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苔藓 悬崖 澎湃 清幽 颓然 滥用 澄碧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D(A 项“卒”应为“窿”,“做”应为“作”;B 项“碣”应为“竭”,“躁”应为“燥”;C 项“鉴”应为“见”)
3. C(A 项“汤”在“汤汤乎若流水”中形容水流大而急,在“赴汤蹈火”中比喻艰难危险的处境;
B 项“颜”在“和颜悦色”中表示面容,在“三军过后尽开颜”中表示笑颜;C 项“绝”均为“断绝”之
意;D项“仿佛”在“他和我仿佛年纪”中表示差不多,在“她仿佛也看到了”中表示似乎)
4. A(该书法作品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作品,不是宋代)
三、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词语填空
庞然大物 巧夺天工 余音绕梁 画龙点睛 映入眼帘 暴露无遗 灯红酒绿 震耳欲聋 粉墨登
场 热血沸腾
以上词语中,互为反义的一对词语是“暴露无遗”和“映入眼帘(” “暴露无遗”表示完全显露,“映
入眼帘”表示进入视线,二者意思相反)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通过学习《竹节人》,我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或:学习《竹节人》,使我体会
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原句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2. 海面上洒满了银光。(“微波粼粼的”作定语,删掉;“时间”作状语,删掉)
3.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反问句改陈述句,去掉“还不”,“吗”改为“。”)
4.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我了吗?(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你”
改为“我”)
5. 示例:他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轻轻点头,时而小声诵读,全
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仿照例句,运用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对读书的入迷)
五、积累与运用
1.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钟子期;真挚;知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表现友情的诗句均可)
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六、阅读
(一)
1. 薄(bó);渺(miǎo)
2. 喜爱、赞美(答出“喜爱”或“赞美”即可)
3. 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地球与宇宙中的星球相比,运用了作比较;把地球比作“生命
的摇篮”,运用了打比方;“半径约为 6400 千米”运用了列数字)
4. 外观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体积渺小
5. 示例:地球母亲,您是如此美丽而伟大,您无私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护您,
让您永远美丽健康。(围绕对地球的赞美、保护地球等方面表达即可)
(二)
1. C(“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2. 栩栩如生;暴露无遗;居高临下(根据语境,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应是生动逼真的,用“栩
栩如生”;让虚伪面孔完全显露,用“暴露无遗”;形容那些欺压人民的人高高在上的姿态,
用“居高临下”)
3. B(《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
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并不是说鲁迅喜欢
在昏沉的夜里做梦)
(三)
1. (1)费尽心血(2)自私自利
2. 我们要对父母、老师感恩。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
老师从小学到大学,为我们奉献了光和热。
3. 示例:感恩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充实。(围绕感恩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补充,
合理即可)
4. 示例: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欣慰;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多陪伴父母;帮助父
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从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回答,合理即可)
七、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