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08: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316
420
220—589(共370年)
220
589
280
439



东晋
十六国
376
前秦
西魏
北齐
东魏
北周
北魏
宋 —— 齐 —— 梁 —— 陈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西晋
结束三国分裂,实现短期统一
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政权
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氐族政权)
时间轴
317
一、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A.D.220-A.D.280)
1.魏(220-266):
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阳。
2.蜀(221-263):
221年,刘备建立,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3.吴(222-280):
222年,孙权建立,定都建业。
一、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A.D.220-A.D.280)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刘蜀: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一、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A.D.220-A.D.280)
一、三国与西晋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A.D.266-A.D.316)
思考:学者认为“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结合教材和地图找出论据。
政治动荡,秩序大乱
(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
晋惠帝司马衷毫无执政能力,百姓无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百姓无粟米充饥,他说何不食肉糜
少数民族内迁
北民流亡南迁(永嘉南渡)
宗室争夺中央权力
一、三国与西晋
(二)西晋(A.D.280-A.D.316)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西晋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使民族矛盾激化,内迁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而后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期。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A.D.317-A.D.420)
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A.D.317-A.D.420)








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达官贵人之家的一种标志。我国古代仕宦显贵人家的大门外矗立着两根柱子,“在左曰阀,在右曰阅”(《玉篇·门部》)。
士族门阀制度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A.D.317-A.D.420)
(1)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
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②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3)发展历程:
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巩固于西晋,鼎盛于东晋,渐衰于南朝,消亡于唐末
士族门阀制度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A.D.317-A.D.420)
士族门阀制度
(1)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
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庶族:亦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
门阀政治:
(皇权与高门共治)(王、庾、桓、谢)
“王与马,
共天下”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二、东晋与南朝
(二)政权更迭(A.D.420-A.D.589)
1.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2.六朝:南朝加上东吴、东晋的合称,首都都在建康。
二、东晋与南朝
(二)政权更迭(A.D.420-A.D.589)
二、东晋与南朝
(三)江南开发
汉代手工业分布图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
二、东晋与南朝
(三)江南开发
材料: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鄠、杜(指北方)之间,不能比也。…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3.南方相对安定,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1.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
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
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
4.统治者的开发和经营
5.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2.北民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意义:
1.大大影响了南方政治,促成了南北抗衡的政治局面。
2.改变了南方落后的经济面貌,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一)五胡乱华
1.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祖、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2.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且备击柝之卫。
——《晋书·石勒载记》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到西晋的内乱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建立了数个与南方汉族对峙的非汉族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三、十六国与北朝
(二)前秦(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
1.背景: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大举南下。
2.结局:
东晋以少胜多赢得了淝水之战(A.D.383)。
3.影响:
(1)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西晋]江统《徙戎论》
胡汉对立
刘聪(匈奴汉赵政权的皇帝)“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少数民族学习汉制,差异缩小,隔阂仍存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孝文帝改革
推动民族交融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1.北魏的建立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农耕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鲜卑族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北魏建立后,社会仍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
②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③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成为必然选择。
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2.北魏孝文帝改革(484-490年冯太后)
(1)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2)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3)实行均田制和户调制
均田制:
①男女授田,数量、种类有别
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女子受露田20亩
②奴婢、耕牛授田
③官吏授公田
户调制:实行定额租税
一夫一妇,租:粟二石;调:帛一匹。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措施 内容
迁都城
改汉姓
穿汉服,说汉语
改门第,结汉亲
2.北魏孝文帝改革(490年后孝文帝亲政)
1.由平城(山西大同)迁至洛阳;
2.鲜卑贵族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改鲜卑姓为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③平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民族交融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2)失去了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3)移植士族门阀制度,腐化鲜卑贵族。
积极:
消极:
三、十六国与北朝
(四)北朝政局演变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两名皇族被军阀拥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魏
北齐
东魏
北周
北魏
北朝
隋的统一
大一统
经济重心在北
华夏族群
分裂动荡,秩序混乱
皇权回归,专制强化
—制度认同、政治推动力
江南开发,南北趋衡
—地域认同、经济内驱力
交往交流,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民族向心力
重回大一统
逐渐南移
中华族群扩大
政治之变:
经济之变:
民族之变:
1.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知
A.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B.东晋出现了分裂割据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合理制衡
A
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
3.《木兰诗》云:“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为同一人,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说明了
A.诗人用词混乱,表述指代不清
B.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南北朝政府重用大批汉族官员
D.南北朝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