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上帝视角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与社会治理
第 17 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时空脉络
国家治理
基层治理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救济
制度基石
组织纽带
社会保障
战国
秦朝
汉朝
两晋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分类登记(一般百姓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
西汉:编户齐民; 东汉:户籍散乱
西晋:黄籍; 东晋:黄籍、白籍和土断
隋朝:大索貌阅,核定户籍
唐朝:唐承隋制,三年一造
主客分籍(主户:有田、纳税; 客户:无田、不纳税)
诸色户计:职业定籍(分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
户籍世袭:世代相袭,固定户籍
职业定籍(民籍、军籍、匠籍),黄册,户帖制度
永停编审(因摊丁入亩,户籍不再具有财政意义,对人身控制放松)
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开始);秦国:户籍相伍
一、基层治理
(一)历代户籍制度
问题:古代政府户籍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作用是?
根目:
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作用:
征收赋役;
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
控制职业、固定身份;
维护等级特权;巩固统治。
一、基层治理
(一)历代户籍制度
1、战国: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1)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法。
《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思考: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
①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本: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思考:从战国到秦朝,户口登记出现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原因:①巩固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需要;②小农经济成为社会主流。
变化:①逐渐周密、规范;②为征发赋役服务。
一、基层治理
2、秦朝:分类登记(一般百姓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
(一)历代户籍制度
一、基层治理
(一)历代户籍制度
3、西汉:编户齐民
(1)管理:
(2)登记:
(3)维护:
全国户籍——丞相主管;地方户籍——专门人员。
户 是政府 征派赋役的单位;
百姓编户入籍后,成为国家“编户齐民”。
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评价:
①为国家赋役征收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③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④农民负担沉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4、东汉:户籍散乱
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
一、基层治理
5、魏晋:黄籍、白籍和土断
(一)历代户籍制度
西晋:黄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
东晋:黄籍(以黄纸登记原南方土著)
白籍(用白纸登记北方南渡人口,且不征发赋役)
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打击豪强士族势力,不时
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其承担赋役,称作“土断”)
思考:东晋政府为何实行白籍制度,给予白籍特权?
①北民南迁,侨置郡县,打破原有户籍制度;
②衣冠南渡,在南方建立士族政权;
③鼓励南迁侨民生产,促进江南开发;
④为保障赋役征发,土断白籍。
一、基层治理
6、隋朝:大索貌阅(清点户口,比对体貌,核定户籍)
(一)历代户籍制度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又称"输籍法",指中央划定户等,重新规定税额并颁布天下(低于豪强地主的税役)。
大索:清点户口;貌阅:核对外貌,严防不实。
①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②打击地方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③减轻民众赋税负担,推动经济发展;
④加派赋役,会激化阶级矛盾。
作用:
7、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户籍隐瞒严重;百姓税负不合理;国家无法保证财政收入。
原因:
查出隐匿44.3万
一、基层治理
8、宋朝:主客分籍
(一)历代户籍制度
(1)主户(有田、纳税的税户)与客户(无田、不纳税的佃户);
思考:宋代户籍制度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3)开放的户籍制度:客户、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流动。
乡村:按照有无田产划分主客
城市:按照财产多少划定户等
宋代,租佃制充分发展,城市工商业空前繁盛,主、客户成为两大主要户口类别。户籍与赋税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显示出户籍制度已经出现了异变的趋向。
宋代“不抑兼并”,客户数量增多,若无法律保护,则可能“啸聚山林”;客户往往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于是政府将客户与主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
表现:户籍与赋税在一
定程度上分离。
原因:
①租佃制发展;
②商品经济繁荣;
③社会流动增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一、基层治理
8、宋朝:主客分籍
(一)历代户籍制度
(1)主户(有田、纳税的税户)与客户(无田、不纳税的佃户);
(2)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3)开放的户籍制度:客户、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流动;
(4)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上升。
思考:客户比例下降,主户比例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①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上一定程度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②契约关系发展,不抑兼并政策,土地流转买卖频繁;
③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户地位提高;
④商品经济发展。
一、基层治理
9、元朝:诸色户计(按职业定籍,世代相袭;民族压迫色彩)
(一)历代户籍制度
民户 普通种地务农者
军户 充军役者
站户 驿站服役者
匠户 充工匠之役者
灶户 煮盐者
阴阳户 会占卜、天文者
为了维护元王朝的统治,元朝实行了带有民族压迫色彩的户籍政策和世袭的军户、民户和匠户制度等等。这些与宋代相比是一种明显的逆转。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分析》
思考: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诸色户计”?
①疆域辽阔,人种民族众多;
②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效率;
③巩固本民族的统治,增强对社会的控制。
一、基层治理
10、明朝:职业定籍(民籍、军籍、匠籍),黄册,户帖制度
(一)历代户籍制度
(1)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建立“黄册”(人口户籍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以户为主,保证徭役征发。
(3)绘制鱼鳞图册(土地登记册),以土田为主,保证田赋征发,与黄册互为补充。
(4)推行户帖制度。
普通农民
士兵
手工业者
黄册
鱼鳞册
一、基层治理
11、清朝:管理松弛、永停编审
(一)历代户籍制度
问题: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的原因?意义?
原因:①封建制度走向衰落;②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③赋税制度变化,人头税废除;④人身控制不断放松。
意义:①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②自由劳动力增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③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小结1: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变化根源
小结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②多重性: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地域性:限制人口流动。
④等级性: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⑤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世袭。
特点:
发展趋势: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小结3: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②财政危机,统治者改革;
③农民的反抗斗争;
④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不断松弛;
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
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材料:户籍制度的发展嬗变,充分说明了户籍变化的根源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维持政治统治的需要,其变化路径是沿着国家、对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而行进的,具有相应的内在政治逻辑。
国家治理
基层治理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救济
制度基石
组织纽带
社会保障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础控制》
为何要靠乡绅?真的是自治?
三老:掌教化
啬夫:掌狱讼、赋税
游缴:掌捕盗
里正
亭长:负责传递政令
和维护治安
乡
里
亭
皇帝
三公
九卿
郡
县
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秦汉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后世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一、基层治理
(二)历代基层组织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目的:
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2、特点:
3、演变:
(1)秦汉:乡里制(下县的皇权)
百户为里
十里为乡
专门机构
(二)历代基层组织
3、演变:
(3)明朝:里甲制
(2)唐朝:乡里制、村坊制
一、基层治理
(三)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一、基层治理
(三)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一、基层治理
(三)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探究1: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趋势和原因?
①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 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而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趋势:
原因: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基层治理
(二)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探究2: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意义:
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②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⑤注重儒家的伦理教化。
①有效治理基层地方;
②保证赋役征发;
③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④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国家治理
基层治理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救济
制度基石
组织纽带
社会保障
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是衡量文明的尺子……
二、社会保障
(一)原因: (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必要)
①自然: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③经济: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④思想:践行儒家仁政(民本)思想。
材料1: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材料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周臣(明)《流民图》(局部)
组织者 地位 具体举措 政府 主体 救济(重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优抚(重在抚弱,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民间组织 宗族内部 辅助 慈善组织 仓储制度:
①汉朝: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官方储备(官仓救大灾)与民间积储并行(义仓救小灾)
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资助贫困者
明清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二、社会保障
(二)措施:
尊老养老:
①秦汉:赐鸠杖;②优抚高年平民;③保障鳏寡孤独群体:唐朝开始设专门机构,如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等
政府救济:
①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①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②目的是巩固统治,较规范;
社会救济:
③占主体地位。
②具有自发性和不稳定性;
③处于辅助地位。
二、社会保障
(三)评价:
材料1:中国古代社会的救济措施在解决贫困人民的经济问题,鼓励传统道德行为和加强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2: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散发相关的药剂,并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积极:
①经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
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③思想:弘扬传统道德。
局限:
①具有宗教色彩;
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
③缺少较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
【学思之窗】 P102: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方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原因:①经济:小农经济脆弱;
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
③思想:践行儒家仁政。
打折扣的原因:①古代生产力低(根本);
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其不可能全力救助;
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学思之窗】 P102: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原因:①经济:小农经济脆弱;
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
③思想:践行儒家仁政。
打折扣的原因:①古代生产力低(根本);
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其不可能全力救助;
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里甲制→保甲制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里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设有专门
收容机构
1.(2024·临沂)商鞅把户籍档案细分为“故秦”和“新秦”两种。“故秦”是指秦的土著居民,“新秦”则指三晋的移民与新征服地区的人民。秦人具有尚武善战的传统,三晋的人民则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商鞅的这一做法( )
A.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严苛 B.有利于国家合理调配人民
C.严格限制了人口的迁徙 D.体现了国家控制力的弱化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故秦”具有尚武善战的传统,三晋的人民则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秦国通过户口分立让秦国土著居民杀敌作战,新归附的人民努力生产,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合理调配,B项正确;A项“严苛”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商鞅对户籍档案的分类,这有利于秦国合理调配人民,但不是限制人口迁徙,排除C项;户口分立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并非是弱化,D项与史实相反,排除。
2.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鸠杖”习俗并加以制度化。下图是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戴冠的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据此可知,汉代( )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风气 B.传统宗法观念得到复兴
C.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 D.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
C
[解析] 根据材料,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体现国家尊老敬老,结合所学,孝亲敬老属于儒家伦理,汉代敬老养老的国家制度表明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C项正确;材料体现汉代的敬老风气,但不能得出汉代是敬老风气开始形成的时期,排除A项;文化上的宗法观念,比如尊老敬老等内容的影响一直存在,政治上的宗法制度则在春秋战国以后衰亡,排除B项;官员向老者进奉食物,体现老者受到社会尊敬和国家扶助,无法体现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排除D项。
3.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D
[解析] 材料中,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和南渡居民区别登记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并区别征发赋役。而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则“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并承担赋役,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赋役征发问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