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左旗八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检测
七年级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须臾(yú) 嘈杂(cāo) 丑陋(lòu) 花团锦簇(cù)
B、搓捻(niǎn) 惭愧(kuì) 荫蔽(yīn) 不可抗拒(jù)
C、祷告(dǎo) 攲斜(qī) 菡萏(hàn) 形影不离(yǐng)
D、脸颊(jiá) 瘫痪(huàn) 分歧(qí) 絮絮叨叨(xù)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3分)
A、拆散 憔悴 捶打 各得其所
B、烂漫 诀别 树杈 喜出忘外
C、徘徊 覆盖 狡猾 美不胜收
D、唯恐 尴尬 威慑 整装待发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张辉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班里德高望重。
D.他善于玩把戏,举世无双,除了他师傅,没人能比得上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的一生,都会碰上许多挡路的石头,比如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祸、疾病等, ;而有些却是自己放的,比如名誉、面子、地位、身份等, 。当作人生的财富, ,你才能走出苦难的泥沼。
①而不仅仅是失败的结果
②它们的出现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③它们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冬天的阿拉善,是一个风大而又寒冷的季节。
B.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6、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泰戈尔,英国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7、名著导读与仿写句子。(6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 、 、 ”三大主题构筑了她的思想内核。(4分)
(2)仿写这首小诗。(2分)
8、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 》)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刘义庆《世说新语》两则)
(4)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论语》十二章 (节选)(13分)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标出停顿。(标2 处,2分)
子 在 川 上 曰 逝 者 如 斯 夫 不舍 昼 夜。
10、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三省吾身 (2)不逾矩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博学而笃志
11、默写: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3、第④则中孔子对颜回作了高度评价,称他为“贤”。那是因为颜回即便生活清苦困顿也“ ”(课文原文回答),这与其他人的“不堪其忧”形成了鲜明的 (填写作手法)。(2分)
14、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2分)
篇 目 内 容 主 张
第①则 做人之道
第⑤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散 步(节选)(15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1分)“我”的决定是什么?(1分)“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2分)
16、“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3分)
17、“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
18、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2分)
19、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三)田野上的白发(17分)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20、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答:
2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22、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4分)
答:
23、“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2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4分)
答:
三、写作(45分)
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800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