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4 10: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程标准】
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1992年,各国领导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办法。2012年,联合国再次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会议,图为这次会议的徽标:红色人形代表社会公平,蓝色曲线代表经济增长,绿色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地球,形象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目录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时代主题
20世纪上半叶给我们什么教训?
战争与革命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和平与发展 (学思之窗)
材料: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1985年
指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问题。
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探究: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①历史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②体系因素: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
③组织因素: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④经济因素: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⑤现实需要: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共同需要
一.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
1和平的表现
结合教材p140,梳理和平的表现
学习聚焦: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依据
二战后,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①世界范围内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②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联系加强: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发展的表现
(2024·山东高考·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可知,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南方)的得不到发展,十一二亿人口的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北方)难以持续繁荣,其与“改善南北关系”——南方、北方国家利益相连,需加强合作相吻合,故选B项;“结伴而不结盟”是政治领域,与材料侧重经济领域合作相悖,排除A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南北方国家相悖,排除C项;“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全球问题相悖,排除D项。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
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界定为和平与发展,是指我们这个时代从总体上讲实现了和平,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从主流上看大家都在致力于搞建设、图发展。但它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应该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理论中心组《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时代问题
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
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时代问题
②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发展方面:
结合教材p141,自主梳理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
阿以冲突
2.和平与安全方面:
①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俄乌冲突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时代问题
②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
的海啸与福岛核泄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时代问题
气候变化
③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面对这些挑战,
人类如何应对?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时代问题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2022·天津高考·13)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 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1950—1985年世界人口和谷物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也在增长,且速度更快,而且1981年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这意味着能源供应与人口增长、作物种植面积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人类要继续发展需要注意能源消耗的变化,所以显示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选B项;题干所述是人口增加与能源消耗、作物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排除A项;题干所述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并未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以不能体现出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排除C项;题干所述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并未体现不同的政治力量,且题干所述主要关注的是经济领域,所以不是强调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排除D项。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难题,人类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开放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第一个旨在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安排。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2016年9月,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该协定。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2019年,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
历史纵横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代破题
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全球治理
①原有体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②国际共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①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②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也称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上合组织会徽标志设计呈圆形,内部为地球图案,主体是六个成员国的版图,上部用中文标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字样,下部则是翻译后用相应的俄文标注。标志设计的左右环抱了对称的橄榄枝以及两条飘带,象征成员国为地区与世界和平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寓意组织广阔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在色彩上会徽标志设计选用了绿色与蓝色,象征着该组织和平、友谊、进步与发展的宗旨。
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2017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标志的寓意主要包括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和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元素主要包括旋转的地球和鼓动的风帆,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标志的设计象征着五国团结合作,乘风破浪、同舟共济,共同驶向美好未来,同时也体现了金砖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案下方嵌入金砖国家的英文名称“BRICS”、
年份和举办国的名称及印章,印章采用大篆字体,
体现了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
通过这些设计元素和寓意,金砖国家标志
传达了五国在面对全球挑战时的团结与协作,
以及在推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
新开发银行的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莫比斯环(Mobius strip),象征着透明、灵活和创新的理念。标志的图形由三角形演化成螺旋桨,最终形成三角线框,这个线框象征着基础建设。采用绿色作为主颜色,象征可持续发展 。 三角形象征稳定和平衡,旋转产生动力。
3.中国方案
基本内容
①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4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思想来源: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②建设措施: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
③历史意义: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亚投行标志的寓意 :
颜色和形状 :选择红色,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使用“锦红色”而非大红,显得更加含蓄、深沉和稳重,“锦”寓意前程似锦,象征着亚投行的事业蓬勃发展 。形状为椭圆,象征地球,彰显亚投行成员国的全球性 。
图案元素 :标志中的流动而不封闭的弧线象征着国家和区域间的开放包容、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也象征着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战略 。字母“A”是Asian(亚洲)和Accept(接受)的缩写,象征开放的亚洲 。字母“B”是Bank(银行)和BELIEF(信任)的缩写,象征互信与互利 。两个字母“I”象征独立和平等,是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基础设施投资)和INDEPENDENT(独立)的缩写,象征亚投行成员国独立平等的地位
这些寓意共同构成了亚投行标志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亚投行的全球视野、开放态度和合作精神。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的寓意主要体现在其图形和颜色的象征意义上。
图形部分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设计成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象征亚洲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话。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标志的颜色采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颜色,这些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 此外,标志中间嵌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Conference on Dialogue of Asian Civilizations的首字母缩写CDAC,进一步强调了大会的主题和目的。
(2023.6·浙江高考·8)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C
【解析】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在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其宗旨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故选C项;1967年,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是由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中国、韩国、印度、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排除D项。
合作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