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10: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一)苏联的发展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成就: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
(3)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问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没有变化
(2)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
面没有改观
(3)个人崇拜严重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1939年以后就没有开过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自1947年2月起也不再举行,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2
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

3
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
苏联
模式
1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优先发展
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二)苏联的改革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内容
角度 改革措施 政治 经济 农业
工业
思想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强调集体领导 ③改革干部制度(轮换制与任期制)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企业横向联系
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査,大部分冤案得到平反,同时释放了90%以上尚在押的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増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如何改革?
(二)苏联的改革
相关史料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为推广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 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到1955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约1800万公顷,但赫鲁晓夫仍对此仍感到不满意,他提出要在1960年使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由于不顾自然条件,盲目在苏联各地种植玉米,导致“玉米运动”最终失败。由于玉米,人们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大规模的垦荒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业领域的改革未能产生长远效果。1963年,苏联粮食大幅度减产,不仅被迫实行粮食定量供给制,而且动用黄金储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
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把中央在物质、生产、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1953年起,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改革,提高收购价格,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
——王铁群《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在犹豫中寻找出路》
(二)苏联的改革
重点探讨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2)评价
积极:
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
分,取得一些成效
②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
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二)苏联的改革
重点探讨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2)评价
消极:
①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二)苏联的改革
基础梳理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如何改革?
(二)苏联的改革
基础梳理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③后期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严重
(二)苏联的改革
重点探讨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2)评价
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积极: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
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
消极: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
效果有限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
更加畸形发展
③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
作风日趋严重
④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
生,发展缓慢
(二)苏联的改革
重点探讨
改革为何失败?
相关史料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
②改革重点仍集中于重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④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的改革
基础梳理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内容
如何改革?改革效果如何?
改革措施
经济
政治
思想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结果
(二)苏联的改革
小 结
比较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时间 1953-1964 1966-1977 1985-1991
侧重
结果
败因
相同点 农业
工业
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二)苏联的改革
基础梳理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内容
改革措施
经济
政治
思想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2)结果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如何改革?改革效果如何?
(三)苏联的解体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三)苏联的解体
重点探讨
苏联为何走向解体?对中国有何启示?
1、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6)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东欧的建设
基础梳理
1、背景:
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
2、成就:
战后各国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3、问题:
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东欧的改革
基础梳理
国家 措施 结果 局限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匈牙利 民主德国 梳理教材,完成表格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出现“布拉格之春”
苏联出兵,扼杀改革
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经济迅速发展
实施“新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
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水平据东欧国家之首
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三)东欧的剧变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1、概况(1989-1992)
国家 方式
波兰、阿尔巴尼亚 匈牙利、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民主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相对平稳
流血冲突
合并统一
国家分裂
国家解体
柏林墙倒塌
两德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南斯拉夫解体
2、实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三)东欧的剧变
重点探讨
为何会变?
(1)根本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矛盾激化
(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3、原因
(三)东欧的剧变
重点探讨
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
(1)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
(3)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的发展。
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自主学习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1954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宪法》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
参加万隆会议
195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提出
1966
1970
1971
1972
1976
1978
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四人帮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奠基:1949-1978
基础梳理
(二)改革:1978—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GDP已居世界第二位
2010
国内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迅速
2017
中共十九大召开
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12-2018年国内农业总产值
2021
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基础梳理
5G毫米波芯片研发成功,打破缺芯少魂。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大兴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集成度、便捷性达世界领先水平。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服役,是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
中国的卫星导航来了,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C919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
本课小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本课小结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
二、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
三、中国:奠基、改革与复兴
1、建设:
2、改革:
3、剧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1、发展:
2、改革:
3、解体:
检测
1、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B
2、1988年,西德赴东德的访问人次从1970年的125万增长到555万;东德赴西德的访问人次从105万增长到674万;东西德间电话通话次数从70万增长到4000万;东西德之间贸易额从46亿西德马克增长到141亿西德马克。这体现了
A.区域集团化推动两德交流频繁 B.欧洲的联合促进两德经济发展
C.苏联实力的下降推动两德统一 D.东西德联系加强推动统一进程
D
3.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 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且二战后,苏联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对落后,苏联之所以“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其目的是为了在“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中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苏联与美国相比,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美国,苏联为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加强了与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苏联共享了一部分最新科研成果,这是苏联提升自身科技水平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B项;1948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作为回应,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项。
4.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而且马歇尔计划在1951年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1959年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于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苏联工业化战略,与管理体制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5.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中“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是赫鲁晓夫改革,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材料中“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仍是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说明赫鲁晓夫改革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下放的是管理权,材料中“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仍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并没有削弱,故D项错误。
6.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农业集体化就是降低农产品价格,牺牲农业利益,满足工业的需求,而材料体现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故A项错误;1953年到1964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农产品价格背景材料,故C项错误;1953年到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故D项正确。
7.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项。
8.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召志愿者(海报如图2),并承诺参与铁路修建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
光荣属于贝阿铁路建设者!
图2
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 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答案】D
【解析】此题考察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相关问题。从“1972年”可以看出此时苏联处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为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向民众提供更高的福利,引导政策的执行。此时期国际关系特点是“苏攻美守”,苏联改革的特点是重视重工业,特别是重视军工业。A选项“改善人民生活”,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目的还是在于发展重工业,排除。“促进经济发展”并非此题讨论的重点,排除B选项。“引进西方技术”在题干信息当中并未提及,排除C选项。D选项,与题干主体信息契合。
9.下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