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知道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加强君主专制,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明清易代等史实。
2.了解明朝政治体系的变化,理解郑和下西洋在加强中国和亚非等地人民友好交往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压力巨大等负面影响,最终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3.从气候变化和早期全球化的角度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气候变冷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4.通过明清易代,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加深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认识,认清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矛盾。
(一)明朝的建立与统一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3)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明太祖朱元璋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如何治理新兴的明王朝?
西南到达
缅甸和暹罗
北达阴山
西至新疆哈密
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南海诸岛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明成祖设内阁制度
宦官专权
自主学习:P71-72明朝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公九卿
设宰相
中外朝
抑宰相
秦
三省六部
众宰相
二府三司
限宰相
中书省
相权扩张
汉
唐
宋
元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朱元璋在14世纪成为中国的国君。其既从极为卑微的地位而登九五之尊,他也只有大刀阔斧地行事。——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
材料二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初废除宰相的原因。
(1)原因:
历史原因:吸取历朝丞相权势过大的教训;
元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废除宰相制度
材料三:明初沿用元制,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掌一省民政、赋税;另置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掌一省之刑狱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不相统属,各自直隶中央,听命于皇帝,地方行政权自此一分为三。
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宰相权势扩大
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明初废除宰相的原因。
(1)原因:
材料四:胡惟庸( 一1380),安徽定远人,明初开国功臣。洪武皇帝在位期间任宰相一职,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诛杀,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进而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强化君主专制
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此后,明清两代再无宰相。
君权和相权之争以君主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材料1:宰相制度的废除,改变了长期以来君主通过丞相管理国家的历史。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胜利。这样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材料2: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皇帝为强化权力,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有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分;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埋下了祸根
(2)影响:
问题2:请根据材料,分析明初宰相废除后出现了什么问题?明朝的统治者如何解决?
③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效率低下,易造成决策失误
(2)影响:
问题2:请根据材料,分析明初宰相废除后出现了什么问题?明朝的统治者如何解决?
材料3: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材料4: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5: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 ,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④ 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
2、设内阁(明成祖)
(1)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
(2)形成和发展:
时间 发 展 地 位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 奠定基础
明成祖 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有所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被比喻为宰相,“部权尽归内阁” 达到全盛
(3)权力运作:
皇 帝
票 拟
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
批 红
施行
部分奏章
内阁
墨笔拟出处理意见
大臣意见
票拟
批红
上书
转发
票拟
批红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4)性质: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无权决策;(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二)设内阁(明成祖)
材料一 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二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周谷城:《中国政治史》
材料二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以明代的内阁大学士比拟宰相,是当时和后世的习惯说法,某人出任大学士,即有“入阁拜相”之称。而黄宗羲指出,内阁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不能与宰相等同。
——冯天瑜:《试论<明夷待访录>政治理念的“现代性”》
问题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内阁与前朝宰相异同?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
不同 地位(权力来源)
职能权力
任免
对皇权作用
职能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最高行政机构,法定;制度赋权
政务咨询机构,非法定;皇帝信任
议政权,决策权,执行权
票拟权,无决策权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无法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通过规定程序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3、中央官制的异化:官宦专权
(2)表现: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特务机构)。
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1)原因:
皇帝防范内阁权重,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部分皇帝怠于政事。
历史概念: 司礼监
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还控制著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机构。其职则是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重,出现首辅专权。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重,出现宦官专权。
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只是皇权的延伸,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产物。
(3)本质:
(4)影响:
宦官集团勾结官员、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政治日益黑暗,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民变。
【温故知新】:
1、发展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限制相权主要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
朝代 措施 影响
秦
汉
隋唐
宋
明初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中朝”决策机构建立
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三省六部制度的建立、完善
宰相制度的成熟
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将相权一分为三
宰相制度的衰落
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宰相制度正式被废
皇权的异变:
(1)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如汉朝;
(2)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
(3)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
宰辅、外戚乃至宦官。如西汉的霍光、东汉的曹操,明代张居正等.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4、地方行政:
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布政司
(行政)
皇 帝
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
按察司
(监察)
都指挥司
(军政)
三司分权
互不统属
权归中央
(1)地方废行省,三司分权:
布政使司(行政)、
按察使司(监察)、
都指挥使司(军政);
(2)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提高行政效率。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内阁(辅政)
行中书省
(监察)
(军政)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行政)
地方
中央
君主专制
加强
明代中央与地方权力机构示意图
司礼监
(东厂、西厂、锦衣卫)
三司分权,
权归中央
(一)郑和下西洋
问题1:根据地图,梳理郑和下西洋的基本路线。
问题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
南京——东南亚——印度洋——东非、红海
目的:宣扬国威
性质: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请阅读教材P78,回答问题。(1分钟)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405年,朱棣派郑和率舰队从泉州港出发,远航南太平洋地区,目的是“踪迹建文”和“耀兵异域”。1405年至1433年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远洋活动。
随郑和船队一道返航的,往往还有沿途各国派来的使者,他们带来了各处的“贡品”,带回明朝政府回赐的丰厚赏赐和册封国书,这就是“朝贡”贸易。也是中国历代朝贡“怀柔远人”的通例。
郑和下西洋半个世纪后,欧洲冒险家开始在海洋上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大航海时代开始了。
航海家 航行时间 船队规模
郑和 1405—1433 (七下西洋) 船队船只最多时200余艘,毎次船员近
3万人,量大的宝船长约150米。
迪亚士 1487—1488 3艘帆船
哥伦布 1492—1504 (先后四次) 第一次出发时:87名船员,3艘帆船(旗舰吨位约为郑和宝船 的十分之一)
达伽马 1497—1498 160人,4艘帆船(主力旗舰全长不到24米)
麦哲伦 1519—1522 265人,5艘帆船(所有船只的总吨位约为郑和船队一艘大宝船的五分之一)
巴伦支 1594—1597 17名船员,1艘帆船
哈德逊 1610 19名船员,1艘帆船
郑和 1405—1433 (七下西洋) 船队船只最多时200余艘,毎次船员近
3万人,量大的宝船长约150米。
(二)郑和下西洋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材料2 从东方来的航海者,中国人,宁静,和平,从未有何天生的仇恨,他们慷慨,不威胁他人生计,宽宏大量,助人,虽然全副甲胄,但是没有占领任何殖民地及建立任何堡垒。 ——李约瑟
思考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材料3 各国使节搭乘郑和的船队,纷纷前往中国朝觐明朝皇帝……这种“四方来朝”的局面,就是明朝皇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4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难以长期持续。
②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
积极影响: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二)戚继光抗倭
韬钤深处
【明】戚继光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qián
zhǔ
yī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倭寇图卷》,由经历过嘉靖倭患的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绘制,现藏于日本东京大学。本页为局部。
画中倭寇形象栩栩如生:头发剃成半月形,上身穿着单衣,下身赤裸仅穿兜裆布,光脚,手持长枪、弓矢和日本刀。
问题1:流寇是否全是日本人?
材料5 “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明史·日本传》
问题2:中国商人为何与日本流寇勾结?
日本流寇和中国沿海的奸商、海盗勾结,从事走私和掠夺。
原因:明初因倭患而奉行海禁政策,阻断日本人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以及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影响生计。
材料6 “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盗。”——《御倭杂著》
隆庆开关
(三)欧洲殖民者入侵
(1)1553年,以晾晒货物为名,贿赂明朝官员,在澳门登陆。
(2)1572年,葡萄牙缴纳500两作为地租。开始了葡萄牙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的历史。
嘉靖三十二年,舶夷趋濠镜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行徇贿许之,时仅篷累数十间,后工商牟奸利者,始渐运砖瓦木石为屋,若聚落然。自是诸澳俱废,濠镜独为舶薮矣。
——《广东通志》卷六九《外志·澳门》
(1)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岛南北。
(2)明末,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葡萄牙占据澳门
西班牙占据台湾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明廷允许萄人租借澳门....是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以防北方民族为主。
——刘祥学《从明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看葡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逞的原因》
明朝中期形势图
明朝是如何处理东北、北部、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
藏族
民族 具体措施
蒙古族 重修长城防御;
1571年,与鞑靼和议,
册封其首领俺答汗。
藏族 (乌西藏) 封受,设立都指挥使司等机构,
任用藏人管理。
女真族 设立奴儿干都司,
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号。
“怀柔”+因俗而治,
蒙古族
女真族
问题探究:明朝除沿海危机外,内陆有哪些危机?
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叁 治理之择—海防与内陆边疆治理
问:大明在海防与边疆治理上是何选择?有何作用?
海防
武力+开放包容
边疆
“怀柔”
明朝在处理疆域问題上的成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两个多世纪以来,它在一片拥有众多人口的辽阔次大陆上维持了高度的和平。
——斯塔夫里阿诺斯《金球通史》
海防与边疆
“守住海防,经络边疆”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发展
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站在十字路口的大明存在着危机
“(宦官)虽间有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
——《明史》
①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②沿海——西方侵扰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瘦、瘟瘦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③自然灾害—阶级矛盾
明清易代
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清易代
◎清太宗皇太极
(4)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
(5)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
(1)1584年,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起兵。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3)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努尔哈赤
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1.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直管
2.设内阁:秘书机构、票拟权
3.宦官专权:代理批红、厂卫制度
二、边疆之变——海陆形势与对外经略
1.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
2.东部沿海:倭患→海禁、抗倭
欧洲殖民者:葡萄牙占澳门
荷兰占台湾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蒙古瓦剌鞑靼、乌斯藏、东北女真
2.明清易代:农民起义、清军入关
皇权强化
君主专制加强
对外关系隐患
边疆治理
版图奠基
改朝换代
中国:
封建体制
西方:
近代化发展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在整个世界向近代转型的大趋势下,明朝内部潜藏着种种危机,逐渐落后于世界。
课堂小结
1.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D
课堂练习
2.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A
3.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D
课堂练习
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A
5.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本课课后作业设计
14--17世纪初 1488年 1492年 1519---1522 16世纪 16--17世纪 1640---1688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近代科学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68年 1405--1433年 16世纪中叶 1616年 1629年 1636年 1644年
朱元璋建明朝
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
努尔哈赤建大金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明亡;清军入关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荷兰、西班牙分别占台湾南部、北部
要求:结合本课所学与上述材料,以明清中国与世界关系为索引,
科学选择一个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论点清晰准确;论据充分;结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