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小说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的人性美和情感美。
【教学过程】
导:
一、解题
《荷花淀》这篇小说,是孙犁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时间是 1945年春天。
白洋淀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大湖,荷花淀是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在抗日的旗帜下,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他们克服乡土观念,同仇敌忾、保家卫国,表现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勇敢献身的精神。孙犁同志说:“《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
二、了解作者孙犁其人及以其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生,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他的短篇小说像诗歌一样优美动人,既具有小说的故事性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又具有散文的浓厚的抒情味,题材平凡,寓意深刻,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是“荷花淀派”作家群的代表人物。
这是一个以孙犁为主要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孙犁、刘绍棠、房树民和丛维熙等。该派的作品大多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题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既有真实细致的描写,又有浓郁的抒情气氛,格调清新,语言明快,富有感染力。这一创作风格受孙犁《荷花淀》的影响,故称为“荷花淀派”,又叫“白洋淀派”。“白洋淀派”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和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
三、文本背景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荷花淀是白洋淀的一部分,位于河北省中部。四周堤防环绕,淀中河道纵横交错,淀上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争相斗艳的荷花,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
但是在抗日战争阶段,这美丽的水乡也没有逃过日寇铁蹄的践踏。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特别是那些青年妇女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反映地就是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
思:
阅读文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1.请自读课文,并试着给每一层拟写小标题。
【任务二】
分析体会细节,分析小说的人物美
阅读5--29段,思考这一段对话反映了水生嫂怎样丰富的内心和她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33-37段,细品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分析她们的性格特点。
(3)阅读77-84段,歼敌归途中妇女们的对话,分析荷花淀妇女的群体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分析小说的情感美
(1)细细品味9-11/20/30段中的细节内容,体会父子间的深情,在书侧空白处写下你的点评文字。
细细品味41/68/69/71/78段中的细节内容,体会夫妻间的深情,在书侧空白处写下你的点评文字。
(3)忠贞的爱情,浓郁的亲情,都统一在高尚的爱国情中。请找出文本中相应的细节内容,细品体会这种深情。
议:小组充分交流、研讨。
展+评:组代表展示研习成果,老师补充。
检:
结合原文,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水生嫂的人物形象 。
《荷花淀》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
2.体悟小说主题,体会其民族精神文化内涵。
3.通过总结两课时所学内容,概括“诗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教学过程】
导:
复习小说知识点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人物描写的方法
1、刻画人物的五种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2、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刻画人物的五种方法中切入,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身份、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某种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⑥点明、暗示主题,丰富、深化主旨
五、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有: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
③有时还须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
思:
【任务一】景物之美
小说中有几处环境描写,在文中画出来并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1、(第一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第三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40段)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48段)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3、(61段)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任务二】探究小说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孙犁却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荷花淀》写得这么恬静优美,似乎极不合理。那么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
议:小组充分交流、研讨。
展:组代表展示研习成果,老师或者其他组补充。
评:总结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
《荷花淀》中作者将古诗的简洁、典雅与民间语言的自然、朴素加以融合,增强了文字的表现能力。小说字里行间充满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形成了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请结合《荷花淀》,概括“诗体小说”的写作特色。
检
总结“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特点的答题思路
《荷花淀》导学案答案一
【任务一】
拟写小标题。
开端(1-31)夫妻话别
发展(32-61)探夫遇敌
高潮、结局(62-85)助夫杀敌
【任务二】
分析体会细节,分析小说的人物美
阅读5--29段,思考这一段对话反映了水生嫂怎样丰富的内心和她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体贴温柔、机敏细心)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⑤“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态度。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识大局、明大义、稳重坚强)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吃苦耐劳,敢于承担、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热爱)
(2)分角色朗读33-37段,细品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分析她们的性格特点。
(3)阅读77-84段,歼敌归途中妇女们的对话,分析荷花淀妇女的群体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分析小说的情感美
(1)亲人情
(2)夫妻情
家国情
检: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画面分析水生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
1、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爱护孩子,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妇女。
2、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丈夫,对丈夫一往情深。
3、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不想让丈夫走的。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他,体现了她的忠贞。
《荷花淀》导学案答案二
【任务一】景物之美
【任务二】探究小说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孙犁却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荷花淀》写得这么恬静优美,似乎极不合理。那么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
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小说中的诗化(散文化)特点
思考角度:
形象塑造上(小说的要素之一就是塑造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上(小说往往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主题表现上(小说注重反映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等)
环境氛围营造上(小说以情节取胜,而散文……)
语言特色上(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典雅、符合人物特征、口语化等)
【答题思路】:
①虚化人物。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立体、不典型。
②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③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 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④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⑤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