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4秋人教八上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08
一、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分)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处应填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分)1860年的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材料中强盗的罪行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火烧圆明园
C.制造旅顺大屠杀 D.划分“势力范围”
3.(2分)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2分)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③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分)李明在阅读教材时,做了如下笔记,你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9世纪70年代,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84年,法国军舰袭击福建马尾军港,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
A.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列强蚕食与边疆危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2分)下列内容属于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等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的一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B.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2分)结合所学,判断与如图所列史实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孙中山 D.张謇
8.(2分)“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主义 ④民生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10.(2分)1912年颁布的一份法律文件中指出: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你认为此文件应该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明定国是”诏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2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割据一方,连年混战。这一局面带来的后果有( )
①农户减少
②荒地增加
③社会安定
④军费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分)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报道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2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秘密召开
B.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D.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4.(2分)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的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5.(2分)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此情况出现是由于( )
A.学生运动的发展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张学良改旗易帜 D.北洋政府的覆灭
16.(2分)“叶挺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赢得‘铁军’称号”。这一史实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对立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2分)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应该“杀掉蒋介石”还是“释放蒋介石”两种不同观点展开激烈辩论。引发辩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 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18.(2分)登录网站“http://www..cn/”,可看到“30万人”“日军暴行”等信息。判断该网站纪念的是( )
A.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C.晋察冀狼牙山五壮士
D.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19.(2分)李丽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40年、彭德怀、华北地区、破袭日军交通线”等信息。你判断她要查阅的内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2分)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表达了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毅力,谱写了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下列作品中与《愚公移山》所反映的时代主题相同的是( )
A.鲁迅的《阿Q正传》
B.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C.老舍的《骆驼祥子》
D.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21.(2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22.(2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有力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作战。这个结论说明抗日战争( )
A.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起点
B.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3.(2分)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鲁西南,一个多月后,大军分三路进军直插敌人战略纵深。这一军事行动(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4.(2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大战役是指(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2分)小宇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并进行了解读。你认为解读合理的有( )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
①反映了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
②打破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封锁
③使农村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3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材料一
①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上的变化。
说说开放通商口岸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所示历史人物具有的共同品质。任选其中一位写出其主要事迹和贡献。
材料三 在国家危亡、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积聚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迸发,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山东、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与此同时,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声援五四运动。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3)依据材料三,从参加人员、波及范围等角度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自身理解,为当代中学生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提一个可行性建议。
27.(13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研习活动
材料一
(恭亲王奕 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其“自强”意识为后世所承继,成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思想源泉之一。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奕 等人的主张。写出其践行主张的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概乎其要,分为两途:一为保全清廷、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一为推翻清廷、实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杨椒山祠(公车上书签名地) 颐和园仁寿殿(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两处遗址共同见证的历史事件。分别说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刊登时间 撰稿人 文章及主要内容
1915年9月 陈独秀 《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践的、科学的
1917年1月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8年5月 鲁迅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919年5月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5月 陈独秀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就女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长等问题进行讨论
1923年6月 瞿秋白 翻译《国际歌》,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青年》杂志传播的主要思想及历史作用。
28.(12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的正确决策是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材料一
图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填出示意图中①②处的历史事件。说明井冈山道路的内涵或意义。
材料二 红军长征大事记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重重包围。飞夺泸定桥,保障中央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爬大雪山,过大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2)依据材料二,结合遵义会议决策,谈谈你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结论的理解。(可以从会议前后战事结果的变化、长征的历史意义等角度谈)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②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节选) 一个新的时期,和平建设的时期,已经来临了!中国共产党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两则宣言公布的时代背景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29.(12分)近代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图1、图2拟定一个主题。指出柱状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概括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
材料三
近代以来,人们吸收西式婚礼隆重、简便的仪式,创制了文明婚礼。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又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 ——摘编自孙晓莉《民国时期江淮地区婚礼习俗变迁的特点及成因》
(3)运用材料三中的信息对“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这一观点进行说明。(史论结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分)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处应填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2.(2分)1860年的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材料中强盗的罪行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火烧圆明园
C.制造旅顺大屠杀 D.划分“势力范围”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排除。
B.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有放火烧毁,这是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符合题意。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排除。
D.19世纪末,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2分)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解答】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是太平天国运动军事达到全盛的标志;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分)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③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①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②项正确;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④项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2分)李明在阅读教材时,做了如下笔记,你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9世纪70年代,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84年,法国军舰袭击福建马尾军港,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
A.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列强蚕食与边疆危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蚕食与边疆危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84年,法国军舰袭击福建马尾军港,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可知,新疆、伊犁地区、台湾均属于中国边疆地区,这体现了列强蚕食中国边疆,我国出现了边疆危机,C项正确;“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在题干笔记中未有涉及,排除A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在题干笔记中未有涉及,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题干笔记中未有涉及,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列强蚕食与边疆危机的相关史实。
6.(2分)下列内容属于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等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的一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B.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出自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排除。
B.“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出自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排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出自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排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出自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辛丑条约》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7.(2分)结合所学,判断与如图所列史实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孙中山 D.张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掌握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涉及的人物是孙中山。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C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排除B项;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8.(2分)“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主义 ④民生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以“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内容。
【解答】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9.(2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多年君主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答】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2分)1912年颁布的一份法律文件中指出: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你认为此文件应该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明定国是”诏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D项正确;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排除A项;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1.(2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割据一方,连年混战。这一局面带来的后果有( )
①农户减少
②荒地增加
③社会安定
④军费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依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奉系军阀盘踞东北。北洋军阀割据局面造成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①②④都是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B项正确。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社会动荡不安,③说法不符合题意。利用排除法,含有③的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知识。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报道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以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由题干“1919年5月5日、昨日、曹汝霖宅之焚烧”可知,题干报道的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五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2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秘密召开
B.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D.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解释概念,学生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秘密召开”是历史史实,故A错误;
B.“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是历史史实,故B错误;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可知是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评判,属于历史解释,故C正确;
D.“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是历史史实,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解释概念的理解,学生在作答时候要区分开“历史解释”和“历史史实”。
14.(2分)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的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分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注意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及其作用。
【解答】据所学知,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而不是孙中山,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黄埔军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黄埔军校在广州,蒋介石任校长。
15.(2分)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此情况出现是由于( )
A.学生运动的发展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张学良改旗易帜 D.北洋政府的覆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的胜利进军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声势震动全国。B项正确;“学生运动的发展”与“国民革命军出师”“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主力”无关,排除A项;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排除C项;1928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伐的胜利进军的相关史实。
16.(2分)“叶挺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赢得‘铁军’称号”。这一史实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对立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国民大革命时期,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A项正确;1924——1927年为国民大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为国共对立时期,排除B项;1931——1945年为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1946——1949年为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7.(2分)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应该“杀掉蒋介石”还是“释放蒋介石”两种不同观点展开激烈辩论。引发辩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 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一 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排除。
B.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符合题意。
C.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排除。
D.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2分)登录网站“http://www..cn/”,可看到“30万人”“日军暴行”等信息。判断该网站纪念的是( )
A.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C.晋察冀狼牙山五壮士
D.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据“19371213”“30万人”“日军暴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随后的六个星期内,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达30万人以上,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与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晋察冀狼牙山五壮士、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不符,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记忆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9.(2分)李丽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40年、彭德怀、华北地区、破袭日军交通线”等信息。你判断她要查阅的内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百团大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排除。
B.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排除。
C.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排除。
D.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百团大战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0.(2分)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表达了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毅力,谱写了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下列作品中与《愚公移山》所反映的时代主题相同的是( )
A.鲁迅的《阿Q正传》
B.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C.老舍的《骆驼祥子》
D.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和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都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创作的文艺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决心,表现出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B正确;《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排除A;《骆驼祥子》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活在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排除C;《暴风骤雨》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时期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21.(2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22.(2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有力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作战。这个结论说明抗日战争( )
A.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起点
B.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有力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作战”可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正确;ABC项说法正确,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分)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鲁西南,一个多月后,大军分三路进军直插敌人战略纵深。这一军事行动(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放战争的重要进程,重点掌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战略意义。
【解答】结合所学知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符合题意;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解放区军民英勇奋战,至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排除A项;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解放军指挥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排除B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战略意义。
24.(2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大战役是指(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名称。结合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解答】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三大战役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5.(2分)小宇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并进行了解读。你认为解读合理的有( )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
①反映了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
②打破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封锁
③使农村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①依据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解读正确。
②图片土地改革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解读错误。
③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读正确。
④经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读正确。
所以①③④解读正确,即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记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二、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3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材料一
①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上的变化。
说说开放通商口岸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所示历史人物具有的共同品质。任选其中一位写出其主要事迹和贡献。
材料三 在国家危亡、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积聚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迸发,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山东、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与此同时,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声援五四运动。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3)依据材料三,从参加人员、波及范围等角度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自身理解,为当代中学生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提一个可行性建议。
【分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和近代人物反抗外来侵略以及五四运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1)变化:根据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可得出在地域上的变化是: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和沿江地区转移。
(2)共同品质:根据图示人物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本侵略者,左宗棠收复新疆可知其共同品质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物:根据题干要求可选林则徐,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特点:根据材料三“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可知特点是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
建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议是:做一个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故答案为:
(1)变化: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和沿江地区转移。
(2)共同品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物:例如选林则徐,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特点: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
建议:做一个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在解答时候要结合提炼题干中有用的信息。
27.(13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研习活动
材料一
(恭亲王奕 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其“自强”意识为后世所承继,成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思想源泉之一。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奕 等人的主张。写出其践行主张的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概乎其要,分为两途:一为保全清廷、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一为推翻清廷、实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杨椒山祠(公车上书签名地) 颐和园仁寿殿(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两处遗址共同见证的历史事件。分别说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刊登时间 撰稿人 文章及主要内容
1915年9月 陈独秀 《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践的、科学的
1917年1月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8年5月 鲁迅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919年5月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5月 陈独秀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就女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长等问题进行讨论
1923年6月 瞿秋白 翻译《国际歌》,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青年》杂志传播的主要思想及历史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知识。
【解答】(1)主张:根据材料“(恭亲王奕 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概括得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巩固清王朝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2)根据材料“公车上书签名地”“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可知,反映了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维新派提倡新学,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根据材料“《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践的、科学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及所学知识,《新青年》杂志传播的主要思想包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文学革命;根据材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可得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阵地,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故答案为:
(1)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巩固清王朝统治。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创办近代海军。
(2)事件:戊戌变法。作用: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维新派提倡新学,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主要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马克思主义思想。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12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的正确决策是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材料一
图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填出示意图中①②处的历史事件。说明井冈山道路的内涵或意义。
材料二 红军长征大事记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重重包围。飞夺泸定桥,保障中央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爬大雪山,过大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2)依据材料二,结合遵义会议决策,谈谈你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结论的理解。(可以从会议前后战事结果的变化、长征的历史意义等角度谈)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②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节选) 一个新的时期,和平建设的时期,已经来临了!中国共产党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两则宣言公布的时代背景和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重庆谈判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井冈山道路的内涵为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据材料“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重重包围。飞夺泸定桥,保障中央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爬大雪山,过大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并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前,红军接连失利,导致红军人数锐减。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重新指挥红军,指挥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因而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据材料“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可知,第一则宣言发布的时代背景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要实现的目标是团结抗日,共同抗击日寇侵略。据材料“一个新的时期,和平建设的时期,已经来临了!中国共产党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可知,第二则宣言发布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谈判,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故答案为:
(1)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遵义会议前,红军接连失利,导致红军人数锐减。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重新指挥红军,指挥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因而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背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目标:团结抗日,共同抗击日寇侵略。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目标:通过谈判,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重庆谈判等相关史实。
29.(12分)近代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图1、图2拟定一个主题。指出柱状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概括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
材料三
近代以来,人们吸收西式婚礼隆重、简便的仪式,创制了文明婚礼。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又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 ——摘编自孙晓莉《民国时期江淮地区婚礼习俗变迁的特点及成因》
(3)运用材料三中的信息对“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这一观点进行说明。(史论结合)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为图1、图2拟定主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柱状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依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有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3)据材料三“民国政府又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可知,民国政府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这说明“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
故答案为: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3)民国政府制定了新式婚礼礼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江淮地区婚礼中保留了纳彩、问名、拜祖先、拜神等旧俗,这说明“中国近代婚礼习俗具有新旧并呈的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