实感触表达出来,由此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诗必游而后工,必穷者之游而后尤工”,并且和前文“而富贵之游又多汩于名利,所作皆应酬冗长,不足以发抒性灵”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2)而依据甲文“若唐李白、杜甫,是皆魁垒奇杰之士……以成一家之言,名世而垂后”可知,虽然也使用了李白和杜甫的例子,但都只是笼统地概括了他们两人“不得志于时,而其胸中超然,无穷达之累”的精神世界,即“在不得志时,内心是一种超脱的,没有受到处境困厄还是仕途畅达的影响”,并没有具体展开在哪个时期写出了什么作品来体现这种精神,所以说服力不强,缺乏一定的佐证。文章应该列举实例,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
旅途时所写,抒发了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句子,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答案] (示例)乙文例证更有说服力。它不仅详细交代李杜二人游历天下的行踪,突出李杜二人怀才不遇后游历之广,而且论述了两者的诗歌特点与其游历天下所见所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穷者之游”对诗歌创作的具体影响,与上文富贵者之游之诗被名利所扰而不足以抒性灵形成鲜明对比,为支撑“穷者之游之诗尤工”的观点提供了更充分、更确凿的事实依据。甲文虽提及李杜诗风源自其“不以穷达累其心”,但未展开进一步的具体论述;李杜“胸中超然,无穷达之累”的论断也可能引发争议/也未必符合事实,例如杜甫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便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诗句抒发穷困潦倒、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因此例证缺乏说服力。
【参考译文】
【甲文】
过去论诗人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有的人为这种说法分析道:不是创作使文人处境困厄,大概是处境困厄后诗文才写得好罢了。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只是不要因为处境困厄还是仕途畅达而影响内心,这样才能写出超过别人的文章。古代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这些都是非常杰出的人才,在不得志时,内心是一种超脱的,没有受到处境困厄还是仕途畅达的影响,所以能够抒发他们那种豪迈伟大的才能、高古冲澹的志趣,而成就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并名垂后世。
【乙文】
我曾说诗人一定要在游历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歌,也一定在处境困厄的游历之后能写出更加精妙的诗歌。因为诗人如果只局限在很小的生活空间,见识就很浅薄狭窄,作诗的思维不超过几百里外,而富贵之人的游历又多耽于追求名利,作品也都是应付并且废话连篇,不能用来抒发内心的真性情。只有处境困厄不得志的人埋藏自己的内心却不能付诸行动,于是借助船车游历,饱览山川城阙的雄伟秀丽、杰出人物的功绩、苍凉的古迹,感慨自己内心的郁闷之情,常常用诗歌表达出来,来抒发伤今怀古、思亲念旧、叹老嗟
卑的情感。内心的感触,用笔墨来表达,并不是那些只用华丽的辞藻而作欢愉之辞的人比得上的。过去李白怀才不遇,向南游历长江汉水,向北到达燕晋之地,向西到达邠岐,向东进入齐鲁及吴越之地,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所以他的诗歌肆意雄健,有傲视天下的气概。杜甫开始游历姑苏、渡过浙江,之后游历齐赵之间,最后才客居秦蜀、路经夔峡、襄阳,崎岖行程万里,死于羁旅他乡,没有用来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方法,所以他的诗作语言顿挫沉郁,有悲天悯人的情感。的确啊!诗人一定要在游历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歌,也一定在处境困厄的游历之后能写出更加精妙的诗歌。
三、(2024·黄埔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材料一:
余所僦①屋有牖外大树一,挺然当牖中,盖柞属也。日夕视之,若贞人介士,高冠长剑,端俨自持,而庸夫孺子凛然莫敢犯。
主人翁曰:“公爱兹树乎?侬②先世手植兹树,将百年于兹。日者,荆楚暴卒蚁聚城邑。凡亭榭、道路、丛薄、丘陇之植,不问老弱坚脆,悉罹斧斤。于是树之生意尽矣。而吾庐之植独存。侬不知天故遗此耶?抑造化之所钟,而厚于他植也?”
余叹曰:凡物之生,有幸不幸。时当无事,家给人足,宫室器用,公私毕作,良工师来度材,为栋梁,为樯楫,为琴瑟,为俎豆,其幸也。一遇丧乱,暴殄于卒伍之手,为栅,为橹,为弧,为枪,特不幸尔。今兹树也,其寿与否,非吾所能知,夫既不殄于卒伍,苟遇良工师,将舍之耶,抑取之也?余将为翁为树庆矣。且吾闻之,昔者山阴陆公务观之帅蜀也,于其舍处见大楠四,皆历岁数百者。公以蜀故僭国③也,王氏、孟氏尝极土木之侈而四楠者无恙,为楠记之。顾此树者不两以相比,不三以相参,而涉历世变,与彼四楠者无异。吾亦将为兹树记。
(节选自[明]徐一夔《独柞轩记》)
材料二:
昌老④以书属予曰:“国宁之楠,几伐以营缮郡。人力全之,仅乃得免。惧卒不免也。”
予且叹且喜:“夫勿剪憩棠,恭敬桑梓⑤,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蒋堂守成都,有美政,止以筑铜壶阁,伐江渎庙一木,坐罢,书于国史。且王建、孟知祥专有西南,穷土木之侈,数十里间而独四楠不取,彼犹有畏而不敢者。今圣主以恭俭化天下,专阃方面⑥皆重德伟人,岂其残灭千岁遗迹,侈大栋宇,为王、孟之所难哉?意者,特出于吏胥梓匠,欺罔专恣,以自为功而已。使有以吾文告之者,读未终篇,禁令下矣。然则安可不书?”
(节选自[南宋]陆游《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
【注】 ①僦:租赁。②侬:我。③僭国:割据政权。这里指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和后蜀。④昌老:指国宁观主持蘧昌真人。⑤《诗经·召南·甘棠》有“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周人以此诗怀念召伯德政。《诗经·小雅·小弁》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人以“桑梓之地”为故乡。⑥专阃方面:指地方官员。
5.[新题型·分析评价写作意图的思想价值] 材料二中,作者梳理了四棵古楠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材料一中,作者对独柞留存的原因也做了探究。请结合材料二,评析材料一写作意图的思想价值。(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则材料都探究了树木不被砍伐的原因,并因之为树作记。
四棵古楠得以保留至今的原因在陆游看来,材料二第一段的“国宁之楠,几伐以营缮郡。人力全之,仅乃得免”是国宁观主持蘧昌真人对陆游讲述的四棵古楠未遭遇砍伐的原因之一。第二段中陆游引出《诗经》中的内容“夫勿剪憩棠,恭敬桑梓”及举实例“彼犹有畏而不敢者”,应该说这是他认为的古楠未遭砍伐的另一原因,即中国人爱护树木的优良传统以及地方统治者面对千年遗迹不敢造次的决定。
那么材料一中独柞能留住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徐一夔用了一句“此树者不两以相比,不三以相参,而涉历世变,与彼四楠者无异”指出独柞与古楠留存的原因的一致性,但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止于此。材料一开篇提到“日夕视之,若贞人介士,高冠长剑,端俨自持,而庸夫孺子凛然莫敢犯”,他认为独柞像是一个方正耿介之人,正直庄重,矜持克制,而平庸之辈、小儿之徒会害怕而不敢冒犯它。这其实是道出了其能留存的另一原因,即它的精神面貌,正
因为它的正直耿介,才让人望而却步,这棵树才幸免于难。表达了作者对柞树耿介品格的赞美与向往。而这棵树的精神品格不正像正直的人吗?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看似写树,实际是写人,意在赞扬独柞的高尚品质,暗含着善待人才的期望,启迪当今的人们也要树立高尚的理想人格。
[答案] 材料二认为四棵古楠不遭砍伐,是中国人爱护树木的优良传统以及地方统治者面对千年遗迹不敢造次的决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材料一还认为独柞得以保留,与其“若贞人介士”“端俨自持”的精神面貌有关,表达了作者对柞树耿介品格的赞美与向往;作者写此文意在赞扬独柞的高尚品质,暗含着善待人才的期望,启迪当今的人们也要树立高尚的理想人格。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所租赁的屋子窗外有一棵大树,十分挺拔,正对着窗口,大概是柞一类的树木。我早晚观看,它像是一个方正耿介之人,戴着高冠,佩着长剑,正直庄重,矜持克制,而平庸之辈、小儿之徒会害怕而不敢冒犯它。
房东老人说:“您喜爱这棵树吗?我的先辈亲手种植了这棵树,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了。近日,荆楚一带凶残的士兵像蚂蚁一样集结在城中,所有的亭台馆榭、道路通衢、低矮草丛、田园菜地里的树木,不论老弱坚脆,全都遭到砍伐。于是树木的生机就耗尽了。而我们屋子里的这棵树还在。我不知道是老天漏掉了这棵树,还是这棵树本来就是大自然所钟爱的,于是对这棵树更加偏爱呢?”
我感叹说:万物生长,有的幸运,有的不幸。当时天下没有战火,日常家用就能消耗得起,制造器物,也都能满足公家和私人的用途。优秀的木工来量材,(把树木)做成栋梁,做成桅杆船桨,做成琴瑟,做成祭祀器皿,这些都是它们的幸运。一旦遇到国家动乱,它们就被糟蹋在兵卒手里,做成了栅栏、盾牌、弓箭、木枪,实在是不幸啊。现在这棵树,它的寿命长久与否,我不知道。它不被糟蹋在兵卒手里,如果能遇到优秀的木工的话,他们是会放了它呢,还是砍了它来做工具呢?我将替你和这棵树庆幸啊。而且我听
说,过去山阴陆游在四川统领军队的时候,在他的屋舍处见到四棵大楠木,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陆游认为前蜀、后蜀都是割据政权,王建、孟知祥等人曾经极尽土木工程的奢华,但这四棵楠木无恙,于是为这四棵楠木做了一篇记。只是这棵树不是两两成对,也不是三棵鼎足,却能经历世事变化,和那四棵楠木没有差别。我也将为这棵树做记。
材料二:
蘧昌真人写信给我说:“国宁观的楠木,差一点儿被砍伐用来修建郡衙,亏得大家尽力保全,才刚刚得以幸免。恐怕最终也不会幸免啊。”
我又叹息又开心:“(《诗经》里说)不要剪去憩棠,要对桑梓恭敬。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姑且用蜀地的事情来说,蒋堂在成都执政的时候,有良好政治措施,只是因为造铜壶阁,砍伐了江渎庙的一棵树,因此被罢官。这件事写在了国史上。况且王建、孟知祥
割据西南,极大地耗尽了土木,方圆几十里间,这四棵楠木在当时没有被取用,他们还是有所畏惧而不敢砍伐的。更何况今天圣上以谦恭俭朴教化天下,而地方大员都是重视德行的高尚君子,又怎么会毁灭这千年的遗迹,用来扩大自己的栋宇,做王建、孟知祥都觉得为难的事呢?想来,(这种砍伐树木的主意)都只是出于胥吏木工,欺骗上级,想要为自己邀功而已。假使拿我的文章给他们看,也许他们还没读完,禁止伐木的命令已经下达到他们这里了。既然这样,那么我又怎么能不写下我的这个记呢?”
四、(2024·无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材料一: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①,文帝复问之,
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②,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 ①秋请:古代诸侯王于秋季朝见天子。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役。
6.[新题型·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严重,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论》的创作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材料二中柳宗元说“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虽百代可知也”,说明汉初分封诸侯王的时候,实行郡县制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已经得到证明。而结合唐王朝因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而由盛转衰的史实可知,柳宗元运用西汉削藩的史实,是为了充分论证郡县制的优越性,从而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势力。
[答案] ①以西汉削藩的史实,论证了郡县制的优越性;②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势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初,在孝文帝时,吴国太子入宫朝见皇上,侍候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博戏时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砸死了吴太子,让人把他的尸体送回故乡安葬。到了吴国,吴王怨恨地说:“天下都同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要埋葬到这里!”吴王又让人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朝见皇上。皇上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便拘留、查问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开
始有了反叛的想法。后来,吴王派人替自己朝见天子,文帝再次问起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者回答说:“吴王其实没病。朝廷拘留了吴国的几批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找借口说生病了。前人说‘查看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悔过自新。”于是文帝释放了使者,让他们回国,并特意赏给吴王坐几和手杖,表示照顾他年老,特许不必进京朝见。吴王得以被免除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而吴国内能冶铜、制盐,百姓不缴纳赋税,吴王雇人服役,而且给价公平;每年按时慰问优秀人才,赏赐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来吴国搜捕逃犯,吴王都阻止不允。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
晁错多次上奏陈述吴王的过失,认为应削减他的封地。文帝宽厚,不忍心惩罚他,所以吴王越来越骄纵。到景帝即位,晁错对景帝说:“以前高帝刚平定天下,兄弟少,诸子年幼,大封同姓诸侯王,封给齐国七十多个城,楚国四十多个城,吴国五十多个城。这三个非嫡亲诸侯王的封地,占去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因先前太子死亡而生出嫌隙,谎称有病不来朝见,依古法应处死。文帝不忍心,赏赐他坐几和手杖。天子对他的恩德深厚,他本该悔过自新才对,却更加骄横放肆,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招诱天下
逃亡人谋划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反叛;不削减封地,他也会反叛。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封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景帝让公卿、列侯、宗室共同讨论这件事,没人敢和晁错争辩,唯独窦婴有争议,从此窦婴与晁错有了嫌隙。
材料二: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偏失,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几年之内,为了平息战乱援救伤员疲于奔命。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汉朝衰败不振的状况达三代之久。后来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他们安分自守。但是汉初分封诸侯王的时候,实行郡县制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因此得到证明。继汉朝以后称帝的人,即使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五、(2024·宝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王君①传
[明]徐渭
吾友王君,讳某字某,卒之。又明年,其子某以葬其考,时缺志铭,惧遂殒殁其素也。乃书状来请传。余读已,喟然者久之。
夫以王君少颖敏苦学,未弱冠以儒充试②一不售,乃为生,于府学中便廪食,其后试有司,无一第不高等,且间甲诸同学生,百里之外裹粮而趋学者,无一不就王先生塾,乃弛担,如是且三十年,数奇矣,然犹以贡拔③,此人人能知之,某亦能言之者。至其以文受知一府公,府公怜其贫,颇风之。人持百金为寿,请府事,而君不为动。先是,又一他府公授一乡翰林,托令简壻④以属君。君对曰:“某薄命,业已约妇,无以承使君厚惠。”府公复翰林,戏举旧事曰:“事不谐矣。”此虽人人未必尽知之,然某犹能言之也。至君以一经教弟子,致束修若廪食准,铜钱以个计,可百万,乃悉以同诸弟,瑜者教之,瑕者食之,终其身为一窭⑤人。此则人或知之,君未尝言之,某亦不得言之者也。今夫身至大官镪盈藏⑥,乃嫂叔矜耰锄、兄弟以故业而斗者岂少哉?噫!可传已!
论曰:懋新君虽窭,然喜植花木,畜鱼于盆池,买古书帖及名人画满箧笥,数饾俎⑦衔杯,喜翩翩也。即为举子业,然亦时为诗,及好人为诗。城中大家治园池不少,友人中为诗者亦往往有之,然予不数过也,而特数过君。君之办景岂真过富人哉?而乃今则已矣。庄周曰:自惠子死,无以发吾言也。
【注】 ①王君:名鎜,字懋新,作者友人。②充试:参加科考。③贡拔:生员选拔到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④简壻:挑选女婿。⑤窭:贫穷。⑥镪盈藏:储藏大量钱币。⑦饾俎:指果蔬酒具。
7.[新题型·分析写人叙事的表达技巧]与第二段比较,分析第三段写人叙事的不同之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二段写王君事例主要写的是生平遭遇与为人品德。由“此人人能知之,某亦能言之者”“此虽人人未必尽知之,然某犹能言之也”可知,事例主要来自作者的听闻,由“此则人或知之,君未尝言之,某亦不得言之者也”可知,王君的事,王君不曾说的,作者也不能说,可知王君之事多是客观实录。
第三段“懋新君虽窭,然喜植花木,畜鱼于盆池,买古书帖及名人画满箧笥,数饾俎衔杯,喜翩翩也。即为举子业,然亦时为诗,及好人为诗”,写王君建造园林、饮酒作诗的闲情雅趣。由“然予不数过也,而特数过君”可知,此处所写王君的事是作者与王君的交往所知。由“而乃今则已矣。庄周曰:自惠子死,无以发吾言也”可知,结尾处作者抒发了私人情谊,表达了对王君的相惜与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第二段主要写王君的生平遭遇与为人品德,第三段写王君建造园林、饮酒作诗的闲情雅趣;前者主要来自作者的听闻,后者主要记叙作者与王君的交往经历;前者多客观实录,后者抒发私人情谊。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王君,避某讳,去世了。第二年,他的儿子某因为葬自己的父亲,当时缺少墓志铭,害怕就此埋没他的生平诸事,就写了他父亲的情况来请我为他写传。我读之后,喟然长叹了好久。
因为王君年少聪颖、思维敏捷、苦于学习,未成年就以儒生的身份参加科考一直不能考取,于是作为儒生,在府学中享受公家给的粮食,这之后到有关部门应试,没有一次考试不是高等,并且在各位同窗儒生中间或第一,从百里之外的地方带着粮食来学习的人,无一不到王先生教学的地方,于是放下担子,像这样将近三十年,命运不好,然而还是凭借贡士的身份被选拔出来,这是人人都能了解的,我也能说说他的事。直到他凭借文章被一府公知遇,府公怜悯他的贫困,认为他很有风范。他人持百金为他做寿礼,请他到府做事,而王君不为所动。在这之前,又一其他府公得到同乡翰
林的授意,委托县令让他选拔女婿,心里属意王君。王君回答说:“我是薄命之人,已经和妇人有了婚约,没有办法承受使君的厚爱。”府公回复翰林,戏举之前的事说:“事不成功了。”此事虽然人人未必都知道,然而我能说说。至王君凭一部经书教授弟子,要学生的奉赠礼物按照公家供给口粮的标准,铜钱以个计算,大约百万,就全都给了所有同宗之弟。有优点的教导他们,有缺点的养活他们,其身到死也是一个贫穷的人。这就是别人或许知道,王君不曾说的事,我也不能说的事啊。如今身至大官用绳子串钱充满库藏,嫂叔却拿着农具种地、兄弟之间因为原有基业(祖上传下的家业)相斗的人难道少吗?哎!王君的事可以传之后世了!
议论说:懋新君虽贫穷,但喜爱种植花木,在盆池养鱼,买古书帖和名人画(装)满箱和笼等竹器,多次吃着桌子上的饭食,口含酒杯,欣然自得。等到为应考试而准备学业,也随时作诗,也喜欢替人作诗。城里不少大户人家建造园池,友人之中也往往有写诗的人,然而我不会多次去拜访他们,而唯独多次去拜访王君。王君置办之景难道真超过富人吗?如今这些早已没有了。庄周说:自从惠子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象了!
六、(2024·杨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陈驭虚墓志铭
[清]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而不乐仕宦。少好方,无所不通,而独以治疫为名。疫者闻君来视,即自庆不死。
京师每岁大疫,自春之暮至于秋不已。康熙辛未,余游京师,仆某遘疫,君命市冰以大罂贮之,使纵饮,须臾尽;及夕,和药下之,汗雨注,遂愈。余问之,君曰:“是非医者所知也。此地人畜骈阗①,食腥膻,家无溷匽②,污渫弥沟衢,而城河久堙,无广川大壑以流其恶。方春时,地气愤盈上达,淫雨泛溢,炎阳蒸之,中人膈臆③,困惾④忿蓄,而为厉疫。冰气厉而下渗,非此不足以杀其恶。故古者藏冰,用于宾、食、丧、祭,而老疾亦受之,民无厉疾。吾师其遗意也。”
余尝造君,见诸势家敦迫之使麇⑤至。使者稽首阶下,君伏几呻吟,固却之。退而嘻曰:“若生有害于人,死有益于人,吾何视为?”君与贵人交,必狎侮,出嫚语相訾謷,诸公意不堪,然独良其方,无可如何。余得交于君,因大理高公。公亲疾,召君,不时至;独余召之,夕闻未尝至以朝也。
君家日饶益,每出,从骑十余,饮酒歌舞,旬月费千金。或劝君谋仕,君曰:“吾日活数十百人,若以官废医,是吾日杀数十百人也。”诸势家积怨日久,谋曰:“陈君乐纵逸,当以官为维娄,可时呼而至也。”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君遂称疾笃,饮酒近女,数月竟死。
君之杜门不出也,余将东归,走别君。君曰:“吾逾岁当死,不复见公矣。公知吾谨事公意乎?吾非医者,惟公能传之,幸为我德。”乙亥,余复至京师,君柩果肂⑥,遗命必得余文以葬。余应之,而未暇以为。又逾年,客淮南,始为文以归其孤。
君生于顺治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氏,子某。铭曰:义从古,迹戾世,隐于方,尚其志。一愤以死避权势,胡君之心与人异!
【注】 ①骈阗:聚集。②溷匽:厕所。③膈臆:泛指内脏。④困惾:阻塞不通。⑤麇(qún):成群。⑥肂(sì):暂时掩埋。
8.[新题型·分析组材特点]本文为医生陈驭虚立传,对典型材料的组织很有特点,请结合第三、四段填写表格。(5分)
事件概括 组材特点 效果分析
① . ③ . ④ .
② . 拒仕愤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余尝造君,见诸势家敦迫之使麇至。使者稽首阶下,君伏几呻吟,固却之”的意思是:我曾经到陈驭虚家中,看见那些权贵们派来催促陈驭虚的使者成群到来。使者们在台阶下叩头,而陈驭虚趴在案几上呻吟装病,坚决推却他们。仿照“拒仕愤死”的句式,事件可概括为:装病拒诊。
由“君与贵人交,必狎侮,出嫚语相訾謷,诸公意不堪,然独良其方,无可如何”的意思是:陈驭虚同权贵们交往,一定要戏侮他们,说一些傲慢的话非议他们,众权贵不能忍受,可是只因为他的医术好,对他也无可奈何。据此事件可概括为:语侮轻慢。
由“余尝造君,见诸势家敦迫之使麇至。使者稽首阶下,君伏几呻吟,固却之”“余得交于君,因大理高公。公亲疾,召君,不时至;独余召之,夕闻未尝至以朝也”“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君遂称疾笃,饮酒近女,数月竟死”可知,装病拒诊、语侮轻慢、拒仕愤死,作者是用双方矛盾冲突(或矛盾升级)来组织材料的。
陈驭虚是作者的好朋友,他精于医术,“不乐仕宦”而“隐于方”。他行医是为高尚其志、固守其操,最后为避权势,竟然“一愤而死”。文章选取“治疫”一事来表现他的高明医术,用“拒诊”“拒仕”两件事来表现他的人品气骨,突出了他固守其操、善恶分明、刚正不阿的品格。这样组材要而不烦,层层深入地将一介平民医生守正义超过生命、超出一般人的传奇性立于读者眼前,作者的钦佩之情、对其身死的慨叹也溢于言表。
[答案] ①装病拒诊 ②语侮轻慢 ③用双方矛盾冲突(或矛盾升级)来组织材料 ④这样组材要而不烦,层层深入地将一介平民医生守正义超过生命、超出一般人的传奇性立于读者眼前,作者的钦佩之情、对其身死的慨叹也溢于言表。
【参考译文】
陈典,字驭虚,京城人。性格豪爽不羁,喜欢歌舞女色养狗骑马,显出一副有钱有势的派头,可是他却不乐于做官。年轻时喜欢医术,没有不精通的,而唯独凭善于治疗疫病的本领而闻名。病者听说陈驭虚来看病,自己庆幸不会死了。
京城每年都发生大瘟疫,从晚春到秋天都不停止。康熙辛未年,我在京城游历,我的一位仆人染上瘟疫,陈驭虚叫人买来冰块并用大缸盛好,叫他尽情地喝,一会儿就喝光了;到了晚上,将药喝下去,他大汗如雨流,病就好了。我问他这样治的道理,陈驭虚说:“这就不是一般医生所知道的。这里人畜集中拥挤,吃的是腥膻味重的东西,家里没有厕所,污水满街,而护城河长久堵塞,没有宽阔的大河深沟来排放污染物。正当春天的时候,地气聚集上冒,淫雨泛滥,烈日蒸发,伤害人的内脏,阻塞郁积,成为病疫。冰气迅猛下渗,不用这种办法就不能除去病害。所以以前收藏冰块,用于举行宾礼、宴会、丧礼和祭祀等场合,而那些老疫病也受到冰气的渗透,百姓就不会染上疫病。我是学习他们流传下来的方法啊。”
我曾经到陈驭虚家中,看见那些权贵们派来催促陈驭虚的使者成群到来。使者们在台阶下叩头,而陈驭虚趴在案几上呻吟装病,坚决推却他们。背开他们就嘲笑说:“他们活着对人有害,死了对人有好处,我为什么要给他们看病呢?”陈驭虚同权贵们交往,一定要戏侮他们,说一些傲慢的话非议他们,众权贵不能忍受,可是只因为他的医术好,对他也无可奈何。我能够结交他,是凭借大理高公的介绍。高公的父亲曾经患病,召他来,也没有按时而至;唯独我召他,晚上听说了,没有等到早上就来了。
陈驭虚家一天天地富裕起来,每每出门,数十人骑马相随,纵酒放歌,每月耗费千余两银子。有人劝他谋个官职,他说:“我每天使数十百人活下来。假若因为做官废弃了医事,这样就是我每天谋杀了数十百人。”那些有权势的人家对他怨恨一天天地增加了,有人献计说:“陈驭虚以放纵享受为乐,当以做官束缚住他,可以让他随叫随到。”于是让太医院下文书任命他为医士。陈驭虚于是称病,放纵饮酒,接近女色,数月以后,竟然去世。
陈驭虚闭门不出时,我准备东游而归,去和他道别。他对我说:“我不过一年就要死去,不能再见到你了!你知道我恭恭敬敬对待你的用意吗?我不是一般的医生,只有你能够为我立传(传扬),希望你能够对我施以恩德。”乙亥年,我再到京城,听说他又留下遗言,一定要得到我替他写的文章才下葬。我答应了,但没有时间完成。又过了一年,我客居淮南,才写下文章交给他的儿子。
陈驭虚生于顺治某年某月某日,死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氏,子某。墓志铭:他的德义可以追古,他的行为违背世情。埋首行医,守志不移。愤然而死避开权势,为什么你的心思与常人迥异?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