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3 21: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为什么事情欢庆?
最终引发了什么事件?
青年学生、童子军和基督教青年会组织了庆祝游行
北洋政府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喜报传达以来,官署放假、学校放假、商店工厂放假。举国人居然自附于战胜国之末,随班逐队,欢呼万岁,兴高采烈,熙如春酿。” ——梁启超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革命新征程

革命新领导

革命新目标

革命新行动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二大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革命新征程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过程、性质、意义)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合作探究
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着进行军事行动并且从事军备生产,于是对中国的输出不得不相应地减少。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著.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上海三联书店, 2002.12.
民族资本发展
西方侵略
军阀割据混战
巴黎和会的不公平对待
思想传播
国际: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内:
政治: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对内独裁,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出卖主权;
经济与阶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
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顾维钧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过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口号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
罢课等
上海
工人(主力)
商人
罢工、罢市、罢课
初步胜利(释放学生、拒绝签字)
1919.5.4开始
1919.6开始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自学:五四运动是如何发展的?阅读教材P122,完成表格。
材料:此次运动的影响力深入社会底层,连乞丐、小偷、歌女都参加罢工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①爱国性②革命性
④群众性
③彻底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摘录自《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自学:快速阅读教材第四自然段内容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政党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义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意义
性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①时间:
②中心:
③宣传方式: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后开始的
北京+上海
发表文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研究团体:李大钊—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C. 翻译著作:陈望道《共产党宣言》
自学:阅读教材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条件:
思想基础:
领导和干部基础:
新的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异同?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国家
探究: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哪些条件?
革命新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
2、地点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
上海法租界
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代表
3、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习近平
自学:概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主要内容
3.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产生,陈独秀任书记
2.党纲(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党名:中国共产党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4、意义:
中共一大
坚强的领导力量;正确的前进方向;
强大的凝聚力量;光明的发展前景。
革命新目标
中共二大
内容
三、中共二大
根据表格思考:从一大到二大,党的纲领有什么新变化?党对奋斗目标进行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1922年 上海
革命目标
革命对象
中共一大(学思之窗)
中共二大(P125历史纵横)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中国国情
革命新行动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3.6 广州
内容: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二) ……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结合P126史料阅读及所学知识,探究国共合作的原因?
1.中共三大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2)合作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国民党一大主要内容:
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确立了“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方法、手段)
(1)原因:①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人力量强大,革命任务艰巨;
② 中共:中共总结斗争经验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
外部:共产国际对两党的帮助。
2.第一次国共合作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力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反帝反封建的目标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在反帝
“新”在民权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
①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②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国民党一大的意义: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5
成立国民政府,两次东征
1926
国共合作北伐
1927.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1927
7.15
汪精卫分共
珠江流域
广州
长江流域
自学:依据地图和教材和教材最后两自然段内容梳理国民大革命的进程。
高潮
失败标志
1924.5
建立黄埔军校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形势图
3.国民大革命(1924—1927)
(2)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3)最终结果: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
材料: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缺少足够的认识。特别是中共领导层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懂得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的重要性,“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党在国民革命的危急时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能够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导致革命失败。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史》
3.国民党革命
根据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中可得出什么教训?
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
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开辟新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抗日战争
开启新征程
成立新中国
人民民主专政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课小结
新的革命领导力量
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
新的救国作为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二大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共的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课堂检测
B
1.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中进行调查,创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形成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力量
课堂检测
D
2.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的政治构想。这一过程反映了(  )
A.理论创新成为党内主要工作
B.中共逐渐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D.共产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
课后作业
1.根据问题清单熟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20课《学习指导》练习题;
3.拓展作业:中共是如何把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切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