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08: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空坐标
第1课
DIYIKE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1、能说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
“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
中的作用。
4、知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历史解
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时间 遗址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云南省元谋县 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1、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是指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包括人类本身的化石。它是研究远古人类起源和活动的重要材料。中国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但也遍布南北。
这一遗址图反映出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原始农业开始出现,进入母系氏族阶段
2、新石器时代(距约今1万年至约五千年)
时间 遗址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社会组织
早期 距今1万年至7000年 广泛 母系氏族
中期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中上游地区 会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晚期 距今约5000年 龙山文化 取代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父系氏族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分布与多元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更加广泛,内涵更为丰富,考古遗址遍及各地,构建起各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明确了主要区域的文化谱系,为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生产力低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元谋人砍砸器
北京人复原像
仰韶人面鱼纹彩陶盆
龙山蛋壳黑陶
河姆渡炭化稻谷
良渚玉琮
红山玉龙
大汶口陶猪
距今170万年
距今70-20万年
距今7000-5000年
距今5000年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原始人群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自我检测
工具改进
(打制到磨制)
生产方式变化
(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
生活方式变化(迁徙到定居)
社会关系变化(母系到父系)
思维升华
从“旧”入“新”的变化、启示:
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工具改进
(打制到磨制)
生产方式变化
(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
探究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考古资料表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的,也不只有单一的发祥地。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文化遗址散布在全国各地。在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遗址达7000多处,被考古学家描述为“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多元的因素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既有农耕文明的内涵,也有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要素,同时还吸收内化了外来文化。
多源性、统一性、开放性、包容性、分布广,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播放视频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3、中国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
经历约200万年
旧石器时代出现,以元谋人和北京人为典型代表,过着群居生活
(1)经历时间:
(2)经历阶段: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按生产关系中国原始社会组织可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掘的姜寨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每组房屋中都有一座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和一座面积为30平方米左右的中型房子,其余是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房子。大房子应是大家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等活动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应是族长使用,小型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
址中,若干近亲属成员组成一个大家族,五个大家族组成一个氏族。姜寨遗址是一个300-500人组成的氏族公社。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
说明贫富分化尚未产生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距今5000多年。山梁上有一座女神庙,女神庙遗址周围分布着许多积石冢和祭坛。积石冢用石头砌成,或长方形或圆形,中间有较大的石椁,随葬品以玉器为主。数座积石冢构成一个墓群。积石冢以祭坛为中心,规模宏大,当为部落或部族共同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的地方。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良渚古城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平面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以石块铺垫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上用黄色黏土堆筑而成。城墙内外有壕沟。
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的分化和权力神圣化,被誉为中华文明诞生的曙光。本图中的圆形遗址为祭坛,左侧为大型积石冢。
良渚古城的发现丰富了良渚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实证。
探究二:良渚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
良渚文明: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环太湖地区,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此外,城址的格局与功能性分区,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台地上的居住遗址分布特征,都高度体现了该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同时揭示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元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遗址真实地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播放视频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已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
墓和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现的前奏。
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深化拓展
中华文明的特点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深化拓展
(3)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进行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4)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返 回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时代和“万邦”时代
基础落实
三皇五帝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炎黄部落 传说五帝之首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__________
禅让制 指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方法。起源:尧年老时,根据
和他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华夏始祖
推举
“万邦”时代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朝的国家治理
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代替了禅让制
统治方式 (1)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2)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 统治

世袭制
间接
文化遗存 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 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灭亡 (1)原因:夏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商汤起兵讨桀。
(2)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大败夏兵,夏朝灭亡
二里头
合作探究
视角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材料一
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之间的关系。
提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与此同时,贫富分化带来了阶级分化,部落里产生了权贵阶层,他们拥有凌驾其他部落之上的“公共权力”,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建立了邦国,早期国家产生,而国家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
国家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形成有两个标志:一是阶级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强制性权力系统的设置。
——《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国家产生最纯粹、最典型形式:直接地主要地从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史记·夏本记》
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高权力继承:禅让制(传贤)——王位世袭制(传子)
社会组织形式:氏族部落(公天下)——早期奴隶制国家(家天下)
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确立,以王国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建立起来了,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是阶级对立分化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思考
扑朔迷离的夏文化之继承疑案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说法?
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
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
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本纪夏》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说法:伯益让位于启;
《战国策》说法:启用武力夺取伯益之位
认知升华
从“二重证据法”看待远古传说的史料价值
王国维是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的学者,即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使某部分猜测证明为信史。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返 回
知识点三
商和西周
1.商朝
基础落实
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朝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实证 殷墟遗址出土的 是商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证实了文献中有关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
统治方式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 的国家管理方式,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势力范围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甲骨文
内外服制
2.西周
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政治制度 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 ”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灭亡 公元前841年,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共和行政
3.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状况 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表现 农业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实行井田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材料 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商代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近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大事必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所及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之所以称为卜辞,就表明它与宗教信仰有关。甲骨卜辞有祈祷仪式、祭祀仪式的记录,反映了当时人的观念,自然天象具有超自然的神灵,这种神灵对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具有影响乃至控制力量。“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也就是说,他们优先处理与鬼神的关系,而后处理人际关系。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结合教材学习聚焦,你认为研究甲骨文具有哪些史学价值?
提示:是研究先秦历史的一手史料,有助于推动对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认知;对中国古代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研究有历史价值;甲骨文记录能与史书相互印证,有效补充史书的不足,并推动了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早期国家治理的探索---商朝
王征土方 王占曰甲申其有凿。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方
材料: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③外服地区对商保持既臣服又独立的关系。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
思考:据材料分析商与外服地区的关系?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公元前1600年
夏禹建国
公元前2070年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灭商
公元前1046年
商汤灭夏
1、商朝——内外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一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二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血缘关系尚未打破,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三是商王无力实现对外服的直接控制。最高执政集团权力尚未集中,是早期国家政治特点之一。
思考: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早期国家政治特点之二。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左传》
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用卜询问天地意志是殷王的特权,它意味着殷王就是天帝在地上的代理者。
——(日)贝冢茂树
宗教色彩浓厚,以神权强化王权
2、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的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分封的对象: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周王分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分封制的作用——早期中国概念的形成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通过分封,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通过分封制,周朝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促进了早期民族融合的趋势。
分封制加速了周朝全国经济的发展。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诸侯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
西周地方制度的进步
夏商时期基本上没有打破部落组织,地方划分按照“从人主义”原则。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地方划分按照“从地主义”原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落组织。
3、宗法制
含义:宗法制是以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贵族统治的制度。
目的:①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继承权力、土地和财产问题);
②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相结合(国与家)。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森严的社会等级。
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家国一体,强化王权
后世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力受到伤害。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 —— 分封制
互为表里
(里)
(表)
体现
核心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奠定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观念


个人
家国一体


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3、最高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民族灵魂是什么?要继承什么?发扬什么?
一是有巨大的凝聚力,一是有无穷的创造力,再是有无限的生命力。一浪比一浪高,延绵不绝,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
——苏秉琦
文化代表: 形成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礼乐文化;开始形成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华夏子孙)
①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甲骨文、祭祀)
②血缘纽带、家国一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制)







政治特点
文化代表
经济基础
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井田制、集体劳作;使用石、木、骨器等 ;青铜铸造发达(青铜器)
探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网络构建
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2.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4.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史论要旨
返 回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典型例题
1.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
A.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虽然不同区域各有特点,但始终保持“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的现象,这正是多元一体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由一处发源的,排除A
从材料可以看出,各文明间还是有交流的,
排除B
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D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据考古发现,夏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机构“三正”与“六卿”,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政务官员、宗教祭祀官员,农业经济官员、军事官员等。到了商朝,”地方开始出现了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这说明夏商时期( )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员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夏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机构逐渐完善,官职有着明确的分工,说明国家管理体制日益完备
先秦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B项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A
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西周诸侯在地方有很大的独立性,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排除
周的都城镐京在今陕西,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C项错在“直接控制”,层层分封,间接控制
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保证贵族世袭特权是宗法制,D 项排除。
4.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中国早期文明划分为六个区域:陕豫晋邻近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
A.统一性 B.连续性
C.开放性 D.多源性

1
2
3
4
5
据材料可知,在各个地区有不同特色的文明,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故D项正确。
5.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其中,大房子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据此推断该聚落
A.居民的血缘关系相对固定
B.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C.已经产生明显的贫富分化
D.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1
2
3
4
5
1
2
3
4
5
姜寨遗址中房屋的功能固定,所属家族固定,说明居民的血缘关系也相对固定,故选A项;
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是河姆渡居民,位于浙江省,与题干陕西省不符,排除B项;
材料主要涉及房屋的固定功能,并未提到阶级分化,因而不能说明当时产生了明显的贫富分化,排除C项;
良渚文化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而材料只是涉及房屋的功能,排除D项。
6.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1
2
3
4
5
1
2
3
4
5
材料“托祖先转达”体现了商代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
A项和材料“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的描述不符,排除;
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和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商王借助神权进行统治,无法得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C项。
7.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
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
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

1
2
3
4
5
西周诸侯从周天子处获得了因地制宜、开疆拓土的权力,使得周王天下一统的局面得以形成和扩展,表明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
国家政权趋向严密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和管理更加合理有效,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排除C、D项。
1
2
3
4
5
8.《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某一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下列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名义上为天子所有,不得随意买卖
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使这一制度得以巩固
C.国家直接授田给农民,并配套实行租庸调制
D.该制度使天子权力高度集中,郡县制推行全国

1
2
3
4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该土地制度为西周的井田制,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而天子代表国家,故井田制下的土地名义上为天子所有,不得随意买卖,故A项正确。
1
2
3
4
5
返 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