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教学课件:第三专题《直面苦难》(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教学课件:第三专题《直面苦难》(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8 22: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导入新课常说人生苦短。生命长河中我们会沐浴和煦的阳光,也会经历凄切的风雨。我们常谈顺境逆境,顺境人之所求,但不一定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惧,却往往不期而至。我们无法回避生命遭遇的苦难,可生命亦有坚守的尊严。下面我们就走进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来一起品读他笔下的苦难人生。学习目标1、认识苦难对人生的意义;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2、分析文章思路;把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重点·难点:
?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如何直面?“自然悲剧”即“自然苦难”。注音?浑浑噩噩(????)苍穹?(????)慰藉(????)瘟疫(????)炫耀(????)荒谬(????)????芸芸(????)众生?贝多芬 桑兰SangLan----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桑兰——一个感动了美国人的名字 “我叫桑兰,我又回到了这里,我又回到了纽约。两年前我在跳马比赛时摔了下来,亮如白昼的大厅,刹那间一片漆黑! ———我的梦,碎了!”
  生命总是渴望啊,哪怕我是一朵残缺的花……今天,我回来了!我曾经跌倒过,我正在站起来。
1976年11月生于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失聪。15岁开始舞蹈训练,1992年10月,作为惟一一位残疾人舞蹈家登上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台。1994年,考取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200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邰丽华 千手观音千


音“二十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子尤。”
———这话狂吧?
《谁的青春有我狂》的扉页上,就印着这样一句让人看了“吓一跳”的话———它的作者是一位青春得没边的少年,叫子尤。 他八岁就开始写书,一本《谁的青春有我狂》使15岁的他成为当今中国最有名的中学生。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吸引了李敖跟他在北京会面。一个癌症少年,一个单亲孩子,一段美好的少年童话
子尤,16岁,身高1.8米。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990年4月出生于北京。2004年3月被查出身患纵膈恶性肿瘤而住进医院,多次面临生命危境,经历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生死爱恨,在与疾病顽强抗争了2年零7个月之后,子尤终于走完了他十六岁的生命旅程,于2006年10月22日凌晨两点五十分去世。2005年11月30日,子尤作客《鲁豫有约》。 天才少年的青春独白: 谁的青春有我狂 子尤的博客从2006年1月17日开始记录,到9月17日停止更新,我们一起见证了16岁少年的坚强与勇敢。在整整八个月的日子里,子尤用热情、乐观、文字与生命奔跑,他收获了鼓励与祝福,正如他自己最后的一篇文章所言:生亦漂亮,死亦漂亮!   10月22日后,子尤博客亦不会停止,将会有更多坚强的人一起将博客写下去,愿所有博友感悟生命,永不退缩! 九零年四月出生,从小在北京长大。 小学过得很快乐,初中学得也不差。 前年三月二十四,胸腔肿瘤闹开啦。 (2004年)
从此搬进医院住,从此医院成我家。 化疗开刀打点滴,针刀针枪朝我扎。 有生有死有意思,想你想我也想他。 我爱我恨我享受,我看我写我描画。
    ——来源《子尤的博客》他把两年多的艰苦治疗 乐观的概括为 一次大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妞妞活着时喜欢玩书,抓到随便一本书便会快乐地喊叫:“妞妞的书!”而这是一本真正属于她——至少是关于她——的书。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生。在这本书中, 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女儿妞妞相处的562个日日夜夜。 作者写下了妞妞的可爱和可怜,夫妻俩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对于作者夫妇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 一岁半的妞妞,摇着她的小手,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停止了呼吸……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作者为女儿妞妞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妞妞》,还有一个副题:“一个父亲的札记”。   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高尔基直面苦难 周国平 当贝多芬失聪、海伦失明,小子尤罹患癌症,活泼可爱的桑兰再不能站立,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哲学家父亲痛失爱女,我们可以说他们都遭遇了苦难。那么,我们该如何给苦难下一个定义呢?整体感知?课文节选了八段文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第二部分(第4—7段)应该认清苦难的消极性,不用浮夸的言辞美化苦难,遮蔽苦难的真实面貌。?
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否定了世俗对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一员,对苦难的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常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
何为苦难?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遭遇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文中提到的大洪水、地震、海啸、瘟疫、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等。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 那么,周国平在这篇文章中又是如何教我们直面的呢?(他是在一味强调我们应该笑对苦难吗?)读课文,全面概括作者的观点。直面苦难面对社会悲剧:
面对自然悲剧:挺住,不倒下,维护了
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 还“苦难”以真实面目——还“英雄”以真实面目
否定世俗对英雄的错误期待 否定美化苦难大声朗读,然后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用最简练的话回答)
1.文章中提到的悲剧包括什么悲剧?在面对相应悲剧时我们可以怎样?
2.关于苦难作者有何感悟?
3.直面苦难,深入悲剧后,人们如何期望?实际上会怎样?面对社会悲剧,我们可以成为舞台上的英雄;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我们可以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美化苦难是浮夸,炫耀苦难是做作
苦难磨钝心灵,毁灭英雄
以软弱的天性勇敢承受苦难人们期望我与众不同,更积极,更超脱.实际上,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员,体验会被淹没,却存于心灵深处. 直面苦难
关于悲剧 关于苦难
社会悲剧 自然悲剧 不美化炫耀 杀伤力 承担
(成为英雄 ) (维护尊严)
直面苦难 ,敢于深入核心
经历苦难,未必与众不同
淹没体验,存于心灵在暴雨和烈日下重点探究?1.自然悲剧包括自然灾害、生老病死、重大挫折??
2.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何不同?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面对生活中平凡的苦难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无奈、失败。老师赠言: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苦难不是人博取同情的资本,更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我们只有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才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我相信,一个历经坎坷而仍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胸中一定藏有许多从苦难中提炼的珍宝。
小练习:
结合对课文苦难观点理解,写一段对顺境的认识的话语.布置作业?依你对苦难的态度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